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内撑型挂具及氧化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3-02-08 02:56:0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阳极挂具,特别是一种内撑型挂具及氧化设备。


背景技术:

2.阳极氧化,金属或合金的电化学氧化。铝及其合金在相应的电解液和特定的工艺条件下,由于外加电流的作用下,在铝制品上形成一层氧化膜的过程。阳极氧化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通常是指硫酸阳极氧化。为了克服铝合金表面硬度、耐磨损性等方面的缺陷,扩大应用范围,延长使用寿命,表面处理技术成为铝合金使用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而阳极氧化技术是应用最广且最成功的,而阳极化处理过程中往往会用到挂具。现有挂具的固定方式通常采用挂接或夹持的方式。
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了一种组合式电镀挂具【中国专利号:cn201420120036.9】,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电镀挂具,包括支架、支承件及挡电板;所述支承件呈矩阵状分布,每一数列的支承件有六组,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支承件组、第二支承件、第三支承件组、第四支承件、第五支承件及第六支承件组;所述第二支承件、第四支承件及第五支承件结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支承件组、第三支承件组及第六支承件组结构、尺寸相同,所述支架包括主杆、吊钩及挡电板,所述主杆矩形框分布,在矩形框的顶端与吊钩相连接,在矩形框的上、下两端的两侧分别对称安装有一挡电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挂具的上、下两端增设挡电板,可以对产品进行阳极保护,同时相邻的产品与产品之间可以进行电流的护挡,防止产品的尖端被烧焦的现象。
4.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挂接的方式进行产品固定,由此对产品的限位性差、稳定性差,容易因晃动导致产品之间碰撞,进而造成产品擦伤,降低产品品质。
5.例如,中国专利文献曾公开了一种不锈钢条阳极氧化局部遮蔽装置【中国专利号:cn202022194836.3】,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不锈钢条阳极氧化局部遮蔽装置,包括支撑组件、顶部夹持组件、底部夹持组件和多个遮蔽组件,支撑组件用于固定顶部夹持组件和底部夹持组件,顶部夹持组件和底部夹持组件配合用于夹持遮蔽组件,其中遮蔽组件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及松紧调节螺栓,松紧调节螺栓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的间距,第一夹板上设置有条形凸台,第二夹板上开设有容置槽,条形凸台嵌置于容置槽内。本技术方案提供的不锈钢条阳极氧化局部遮蔽装置具有工艺操作简单、工艺时间短效率高、遮蔽效果好等优点。
6.上述技术方案中,采用夹板对产品进行夹持固定,而夹板的夹持力容易对产品造成表面夹伤,另外夹板与产品的接触面积较大,在造成夹伤的同时也容易形成大面积擦伤,从而影响产品良率,降低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弹性内撑的
方式,既能稳固定位产品,又避免产品损伤的内撑型挂具及氧化设备。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内撑型挂具,包括竖架,所述竖架上沿竖向排列若干挂接工位,所述挂接工位包括至少一个上内撑钩和至少一个下内撑钩,所述上内撑钩具有倾斜朝上的上内撑点,所述下内撑钩具有倾斜朝下的下内撑点,所述上内撑点与所述下内撑点之间形成弹性撑料间距。
9.在上述的内撑型挂具中,所述竖架包括两根呈平行设置的竖梁,两根所述竖梁之间固连若干横梁和弯梁形成竖向框架,所述竖向框架的两侧呈对称固设若干所述挂接工位。
10.在上述的内撑型挂具中,所述上内撑钩为呈正立的上l型钩体,所述上l型钩体的横杆固连于对应所述横梁上,所述上l型钩体的竖杆由内向外倾斜设置,所述上l型钩体竖杆的顶端呈尖角状形成所述上内撑点。
11.在上述的内撑型挂具中,所述上l型钩体的竖杆由下向上朝外倾斜3
°
至8
°

12.在上述的内撑型挂具中,所述下内撑钩为呈倒置的下l型钩体,所述下l型钩体的横杆固连于对应所述弯梁上,所述下l型钩体的竖杆由内向外倾斜设置,所述下l型钩体竖杆的顶端呈尖角状形成所述下内撑点。
13.在上述的内撑型挂具中,所述下l型钩体的竖杆由上向下朝外倾斜3
°
至8
°

