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热轧钢板的制作方法

2023-02-16 13:33: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轧钢板。
2.本技术基于2020年10月28日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20-180729号主张优先权,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3.近年来,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出发,许多领域在努力削减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即使汽车生产厂家也以降低油耗为目的而积极开发车体轻量化技术。可是,为了确保乘员的安全,重点是提高耐碰撞特性,因此车体轻量化是不容易的。
4.为了兼顾车体轻量化和耐碰撞特性,一直在研究通过采用高强度钢板来使构件薄壁化。因此,强烈期待兼备高的强度和优异的加工性的钢板,为了应对这些要求,以往提出了几项技术。汽车构件由于加工样式多种多样,因此所要求的成形性因采用的构件的不同而不同,其中延展性及弯曲性被列为加工性的重要指标。
5.作为兼备高的强度和优异的加工性的钢板,以往提出了由软质的铁素体和硬质的马氏体的复合组织构成的dual phase钢板(dp钢板)以及应用相变诱导塑性(trip: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的trip钢板。
6.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热轧钢板,其具有包含铁素体和马氏体的金属组织,在所述金属组织中,以面积%计铁素体为90%~98%、马氏体为2%~10%、贝氏体为0%~3%、珠光体为0%~3%,强度、拉伸率和扩孔性优异。dp钢板及trip钢板由于屈服比较低,因而有时不能用于要求更高的冲击强度及疲劳强度的汽车行走部件。
7.一般来讲,在汽车行走部件中,使用由铁素体和贝氏体的复合组织构成的、且活用析出强化的钢板。例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高强度复合组织钢板,其中,显微组织为主相由通过ti碳化物而被析出强化的多边形铁素体构成,第二相由按面积分数(fsd(%))为1~10%的多个分散的低温相变产物构成的复合组织,具有54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并具有优异的表面性状和缺口疲劳特性,且扩孔弯边加工性高。
8.但是,上述那样的钢板在将抗拉强度规定为780mpa以上的情况下,有时不能得到充分的韧性。此外,对于为了高强度化而提高了si含量的钢板,即使在除去了氧化皮时也残留氧化皮花纹,有时钢板外观较差。
9.此外,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热轧钢板,其中,金属组织包含作为主相的铁素体、作为第二相的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中的至少一种、多种夹杂物,轧制方向的长度为30μm以上的夹杂物群和轧制方向的长度为30μm以上的独立夹杂物的轧制方向的长度之总和每1mm2为0mm以上且0.25mm以下。
10.但是,在专利文献3所述的技术中,由于低温韧性并不充分,所以为了在寒冷地区的使用时及冲击时能够充分抑制断裂,需要进一步提高低温时的韧性。
11.现有技术文献
12.专利文献
13.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8/033990号
14.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2014/051005号
15.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2/128228号
16.非专利文献
17.非专利文献1:j.webel,j.gola,d.britz,f.mucklich,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144(2018)584-596
18.非专利文献2:d.l.naik,h.u.sajid,r.kiran,metals 2019,9,546
19.非专利文献3:k.zuiderveld,contrast limited adaptive histogram equalization,chapter viii.5,graphics gems iv.p.s.heckbert(eds.),cambridge,ma,academic press,1994,pp.474-485


技术实现要素:

20.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1.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情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的强度及屈服比以及优异的延展性、弯曲性、韧性及外观的热轧钢板。
22.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23.本发明的主旨如下所述。
24.(1)本发明的一个方案涉及一种热轧钢板,其特征在于,
25.化学组成以质量%计含有:
26.c:0.025~0.055%、
27.mn:1.00~2.00%、
28.sol.al:0.200%以上且低于0.500%、
29.ti:0.030~0.200%、
30.si:0.100%以下、
31.p:0.100%以下、
32.s:0.030%以下、
33.n:0.100%以下、
34.o:0.010%以下、
35.nb:0~0.050%、
36.v:0~0.050%、
37.cu:0~2.00%、
38.cr:0~2.00%、
39.mo:0~1.000%、
40.ni:0~2.00%、
41.b:0~0.0100%、
42.ca:0~0.0200%、
43.mg:0~0.0200%、
44.rem:0~0.1000%、
45.bi:0~0.0200%、
46.zr:0~1.000%、
47.co:0~1.000%、
48.zn:0~1.000%、
49.w:0~1.000%、
50.sn:0~0.050%、以及
51.剩余部分:fe及杂质,
52.金属组织以面积%计为:
53.多边形铁素体:2.0%以上且低于10.0%、及
54.剩余部分组织:超过90.0%且98.0%以下,
55.通过采用灰度共生矩阵(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法对所述金属组织的sem图像中的所述剩余部分组织进行分析所得到的用下述式(1)表示的correlation值(相关系数值)为0.82~0.95、用下述式(2)表示的maximum probability值(最大概率值)为0.0040~0.0200;
56.[数式1]
[0057][0058]
[数式2]
[0059]
maximum probability=max(p(i,j))
ꢀꢀ
(2)
[0060]
式中,上述式(1)及式(2)中的p(i,j)为灰度共生矩阵,μ
x
