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的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9-08 02:2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柴油机 排气 保温 零部件 发动机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的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柴油机排气系统包括发动机(1)和尾气后处理系统(2),所述尾气后处理系统(2)的前端通过排气管(3)与发动机(1)连接,所述尾气后处理系统(2)的后端连接有尾管(4);所述尾气后处理系统(2)的外部设有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所述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包括防护壳体(5)、气囊(6)、保温层(7)和充放气泵(9);所述防护壳体(5)固定套设安装在尾气后处理系统(2)的外部;所述气囊(6)和保温层(7)包覆在尾气后处理系统(2)的侧壁外,所述气囊(6)的外侧与防护壳体(5)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气囊(6)的内侧与保温层(7)连接;所述充放气泵(9)与气囊(6)连接,用于对气囊(6)充放气,所述气囊(6)充气膨胀后带动保温层(7)接触尾气后处理系统(2)的侧壁,所述气囊(6)放气收缩后带动保温层(7)远离尾气后处理系统(2)的侧壁,使得保温层(7)与尾气后处理系统(2)的侧壁之间形成空腔(11);所述防护壳体(5)上设有与所述空腔(11)连通的通孔(5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的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还包括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和充放气泵(9)通信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尾气后处理系统(2)的内部,用于测量尾气后处理系统(2)的内部温度,所述控制器基于温度传感器测量的温度和预设置的温度范围控制充放气泵(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的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6)的数量为多个,以尾气后处理系统(2)的轴向方向为长度方向,所述气囊(6)的长度与尾气后处理系统(2)的长度相配合,多个气囊(6)在尾气后处理系统(2)的周向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的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气囊(6)之间通过连接气管(10)连通,充放气泵(9)通过充放气管(8)与其中的一个气囊(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的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5)包括连接排气管(3)的第一端面和连接尾管(4)的第二端面,所述通孔(501)设于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的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501)为环形孔,设于第一端面上的环形孔与第一端面同心,设于第二端面上的环形孔与第二端面同心。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的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501)包括多个开孔,多个开孔环形分布在第一端面上,多个开孔环形分布在第二端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的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6)为双层气囊,内层采用硅橡胶材料,外层由牛津布和聚酯纤维复合而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的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7)的材质为玄武岩纤维材料,气囊(6)与保温层(7)之间通过热熔胶固定粘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的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和尾管(4)的外部设有保温层(7)或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所述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包括防护壳体(5)、气囊(6)、保温层(7)和充放气泵(9);所述防护壳体(5)固定套设安装在排气管(3)和尾管(4)的外部;所述气囊(6)和保温层(7)包覆在排气管(3)和尾管(4)的外壁外,所述气囊(6)的外侧与防护壳体(5)的内侧壁连接,所述气囊(6)的内侧与保温层(7)连接;所述充放气泵(9)与气囊(6)连接,用于对气囊(6)充放气,所述气囊(6)充气膨胀后带动保温层(7)接触排气管(3)和尾管(4)的外壁,所述气囊(6)放气收缩后带动保温层(7)远离排气管(3)和尾管(4)的外壁,使得保温层(7)与排气管(3)和尾管(4)的外壁之间形成空腔(11);所述防护壳体(5)上设有与所述空腔(11)连通的通孔(501)。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柴油机排气系统的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防护壳体固定套设安装在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外部;气囊的外侧与防护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气囊的内侧与保温层连接;充放气泵与气囊连接,用于对气囊充放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尾气后处理系统外设置可自动调节保温装置,防护壳体的位置固定,气囊分别与防护壳体和保温层连接,在排气温度较低时,气囊充气带动保温层靠近尾气后处理系统的侧壁,起到保温作用,保证尾气后处理系统内的催化反应能正常进行,在排气温度较高时,气囊放气带动保温层远离尾气后处理系统的侧壁,起到降温作用,避免因温度过高而损坏尾气后处理系统和保温层。保温层。保温层。


技术研发人员:赵克秦 楼狄明 唐远贽 张允华 房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同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6.28
技术公布日:2021/9/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