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消除锅炉炉顶排汽白雾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06-01 23:2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锅炉 炉顶 白雾 消除 用于
一种用于消除锅炉炉顶排汽白雾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排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除锅炉炉顶排汽白雾的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系统在运行时,定期排污扩容器收集了锅炉系统各种疏水、排污,定排排汽主要包括锅炉排污、阀门内漏等不凝结水蒸气的回收;除氧器排气将水汽系统中的气体物质如二氧化碳、氨气、氧气等连同水蒸汽一起排出,使水汽系统氢电导率达到合格指标,减缓锅炉水汽管道腐蚀。

定排扩容器和低压除氧器的连续排汽会在锅炉炉顶冒出白雾,锅炉屋顶只有定排扩容器和低压除氧器排汽消音器连续排汽,冒出白雾,影响机组运行期间的整体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消除锅炉炉顶排汽白雾的系统,保证锅炉系统的运行时的美观度。

一种用于消除锅炉炉顶排汽白雾的系统,包括除氧器、定排扩容器和定排坑,所述除氧器通过阀门组件与所述定排扩容器内部连通,所述定排扩容器下端具有废热水口,且所述废热水口通过废热水管道与所述定排坑内部连通,所述定排扩容器内设有喷淋装置,定排水管道的一端与所述定排坑内部连通,其另一端伸入所述定排扩容器内并与所述喷淋装置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定排水管道上安装有喷淋泵,所述喷淋泵用以将所述定排坑内的定排水输送至所述喷淋装置,所述喷淋装置用以向所述定排扩容器内部喷水,以消除所述定排扩容器内以及所述除氧器输送至其的白雾。

优选地,所述阀门组件包括第一流量调节阀和引汽管道,所述引汽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除氧器的排汽口连通,所述引汽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定排扩容器内部连通,并伸入到所述定排扩容器内,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引汽管道上,并位于所述定排扩容器外。

优选地,所述阀门组件还包括旁路调节阀,所述除氧器上部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蒸汽出口,所述旁路调节阀的进汽口与所述蒸汽出口连通,所述旁路调节阀的出汽口与所述引汽管道连通,且所述旁路调节阀的出汽口位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靠近所述蒸汽出口的一侧。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流量调节阀和排汽管道,所述排汽管道的一端与所述除氧器的所述排汽口连通,所述排汽管道的另一端用以通过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与炉顶的消音器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旁路截止阀,所述旁路截止阀的进汽口和出汽口分别与所述排汽管道连通,且所述旁路截止阀的进汽口位于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靠近所述排汽口的一侧,所述旁路截止阀的出汽口位于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靠近所述消音器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引汽管道由所述定排扩容器的备用预留口伸入其内部,且所述引汽管道伸入所述定排扩容器内的一端延伸至远离所述备用预留口,所述引汽管道远离所述备用预留口的一端向下弯折至靠近所述定排扩容器内的下端,所述引汽管道伸入所述定排扩容器内的下端朝靠近所述备用预留口的方向水平弯折并延伸至所述定排扩容器内的中部,且所述引汽管道的水平弯折部上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泄气孔,且多个所述泄气孔在所述引汽管道的水平弯折部的周向侧壁上间隔均匀的分布。

优选地,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和多个雾化喷头,所述喷淋管水平设置在所述定排扩容器内并位于所述引汽管道的水平弯折部的上方,多个所述雾化喷头分别安装在所述喷淋管的下端,所述定排水管道由所述引汽管道位于所述定排扩容器外的一端伸入其内部,并沿所述引汽管道延伸至所述定排扩容器内,且所述定排水管道伸入所述定排扩容器内的一端穿出所述引汽管道并与所述喷淋管连接并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机力通风冷却塔和增压机,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具有热水进水管道和冷却水出水管道,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的热水进水管道与所述喷淋泵的出水口连通,其冷却水出水管道与增压机冷却水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增压机冷却水的出水口与所述定排坑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消除锅炉炉顶排汽白雾的系统将所述除氧器排出的饱和蒸汽引入所述定排扩容器,并通过所述喷淋装置向所述定排扩容器内喷入冷却水,使冷却水与所述定排扩容器内的蒸汽接触换热,以消除所述定排扩容器内的白雾后,再通过所述定排扩容器中上端的排汽口排出,避免所述锅炉炉顶产生白雾,保证所述锅炉炉顶运行时的美观。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用于消除锅炉炉顶排汽白雾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定排扩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喷淋装置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的具体含义为:

10、除氧器;101、排汽口;102、蒸汽出口;20、定排扩容器;201、废热水口;202、备用预留口;30、定排坑;40、阀门组件;401、第一流量调节阀;402、引汽管道;4021、泄气孔;403、旁路调节阀;50、废热水管道;60、喷淋装置;601、喷淋管;602、雾化喷头;70、定排水管道;701、喷淋泵;80、第二流量调节阀;90、排汽管道;100、旁路截止阀。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下列段落中参照附图以举例方式更具体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照图1-3,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的一实施例,本实施例所述用于消除锅炉炉顶排汽白雾的系统包括除氧器10、定排扩容器20和定排坑30,所述除氧器10通过阀门组件40与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部连通,所述定排扩容器20下端具有废热水口201,且所述废热水口201通过废热水管道50与所述定排坑30内部连通,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设有喷淋装置60,定排水管道70的一端与所述定排坑30内部连通,其另一端伸入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并与所述喷淋装置60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定排水管道70上安装有喷淋泵701,所述喷淋泵701用以将所述定排坑30内的定排水输送至所述喷淋装置60,所述喷淋装置60用以向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部喷水,以消除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以及所述除氧器10输送至其的白雾。

