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天线测厚以及封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11 23:19: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测厚以及封装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标签天线生产过程中,天线是一个一个黏贴在卷带的底面上的,然后再覆盖一层下保护膜,然后需要将对天线是否黏贴有多层天线,或是漏贴天线进行检查,检查完成后,再将下保护膜去除进行下一步骤的生产。除此之外,同时为了保护卷带,通常会在卷带的上表面涂覆有一层胶,然后需要在上表面覆盖一层上保护膜。原先的做法是将待检测的天线卷带裁剪成的一段一段,然后人工采用测厚器检测,检测完成后粘贴上保护膜且撕掉下保护膜,这样人工检测的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且容易漏检检错。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实现自动化检测天线是否在卷带上黏贴有重复粘贴或是漏贴,以及实现卷带上保护膜的自动粘贴以及下保护膜的自动撕除,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4.一种天线测厚以及封装装置,包括卷带放卷装置、上保护膜放卷装置、卷带收卷装置、下保护膜收卷装置、检测装置以及工作台。
5.卷带设置于卷带放卷装置上,上保护膜卷设置于上保护膜放卷装置上;卷带放卷装置、上保护膜放卷装置分别架设于工作台的进料端;卷带收卷装置、下保护膜收卷装置分别安装在工作台的出料端。
6.工作台上安装有第一主辊轴、第二主辊轴,卷带以及上保护膜卷经过第一主辊轴进行导向传输并进行贴合后经过第二主辊轴后,卷带的下保护膜绕卷于下保护膜收卷装置且贴合完成后的卷带绕卷于卷带收卷装置;
7.检测装置安装于工作台上,用于检测卷带的厚度。
8.具体的,卷带放卷装置、上保护膜放卷装置、卷带收卷装置、下保护膜收卷装置的结构相同;卷带放卷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支架、卷盘;步进电机安装在支架上,步进电机的电机轴贯穿支架后与卷盘连接,且驱动卷盘转动,卷带安装在卷盘上。
9.具体的,由于卷带上连续贴有天线,所以直接从水平的工作台上的进行传输会容易导致天线脱落,所以在工作台的一端连接有一传输台,传输台呈固定倾斜角度与工作台连接成一体,且传输台从下往上倾斜与工作台连接成一体,传输台上设置有一排传输辊轴。卷带放卷装置、上保护膜放卷装置分别架设于传输台的进料端,卷带通过传输辊轴进行传输至工作台上。
10.具体的,检测装置包括高度限位块、位置传感器、测厚传感器;由于天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所以当检测天线是否漏贴时,将位置传感器以及测厚传感器先后依次先后架设于工作台上,当卷带通过位置传感器时位置传感器检测到天线的位置后再传输给测厚传感器,测厚传感器才能精准的检测天线的位置,测厚传感器能检测天线是否漏贴。位置传感器和测厚传感器分别通过支架架设于第一主辊轴之前。高度限位块安装于工作台上且设置
于第一主辊轴与第二主辊轴之间,卷带通过高度限位块的底部时,通过高度限位块可以限制多贴重合的天线部分无法穿过。
11.整体传输的过程为:卷带通过传输台,再依次经过位置传感器以及测厚传感器进行测量后,上保护膜放卷装置将上保护膜放卷,上保护膜贴设于卷带后穿过第一主辊轴底面,再依次经过高度限位块以及第二主辊轴,然后卷带的下保护膜绕卷于下保护膜收卷装置且贴合完成后的卷带绕卷于卷带收卷装置。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装置实现了自动化检测天线是否在卷带上黏贴有重复粘贴或是漏贴,以及实现卷带上保护膜的自动粘贴以及下保护膜的自动撕除。
附图说明
13.图1是一种天线测厚以及封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1;
14.图2是一种天线测厚以及封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
15.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16.附图标记:1上保护膜放卷装置;2传输台;3位置传感器;4第一主辊轴; 5测厚传感器;6第二主辊轴;7工作台;8下保护膜收卷装置;9卷带收卷装置; 901步进电机;902卷盘;903支架;10高度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18.一种天线测厚以及封装装置,包括卷带放卷装置、上保护膜放卷装置1、卷带收卷装置9、下保护膜收卷装置8、检测装置以及工作台7。
19.其中,卷带放卷装置、上保护膜放卷装置1、卷带收卷装置9、下保护膜收卷装置8的结构相同;卷带放卷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支架、卷盘;步进电机安装在支架上,步进电机的电机轴贯穿支架后与卷盘连接,且驱动卷盘转动,卷带安装在卷盘上。
20.由于卷带上连续贴有天线,所以直接从水平的工作台7上的进行传输会容易导致天线脱落,所以在工作台7的一端连接有一传输台2,传输台2呈45度倾斜角度从下往上倾斜与工作台7连接成一体,传输台2上设置有一排传输辊轴,其中卷带放卷装置、上保护膜放卷装置1分别架设于传输台2的进料端,卷带安装设置于卷带放卷装置上,上保护膜卷设置于上保护膜放卷装置1上,贴有天线的卷带通过传输辊轴进行传输至工作台7上。
21.为了进一步的压紧传输,所以在工作台7上安装有第一主辊轴4和第二主辊轴6。卷带以及上保护膜卷经过第一主辊轴4进行导向传输并进行贴合后经过第二主辊轴6。
