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火电机组高压工业蒸汽减压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06-29 22: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电力工业 火电 减压 蒸汽 降温


1.本发明涉及电力工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火电机组高压工业蒸汽减压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火电机组高压工业生产中,产生大量的蒸汽,工业蒸汽目前常见的处理方法是直接外排至大气,工业蒸汽多为高温高压蒸汽流,其中蒸汽流通过导管集中排出,其中的高温会影响排出处周围的树木及花草生长,而且高压喷出产生的冲击力会应周围的建筑等破坏,因此需要对高温高压蒸汽进行降温减压处理。
3.现有的蒸汽降温减压处理是通过直接将蒸汽导入吸热流体中或通过循环流体吸热的方式降温降压,但是蒸汽由于具有高压,直接导入流体容易造成流体集中过热蒸发,而循环流体吸热的方式,需要通过动力设备进行输送,增加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电机组高压工业蒸汽减压降温装置,以解决蒸汽减压降温浪费能源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电机组高压工业蒸汽减压降温装置,包括存有流动吸热介质的箱体、导入管、排出管和导流降温机构;所述导入管一端伸入箱体内部并连接导流降温机构;还包括减压散流组件和压流机构;所述导流降温机构,设在箱体内部,用于将导入管导入的蒸汽流引导至减压散流组件并在导流过程中以流动介质吸热的方式吸附蒸汽流的热量;所述减压散流组件,设在导流降温机构的导流端口处,用以将蒸汽流向两侧引导而使其分散流动;所述压流机构,设置在减压散流组件侧部并用于以减压散流组件内喷出的蒸汽流的冲击力作为动力将箱体内存储的流动吸热介质间歇性推压输送至导流降温机构中。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提供以下可选技术方案: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导流降温机构包括引导换热管、环流换热管和进流回流管件,所述引导换热管一端连接导入管端部且另一端连接减压散流组件并用于将导入管中的蒸汽流引导至减压散流组件处,所述环流换热管以螺旋状的方式环绕在引导换热管外侧并其侧壁与引导换热管侧壁相贴合;用以导流箱体内存储的流动吸热介质而与引导换热管内部流动的蒸汽流换热;进流回流管件用以将流动吸热介质引导至环流换热管内部并将环流换热管内部的流动吸热介质导向回流至箱体内部。
7.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减压散流组件包括上引流板和承压板,所述上引流板设置在引导换热管端部且引导换热管端部贯穿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与上引流板相对设置且两端通过连接侧板紧固连接,所述承压板和上引流板两侧形成导流通口。
8.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承压板和上引流板的中心线相重合。
9.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压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风推动组件、承载压板和至少
一个复位组件,承载压板位于流动吸热介质表面上且承载压板边侧与箱体侧壁密封滑动,所述驱风推动组件设置在减压散流组件的出流口处并在蒸汽流冲击下间歇推动承载压板朝向箱体内的流动吸热介质所在处移动。
10.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弹件和支座,所述支座设在箱体侧壁上并位于承载压板其中一侧,所述弹件用以连接承载压板和支座。
11.在一种可选方案中:所述扇叶辊压支件包括承载体、风压承受板和压辊,所述承载体安装在转动杆轴侧壁上,风压承受板设置在承载体上并用以承受蒸汽流的冲击力而驱动转动杆轴旋转,所述压辊设置在承载体端部并在扇叶辊压支件旋转至承载压板一侧时抵触在承载压板侧面上。
