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加机油管组件及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2021-10-09 12:34: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发动机 机油 组件


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机油管组件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2.目前汽车、挖掘机等机体主要采用发动机作为动力装置,最常使用的发动机包括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这两种发动机均需要进行加油操作,而加油操作一般通过加油管实现。
3.已知的机型中加油管最长长度已超过0.5米,容易随发动机发生振动,需要通过组合式支架固定。现有的发动机加油管组件一般采用加油管和组合式支架共同构成,以尽量减少加油管随发动机振动。此组合式支架由防护套和p型管夹通过螺栓连接到支架上,支架再与机体连接。加油管一端连接至机体回油口,另一端靠组合式支架约束,尽量减少振动位移。
4.但当加油管随发动机振动发生大幅度变形时,使得加油管偏离固定点较远,而上述组合式支架对加油管的位置偏离补偿有限,固定时会产生较大的装配应力,最终造成支架或油管薄弱部位断裂。


技术实现要素:

5.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加机油管组件及发动机,以克服发动机加油管容易随发动机振动发生断裂的问题,提升加油管的可靠性。
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机油管组件,包括管体和导向滑动件,管体包括第一加机油管和第二加机油管,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一端用于和发动机相对固定,第二加机油管套接于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第一加机油管和第二加机油管相互连通,第二加机油管的背离第一加机油管的一端形成加机油口;第一加机油管和第二加机油管之间具有径向间隙,且导向滑动件位于径向间隙中;第二加机油管可沿第一加机油管的轴向相对第一加机油管移动,以调整管体的长度。
7.在其中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第一加机油管和第二加机油管的管壁分别和导向滑动件的相对两侧抵接。
8.在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加机油管插设并套接在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的管壁内侧,导向滑动件设置在第二加机油管的外壁与第一加机油管的内壁之间。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滑动件和第二加机油管的端部固定连接,且导向滑动件的外缘凸出于第二加机油管的外壁面;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具有向内凸出的凸缘,凸缘侧壁用于和导向滑动件的端面相抵,以限制第二加机油管由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脱出。
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导向滑动件为环形件,且导向件与第一加机油管和第二加机油管所形成的径向间隙相互匹配。
11.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导向滑动件的外壁为光滑面或者柔性面。
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导向滑动件为塑胶件或金属件,且导向滑动件的外壁具有橡胶层。
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加机油管具有弯曲段和平直段,平直段连接在弯曲段的背离发动机的一端,且第二加机油管为直管,第二加机油管与平直段相互套接。
14.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法兰盘,法兰盘连接于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一端,用于和发动机可拆卸连接。
15.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其包括上述加机油管组件。
1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机油管组件,包括管体和导向滑动件,管体包括第一加机油管和第二加机油管,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一端用于和发动机相对固定,第二加机油管套接于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第一加机油管和第二加机油管相互连通,第二加机油管的背离第一加机油管的一端形成加机油口;第一加机油管和第二加机油管之间具有径向间隙,且导向滑动件位于径向间隙中;第二加机油管可沿第一加机油管的轴向相对第一加机油管移动,以调整管体的长度,克服了发动机加油管容易随发动机振动发生断裂的问题,提升加油管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机油管组件在伸长状态时的结构示意;
1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机油管组件在缩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向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100