、μy、σ
x
、σy用下述式(3)~(6)表示;
[0061]
[数式3]
[0062]
μ
x
=∑i∑ji(p(i,j))
ꢀꢀ
(3)
[0063]
[数式4]
[0064]
μy=∑i∑jj(p(i,j))
ꢀꢀ
(4)
[0065]
[数式5]
[0066]
σ
x
=∑i∑jp(i,j)(i-μ
x
)2ꢀꢀ
(5)
[0067]
[数式6]
[0068]
σy=∑i∑jp(i,j)(i-μy)2ꢀꢀ
(6)。
[0069]
(2)根据上述(1)所述的热轧钢板,其中,所述化学组成以质量%计也可以含有选自以下元素中的1种或2种以上:
[0070]
nb:0.001~0.050%、
[0071]
v:0.001~0.050%、
[0072]
cu:0.01~2.00%、
[0073]
cr:0.01~2.00%、
[0074]
mo:0.001~1.000%、
[0075]
ni:0.01~2.00%、
[0076]
b:0.0001~0.0100%、
[0077]
ca:0.0001~0.0200%、
[0078]
mg:0.0001~0.0200%、
[0079]
rem:0.0001~0.1000%、
[0080]
bi:0.0001~0.0200%、
[0081]
zr:0.001~1.000%、
[0082]
co:0.001~1.000%、
[0083]
zn:0.001~1.000%、
[0084]
w:0.001~1.000%、及
[0085]
sn:0.001~0.050%。
[0086]
(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热轧钢板,其中,所述金属组织的所述maximum probability值也可以为0.0080~0.0200。
[0087]
(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板,其中,所述化学组成在将以质量%计的所述si含量表示为si、将以质量%计的al含量表示为t-al时,也可以满足si t-al<0.500%。
[0088]
(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热轧钢板,其中,抗拉强度为780mpa以上,
[0089]
通过将屈服应力除以所述抗拉强度所求出的屈服比也可以为0.86以上。
[0090]
发明效果
[0091]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能够提供具有高的强度及屈服比以及优异的延展性、弯曲性、韧性及外观的热轧钢板。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提供具有更优异的弯曲性的热轧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92]
本发明人等鉴于上述的课题,对热轧钢板的化学组成及金属组织与机械特性的关系反复进行了锐意研究。其结果是,本发明人等获得了如下的见解:通过降低si含量且使金属组织包含具有特定的特征的低温相变组织(贝氏体铁素体),可得到具有高的强度及屈服比、且优异的延展性、弯曲性、韧性及外观的热轧钢板。
[0093]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的化学组成及金属组织进行更具体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只限定于本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构成,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多种变更。
[0094]
以下在夹着(~)所记载的数值限定范围中,下限值及上限值包含在此范围内。描述成“低于”或“超过”的数值,其值不包含在数值范围内。在以下的说明中,有关热轧钢板的化学组成的“%”,只要不特别指定就为质量%。
[0095]
1.化学组成
[0096]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以质量%计,含有c:0.025~0.055%、mn:1.00~2.00%、sol.al:0.200%以上且低于0.500%、ti:0.030~0.200%、si:0.100%以下、p:0.100%以下、s:0.030%以下、n:0.100%以下、o:0.010%以下以及剩余部分:fe及杂质。以下对各元素详细地进行说明。
[0097]
c:0.025~0.055%
[0098]
c对于得到所希望的强度是必要的元素。若c含量低于0.025%,则不能得到所希望
的抗拉强度。所以,将c含量规定为0.025%以上。c含量优选为0.027%以上,更优选为0.030%以上。
[0099]
另一方面,若c含量超过0.055%,则热轧钢板的弯曲性及韧性劣化。所以,将c含量规定为0.055%以下。c含量优选为0.052%以下,更优选为0.050%以下。
[0100]
mn:1.00~2.00%
[0101]
mn是通过抑制铁素体相变可提高热轧钢板强度的元素。若mn含量低于1.00%,则不能得到所希望的抗拉强度。所以,将mn含量规定为1.00%以上。mn含量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30%以上。
[0102]
另一方面,若mn含量超过2.00%,则热轧钢板的弯曲性及韧性劣化。所以,将mn含量规定为2.00%以下。mn含量优选为1.90%以下,更优选为1.70%以下或1.60%以下。
[0103]
sol.al:0.200%以上且低于0.500%
[0104]
al具有通过对钢进行脱氧而使钢健全化(抑制钢中产生气孔等缺陷)的作用,同时具有促进有特定特征的低温相变组织(贝氏体铁素体)的生成,提高热轧钢板的弯曲性及韧性的作用。若sol.al含量低于0.200%,则不能得到上述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所以,将sol.al含量规定为0.200%以上。sol.al含量优选为0.250%以上,更优选为0.300%以上。
[0105]
另一方面,若sol.al含量为0.500%以上,则上述效果饱和,而且在经济上也是不优选的。此外,在sol.al含量为0.500%以上时,多边形铁素体过剩地析出。因此,将sol.al含量规定为低于0.500%。sol.al含量优选为0.450%以下,更优选为0.400%以下或0.350%以下。
[0106]
再者,所谓sol.al意味着酸可溶性al,表示以固溶状态存在于钢中的固溶al。
[0107]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的化学组成中,在将以质量%计的si含量表示为si,将以质量%计的al含量表示为t-al时,也可以满足si t-al<0.500%。通过满足si t-al<0.500%,能够稳定地使多边形铁素体的面积率为10%以下。此外,能够进一步降低板坯裂纹的发生。
[0108]
再者,这里所说的t-al指的是含在热轧钢板中的al的总含量(质量%),是酸可溶性al(sol.al)含量和相对微量的酸不溶性al(insol.al)含量的合计。
[0109]
根据需要,也可以将t-al含量规定为0.200~0.500%。也可以将其上限规定为0.450%、0.400%或0.350%,也可以将其下限规定为0.250%或0.300%。
[0110]
ti:0.030~0.200%
[0111]
