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推行功能的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2021-08-03 12: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救生圈 推行 推进 功能
一种具有推行功能的救生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生圈推进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推行功能的救生圈。



背景技术:

救生圈是指水上救生设备的一种,通常由软木、泡沫塑料或其他比重较小的轻型材料制成,外面包上帆布、塑料等,供游泳练习使用的救生圈也可以用橡胶制成,内充空气,也叫作橡皮圈,另外,此词也用作形容人胖,肚子周围突出的一圈肥肉。

救生圈作为水上救援的必备装置,每次救援都必须进行携带,常见的救生圈只是单独的漂浮圈组成,不具备推进装置,而溺水的人员体力消耗都十分巨大,导致溺水人员无力滑动,只能漂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增加了救援时间和对溺水人员的危险,同时由于救生圈的本身具有不同的尺寸,推进装置只能够固定相同匹配尺寸的救生圈,降低了推进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推行功能的救生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推行功能的救生圈,包括救生圈,所述救生圈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压缩气罐,所述压缩气罐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止气杆,所述止气杆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拉绳,且拉绳与把手滑动连接,所述拉绳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片,所述压片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且第一弹簧与把手固定连接,所述压片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气管,且气管与把手和救生圈滑动连接,所述气管的底端连通有推气筒,所述推气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且固定座与救生圈滑动连接,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柱,且固定柱与救生圈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与固定柱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与固定柱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轴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卡扣,且卡扣与固定柱滑动连接,所述卡扣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圆轴,且圆轴与横杆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缩气罐的顶端面左侧连通有加气管,所述把手呈t状设置,所述把手为不锈钢材质的板材制成的,且把手的外侧设有防滑垫层。

优选的,所述止气杆的个数两个,所述止气杆分别位于把手的底端左右两侧呈对称设置,所述止气杆的转动角度为0°到45°,所述把手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贴合片,且贴合片与气管滑动连接,所述贴合片呈弧状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为牛皮防水材质的板材制成的,所述固定带的外侧开设有固定孔,每条所述固定带的外侧固定孔均有四个,且固定孔在固定带的外侧呈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扣的外侧中央位置开设有滑槽,所述卡扣的外侧开设有u型槽,所述连接轴位于卡扣的u型槽内侧,所述圆轴位于卡扣的滑槽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压缩气罐、止气杆、气管和推气筒,这种设置配合压缩气罐与救生圈的固定连接、止气杆与气管的滑动连接和推气筒与气管的连通,救援人员将压缩气罐和推气筒固定在救生圈的外侧,使用气管连接推气筒和压缩气罐,需要使用时,打开压缩气罐的开关,压缩气罐将气体通过气管和推气筒推进救生圈进行移动,带动溺水人员向救援人员靠近,降低了救援时间和溺水人员的危险;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固定座、固定带、固定柱和卡扣,这种设置配合固定座与固定带的固定连接、固定柱与固定座的固定连接和卡扣与圆轴的滑动连接,工作人员先将救生圈充气,取出推进装置,将推气筒上的固定座贴合到救生圈的底侧,根据救生圈不同的尺寸,拉动固定带穿过固定柱,拉动卡扣,转动呈90°,对推气装置进行固定,不同的固定孔可以固定不同尺寸的救生圈,增加了推进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带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柱的剖视图。