加机油管组件;101

管体;111

第一加机油管;1112

平直段;1114

弯曲段;111a

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一端;111b

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112

第二加机油管;112a

加机油口;113

凸缘;102

导向滑动件;103

法兰盘;104

加机油管接管;1042

端盖;105

油管固定卡夹。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4.其中,“上”、“下”等的用语,是用于描述各个结构在附图中的相对位置关系,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
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6.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28.目前常见的发动机,例如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均需要通过加油管进行加油操作,而加油管的长度较长,已知的机型中加油管最长长度已超过0.5米,使得加油管容易随发动机发生振动,且振动幅度较大时,会导致加油管断裂。虽然现有技术中通过组合式支架固定,但是由于在设置加油管的过程中,为了避让侧面干涉,其延伸方向比较曲折,再加上加油管制造工艺误差的影响,其空间位置往往会偏离设计好的固定点,不能精确符合设计状态,而组合式支架虽然能够补偿加油管在空间位置上的偏离距离,但其补偿能力有限,且加油管偏离严重时,还会产生较大的装配应力,随时间积累最终会导致加油管和组合式支架的薄弱部位发生断裂。
29.鉴于上述问题,发明人经过仔细研究,提供了一种加机油管组件100及包含该加油管组件的发动机。
30.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3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机油管组件在伸长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机油管组件在缩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向滑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32.参考图1

