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的制作方法

2021-06-15 19: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雾化 旋涡 阀门 管道 减温器
一种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能源环保政策的要求越来越高,热电中心、集中供热已成为今后工厂用汽和区域集中供汽的发展方向。下游工厂或装置对应蒸汽的温度要求各不相同,减温器需要根据不同蒸汽温度需求进行减温控制。市场上大部分减温器在蒸汽低流速的工况减温控制中,普遍存在减温水与过热蒸汽混合较差,温度波动大的情况,不但造成蒸汽管道大量饱和水残留,造成蒸汽温度波动大,甚至会造成管道的水击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故市场上急需要一种既能满足精确控制温度又能提高减温水与蒸汽的混合度,同时无需现场较大更改蒸汽管道,方便快捷更换的管道雾化减温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能解决过热蒸汽在管道流速过低,与减温水混合效果不佳的场合,解决下游过热蒸汽温度控制不稳,减温水残留饱和水过多的问题的问题。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包括缩径管道,所述缩径管道一端安装高温蒸汽法兰,另一端安装低温蒸汽法兰,所述缩径管道中部前侧设有为扰流环;所述缩径管道中部外周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外端连接支管下端,所述支管上端连接支管法兰,所述支管内周安装减温器本体,所述减温器本体底部伸入所述缩径管道中间,上部外周套设减温水法兰,所述减温器本体底部安装底座,所述底座中安装隔套,所述隔套外侧安装雾化喷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安装孔外端通过焊接工艺连接所述支管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缩径管道中部后侧设有支撑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管内周通过稳定环安装所述减温器本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所述温器本体中部外周套设连接法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流环上开有扰流孔,所述扰流孔由外周向中间逐渐密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扰流孔流通面积之和为缩径流道流通面积3/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套中均布数个斜孔,所述斜孔呈螺旋状且逐渐向轴心方向收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套与所述雾化喷嘴为同轴设置,其轴心线水平夹角为15°-20°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稳定环在竖直上有流通孔,所述支撑环内部为通孔,流通面积为缩径流道的90%。



本技术:
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设计精巧,缩径流道的流通面积可根据实际工艺参数设计,特别是面对蒸汽流速过低的情况,在不影响其余管道的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小程度部分管道更换本实用新型的减温器,解决下游过热蒸汽温度控制不稳,减温水残留饱和水过多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2中,包括1、减温水法兰,2、连接法兰,3、支管法兰,4、支管,5、稳定环,6、缩径管道,8、减温器本体,9、扰流环,10、底座,11、旋转隔套,12、雾化喷嘴,13、支撑环等。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包括缩径管道6,缩径管道6一端安装高温蒸汽法兰7-1,另一端安装低温蒸汽法兰7-2,缩径管道6中部前侧设有为扰流环9,中部后侧设有支撑环13;缩径管道6中部外周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外端通过焊接工艺连接支管4下端,支管4上端连接支管法兰3,支管4内周通过稳定环5安装减温器本体8,减温器本体8底部伸入缩径管道6中间,减温器本体8中部外周套设连接法兰2,上部外周套设减温水法兰1,减温器本体8底部安装底座10,底座10中安装隔套11,隔套11外侧安装雾化喷嘴12。