图中:1-救生圈、2-压缩气罐、3-把手、4-止气杆、5-拉绳、6-压片、7-第一弹簧、8-气管、9-贴合片、10-推气筒、11-固定座、12-固定带、13-固定孔、14-固定柱、15-横杆、16-第二弹簧、17-连接轴、18-卡扣、19-圆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推行功能的救生圈,包括救生圈1,救生圈1的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压缩气罐2,压缩气罐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3,把手3的底端转动连接有止气杆4,止气杆4的内侧转动连接有拉绳5,且拉绳5与把手3滑动连接,有利于止气杆4通过拉绳5拉动压片6进行移动,拉绳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压片6,压片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7,且第一弹簧7与把手3固定连接,有利于第一弹簧7拉动压片6复位,压片6的底端滑动连接有气管8,且气管8与把手3和救生圈1滑动连接,气管8的底端连通有推气筒10,推气筒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座11,且固定座11与救生圈1滑动连接,固定座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带12,固定带12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固定柱14,且固定柱14与救生圈1滑动连接,固定柱14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横杆15,横杆15的外侧滑动连接有第二弹簧16,且第二弹簧16与固定柱14滑动连接,有利于第二弹簧16拉动卡扣18,防止卡扣18随意转动,第二弹簧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轴17,且连接轴17与固定柱14滑动连接,连接轴17的外侧滑动连接有卡扣18,且卡扣18与固定柱14滑动连接,卡扣18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圆轴19,且圆轴19与横杆15固定连接。

压缩气罐2的顶端面左侧连通有加气管,把手3呈t状设置,把手3为不锈钢材质的板材制成的,且把手3的外侧设有防滑垫层,便于防护把手3上锈,使溺水人员更好的握住把手3,防止打滑;止气杆4的个数两个,止气杆4分别位于把手3的底端左右两侧呈对称设置,止气杆4的转动角度为0°到45°,把手3的底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贴合片9,且贴合片9与气管8滑动连接,贴合片9呈弧状设置,便于溺水人员通过转动止气杆4,拉紧压片6贴合到气管8另一侧的贴合片9,减少这一侧气体的通过量,改变推进方向;固定带12为牛皮防水材质的板材制成的,固定带12的外侧开设有固定孔13,每条固定带12的外侧固定孔13均有四个,且固定孔13在固定带12的外侧呈均匀设置,便于固定带12根据救生圈1的大小尺寸,调整固定带12的长度,对推进装置进行定位;卡扣18的外侧中央位置开设有滑槽,卡扣18的外侧开设有u型槽,连接轴17位于卡扣18的u型槽内侧,圆轴19位于卡扣18的滑槽内侧,便于圆轴19在卡扣18的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轴17拉动卡扣,对固定带12进行固定。

工作流程:救援人员取出救生圈1和推进装置,首先使用充气筒对救生圈1进行充气,重启完成后,取出推进装置,先将压缩气罐2固定在救生圈1的外侧,再将推气筒10取出,把推气筒10顶端的固定座11贴合到救生圈1的底侧,拉动固定座11上固定连接的固定带12,根据救生圈1的尺寸大小,将缠绕救生圈1外侧的固定带12,对准固定座11外侧的固定柱14外侧卡入,固定带12上的固定孔13穿过固定柱14,向外侧拔出卡扣18,卡扣18在固定柱14内侧的横杆15外侧滑动,经由圆轴19在卡扣18外侧中央位置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轴17在卡扣18外侧的u型槽内侧滑动,可以将卡扣18拉出固定柱14,转动卡扣18呈竖直设置,通过第二弹簧16拉动连接轴17对卡扣18进行定位,可以将固定带12固定在固定座11的外侧,进一步的将下方的推气筒10固定在救生圈1的底部外侧,当救生员遇见溺水人员后,救生员将救生圈1扔向溺水人员,溺水人员及时的将救生圈1套在外侧,溺水人员拉住压缩气罐2顶端的把手3,将手指放置在把手3底端的止气杆4上,打开压缩气罐2上的开关,压缩气罐2内的压缩气体通过气管8输送到推气筒10内,推气筒10将气体推出,提供推进的动力,带动溺水人员向救生员移动,当发现移动方向偏离后,拉动与移动方向相同一侧的止气杆4,止气杆4转动可以拉动拉绳5移动,拉绳5拉动压片6挤压气管8,配合贴合片9减少气管8的出气量,从而对移动方向进行修正,可以快速的靠近救生员,减少溺水危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