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该装置中通过增加导流空间可有效进行蒸汽流的减压,并在减压过程中,以蒸汽流减压的冲击力为动力驱动吸热介质循环流动,进而再通过换热管对蒸汽流在导流过程中进行降温处理,使蒸汽流的温度降低,实现压强的降低,达到减压的效果,同时流动吸热介质最后由导流降温机构回流至箱体内部,吸收的热量可存储在吸热介质中;整个蒸汽流的降温及减压是通过蒸汽流减压过程中造成的冲击力作为动力实现流动吸热介质的循环流动而吸热降温,无需采用电机等动力件驱动,其有效对蒸汽流降温减压的同时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减压散流组件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的驱风推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注释:箱体1、导入管2、排出管3、复位组件4、弹件42、支座43、引导换热管5、驱风推动组件6、转动杆轴61、承载体62、压辊63、风压承受板64、环流换热管7、减压散流组件8、上引流板81、承压板82、进流回流管件9、回流管体91、进流管件92、单向阀93、承载压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发明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对本发明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1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火电机组高压工业蒸汽减压降温装置,包括存有流动吸热介质的箱体1、导入管2、排出管3和导流降温机构;所述导入管2一端伸入箱体1内部并连接导流降温机构;还包括减压散流组件8和压流机构;所述导流降温机构,设在箱体1内部,用于将导入管2导入的蒸汽流引导至减压散流组件8并在导流过程中以流动介质吸热的方式吸附蒸汽流的热量;所述减压散流组件8,设在导流降温机构的导流端口处,用以将蒸汽流向两侧引导而使其分散流动;所述压流机构,设置在减压散流组件8侧部并用于以减压散流组件8内喷出的蒸汽流的冲击力作为动力将箱体1内存储的流动吸热介质间歇
性推压输送至导流降温机构中;在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中,导入管2将火电机组产生的蒸汽导流至箱体1中的导流降温机构中,并由减压散流组件8喷出,而减压散流组件8将蒸汽流分流流至箱体1内部而实现有效减压,在蒸汽减压的同时,将蒸汽流喷出的冲击力作为动力驱动压流机构,而将箱体1内的流动吸热介质收送至导流降温机构内部并通过导流降温机构中的吸热部分吸附在其中流动的蒸汽流的热量,而有效降温而蒸汽流的温度降低,其压强降低而起到减压的效果,而流动吸热介质最后由导流降温机构回流至箱体1内部,吸收的热量可存储在吸热介质中;整个蒸汽流的降温及减压是通过蒸汽流减压过程中造成的冲击力作为动力实现流动吸热介质的循环流动而吸热降温,无需采用电机等动力件驱动,其有效对蒸汽流降温减压的同时节约能源,作为一个实施例,附图中给出的各个部件的左右上下位置只是一种排布方式,具体的位置根据具体需要设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导流降温机构包括引导换热管5、环流换热管7和进流回流管件9,所述引导换热管5一端连接导入管2端部且另一端连接减压散流组件8并用于将导入管2中的蒸汽流引导至减压散流组件8处,所述环流换热管7以螺旋状的方式环绕在引导换热管5外侧并其侧壁与引导换热管5侧壁相贴合;用以导流箱体1内存储的流动吸热介质而与引导换热管5内部流动的蒸汽流换热;进流回流管件9用以将流动吸热介质引导至环流换热管7内部并将环流换热管7内部的流动吸热介质导向回流至箱体1内部;其中,进流回流管件9将箱体1内的流动吸热介质导流至环流换热管7内部流动,而引导换热管5与环流换热管7侧壁贴合,可快速实现流动吸热介质与蒸汽流实现换热;其中引导换热管5可以为常规的圆筒状管体,也可以是在板体上开设通孔,其通孔由板体一边侧延伸至另一边侧,这样可增加导流的数量,板体可增加其吸热面;而在本实施例中,进流回流管件9可以为一个中部堵死的导管,也可由两个管体组成;其中优选的方式为:所述进流回流管件9包括回流管体91和进流管件92,所述进流管件92一端插接至箱体1内部且另一端连接引导换热管5的一端,回流管体91一端连接引导换热管5另一端且回流管体91另一端伸入箱体1内的流动吸热介质中;换热后的流动吸热介质由回流管体91引导至箱体1内部;如此可实现循环吸热;其中流动吸热介质可以为水或空气等吸热性较好的流体;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回流管体91和进流管件92上均安装有单向阀93,所述进流管件92上的单向阀93限制进流管件92内的流动吸热介质回流,所述回流管体91上的单向阀93限定在箱体1内的流动吸热介质受到挤压时由回流管体91导流至环流换热管7内部;从而避免回流而影响循环流动。