连接法兰2和支管法兰3连接。

扰流环9上开有扰流孔,扰流孔由外周向中间逐渐密集,使高温蒸汽向缩径管道轴线聚拢,与减温水充分混合。扰流孔流通面积之和为缩径流道流通面积3/4。

扰流环9还起到加强缩径管道6强度的作用。

减温器本体8中开有减温水通孔。

隔套11中均布数个斜孔11-1,斜孔11-1呈螺旋状且逐渐向轴心方向收缩,斜孔11-1靠近轴心端与雾化喷嘴12相邻。斜孔11-1使减温水产生旋转雾化。

隔套11与雾化喷嘴12为同轴设置,其轴心线水平夹角为15°-20°之间,这样可以通过重力增加减温水雾化出来的速度,提高与高温蒸汽的混合度。

所述稳定环5在竖直上有流通孔(未标出),保证支管4内部与缩径管道6内部空间蒸汽压力一致。

所述支撑环内部为通孔,流通面积约缩径流道的90%,保证支撑强度同时最大程度降低压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减温水通过减温水法兰1内孔进入减温体本体8,流经底座10再通过旋转隔套11使其流向旋转,再通过雾化喷嘴12使减温水雾化,最终在雾化喷嘴12出口处减温水处于旋转雾化状态;过热蒸汽通过高温蒸汽法兰7-1内孔进入,先经扰流环9,扰流环9上开有扰流孔,扰流孔由外周向中间逐渐密集,使高温蒸汽向缩径管道轴线聚拢,增加紊流度,因缩径管道6流通面积变小,过热蒸汽经过缩径管道6时会大幅度提高流速同时加速与雾化喷嘴12喷出的雾化减温水充分混合。支撑环13位于缩径管道6后部,起到稳定因蒸汽流速变大导致缩径管道6震荡的情况。减温器本体8下部在缩径管道6处理悬空状态,故在支管底部增加稳定环5加固减温器本体8,防止发生蒸汽冲击减温器本体8震荡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一种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用于过热蒸汽在管道流速过低,与减温水混合效果不佳的场合,下游过热蒸汽温度控制不稳,减温水残留饱和水过多的问题。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应用到构造的细节,并示于下面的描述或示出的部件的布置在附图中。本实用新型能够在除了被实践和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的那些描述和实施例。另外,也可以理解的是,措辞和术语本文所用,以及摘要是为了描述的目的,而不应被视为限制。这是一种可以适合过热蒸汽流量较小,管道流速较低场合的减温器。本公开所基于可容易地被用作用于其它结构,方法和系统,用于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若干目的的设计的基础。因此,该权利要求应被视为包括这种等同构造,只要它们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温器包括缩径管道(6),所述缩径管道(6)一端安装高温蒸汽法兰(7-1),另一端安装低温蒸汽法兰(7-2),所述缩径管道(6)中部前侧设有为扰流环(9);所述缩径管道(6)中部外周开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外端连接支管(4)下端,所述支管(4)上端连接支管法兰(3),所述支管(4)内周安装减温器本体(8),所述减温器本体(8)底部伸入所述缩径管道(6)中间,上部外周套设减温水法兰(1),所述减温器本体(8)底部安装底座(10),所述底座(10)中安装隔套(11),所述隔套(11)外侧安装雾化喷嘴(1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外端通过焊接工艺连接所述支管(4)下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缩径管道(6)中部后侧设有支撑环(1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4)内周通过稳定环(5)安装所述减温器本体(8)。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所述温器本体(8)中部外周套设连接法兰(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环(9)上开有扰流孔,所述扰流孔由外周向中间逐渐密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扰流孔流通面积之和为缩径流道流通面积3/4。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11)中均布数个斜孔(11-1),所述斜孔(11-1)呈螺旋状且逐渐向轴心方向收缩。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11)与所述雾化喷嘴(12)为同轴设置,其轴心线水平夹角为15°-20°之间。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环(5)在竖直上有流通孔,所述支撑环(13)内部为通孔,流通面积为缩径流道的9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式旋涡雾化减温器,包括缩径管道,缩径管道一端安装高温蒸汽法兰,另一端安装低温蒸汽法兰,缩径管道中部前侧设有为扰流环;缩径管道中部外周开有安装孔,安装孔外端连接支管下端,支管上端连接支管法兰,支管内周安装减温器本体,减温器本体底部伸入缩径管道中间,上部外周套设减温水法兰,减温器本体底部安装底座,底座中安装隔套,隔套外侧安装雾化喷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设计精巧,缩径流道的流通面积可根据实际工艺参数设计,特别是面对蒸汽流速过低的情况,在不影响其余管道的正常使用情况下,最小程度部分管道更换本发明的减温器,解决下游过热蒸汽温度控制不稳,减温水残留饱和水过多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李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卓尔阀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0
技术公布日:2021.06.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