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干扰的船舶用光纤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2021-08-03 12:5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测试仪 抗干扰 用光 光纤 船舶
一种抗干扰的船舶用光纤测试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光纤测试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干扰的船舶用光纤测试仪。



背景技术:

光纤测试仪是一种测试光纤能否正常使用的仪器,判断光纤是否存在断裂堵塞部位,便于排查光纤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的检测仪器。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光纤测试仪在船舶上使用过程中,船舶在航行过程中船体会随着海浪摇晃,光纤测试仪在检测光纤时需要将光纤的一端固定于检测仪上,检测人员将检测仪器置于原地顺着光纤排查漏光的位置,但随之船舶来回摇晃,光纤的一端容易在检测仪器上脱落,导致光纤检测人员检测失败,提高了光纤检测人员排查光纤的难度,排查到光纤断裂、漏光或堵塞处均需要将光纤截断,需要通过光纤熔接器将光纤截断处接合,接合光纤过程中仍然会受到船体摇晃的影响,导致光纤在光纤熔接器上脱落,影响光纤熔接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抗干扰的船舶用光纤测试仪,通过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内的橡胶挤压垫固定光纤,避免测试仪主体受到船体摇晃导致光纤在光纤固定管内脱落,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将测试仪主体吸附于船体上进一步避免了光纤在测试仪主体上脱落,降低检测光纤人员排查光纤的难度,避免了光纤在熔接过程中受到船体摇晃影响光纤的对接精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船舶航行过程中来回摇晃,光纤的一端容易在检测仪器上脱落,导致光纤检测人员检测失败,提高了光纤检测人员排查光纤的难度,排查到光纤断裂、漏光或堵塞处均需要将光纤截断,需要通过光纤熔接器将光纤截断处接合,接合光纤过程中仍然会受到船体摇晃的影响,导致光纤在光纤熔接器上脱落,影响光纤熔接的精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的船舶用光纤测试仪,包括测试仪主体、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所述第一固定框设于测试仪主体顶部,所述第二固定框设于第一固定框一侧,所述测试仪主体顶部中央位置固定设有红光灯罩,所述红光灯罩内固定设有红外线灯,所述红光灯罩顶部中央位置固定设有光纤固定罩,所述第一固定框一侧外壁固定设有滑动杆,所述第二固定框一端外壁开有滑动孔,所述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内壁固定设有橡胶挤压垫,所述滑动杆外壁滑动连接有压力弹簧,所述滑动杆一端外壁固定设有固定块,所述测试仪主体底部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一磁铁、所述测试仪主体背部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二磁铁,所述测试仪主体两侧外壁开有滑槽,所述滑槽外壁滑动连接有滑盖,所述测试仪主体位于滑盖内部固定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一侧外壁开有固定槽,所述滑块两侧外壁开有贯穿于固定槽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位于固定槽一侧内壁固定设有呈锥形结构的导向管,所述固定槽底部内壁固定设有熔纤台,所述熔纤台顶部一侧外壁通过铰链铰接有熔纤盖板,所述熔纤台和熔纤盖板位于同一位置上开有光纤放置槽。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仪主体一侧外壁固定设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外壁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控制按钮。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孔内壁和滑动杆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橡胶挤压垫和第二固定框位于红光灯罩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仪主体背部一侧底部设有充电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和光纤放置槽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光纤放置槽的内壁直径和光纤的外壁直径相适配,所述熔纤台和熔纤盖板外壁轮廓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固定罩的内径和光纤外径相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内的橡胶挤压垫固定光纤,避免测试仪主体受到船体摇晃导致光纤在光纤固定管内脱落,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将测试仪主体吸附于船体上进一步避免了光纤在测试仪主体上脱落,降低检测光纤人员排查光纤的难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贯穿孔和导向管便于光纤截断处对齐,打开熔纤台上的熔纤盖板,将光纤放入光纤放置槽内,关闭熔纤盖板通过控制按钮开始熔接光纤,通过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将测试仪主体吸附于船体上,避免了光纤在熔接过程中受到船体摇晃影响光纤的对接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干扰的船舶用光纤测试仪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干扰的船舶用光纤测试仪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干扰的船舶用光纤测试仪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干扰的船舶用光纤测试仪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测试仪主体、2控制面板、3控制按钮、4红光灯罩、5光纤固定管、6第一固定框、7橡胶挤压垫、8第二固定框、9滑动孔、10滑动杆、11压力弹簧、12固定块、13第一磁铁、14第二磁铁、15充电接口、16滑槽、17滑盖、18滑块、19贯穿孔、20导向管、21固定槽、22熔纤台、23熔纤盖板、24光纤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4,该实施例的一种抗干扰的船舶用光纤测试仪,包括测试仪主体1、第一固定框6和第二固定框8,所述第一固定框6设于测试仪主体1顶部,所述第二固定框8设于第一固定框6一侧,所述测试仪主体1顶部中央位置固定设有红光灯罩4,所述红光灯罩4内固定设有红外线灯,所述红光灯罩4顶部中央位置固定设有光纤固定罩5,所述第一固定框6一侧外壁固定设有滑动杆10,所述第二固定框8一端外壁开有滑动孔9,所述第一固定框6和第二固定框8内壁固定设有橡胶挤压垫7,所述滑动杆10外壁滑动连接有压力弹簧11,所述滑动杆10一端外壁固定设有固定块12,所述测试仪主体1底部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一磁铁13、所述测试仪主体1背部一侧外壁固定设有第二磁铁14,所述测试仪主体1两侧外壁开有滑槽16,所述滑槽16外壁滑动连接有滑盖17,所述测试仪主体1位于滑盖17内部固定设有滑块18,所述滑块18一侧外壁开有固定槽21,所述滑块18两侧外壁开有贯穿于固定槽21的贯穿孔19,所述贯穿孔19位于固定槽21一侧内壁固定设有呈锥形结构的导向管20,所述固定槽21底部内壁固定设有熔纤台22,所述熔纤台22顶部一侧外壁通过铰链铰接有熔纤盖板23,所述熔纤台22和熔纤盖板23位于同一位置上开有光纤放置槽24。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仪主体1一侧外壁固定设有控制面板2,所述控制面板2外壁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控制按钮3,便于控制本实用新型。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孔9内壁和滑动杆10外壁滑动连接,所述橡胶挤压垫7和第二固定框8位于红光灯罩4正上方,通过滑动杆10便于滑动第二固定框8。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仪主体1背部一侧底部设有充电接口15,通过充电接口15便于给予本实用新型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贯穿孔19和光纤放置槽24位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光纤放置槽24的内壁直径和光纤的外壁直径相适配,所述熔纤台22和熔纤盖板23外壁轮廓相等,通过贯穿孔19便于将两根光纤对准于光纤放置槽24内。