ti在钢中以碳化物或氮化物析出,具有基于钉扎效应的金属组织的微细化及通过析出强化而提高热轧钢板抗拉强度的作用。如果ti含量低于0.030%,则不能得到所希望的抗拉强度。因此,将ti含量规定为0.030%以上。ti含量优选为0.050%以上,更优选为0.100%以上。
[0112]
另一方面,如果ti含量超过0.200%,则因多边形铁素体的过剩析出而使热轧钢板的抗拉强度劣化。因此,将ti含量规定为0.200%以下。ti含量优选为0.180%以下,更优选为0.150%以下。
[0113]
si:0.100%以下
[0114]
si具有通过促进铁素体生成而提高热轧钢板延展性的作用和通过使铁素体固溶强化而提高热轧钢板强度的作用。此外,si具有通过脱氧使钢健全化的作用。可是,若si含
量超过0.100%,则热轧钢板表面发生氧化皮,即使在进行氧化皮除去的情况下也在热轧钢板表面残存氧化皮花纹。其结果是,热轧钢板的外观劣化。所以,将si含量规定为0.100%以下。si含量优选为0.080%以下,更优选为0.050%以下。
[0115]
si含量的下限不需要特别的规定,也可以将s含量规定为0.010%以上。
[0116]
p:0.100%以下
[0117]
p是一般作为杂质含在钢中的元素,但也是具有通过固溶强化提高热轧钢板强度的作用的元素。所以,也可以积极地含有p。可是,p是容易偏析的元素,如果p含量超过0.100%,则因晶界偏析而使热轧钢板的弯曲性显著降低。所以,将p含量规定为0.100%以下。p含量优选为0.050%以下,更优选为0.030%以下。
[0118]
p含量的下限不需要特别的规定,但从精炼成本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将p含量规定为0.001%。
[0119]
s:0.030%以下
[0120]
s是作为杂质含在钢中的元素。此外,s还是通过在钢中形成硫化物系夹杂物而使热轧钢板弯曲性降低的元素。如果s含量超过0.030%,则热轧钢板弯曲性显著降低。所以,将s含量规定为0.030%以下。s含量优选为0.010%以下,更优选为0.005%以下。
[0121]
s含量的下限不需要特别的规定,但从精炼成本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将s含量规定为0.0001%。
[0122]
n:0.100%以下
[0123]
n是作为杂质含在钢中的元素,具有使热轧钢板弯曲性降低的作用。若n含量超过0.100%,则热轧钢板弯曲性显著降低。所以,将n含量规定为0.100%以下。n含量优选为0.080%以下,更优选为0.07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0%以下或0.006%以下。
[0124]
n含量的下限不需要特别的规定,也可以将n含量规定为0.001%以上。
[0125]
o:0.010%以下
[0126]
o是如果较多地含在钢中则形成成为断裂起点的粗大氧化物,引起脆性断裂及氢致开裂的元素。如果o含量超过0.010%,则容易发生脆性断裂及氢致开裂。因此,将o含量规定为0.010%以下。o含量优选为0.008%以下,更优选为0.005%以下或0.003%以下。
[0127]
为了在钢水脱氧时使微细的氧化物较多地分散,也可以将o含量规定为0.0005%以上或0.001%以上。
[0128]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也可以替代fe的一部分,作为任选元素含有下述元素。不含这些任选元素时的含量的下限为0%。以下,对任选元素详细地进行说明。
[0129]
nb:0~0.050%
[0130]
nb是以碳化物及氮化物在钢中微细析出,通过析出强化提高钢强度的元素。为了确实得到这种效果,优选将nb含量规定为0.001%以上。
[0131]
可是,如果nb含量超过0.050%,则热轧钢板的弯曲性劣化。因此,将nb含量规定为0.050%以下。nb含量优选为0.030%以下,更优选为0.020%以下或0.010%以下。为了削减合金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为0.005%以下、0.003%以下或0.001%以下。
[0132]
v:0~0.050%
[0133]
v是与nb同样,以碳化物及氮化物在钢中微细析出,通过析出强化提高钢强度的元素。为了确实得到这种效果,优选将v含量规定为0.001%以上。
[0134]
可是,如果v含量超过0.050%,则热轧钢板的弯曲性劣化。因此,将v含量规定为0.050%以下。v含量优选为0.030%以下,更优选为0.020%以下或0.010%以下。为了削减合金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为0.005%以下、0.003%以下或0.001%以下。
[0135]
cu:0~2.00%
[0136]
cu具有提高热轧钢板淬透性的作用及在低温时通过在钢中以碳化物析出而提高热轧钢板强度的作用。为了确实得到这些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优选将cu含量规定为0.01%以上。
[0137]
可是,如果cu含量超过2.00%,则板坯有时产生晶界裂纹。所以,将cu含量规定为2.00%以下。cu含量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0.60%以下或0.30%以下。为了削减合金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为0.10%以下、0.03%以下或0.01%以下。
[0138]
cr:0~2.00%
[0139]
cr具有提高热轧钢板淬透性的作用。为了更确实得到这种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优选将cr含量规定为0.01%以上。
[0140]
可是,若cr含量超过2.00%,则热轧钢板的化学转化处理性显著降低。所以,将cr含量规定为2.00%以下。cr含量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0.60%以下或0.30%以下。为了削减合金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为0.10%以下、0.03%或0.01%以下。
[0141]
mo:0~1.000%
[0142]
mo具有提高热轧钢板淬透性的作用及通过在钢中以碳化物析出而提高热轧钢板强度的作用。为了确实得到这些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优选将mo含量规定为0.001%以上。
[0143]
可是,即使mo含量超过1.000%,上述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也饱和,在经济上是不优选的。所以,将mo含量规定为1.000%以下。mo含量优选为0.600%以下,更优选为0.400%以下、0.200%以下、0.100%以下或0.030%以下。为了削减合金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为0.010%以下、0.003%以下或0.001%以下。
[0144]
ni:0~2.00%
[0145]
ni具有提高热轧钢板淬透性的作用。为了更确实得到这种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优选将ni含量规定为0.01%以上,更优选规定为0.02%以上。