19.在一个实施例中,减压散流组件可以为在圆球体上开设引流槽的机构或者是一个截面为三角状的折板,其中优选的方式为:如图2所示,所述减压散流组件8包括上引流板81和承压板82,所述上引流板81设置在引导换热管5端部且引导换热管5端部贯穿承压板82,所述承压板82与上引流板81相对设置且两端通过连接侧板83紧固连接,所述承压板82和上引流板81两侧形成导流通口;在本实施例的实施过程中,引导换热管5内部的蒸汽流由其端口喷向承压板82,承压板82的弧形结构将蒸汽流向两侧引导,有效起到减压缓冲的效果;所述承压板82和上引流板81的中心线相重合;将蒸汽流减压冲击力分散;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压流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风推动组件6、承载压
板10和至少一个复位组件4,承载压板10位于流动吸热介质表面上且承载压板10边侧与箱体1侧壁密封滑动,所述驱风推动组件6设置在减压散流组件8的出流口处并在蒸汽流冲击下间歇推动承载压板10朝向箱体1内的流动吸热介质所在处移动;所述复位组件4设置在箱体1侧壁上并用于在驱风推动组件6停止推动承载压板10移动时推动承载压板10复位;压流机构的作用在于,在蒸汽流冲击作用于驱风推动组件6并驱动驱风推动组件6运动,驱风推动组件6运动而推动承载压板10朝向流动吸热介质所在处移动,将流动吸热介质挤压至导流降温机构以实现环流吸热降温;在驱风推动组件6停止推动承载压板10移动时,承载压板10在复位组件4作用下复位而用以容纳导流降温机构回流的流动吸热介质;如此可实现将流动吸热介质循环输送至导流降温机构而往复性吸热降温;在驱风推动组件6至少为两个时,多个驱风推动组件6均布在减压散流组件8的两出流口,以保证推压承载压板10的稳定性;其中,承载压板可以是平板或拱形板以及其他形状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复位组件4包括弹件42和支座43,所述支座43设在箱体1侧壁上并位于承载压板10其中一侧,所述弹件42用以连接承载压板10和支座43;在承载压板10受到驱风推动组件6压推移动时,弹件42收缩,而在驱风推动组件6停止推压承载压板10,承载压板10因弹件42弹力而复位,如此可往复实现挤压输送流动吸热介质;在本实施例中,弹件42可以为弹性伸缩杆、弹簧和拱形杆等具有反弹能力的结构;其中支座43可以为凸座以及条形板等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驱风推动组件6包括转动杆轴61和至少一个扇叶辊压支件,所述转动杆轴61端部转动安装在箱体1侧壁上,扇叶辊压支件安装在驱风推动组件6侧壁上并在蒸汽流的冲击力作用下旋转,当扇叶辊压支件旋转至承载压板10一侧,其端部推动承载压板10移动;通过扇叶辊压支件在蒸汽流的冲击力作用下旋转,当扇叶辊压支件旋转至远离承载压板10一侧,承载压板10会在复位组件4作用下复位;当扇叶辊压支件旋转至承载压板10一侧,其端部推动承载压板10移动;其中,驱风推动组件还可以为外端部设有滚珠的风力发电扇叶组,利用风力发电扇叶组承受风力旋转而其端部滚动至承载压板10一侧时实现推压作用。
2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扇叶辊压支件包括承载体62、风压承受板64和压辊63,所述承载体62安装在转动杆轴61侧壁上,风压承受板64设置在承载体62上并用以承受蒸汽流的冲击力而驱动转动杆轴61旋转,所述压辊63设置在承载体62端部并在扇叶辊压支件旋转至承载压板10一侧时抵触在承载压板10侧面上;在本实施例中,压辊63的设置使得在推动承载压板10移动时以滚动摩擦的方式推动以减小摩擦,而减小阻力。
21.以上实施例中,提供火电机组高压工业蒸汽减压降温装置,其中,蒸汽导流至箱体1中的导流降温机构中,并由减压散流组件8喷出,而减压散流组件8将蒸汽流分流流至箱体1内部而实现有效减压,在蒸汽减压的同时,将蒸汽流喷出的冲击力作为动力驱动压流机构,而将箱体1内的流动吸热介质收送至导流降温机构内部并通过导流降温机构中的吸热部分吸附在其中流动的蒸汽流的热量,而有效降温而蒸汽流的温度降低,其压强降低而起到减压的效果,而流动吸热介质最后由导流降温机构回流至箱体1内部,吸收的热量可存储在吸热介质中;整个蒸汽流的降温及减压是通过蒸汽流减压过程中造成的冲击力作为动力实现流动吸热介质的循环流动而吸热降温,无需采用电机等动力件驱动,其有效对蒸汽流降温减压的同时节约能源。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