图3,本技术提供的加机油管组件100包括管体101和导向滑动件102,管体101包括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一端111a用于和发动机相对固定,第二加机油管112套接于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111b,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相互连通,第二加机油管112的背离第一加机油管111的一端形成加机油口112a;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之间具有径向间隙,且导向滑动件102位于径向间隙中;第二加机油管112可沿第一加机油管111的轴向相对第一加机油管111移动,以调整管体101的长度。
33.上述第二加机油管112的背离第一加机油管111的一端形成加机油口112a,是指第
二加机油管112远离第一加机油管111的一端作为加机油时的机油入口。
34.本技术通过提供上述加机油管组件100,可以解决发动机加油管容易随发动机振动发生断裂的问题,提升加油管的可靠性。
35.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参考图3,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的管壁分别和导向滑动件102的相对两侧抵接,即导向滑动件102处于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之间,且导向滑动件102的表面同时接触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以使得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通过导向滑动件102的滑动实现相对移动。
36.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第二加机油管112插设并套接在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111b的管壁内侧,导向滑动件102设置在第二加机油管112的外壁与第一加机油管111的内壁之间。除此种设置方式外,也可以选择第二加机油管112设置在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111b的外侧,此时导向滑动件102设置在第二加油管的内壁与第一加油管的外壁,同样可以实现第二加机油管112沿第一加机油管111的轴向相对第一加机油管111移动。
37.上面所述的本技术所提供的加机油管组件100,通过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相互套设,并在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设置导向滑动件102,实现加机油管组件100的伸缩。在加机油时,可参考图1,可以通过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的相对移动实现长度加长,方便加油操作;而在加油完成后,可参考图2,可以通过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的相对移动实现长度缩短,即在发动机振动过程中,加机油管组件100可以一直保持缩短的状态,提升了其固有模态频率,减小其振动响应,进而实现提升振动可靠性的目的,同时也缩减加油管组件的占用空间。
38.在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继续参考图3,上述导向滑动件102和第二加机油管112的端部固定连接,且导向滑动件102的外缘凸出于第二加机油管112的外壁面;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111b具有向内凸出的凸缘113,凸缘113侧壁用于和导向滑动件102的端面相抵,以限制第二加机油管112由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111b脱出。
39.需要说明的,此种方式适合于第二加机油管112插设并套接在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111b的管壁内侧的情况。可选地,若第二加机油管112插设并套接在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111b的管壁外侧的情况下,此时导向滑动件102导向滑动件102的外缘凸出于第二加机油管112的内壁面,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111b应当具有向外凸出的凸缘113,以限制第二加机油管112由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111b脱出。
40.上述导向滑动件102设置在第二加机油管112的端部只是其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因为加机油管组件100在最大伸长量时,此时第二加机油管112套设在第一加机油管111内部的长度是最短的,可以最大程度利用第一加机油管111的长度。当然也可以选择导向滑动件102设置也可以远离第二加机油管112的端部较小的距离。
41.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二加油管上设置导向滑动件102,并在第一加油管上设置凸缘113,当第二加机油管112沿第一加机油管111的轴向相对第一加机油管111移动,使加机油管组件100伸长到最大长度时,通过凸缘113阻碍导向滑动件102的运动,限制第二加机油管112由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111b脱出。
42.当然上述实施例也可以选择将导向滑动件102设置在第一加机油管111上,凸缘113设置在第二加机油管112上,只要能够实现两个加机油管的相对滑动,并限制第二加机油管112由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111b脱出,均在本技术的构思范围内,由于构思原理相
同,在此不再赘述。
43.具体地,导向滑动件102可以为环形件,且导向件与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所形成的径向间隙相互匹配。导向滑动件102可以通过焊接、螺丝固定等方式固定在第二加油管上,也可以与第二加机油管112一体成型,即在制作第二加机油管112时,在其一端制作环形凸起,作为导向滑动件102。
44.此外,导向滑动件102的外壁为光滑面或者柔性面。例如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导向滑动件102为塑胶件或金属件,且导向滑动件102的外壁具有橡胶层。此导向滑动件102一方面可以实现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之间的相对滑动;另一方面,其表面的橡胶层可以实现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之间的缝隙的密封,防止加机油管组件100内的机油渗漏。选择塑胶件或者金属件作为导向滑动件102的材质,可以尽量避免滑块的磨损变形。
45.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可以继续参考图1,第一加机油管111具有弯曲段1114和平直段1112,平直段1112连接在弯曲段1114的背离发动机的一端,且第二加机油管112为直管,第二加机油管112与平直段1112相互套接。第一加机油管111设置弯曲段1114,一方面是在空间位置上方便与发动机连接,另一方面是可以缓冲机油瞬间进入发动机油箱的速度,以避免发动机油箱内的机油发生溅射。
4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加机油管还包括法兰盘103,参考图1或图2,此法兰盘103连接于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一端111a,用于和发动机可拆卸连接,即第一加机油管111弯曲段1114的端部通过法兰与发动机裙部进油口螺栓连接。当然连接方式并不限于法兰,能够实现可拆卸连接的方式都包含在本实施例的发明构思范围内。而法兰盘103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一端111a。
47.此外,参考图1或图2,第二加机油管112背离第一加机油管111的一端的加机油口112a,还连接有加机油管接管104,此加机油管接管104同样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第二加机油管112的加机油口112a端,加机油管接管104上设有端盖1042,加机油管接管104与端盖1042通过螺纹连接,主要用于加完机油后的密封防护。
48.在一种实施例中的,参考图1或图3,本技术提供的加机油管组件100还具有油管固定卡夹105,当加油管组件伸长到任意位置时,均可以通过此油管固定卡夹105进行固定,使得加机油管组件100的长度暂时固定在一个长度,防止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发生滑动。此油管固定卡夹105可以选择凸轮结构。
49.总之,本技术提供的加机油管组件100可以分为两种极限位置及中间任意状态,进行加机油操作时,需要将第二加机油管112拉长至其表面的导向滑动件102的上表面和第一加机油管111的凸缘113的下表面接触,此时即加机油管组件100得长度最长状态。打开端盖1042进行加机油操作,加完后,将第二加机油管112缩回到第一加机油管111的底部,即加机油管组件100长度最短的状态,拧紧端盖1042。在发动机运行状态下,一直保持加机油管组件100长度最短的状态,此时按照可靠性设计要求,加机油管组件100处于需求的长度范围内,不需要通过组合式支架约束加机油管在各个方向的位移,占用较少的空间位置。但设计时需要确认加机油管组件100和周围的附件无干涉。
50.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包含上述加机油管组件100。
5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机油管组件100,包括管体101和导向滑动件102,管体101包
括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一端111a用于和发动机相对固定,第二加机油管112套接于第一加机油管的第二端111b,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相互连通,第二加机油管112的背离第一加机油管111的一端形成加机油口112a;第一加机油管111和第二加机油管112之间具有径向间隙,且导向滑动件102位于径向间隙中;第二加机油管112可沿第一加机油管111的轴向相对第一加机油管111移动,以调整管体101的长度,克服了发动机加油管容易随发动机振动发生断裂的问题,提升了加油管的可靠性。
52.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