[0146]
可是,ni是高价元素,因此大量含有在经济上是不优选的。所以,将ni含量规定为2.00%以下。ni含量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0.60%以下或0.30%以下。为了削减合金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为0.10%以下、0.03%以下或0.01%以下。
[0147]
b:0~0.0100%
[0148]
b具有提高热轧钢板淬透性的作用。为了更确实得到这种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优选将b含量规定为0.0001%以上。
[0149]
可是,若b含量超过0.0100%,则热轧钢板弯曲性显著降低。因此,将b含量规定为0.0100%以下。b含量优选为0.0050%以下,更优选为0.0030%以下或0.0020%以下。为了削减合金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为0.0010%以下、0.0003%以下或0.0001%以下。
[0150]
ca:0~0.0200%
[0151]
ca具有通过将钢中的夹杂物的形状调整至优选的形状而提高热轧钢板弯曲性的作用。为了更确实得到这种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优选将ca含量规定为0.0001%以上,更优选规定为0.0005%以上。
[0152]
可是,如果ca含量超过0.0200%,则钢中过剩地生成夹杂物,使热轧钢板弯曲性劣化。因此,将ca含量规定为0.0200%以下。ca含量优选为0.0100%以下,更优选为0.0050%以下或0.0020%以下。为了削减合金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为0.0010%以下、0.0003%以下或0.0001%以下。
[0153]
mg:0~0.0200%
[0154]
mg具有通过将钢中的夹杂物的形状调整至优选的形状而提高热轧钢板弯曲性的作用。为了更确实得到这种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优选将mg含量规定为0.0001%以上,更优选规定为0.0005%以上。
[0155]
可是,如果mg含量超过0.0200%,则钢中过剩地生成夹杂物,使热轧钢板弯曲性劣化。因此,将mg含量规定为0.0200%以下。mg含量优选为0.0100%以下,更优选为0.0050%以下或0.0020%以下。为了削减合金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为0.0010%以下、0.0003%以下或0.0001%以下。
[0156]
rem:0~0.1000%
[0157]
rem具有通过将钢中的夹杂物的形状调整至优选的形状而提高热轧钢板弯曲性的作用。为了更确实得到这种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优选将rem含量规定为0.0001%以上,更优选规定为0.0005%以上。
[0158]
可是,如果rem含量超过0.1000%,则钢中过剩地生成夹杂物,使热轧钢板弯曲性劣化。因此,将rem含量规定为0.1000%以下。rem含量优选为0.0100%以下,更优选为0.0050%以下或0.0020%以下。为了削减合金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为0.0010%以下、0.0003%以下或0.0001%以下。
[0159]
这里,rem指的是包含sc、y及镧系元素的合计17种元素,上述rem的含量指的是这些元素的合计含量。
[0160]
bi:0~0.0200%
[0161]
此外,bi具有通过使凝固组织微细化而提高热轧钢板弯曲性的作用。为了更确实得到这种作用所产生的效果,优选将bi含量规定为0.0001%以上,更优选规定为0.0005%以上。
[0162]
可是,如果bi含量超过0.0200%,则上述作用所产生的效果饱和,在经济上是不优选的。所以,将bi含量规定为0.0200%以下。bi含量优选为0.0100%以下,更优选为0.0050%以下或0.0020%以下。为了削减合金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为0.0010%以下、0.0003%以下或0.0001%以下。
[0163]
zr:0~1.000%
[0164]
co:0~1.000%
[0165]
zn:0~1.000%
[0166]
w:0~1.000%
[0167]
sn:0~0.050%
[0168]
关于zr、co、zn及w,本发明人等确认,即使这些元素分别含有1.000%以下,也不损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的效果。因此,也可以含有1.000%以下的zr、co、zn及w。zr、co、zn及w的含量的上限优选为0.600%以下,更优选为0.400%以下、0.200%以下、0.100%以下或0.030%以下。为了削减合金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为0.010%以下、0.003%以
下或0.001%以下。也可以将zr、co、zn及w的合计含量规定为1.000%以下、0.100%以下或0.010%以下。
[0169]
此外,本发明人等确认,即使少量含有sn,也不损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的效果。可是,如果大量含有sn,则热轧时有时发生缺陷,因此将sn含量规定为0.050%以下。sn含量优选为0.030%以下,更优选为0.020%以下。为了削减合金成本,也可以根据需要规定为0.010%以下、0.003%以下或0.001%以下。
[0170]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的化学组成的剩余部分也可以为fe及杂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杂质,意味着从作为原料的矿石、废料或制造环境等中混入的杂质及/或在不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产生不良影响的范围内容许的杂质。
[0171]
上述的热轧钢板的化学组成可以采用通常的分析方法进行测定。例如,可以采用icp-aes(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进行测定。再者,sol.al可以采用用酸将试样加热分解后的滤液,通过icp-aes进行测定。c及s可以采用燃烧-红外线吸收法进行测定,n可以采用不活泼气体熔融-热导率法进行测定,o可以采用不活泼气体熔融-非分散型红外线吸收法进行测定。
[0172]
热轧钢板的金属组织
[0173]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的金属组织进行说明。