所述除氧器10中的蒸汽通过所述阀门组件40进入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所述锅炉内的排污水进入所述定排扩容器20实现汽水分离并产生饱和蒸汽和废水,所述喷淋泵701抽取所述定排坑30内的定排水并向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喷水,喷入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的水与其内部的蒸汽接触换热,以消除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的白雾后,再通过所述定排扩容器20上端排至炉顶,避免所述锅炉炉顶产生白雾,保证所述锅炉炉顶运行时的美观。

优选地,所述阀门组件40包括第一流量调节阀401和引汽管道402,所述引汽管道402的一端与所述除氧器10的排汽口101连通,所述引汽管道402的另一端与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部连通,并伸入到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01设置在所述引汽管道402上,并位于所述定排扩容器20外。

所述除氧器10内的蒸汽铜通过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01和所述引汽管道402流入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便于调节流入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蒸汽的压力,保证锅炉系统的安全性。

优选地,所述阀门组件40还包括旁路调节阀403,所述除氧器10上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蒸汽出口102,所述旁路调节阀403的进汽口与所述除氧器10的蒸汽出口102连通,所述旁路调节阀403的出汽口与所述引汽管道402连通,且所述旁路调节阀403的出汽口位于所述第一流量调节阀401靠近所述蒸汽出口102的一侧。

所述旁路调节阀403用以调节所述引汽管道402内的蒸汽流量,保证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流量的稳定性。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流量调节阀80和排汽管道90,所述排汽管道90的一端与所述除氧器10的所述排汽口101连通,所述排汽管道90的另一端用以通过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80与炉顶的消音器连通。

在所述除氧器10内产生的蒸汽流量过大时,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80开启,以使所述除氧器10内部分蒸汽经过所述排汽管道90后经所述消音器流出,避免所述定排扩容器20的蒸汽压力过大损害。

优选地,还包括旁路截止阀100,所述旁路截止阀100的进汽口和出汽口分别与所述排汽管道90连通,且所述旁路截止阀100的进汽口位于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80靠近所述排汽口101的一侧,所述旁路截止阀100的出汽口位于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80靠近所述消音器的一侧。

所述旁路截止阀100作为备用阀门使用,便于对所述第二流量调节阀80进行维护。

优选地,所述引汽管道402由所述定排扩容器20的备用预留口202伸入其内部,且所述引汽管道402伸入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的一端延伸至远离所述备用预留口202,所述引汽管道402远离所述备用预留口202的一端向下弯折至靠近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的下端,所述引汽管道402伸入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的下端朝靠近所述备用预留口202的方向水平弯折并延伸至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的中部,且所述引汽管道402的水平弯折部上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泄气孔4021,且多个所述泄气孔4021在所述引汽管道402的水平弯折部的周向侧壁上间隔均匀的分布。

所述除氧器10内的蒸汽通过多个所述泄气孔4021均匀扩散到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所述喷淋装置60再向所述定排扩容器20均匀喷水,以使定排水与蒸汽均匀接触换热。

优选地,所述喷淋装置60包括喷淋管601和多个雾化喷头602,所述喷淋管601水平设置在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并位于所述引汽管道402的水平弯折部的上方,多个所述雾化喷头602分别安装在所述喷淋管601的下端,所述定排水管道70由所述引汽管道402位于所述定排扩容器20外的一端伸入其内部,并沿所述引汽管道402延伸至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且所述定排水管道70伸入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的一端穿出所述引汽管道402并与所述喷淋管601连接并连通。

所述定排水管道70由所述引汽管道402伸入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避免在所述定排扩容器20上再开设孔,安装更方便。

本实施例所述喷淋管601可以包括环形管和多根支管,多根所述支管沿所述环形管的径向设置在其环内,且其一端分别与所述环形管连接并连通,多根所述支管的另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定排水管道70伸入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的一端与多个所述支管相互连通的一端连接并连通,多个所述雾化喷头602在所述环形管下端沿其周向间隔均匀地分布,以使多个所述雾化喷头602向所述均匀地喷洒冷却水。

优选地,还包括机力通风冷却塔和增压机,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具有热水进水管道和冷却水出水管道,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的热水进水管道与所述喷淋泵701的出水口连通,其冷却水出水管道与增压机冷却水的进水口连通,所述增压机冷却水的出水口与所述定排坑30内部连通。

所述机力通风冷却塔降低所述定排坑30内的定排水的温度,有利于提高所述冷却水与所述定排扩容器20内蒸汽的换热效率,有利于提高本实施例所述系统的有效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