进一步地,所述光纤固定罩5的内径和光纤外径相等,便于将光纤一端插入光纤固定罩5内。

实施场景具体为:首先找出光纤的一端,通过压力弹簧11和滑动杆10将第二固定框8抽出,将光纤的一端夹于橡胶挤压垫7内,将光纤一端插接于光纤固定管5内,然后通过控制面板2上的控制按钮3点亮红光灯罩4,通过第一磁铁13和第二磁铁14将测试仪主体1吸附于船体上的钢结构部位,然后检测人员顺着光纤寻找故障点,通过第一固定框6和第二固定框7内的橡胶挤压垫7固定光纤,避免测试仪主体1受到船体摇晃导致光纤在光纤固定管5内脱落,通过第一磁铁13和第二磁铁14将测试仪主体1吸附于船体上进一步避免了光纤在测试仪主体1上脱落,降低检测光纤人员排查光纤的难度,排查到光纤故障点后,将测试仪主体1移动到光纤的故障点,通过第一磁铁13和第二磁铁14吸附于船体上的钢结构上,然后将光纤故障点截断,向下滑动滑盖17,打开滑槽16,将截断的光纤两端通过贯穿孔19插入导向管20内,打开熔纤台22上的熔纤盖板23,将光纤放入光纤放置槽24内,关闭熔纤盖板23通过控制按钮3开始熔接光纤,通过第一磁铁13和第二磁铁14将测试仪主体1吸附于船体上避免了光纤在熔接过程中受到船体摇晃影响光纤的对接精度,通过贯穿孔19和导向管20便于光纤截断处对齐,该实施方式具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现有的船舶航行过程中来回摇晃,光纤的一端容易在检测仪器上脱落,导致光纤检测人员检测失败,提高了光纤检测人员排查光纤的难度,排查到光纤断裂、漏光或堵塞处均需要将光纤截断,需要通过光纤熔接器将光纤截断处接合,接合光纤过程中仍然会受到船体摇晃的影响,导致光纤在光纤熔接器上脱落,影响光纤熔接的精度的问题。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 日榜
  • 周榜
  • 月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