[0174]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中,金属组织以面积%计为多边形铁素体:2.0%以上且低于10.0%及剩余部分组织:超过90.0%且98.0%以下,通过采用灰度共生矩阵(gray-level co-occurrence matrix:glcm)法,对所述金属组织的sem图像中的所述剩余部分组织进行分析而得到的用后述式(1)表示的correlation值为0.82~0.95,用后述的式(2)表示的maximum probability值为0.0040~0.0200。
[0175]
再者,本实施方式中,对与轧制方向平行的截面,板厚的1/4位置且板宽度方向中央位置中的金属组织中的组织分数、correlation值及maximum probability值进行规定。其理由是因为该位置中的金属组织示出了钢板的代表性的金属组织。再者,所谓“板厚的1/4位置”,意味着离表面只有板厚的1/4的位置,以下相同。根据需要,离表面的距离的多少也可以因试验片采集的情况而多少有些不同,但规定在距表面为1/8深度~距表面为3/8深度的区域范围内。
[0176]
多边形铁素体的面积率:2.0%以上且低于10.0%
[0177]
多边形铁素体是在相对的高温下fcc相变成bcc时生成的组织。多边形铁素体由于强度较低、韧性容易降低,所以如果其面积率过剩,则不能得到所希望的抗拉强度及韧性。因此,将多边形铁素体的面积率规定为低于10.0%。多边形铁素体的面积率优选为9.0%以下或8.0%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下或6.0%以下。
[0178]
为了达到高的屈服比,将多边形铁素体的面积率规定为2.0%以上。多边形铁素体的面积率优选为3.0%以上,更优选为4.0%以上或4.5%以上。
[0179]
剩余部分组织:超过90.0%且98.0%以下
[0180]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中,除多边形铁素体以外,含有超过90.0%且98.0%以下的剩余部分组织。具体的剩余部分组织按面积率为87.0~98.0%的贝氏体铁素体以及合计0~3.0%的“渗碳体、珠光体、初生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包含贝氏体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初生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中的1种或两种以上的
组织的剩余部分组织与多边形铁素体不同,内部具有比较高的晶体取向差,因此后述的gam值超过0.4
°
。另一方面,多边形铁素体的gam值为0.4
°
以下。因此,采用gam值,能够很容易区别多边形铁素体和所述剩余部分组织。
[0181]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金属组织中,以面积率计,也可将多边形铁素体规定为2.0%以上且低于10.0%、将贝氏体铁素体规定为87.0~98.0%、将其它组织规定为0~3.0%。在此种情况下,也可以将贝氏体铁素体的面积率的下限规定为88.0%、89.0%、90.0%或91.0%,也可以将其上限规定为97.0%、96.0%、95.0%或93.0%。其它组织包含贝氏体铁素体、渗碳体、珠光体、初生马氏体、回火马氏体及残余奥氏体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组织。也可以将其它组织的面积率的上限规定为2.5%、2.0%或1.5%。其它组织的面积率的下限为0%,但也可以规定为0.1%、0.3%或0.6%。
[0182]
各组织的面积率可通过以下方法来获得。
[0183]
从热轧钢板上,以板厚的1/4位置且板宽度方向中央位置中的与轧制方向平行的断面成为观察面的方式采集试样。试样大小虽取决于测定装置,但规定为能够在轧制方向观察10mm左右的尺寸。在用#600~#1500的碳化硅砂纸将切出的试样的断面研磨后,采用在醇等稀释液及纯水中分散了粒度为1~6μm的金刚石粉末的液体加工成镜面。接着,在室温中采用不含碱性溶液的胶态氧化硅研磨8分钟,除去导入试样表层中的应变。
[0184]
在试样断面的距表面为板厚的1/4位置中,按0.1μm的测定间隔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法,测定在轧制方向为100μm、在板厚方向为100μm的区域,得到晶体取向信息。测定中,采用由热场发射型扫描电子显微镜(jeol制造的jsm-7001f)和ebsd检测器(tsl制造的dvc5型检测器)构成的ebsd分析装置。此时,规定ebsd分析装置内的真空度为9.6
×
10-5
pa以下、加速电压为15kv、照射电流水准为13、电子射线的照射时间为0.01秒/点。
[0185]
从所得到的晶体取向信息,采用ebsd分析装置附属的软件“oim analysis(注册商标)”中所搭载的“phase map”功能,将晶体结构为fcc的区域判断为残余奥氏体。此外,在晶体结构判断为bcc的区域中,特定被取向差为15
°
以上的晶界围住的晶粒。对特定的各个晶粒,判定晶粒内的取向差(gam值:grain average misorientation)是在0.4
°
以下还是超过0.4
°
。至少在5个区域进行上述操作。将gam值为0.4
°
以下的晶粒判断为多边形铁素体。将总观察面积作为分母,将多边形铁素体的面积的合计作为分子,算出多边形铁素体的面积率。
[0186]
此外,通过算出判断为残余奥氏体的区域的面积率的平均值,得到残余奥氏体的面积率。再者,对于gam值超过0.4
°
的晶粒,用后述的方法测定correlation值(c值)及maximum probablity值。
[0187]
在晶体结构判断为bcc的区域中,对判断为多边形铁素体以外的区域的区域,在将取向差为15
°
以上的晶界定义为晶界的条件下,采用ebsd解析装置中附属的软件“oim analysis(注册商标)”中所搭载的“grain average iq”功能,算出上述多边形铁素体的区域的“grain average iq”。在其最大值设为iα时,将“grain average iq”为iα/2以下的区域判断为“渗碳体、珠光体、初生马氏体及回火马氏体”。通过算出这个区域的面积率,可得到“渗碳体、珠光体、初生马氏体及回火马氏体”的面积率的合计。
[0188]
贝氏体铁素体的面积率可通过从100%中扣除用上述方法所得到的多边形铁素体、残余奥氏体以及“渗碳体、珠光体、初生马氏体及回火马氏体”的面积率来得到。
[0189]
剩余部分组织的面积率可通过算出用上述方法所得到的残余奥氏体的面积率、贝
氏体铁素体的面积率以及“渗碳体、珠光体、初生马氏体及回火马氏体”的总和来得到。
[0190]
再者,贝氏体铁素体是在用光学显微镜进行组织观察时,其大部分被判定为贝氏体的组织。在用光学显微镜对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的金属组织进行组织观察时,至少按面积率可观察80%以上的贝氏体。采用光学显微镜的组织观察例如最好按以下方法进行。以与轧制方向平行的板厚断面成为观察面的方式切出组织观察用的试样,对观察面进行镜面研磨。对镜面研磨后的试样实施硝酸乙醇腐蚀液腐蚀,然后进行组织观察。
[0191]
correlation值(c值):0.82~0.95
[0192]
maximum probablity值(m值):0.0040~0.0200
[0193]