22.为了检测卷带的厚度,所以在工作台7上安装有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高度限位块10、位置传感器3、测厚传感器5;由于天线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所以当检测天线是否漏贴时,将位置传感器3以及测厚传感器5先后依次先后架设于工作台7上,当卷带通过位置传感器3时位置传感器3检测到天线的位置后再传输给测厚传感器5,测厚传感器5才能精准的检测天线的位置,测厚传感器5 能检测天线是否漏贴。位置传感器3和测厚传感器5分别通过支架架设于第一主辊轴4之前。高度限位块10安装于工作台7上且设置于第一主辊轴4与第二主辊轴6之间,高度限位块10底面与工作台7的上表面之间留有固定的距离,卷带穿过
高度限位块10的底部时,高度限位块10可以限制多贴重合的天线部分无法穿过。
23.为了将检测完成后卷带进行收卷,已经将卷带的下保护膜进行撕除收卷,所以将卷带收卷装置9、下保护膜收卷装置8分别架设在工作台7的出料端。卷带通过第二主辊轴6后,卷带的下保护膜绕卷于下保护膜收卷装置8且贴合完成后的卷带绕卷于卷带收卷装置9上。
24.整体传输的过程为:卷带放卷装置对卷带放卷使得卷带通过传输台2,再依次经过位置传感器3以及测厚传感器5进行厚度测量后,上保护膜放卷装置1 将上保护膜放卷,上保护膜贴设于卷带后穿过第一主辊轴4底面,贴合完成后的卷带再依次经过高度限位块10以及第二主辊轴6,然后卷带的下保护膜绕卷于下保护膜收卷装置8且贴合完成后的卷带绕卷于卷带收卷装置9上。
2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该装置实现了自动化检测天线是否在卷带上黏贴有重复粘贴或是漏贴,以及实现卷带上保护膜的自动粘贴以及下保护膜的自动撕除。
26.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天线测厚以及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卷带放卷装置、上保护膜放卷装置、卷带收卷装置、下保护膜收卷装置、检测装置以及工作台;卷带设置于所述卷带放卷装置上,上保护膜卷设置于所述上保护膜放卷装置上;所述卷带放卷装置、所述上保护膜放卷装置分别架设于所述工作台的进料端;所述卷带收卷装置、所述下保护膜收卷装置分别安装在所述工作台的出料端;所述工作台上安装有第一主辊轴、第二主辊轴,所述卷带以及所述上保护膜卷经过所述第一主辊轴进行导向传输并进行贴合,贴合后传输经过所述第二主辊轴后,所述卷带的下保护膜绕卷于所述下保护膜收卷装置,且贴合完成后的卷带绕卷于所述卷带收卷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检测所述卷带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天线测厚以及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带放卷装置、所述上保护膜放卷装置、所述卷带收卷装置、所述下保护膜收卷装置的结构相同;所述卷带放卷装置包括步进电机、支架、卷盘;所述步进电机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步进电机的电机轴贯穿所述支架后与所述卷盘连接,且驱动所述卷盘转动,所述卷带安装在卷盘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天线测厚以及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的一端连接有一传输台,所述传输台呈固定倾斜角度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成一体;所述卷带放卷装置、所述上保护膜放卷装置分别架设于所述传输台的进料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天线测厚以及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包括高度限位块、位置传感器、测厚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以及所述测厚传感器先后依次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辊轴之前;所述高度限位块安装于所述工作台上且设置于所述第一主辊轴与所述第二主辊轴之间;所述卷带通过所述传输台,再依次经过所述位置传感器以及所述测厚传感器进行测量后,同时所述上保护膜放卷装置放卷,上保护膜贴设于检测后的卷带上,穿过所述第一主辊轴底面,再依次经过所述高度限位块以及所述第二主辊轴。

技术总结
一种天线测厚以及封装装置,卷带设置于卷带放卷装置上,上保护膜卷设置于上保护膜放卷装置上;卷带放卷装置、上保护膜放卷装置分别架设于工作台的进料端;卷带收卷装置、下保护膜收卷装置分别安装在工作台的出料端;工作台上安装有第一主辊轴、第二主辊轴,卷带以及上保护膜卷经过第一主辊轴进行导向传输并进行贴合后经过第二主辊轴后,卷带的下保护膜绕卷于下保护膜收卷装置且贴合完成后的卷带绕卷于卷带收卷装置;检测装置安装于工作台上,用于检测卷带的厚度。该装置实现了自动化检测天线是否在卷带上黏贴有重复粘贴或是漏贴,以及实现卷带上保护膜的自动粘贴以及下保护膜的自动撕除。自动撕除。自动撕除。


技术研发人员:唐雪飞 闻磊 陈幸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乾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7
技术公布日:2023/2/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