14.在上述的内撑型挂具中,所述弯梁为上凸的圆弧杆体,所述圆弧杆体为弹性杆体。
15.在上述的内撑型挂具中,所述弯梁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侧钩一,所述弯梁上方于所述竖梁上固连侧钩二,所述侧钩二位于所述侧钩一的内侧位置。
16.在上述的内撑型挂具中,所述竖架的底部固连底座,所述竖架的顶部固连顶座,所述顶座上固设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顶座之间固连支撑斜梁,所述挂钩的弯钩上穿接螺丝形成螺纹配合。
17.一种氧化设备,包括氧化槽,还包括上述的内撑型挂具,所述内撑型挂具排列设置于所述氧化槽内。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内撑型挂具及氧化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19.通过设置多个内撑点,达到稳定支撑固定产品的作用效果,同时利用倾斜设计最大化的减少与产品的接触面积,有效避免产品表面受到损伤,提升产品良率和品质。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内撑型挂具的立体结构图。
21.图2是本内撑型挂具的主视结构图。
22.图3是本内撑型挂具的侧视结构图。
23.图4是本内撑型挂具的产品上挂主视结构图。
24.图中,1、竖架;2、上内撑钩;3、下内撑钩;4、侧钩一;5、侧钩二;6、底座;7、顶座;8、挂钩;9、螺丝;10、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26.实施例一
2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内撑型挂具,包括竖架1,竖架1上沿竖向排列若干挂接工位,挂接工位包括至少一个上内撑钩2和至少一个下内撑钩3,上内撑钩2具有倾斜朝上的上内撑点,下内撑钩3具有倾斜朝下的下内撑点,上内撑点与下内撑点之间形成弹性撑料间距。
28.竖架1包括两根呈平行设置的竖梁,两根竖梁之间固连若干横梁和弯梁形成竖向框架,竖向框架的两侧呈对称固设若干挂接工位。通过两侧对称设置,既能提高挂接的均衡性,提升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又能成倍增加产品10挂接数量。
29.上内撑钩2为呈正立的上l型钩体,上l型钩体的横杆固连于对应横梁上,上l型钩体的竖杆由内向外倾斜设置,上l型钩体竖杆的顶端呈尖角状形成上内撑点。上l型钩体的竖杆由下向上朝外倾斜3
°
至8
°

30.一个挂接工位呈左右对称设置两个上l型钩体,从而针对壳体状的产品10形成左右两点平衡支撑。通过钩体竖杆略微向外倾斜,从而使产品10挂接后只与内撑点形成接触,而竖杆侧壁与产品10内壁之间具有斜角间隙,避免接触面积过大导致产品10擦伤等问题。钩体竖杆顶部由内侧面设置斜坡,从而使端头形成尖角状,尖角状端头与产品10形成线接触,既能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又能最大化缩小接触面积。
31.下内撑钩3为呈倒置的下l型钩体,下l型钩体的横杆固连于对应弯梁上,下l型钩体的竖杆由内向外倾斜设置,下l型钩体竖杆的顶端呈尖角状形成下内撑点。下l型钩体的竖杆由上向下朝外倾斜3
°
至8
°

32.一个挂接工位呈左右对称设置两个下l型钩体,从而针对壳体状的产品10形成左右两点平衡支撑。通过钩体竖杆略微向外倾斜,从而使产品10挂接后只与内撑点形成接触,而竖杆侧壁与产品10内壁之间具有斜角间隙,避免接触面积过大导致产品10擦伤等问题。钩体竖杆顶部由内侧面设置斜坡,从而使端头形成尖角状,尖角状端头与产品10形成线接触,既能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又能最大化缩小接触面积。
33.弯梁为上凸的圆弧杆体,圆弧杆体为弹性杆体。通过弯梁提供弹性变形位移,从而实现壳体产品10装入时所需的让位空间;在壳体产品10装入后,再通过弯梁的弹性力复位,实现对壳体产品10的张紧固定。
34.弯梁的两端向上弯折形成侧钩一4,弯梁上方于竖梁上固连侧钩二5,侧钩二5位于侧钩一4的内侧位置。通过侧钩一4或侧钩二5挂接对应产品10,使竖架1的侧边上也能进行排列挂接,充分合理利用竖架1的挂接空间,增加挂接种类和数量。
35.竖架1的底部固连底座6,竖架1的顶部固连顶座7,顶座7上固设挂钩8,挂钩8与顶座7之间固连支撑斜梁,挂钩8的弯钩上穿接螺丝9形成螺纹配合。通过底座6实现整体挂具的平稳放置,通过挂钩8将挂具挂设在设备上,通过拧紧螺丝9使挂具与设备形成锁紧固定。
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内撑型挂具具有以下优点:
37.通过设置多个内撑点,达到稳定支撑固定产品的作用效果,同时利用倾斜设计最大化的减少与产品的接触面积,有效避免产品表面受到损伤,提升产品良率和品质。
38.实施例二
39.基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区别为:
40.一种氧化设备,包括氧化槽,还包括上述的内撑型挂具,内撑型挂具排列设置于氧化槽内。
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氧化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42.通过设置多个内撑点,达到稳定支撑固定产品的作用效果,同时利用倾斜设计最大化的减少与产品的接触面积,有效避免产品表面受到损伤,提升产品良率和品质。
43.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44.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竖架1;上内撑钩2;下内撑钩3;侧钩一4;侧钩二5;底座6;顶座7;挂钩8;螺丝9;产品1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