为了得到高的强度及屈服比以及优异的延展性、弯曲性及韧性,重要的是形成不均匀性较低的、且晶粒间的均匀性高的金属组织。本实施方式中,作为金属组织的极小区域间的不均匀性的指标采用correlation值(以下也称为c值),作为金属组织全体的均匀性的指标采用maximum probablity值(以下也称为m值)。
[0194]
c值表示金属组织的晶粒内的不均匀性。当晶粒内的以亚微米级隔开的各点间不均匀时,c值提高。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需要形成具有贝氏体铁素体的金属组织,并且贝氏体铁素体在晶粒内具有微细的亚晶界及析出物,所以需要将c值控制在所希望的值。如果c值低于0.82,则不能得到高的强度及屈服比。因而,将c值规定为0.82以上。c值优选为0.83以上,更优选为0.85以上。
[0195]
当c值超过0.95时,则形成下部组织过度发达的金属组织,因冷却中导入可动位错而难以得到高的屈服比。所以,将c值规定为0.95以下。c值优选为0.90以下,更优选为0.88以下。
[0196]
m值表示金属组织全体的均匀性,具有一定亮度差的区域的面积越大则m值越高。m值高意味着金属组织全体的均匀性较高。本实施方式中,由于需要形成均匀性高的贝氏体铁素体主体的金属组织,所以需要提高m值。在m值低于0.0040的情况下,成为组织中分散有微细的渗碳体及ma(初生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的混合物)的贝氏体铁素体,不能得到优异的弯曲性及韧性。因而,将m值规定为0.0040以上。m值优选为0.0060以上,更优选为0.0080以上。通过将m值规定为0.0080以上,能够进一步提高热轧钢板弯曲性。
[0197]
m值越高越优选,但由于在贝氏体铁素体为主体的金属组织中,难以将m值控制在超过0.0200,所以将m值规定为0.0200以下。m值优选为0.0150以下,更优选为0.0120以下、0.0100以下或0.090以下。
[0198]
c值及m值可通过以下方法来获得。再者,对通过上述组织观察判定为多边形铁素体的区域以外的区域进行以下的测定。所谓判定为多边形铁素体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为剩余部分组织,在被取向差为15
°
以上的晶界围住的晶粒中,为晶粒内的取向差(gam值)超过0.4
°
的晶粒。
[0199]
本实施方式中,将为了算出c值及m值而拍摄的sem图像的拍摄区域规定为与轧制方向平行的断面中的距钢板表面为板厚的1/4位置、且板宽度方向中央位置。在sem图像的拍摄中,采用日本日立高新技术公司制造的su-6600肖特基电子枪,将发射极设定为钨,将加速电压设定为1.5kv。基于以上设定,以3000倍的放大倍数,以256灰度等级的灰色水平输出sem图像。再者,将观察面积规定为30μm
×
30μm,将观察视场数规定为5个视场。
[0200]
接着,对由所得到的sem图像按880
×
880像素的区域切出的图像,实施非专利文献
3所述的、将对比度增强的限制放大倍数设为2.0的、tilegridsize(分块大小)为8
×
8的平滑化处理。除90度以外,从0度到179度每1度使平滑化处理后的sem图像逆时针旋转,在每1度制成图像,由此合计得到179张图像。接着,分别对这179张图像,采用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灰度共生矩阵法(glcm法),以矩阵形式采集相邻的像素间的亮度的频率值。
[0201]
以k作为来自原图像的旋转角度,将用以上方法采集的179个频率值的矩阵表现为pk(k=0
……
89、91、
……
179)。对各图像,在就全部k(k=0
……
89、91
……
179)将生成的pk合计后,算出以各成分的总和为1的方式标准化的256
×
256的矩阵p。另外,采用非专利文献2中记载的下述式(1)及式(2),分别算出c值及m值。再者,算出通过对总视场进行测定所得到的平均值。再者,c值可通过下述式(1)来算出,但如前所述也可采用256
×
256的矩阵p来算出,因此当强调此点时,可将式(1)修正为下述的式(1’)。
[0202]
下述式(1)及式(2)中的p(i,j)为灰度共生矩阵,μ
x
、μy、σ
x
、σy用下述式(3)~(6)表示。下述式(1)~(6)中,将矩阵p的第i行j列的值描述为p(i,j)。
[0203]
此外,由于采用256
×
256的矩阵p来计算,所以在想强调此点时,可将式(3)~(6)修正为下述式(3’)~(6’)。在下述式(1’)及(3’)~(6’)中,将矩阵p的第i行j列的值描述为p
ij

[0204]
[数式7]
[0205][0206]
[数式8]
[0207]
maximum probability=max(p(i,j))
ꢀꢀ
(2)
[0208]
[数式9]
[0209]
μ
x
=∑i∑ji(p(i,j))
ꢀꢀ
(3)
[0210]
[数式10]
[0211]
μy=∑i∑jj(p(i,j))
ꢀꢀ
(4)
[0212]
[数式11]
[0213]
σ
x
=∑i∑jp(i,j)(i-μ
x
)2ꢀꢀ
(5)
[0214]
[数式12]
[0215]
σy=∑i∑jp(i,j)(i-μy)2ꢀꢀ
(6)
[0216]
[数式13]
[0217][0218]
[数式14]
[0219]
[0220]
[数式15]
[0221][0222]
[数式16]
[0223][0224]
[数式17]
[0225][0226]
机械特性
[0227]
本实施方式中,按照jis z2241:2011评价抗拉强度及总拉伸率。将试验片规定为jis z2241:2011的5号试验片。将拉伸试验片的采集位置规定为离板宽度方向的端部1/4部分,可以将与轧制方向垂直的方向作为长度方向。
[0228]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中,抗拉强度也可以为780mpa以上,优选为800mpa以上。通过将抗拉强度规定为780mpa以上,适用部件可不受限定,能够提高对车体轻量化的贡献。
[0229]
此外,在兼顾优异的弯曲性和韧性方面,实质上难以规定为980mpa以上的抗拉强度,因此也可以将抗拉强度规定为低于980mpa或900mpa以下。
[0230]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中,总拉伸率也可以为15.0%以上,优选为18.0%以上。
[0231]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中,屈服比也可以为0.86以上。屈服比可通过将屈服应力除以抗拉强度来求出(屈服应力/抗拉强度)。屈服应力按上述方法进行拉伸试验,将热轧钢板不连续屈服时作为上屈服点,将连续屈服时作为0.2%屈服强度。
[0232]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中,通过后述的按照v形块法的试验所得到的极限弯曲半径r与板厚t之比r/t也可以为0.8以下。只要r/t为0.8以下,就能判断为是具有优异的弯曲性的热轧钢板。r/t更优选为0.5以下。
[0233]
极限弯曲r/t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得到。
[0234]
从热轧钢板的宽度方向1/2位置,切出100mm
×
30mm的长方形状的试验片。对弯曲棱线与轧制方向(l方向)平行的弯曲(l轴弯曲),按照jis z2248:2006的“6.3v形块法”进行弯曲试验(其中将弯曲角度θ设定为90
°
)。求出不发生裂纹的最小弯曲半径r,通过除以板厚t,得到极限弯曲r/t。
[0235]
