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抢修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8-10 14:0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加热器 冷却 高压 火力发电 抢修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抢修的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压加热器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火力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抢修的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在发电领域,目前常用的火力发电机组的给水系统设有高压加热器。若高压加热器的使用年限较长,容易导致钢管泄漏频发,经常要在机组运行期间对各高压加热器在线捉漏抢修。在抢修阶段,容器内的余温仍然很高,可达100℃,必须将容器内部进行冷却,才能进行后续工作。

传统的高压加热器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方式、风扇冷却方式和注水冷却方式。但这三种冷却方式无论从安全性还是实用性而言,都存在一定弊端,尤其是在高温天气下,这三种传统冷却方式都很难使容器内的余温降低到理想温度,且检修人员根本无法进入容器作业,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同时又增加了抢修时间,给整个的抢修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在对第高压加热器进行抢修或检修时,能够保障人员安全、缩短抢修时间、降低发电成本、结构简单的用于火力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抢修的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火力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抢修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高压加热器、第二高压加热器,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的给水出口通过给水管道连接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的给水进口,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的出口连通锅炉,当对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进行抢修或检修时,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通过临时安装的通风管道连接第一高压加热器、第二高压加热器所在生产现场的会议室的中央空调风口处,所述中央空调风口处设有第一冷却风扇。

优选地,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分别设有人孔门及水室分隔板。

优选地,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的人孔门内,另一端连接所在生产现场的会议室的中央空调风口处。

优选地,所述通风管道内设有朝向第一高压加热器方向设置的第二冷却风扇。

优选地,所述第一冷却风扇采用轴流风扇。

优选地,所述第二冷却风扇采用轴流风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安全可靠:利用生产现场会议室中的中央空调风作为冷却源,结合两台冷却风扇进行辅助送风,并接通风管通至高压加热器的容器内,利用管道将冷却风送至需要抢修的高压加热器内,可使高压加热器内部达到适宜的工作温度,进而保障了人员的工作安全;

(2)实用性强:本实用新型的冷却系统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可在一天内将容器冷却到30℃左右,效果明显;

(3)使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发电厂的所有高压加热器设备抢修,同时对同类型机组的高压加热器抢修有借鉴意义;

(4)经济性强:只需结合生产现场会议室中的中央空调与两台冷却风扇即可实现快速的高压加热器内部冷却,大大缩短了高压加热器的抢修时间,节约发电成本,因抢修天数缩短,可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用于火力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抢修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所示:

1、第一高压加热器,2、第二高压加热器,3、给水管道,4、中央空调风口处,5、第一冷却风扇,6、第二冷却风扇,7、通风管道,8、人孔门,9、水室分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火力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抢修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高压加热器1、第二高压加热器2、冷却风扇、通风管道7以及中央空调。

各高压加热器分别由壳体和管系两大部分组成,在壳体内腔上部设置蒸汽凝结段,下部设置疏水冷却段,给水进口管、给水出口管顶端分别设置给水进口和给水出口。当过热蒸汽由进口进入壳体后即可将上部主螺管内的给水加热,蒸汽凝结为水后,凝结的热水又可将下部疏冷螺管内的部分给水加热,被利用后的凝结水经疏水出口流出体外。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加热器设有由人孔门8及水室分隔板9组成的水室分割装置。

本实施例以第二高压加热器2抢修为例,第一高压加热器1与第二高压加热器2之间设有给水管道3,第一高压加热器1的给水出口接管通过给水管道3连接与第二高压加热器2的给水进口接管。第二高压加热器2的出口连通锅炉。中央空调可采用高压加热机组所在的生产现场的会议室的中央空调,利用生产现场会议室中的中央空调风作为冷却源,将生产现场会议室的中央空调风口处4通过临时的通风管道7连接到第一高压加热器1的人孔门8及水室分隔板9。中央空调风口处4还安装有第一冷却风扇5,用于进一步将中央空调的冷风送至高压加热器容器内。使得各高压加热器短时间内能降温至适宜温度。

在实际应用中,打开第二高压加热器2和第一高压加热器1的人孔门8及水室分隔板9,高压加热器所在生产现场的会议室的中央空调风口处4加接一路通风管道7连通至第一高压加热器1的人孔门内,并在通风管道7内设置朝向第一高压加热器1方向设置的第二冷却风扇6,配合第二冷却风扇6,通过通风管道7将冷风送至第二高压加热器2内,其冷却风的流程如下:生产会议室空调风→第一冷却风扇→通风管道→第二冷却风扇→通风管道→第一高压加热器的水室→第一高压加热器的出水管→第二高压加热器的水室→大气。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冷却风扇5、第二冷却风扇6都采用轴流风扇。

本实用新型利用生产现场会议室中的中央空调风作为冷却源,结合两台冷却风扇进行辅助送风,并接临时的通风管通至高压加热器的容器内,利用管道接冷却风通至需要抢修的高压加热器内。冷却系统原理简单,安装简便,可在一天内将容器冷却到30℃左右,效果明显;且可应用于发电厂的各高压加热器设备的抢修,同时对同类型机组的高压加热器抢修有借鉴意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工作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火力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抢修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高压加热器(1)、第二高压加热器(2),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1)的给水出口通过给水管道(3)连接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2)的给水进口,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2)的出口连通锅炉,其特征在于,当对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2)进行抢修或检修时,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1)通过临时安装的通风管道(7)连接第一高压加热器(1)、第二高压加热器(2)所在生产现场的会议室的中央空调风口处(4),所述中央空调风口处(4)设有第一冷却风扇(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火力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抢修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1)、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2)分别设有人孔门(8)及水室分隔板(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火力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抢修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7)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高压加热器(1)的人孔门(8)内,另一端连接所在生产现场的会议室的中央空调风口处(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火力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抢修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道(7)内设有朝向第一高压加热器(1)方向设置的第二冷却风扇(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火力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抢修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风扇(5)采用轴流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火力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抢修的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风扇(6)采用轴流风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火力发电机组高压加热器抢修的冷却系统,包括第一高压加热器、第二高压加热器,第一高压加热器的给水出口通过给水管道连接第二高压加热器的给水进口,第二高压加热器的出口连通锅炉,当对所述第二高压加热器进行抢修或检修时,第一高压加热器通过临时安装的通风管道连接第一高压加热器、第二高压加热器所在生产现场的会议室的中央空调风口处,中央空调风口处设有第一冷却风扇,通风管道内设有朝向第一高压加热器方向设置的第二冷却风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保障人员安全、缩短抢修时间、降低发电成本、结构简单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珺;席海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电厂
技术研发日:2020.11.10
技术公布日:2021.08.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