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8-27 10:4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排污 系统 锅炉
一种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污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在工作过程中由于水质因素或者负荷增加过快很容易出现汽水共腾,产生大量泡沫并上下波动翻腾。会使蒸汽带水,降低蒸汽品质,造成过热器结垢及水击振动,损坏过热器或影响用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而现有技术中,锅炉时刻处于封闭状态,出现汽水共腾时难以及时发现处理,导致产品合格率低,且用汽设备容易出现故障。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减少锅炉出现汽水共腾,保证蒸汽品质和用汽设备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减少锅炉出现汽水共腾,保证蒸汽品质和用汽设备的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包括主蒸汽阀,所述主蒸汽阀两端通过供汽管路连接有锅炉本体和水分传感器,所述锅炉本体侧壁安装有上排污管路,所述上排污管路上安装有第二电动阀,所述供汽管路上且位于所述主蒸汽阀与水分传感器之间安装有第一电动阀。

通过所述水分传感器时刻监测供热蒸汽中水分的含量,当蒸汽中的水分含量达到设定的阈值时,进行锅炉排污,防止因炉水质量较差导致锅炉工作过程中出现汽水共腾,造成用汽设备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锅炉本体底部安装有下排污管路,所述下排污管路上安装有第三电动阀。

所述下排污管路用于排出所述锅炉本体中的浓盐水或者其他不溶于炉水的固定杂质等,所述第三电动阀便于对下排污的自动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锅炉本体侧壁安装有补水管路。所述补水管路主要用于向所述锅炉本体中供应纯净水。

进一步的,所述锅炉本体内壁且位于所述上排污管路上方安装有高位水位计,所述锅炉本体内壁且位于所述上排污管路与所述补水管路之间安装有低位水位计。

所述高位水位计和所述低位水位计用于监测所述锅炉本体中炉水的水位,进行排污时,防止排污过量或加水过量。

进一步的,所述上排污管路和下排污管路均与余热回收装置连通,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联通有排污池。

所述余热回收装置用于回收锅炉排污水中的热量,减少热量散失,提高锅炉的能量利用率,为了最大限度的回收排污水中的热量,所述余热回收装置中设置有污水储存罐,排污水先排放至污水储存罐中,当补水管路中纯净水回收污水的热量后在排放至排污池。

进一步的,所述补水管路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冷却水管路相通。

所述补水管路中的纯净水进入所述锅炉本体前先通过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将排污水中的热量回收后再进入所述锅炉本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补水管路还连通有软水箱,所述补水管路上还安装有补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补水管路靠近所述锅炉本体处还安装有截止止回阀和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时时监测供汽管路中水分含量,达到设定阈值时进行锅炉排污处理,防止出现汽水共腾导致蒸汽品质差,影响用汽设备正常工作;锅炉排出的污水经过余热回收装置将污水中的热量回收,降低热量散失;供汽管路和排污管路中均安装有电动阀,便于锅炉实现自动排污从而形成自动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注意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式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包括主蒸汽阀2,主蒸汽阀2两端通过供汽管路5连接有锅炉本体1和水分传感器4,水分传感器4与锅炉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电性连接,用以监测供汽管路5中水分的含量。供汽管路5上且位于主蒸汽阀2与水分传感器4之间安装有第一电动阀3,第一电动阀3用以控制蒸汽供应量。

锅炉本体1侧壁安装有上排污管路6,上排污管路6主要用于排除漂浮在炉水表面的泡沫,浮渣等。上排污管路6上安装有第二电动阀12,锅炉本体1内壁且位于上排污管路6上方安装有高位水位计10,高位水位计10用于监测炉水水位,防止炉水水位过高,影响蒸汽品质。

锅炉本体1底部安装有下排污管路7,下排污管路7主要用于排出炉水底部不溶于水的杂质和过量的盐分,下排污管路7上安装有第三电动阀8。上排污管路6和下排污管路7均与余热回收装置13连通,余热回收装置13用于回收排污水中的热量,减少锅炉热量的散失。

为了便于回收排污水中的热量,余热回收装置13中安装有污水储存罐,排污水先排放至污水储存罐中,当补水管路中纯净水回收污水的热量后在排放至排污池14,以保证锅炉炉水中的热量最大限度的回收,防止排污水直接排放至排污池14中。

锅炉本体1侧壁安装有补水管路9。锅炉本体1内壁且位于上排污管路6与补水管路9之间安装有低位水位计11,低位水位计11防止锅炉炉水过低,对锅炉造成损伤。补水管路9靠近锅炉本体1处还安装有截止止回阀18和截止阀17。截止阀17防止锅炉炉水出现倒流,截止止回阀18用于锅炉检修维护时阻断供水管路。补水管路9与余热回收装置13冷却水管路相通,补水管路9还连通有软水箱15,补水管路9上还安装有补水泵16。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锅炉供汽过程中,当水分传感器4监测到蒸汽中水分达到阈值时,锅炉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控制第一电动阀3适当减少蒸汽供应量,同时控制第二电动阀12打开排放锅炉炉水表面的浮渣,当低位水位计11检测到水位低时停止上排污,此时向锅炉中补充纯净水,当高位水位计10检测到高水位时停止补水,再次进行上排污,如此进行上排污三次后进行一次下排污,下排污方式与上排污方式一致。为了减少炉水热量的散失,排污管路7中还安装有余热回收装置13。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其特征是:包括主蒸汽阀(2),所述主蒸汽阀(2)两端通过供汽管路(5)连接有锅炉本体(1)和水分传感器(4),所述锅炉本体(1)侧壁安装有上排污管路(6),所述上排污管路(6)上安装有第二电动阀(12);

所述供汽管路(5)上且位于所述主蒸汽阀(2)与水分传感器(4)之间安装有第一电动阀(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锅炉本体(1)底部安装有下排污管路(7),所述下排污管路(7)上安装有第三电动阀(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锅炉本体(1)侧壁安装有补水管路(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锅炉本体(1)内壁且位于所述上排污管路(6)上方安装有高位水位计(10);

所述锅炉本体(1)内壁且位于所述上排污管路(6)与所述补水管路(9)之间安装有低位水位计(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上排污管路(6)和下排污管路(7)均与余热回收装置(13)连通,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3)还联通有排污池(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补水管路(9)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13)冷却水管路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补水管路(9)还连通有软水箱(15),所述补水管路(9)上还安装有补水泵(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其特征是:所述补水管路(9)靠近所述锅炉本体(1)处还安装有截止止回阀(18)和截止阀(1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锅炉自动排污系统,包括主蒸汽阀,所述主蒸汽阀两端通过供汽管路连接有锅炉本体和水分传感器,所述锅炉本体侧壁安装有上排污管路,所述上排污管路上安装有第二电动阀,所述供汽管路上且位于所述主蒸汽阀与水分传感器之间安装有第一电动阀。本实用新型能减少锅炉出现汽水共腾,保证蒸汽品质和用汽设备的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汪亚平;李正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化医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7
技术公布日:2021.08.2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