但是,关于裂纹的有无,用放大镜或光学显微镜观察试验后的试验片弯曲表面,以10倍以上的放大倍数观察裂纹,在试验片的弯曲表面上观察的裂纹长度超过0.5mm时,判断为有裂纹。
[0236]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中,-100℃时的吸收能量也可以为120j/cm2以上。只要-100℃时的吸收能量为120j/cm2以上,就能判断为是具有优异的韧性的热轧钢板。
[0237]
吸收能量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得到。
[0238]
从热轧钢板上,制作具有v型缺口的夏氏试验片。夏氏试验片以试验片长度方向与
热轧钢板的轧制方向平行的方式制作。采用所得到的夏氏试验片,按照jis z2242:2018,在-100℃进行夏氏冲击试验。将通过夏氏冲击试验所得到的吸收能量除以缺口部的原截面积(夏氏冲击试验前的夏氏冲击片的缺口部的截面积),得到-100℃时的吸收能量(j/cm2)。
[0239]
板厚
[0240]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的板厚没有特别的限定,也可以规定为0.6~8.0mm。通过将热轧钢板的板厚规定为0.6mm以上,能够抑制轧制负荷过大,能够容易进行热轧。此外,通过将板厚规定为8.0mm以下,容易使金属组织微细化,能够容易得到上述的金属组织。
[0241]
镀层
[0242]
热轧钢板通过以提高耐蚀性等为目的而在表面具备镀层,也可以形成表面处理钢板。镀层也可以是电镀层,也可以是热浸镀层。作为电镀层,可例示出电镀锌层、电镀zn-ni合金层等。作为热浸镀层,可例示出热浸镀锌层、合金化热浸镀锌层、热浸镀铝层、热浸镀zn-al合金层、热浸镀zn-al-mg合金层、热浸镀zn-al-mg-si合金层等。镀层附着量没有特别的限制,也可以与以往相同。此外,通过镀后实施适当的化学转化处理(例如硅酸盐系的无铬化学转化处理液的涂布和干燥),还可进一步提高耐蚀性。
[0243]
制造条件
[0244]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的适合的制造方法如下所述。
[0245]
为了得到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按规定的条件进行热轧,对直到其后的卷取的冷却过程进行控制是有效的。
[0246]
在本实施方式涉及的热轧钢板的适合的制造方法中,依次进行以下的工序(1)~(9)。再者,将本实施方式中的板坯的温度及钢板的温度称为板坯的表面温度及钢板的表面温度。
[0247]
(1)将板坯在1200℃以上的温度区域保持1.0小时以上。
[0248]
(2)按30%以上的压下率进行两次以上的轧制,且在1100℃以上的温度区域结束粗轧。
[0249]
(3)将精轧开始温度规定为可通过下述式(a)得到的t1(℃)以上,将精轧结束温度规定为t1-100℃以上且t1-20℃以下。
[0250]
(4)直到640~730℃的温度区域,以80℃/s以上的平均冷却速度进行冷却(1次冷却)。
[0251]
(5)在640~730℃的温度区域开始空冷,空冷时间为2.6~8.1秒钟(中间空冷)。
[0252]
(6)直到500~600℃的温度区域,以18~28℃/s的平均冷却速度进行冷却(2次冷却)。
[0253]
(7)直到100℃以下的温度区域,以65~100℃/s的平均冷却速度进行冷却(3次冷却)。
[0254]
(8)在100℃以下的温度区域进行卷取。
[0255]
t1(℃)=907 168
×
ti 1325
×
nb 1200
×
mo 4500
×bꢀꢀ
(a)
[0256]
上述式中的元素符号表示各元素的以质量%计的含量。在不含该元素时代入0。
[0257]
通过采用上述制造方法,能够稳定地制造具有高的强度及屈服比以及优异的弯曲性、韧性及外观的热轧钢板。也就是说,通过板坯加热条件、热轧条件及热轧后的冷却条件
互相结合,能够稳定地制造具有所希望的金属组织的热轧钢板。
[0258]
板坯、供于热轧时的板坯温度及保持时间
[0259]
热轧之前的制造工序没有特别的限定。也就是说,接着采用高炉或电炉等的熔炼进行各种二次熔炼,然后可以采用通常的连续铸造、铸锭法铸造或薄板坯铸造等方法进行铸造。在采用连续铸造时,在将铸造板坯一度冷却到低温后,也可以在再次加热后进行热轧,在不将铸造板坯冷却到低温的情况下也可以在铸造后直接进行热轧。作为原料也可以使用废料。此外,也能够采用根据需要对上述板坯进行了热加工或冷加工的板坯。供于热轧的板坯优选在1200℃以上的温度区域保持1.0小时以上(3600秒以上)。再者,在1200℃以上的温度区域中的保持中,也可以使钢板温度在1200℃以上的温度区域变动,也可以固定不变。通过在1200℃以上的温度区域保持1.0小时以上,能够使钢板充分固溶化,结果能够得到所希望的抗拉强度。
[0260]
粗轧
[0261]
热轧可大致区分为粗轧和精轧。粗轧中,优选以30%以上的压下率进行两次以上的轧制,且在1100℃以上的温度区域结束粗轧。通过以30%以上的压下率进行两次以上的轧制,能够提高金属组织的均匀性,结果能够提高m值。此外,在将粗轧结束温度(粗轧的最终道次的出口侧温度)规定为低于1100℃时,则因精轧开始前奥氏体粒径不均匀及精轧时的显微组织不均匀而使m值降低。因此,将粗轧结束温度规定为1100℃以上。
[0262]
再者,关于压下率,在将粗轧工序的各道次中的轧制前的入口板厚设为t0、将轧制后的出口板厚设为t1时,可用{(t0-t1)/t0}
×
100(%)表示。
[0263]
精轧
[0264]
粗轧后进行精轧。精轧中,优选将精轧开始温度(精轧的第1道次的入口侧温度)规定为通过上述式(a)所得到的t1(℃)以上,且将精轧结束温度(精轧的最终道次的出口侧温度)规定为t1-100℃点以上且t1-20℃以下。通过将精轧开始温度规定为t1(℃)以上、且将精轧结束温度规定为t1-100℃以上,能够抑制多边形铁素体的过度析出。此外,通过将精轧结束温度规定为t1-20℃以下,能够提高金属组织全体的均匀性,结果能够提高m值。
[0265]
精轧中,更优选将t1(℃)以上的温度区域中的累积压下率规定为80.0%以上,且将低于t1(℃)的温度区域中的累积压下率规定为50.0%以下。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组织全体的均匀性,结果能够进一步提高m值。
[0266]
再者,t1(℃)以上的温度区域中的累积压下率在将精轧的第1道次的入口板厚设为t2,将钢板温度为t1(℃)时的板厚设为t3时,可用{(t2-t3)/t2}
×
100(%)表示。此外,t1(℃)以下的温度区域中的累积压下率在将钢板温度为t1(℃)时的板厚设为t3,将精轧的最终道次的出口侧板厚设为t4时,可用{(t3-t4)/t3}
×
100(%)表示。
[0267]
1次冷却
[0268]
精轧后,优选直到640~730℃的温度区域,以80℃/s以上的平均冷却速度进行冷却。当平均冷却速度低于80℃/s时,有时多边形铁素体过度地析出。
[0269]
到640~730℃的温度区域的平均冷却速度从稳定地制造热轧钢板的观点出发,也可以规定为低于400℃/s。
[0270]
再者,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平均冷却速度,指的是将从冷却开始时到冷却结束时的钢板温度的下降幅度除以从冷却开始时到冷却结束时的所需时间而得到的值。
[0271]
中间空冷
[0272]
在以80℃/s以上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到640~730℃的温度区域后,优选在640~730℃的温度区域进行2.6~8.1秒钟的空冷。此外,优选将结束空冷的温度规定为600℃以上。如果进行空冷的温度低于640℃,而且结束空冷的温度低于600℃,则不能得到所希望的m值。通过将空冷时间规定为2.6秒以上,能够均匀地形成贝氏体铁素体的生成核,能够提高金属组织的均匀性,结果能够提高m值。此外,通过将空冷时间规定为8.1秒以下,能够抑制多边形铁素体的过度析出。
[0273]
再者,将空冷时的平均冷却速度规定为低于10℃/s。此外,当在不进行中间空冷的情况下冷却到卷取温度时,贝氏体铁素体的析出核的形成不充分,形成下部组织发达的组织,因此难以将c值控制在0.95以下。
[0274]
2次冷却
[0275]
上述空冷后,优选以18~28℃/s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到500~600℃的温度区域。通过将直到500~600℃的温度区域的平均冷却速度规定为18℃/s以上,能够适当地控制贝氏体铁素体中的下部组织,结果能够提高c值。此外,通过将直到500~600℃的温度区域的平均冷却速度规定为28℃/s以下,能够提高金属组织全体的均匀性,结果能够提高m值。
[0276]
3次冷却
[0277]
在以15℃/s以上且低于30℃/s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到500~600℃的温度区域后,优选以65~100℃/s的平均冷却速度冷却到100℃以下的温度区域。通过将直到100℃以下的温度区域的平均冷却速度规定为65~100℃/s,能够提高金属组织全体的均匀性,结果能够提高m值。
[0278]
卷取
[0279]
优选将卷取温度规定为100℃以下。通过将卷取温度规定为100℃以下,能够提高金属组织全体的均匀性,结果能够提高m值。
[0280]
实施例
[0281]
接着,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方案的效果更具体地进行说明,但实施例中的条件是为了确认本发明的可实施性及效果而采用的一个条件例子,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一个条件例子。本发明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达到本发明的目的的范围内,采用各种条件。
[0282]
熔炼具有表1及2所示的化学组成的钢,通过连续铸造制造厚度为240~300mm的板坯。采用所得到的板坯,按表3~10所示的制造条件,得到表11~14所示的热轧钢板。再者,将中间空冷时的平均冷却速度规定为低于10℃/s。再者,将2次冷却进行到500~600℃的温度区域,将3次冷却进行到表中记载的卷取温度。
[0283]
精轧中,对通过粗轧轧制至精轧开始时的板厚的钢板实施全部7段的精轧。将其中从第1段到第3段的压下率规定为到f1为止的累积压下率(%),按精轧开始温度开始第1段的轧制,以第3段的轧制结束后的温度为f1咬入前温度的方式实施各道次的轧制。然后,将第4段的轧制规定为f1、将第5段的轧制规定为f2、将第6段的轧制规定为f3、将第7段的轧制规定为f4,以达到表中记载的f1~f4的压下率及f1~f4出口侧温度中记载的温度的方式实施精轧。
[0284]
对所得到的热轧钢板,通过上述方法,求出了多边形铁素体的面积率、c值、m值、抗拉强度、屈服比、总拉伸率、极限弯曲半径及-100℃时的冲击吸收能量。表11~14中示出了
所得到的测定结果。再者,对于多边形铁素体的面积率为10.0%以上的例子,没有进行c值及m值的测定。
[0285]
热轧钢板特性的合格标准
[0286]
强度
[0287]
当抗拉强度ts为780mpa以上时,作为具有高的强度判定为合格。另一方面,当抗拉强度ts低于780mpa时,作为不具有高的强度判定为不合格。
[0288]
总拉伸率
[0289]
当总拉伸率el为15.0%以上时,作为具有优异的延展性判定为合格。另一方面,当总拉伸率el低于15.0%时,作为不具有优异的延展性判定为不合格。
[0290]
屈服比
[0291]
当屈服比为0.86以上时,作为具有高的屈服比判定为合格。另一方面,当屈服比低于0.86时,作为不具有高的屈服比判定为不合格。
[0292]
弯曲性
[0293]
当极限弯曲r/t为0.8以下时,作为具有优异的弯曲性判定为合格。当极限弯曲r/t超过0.8时,作为不具有优异的弯曲性判定为不合格。此外,当极限弯曲r/t为0.5以下时,判定为具有更优异的弯曲性。
[0294]
韧性
[0295]
当-100℃时的吸收能量ve-100
为120j/cm2以上时,作为具有优异的韧性判定为合格。另一方面,当-100℃时的吸收能量ve-100
低于120j/cm2时,作为不具有优异的韧性判定为不合格。
[0296]
外观
[0297]
关于外观,在将按照jis b0601:2013测定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1.5μm以上的区域定义为氧化皮花纹部时,当从热轧钢板采集的尺寸为1000mm
×
1000mm的试样两面的氧化皮花纹部的面积率为10%以下时,作为外观优异判定为合格,表中记载为ok。另一方面,当氧化皮花纹部的面积率超过10%时,作为外观较差判定为不合格,表中记载为ng。
[0298]
再者,算术平均粗糙度ra具体地讲,可通过以下方法得到。对1000mm
×
1000mm的试样表面,将沿着轧制方向及板宽度方向间隔为200mm的部位作为测定部位,在各测定部位测定表面粗糙度。但是,将各测定部位上的测定长度规定为5mm。通过对由测定所得到的断面曲线依次应用截止值λc及λs的轮廓曲线滤波器而得到粗糙度曲线。具体地讲,从所得到的测定结果中,除去波长λc为0.8mm以下的成分及波长λs为2.5mm以上的成分,得到粗糙度曲线。以所得到的粗糙度曲线为基础,按照jis b0601:2013,算出各测定部位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将ra为15μm以上的测定部位数相对于总测定部位数的比例(=ra为15μm以上的测定部位数/总测定部位数)作为氧化皮花纹部的面积率。
[0299]
[0300]
[0301]
[0302]
[0303]
[0304]
[0305]
[0306]
[0307]
[0308]
[0309]
[0310]
[0311]
[0312][0313]
从表11~14可知,本发明例涉及的热轧钢板具有高的强度及屈服比以及优异的延展性、弯曲性、韧性及外观。此外,得知在本发明例中,maximum probability值为0.0080以上的热轧钢板具有更优异的弯曲性。
[0314]
另一方面,得知比较例涉及的热轧钢板在高的强度及屈服比以及优异的延展性、弯曲性、韧性及外观等项中没有某一项以上。
[0315]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316]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能够提供具有高的强度及屈服比以及优异的延展性、弯曲性、韧性及外观的热轧钢板。此外,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的方案,能够提供具有更优异的弯曲性的热轧钢板。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