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05 06:56: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离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生产茶叶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人员采摘茶叶,然后将茶叶进行晒青,接着就是凉青、摇青、筛青、炒青等,其中需要将茶叶中的茶叶末挑拣出来,茶叶末属于茶叶中的根部,茶叶末会影响食用时的口感。
3.现有的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在茶叶末分离出之后,由于茶叶末正好在筛网下方,当筛网再次进行筛分时,筛网的振动带动空气流动,容易使下方的堆积茶叶末和灰尘被空气带起飞扬,再次沾染到茶叶上。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
5.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料筒、箱体、筛网、出料口、收集箱、隔板、清落装置、清理门、振动电机、导料管,所述箱体顶部左侧通过导料管与进料筒相连通,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筛网,所述筛网底部连接有振动电机,所述出料口设在筛网右侧,所述箱体通过出料口与收集箱相连通,所述箱体左侧底部设有清理门,所述隔板设在筛网下方连接在箱体内,所述清落装置设在隔板上方并连接在箱体内,所述清落装置包括刮板、滑块、导杆、齿条、电机座、电机、齿轮,所述导杆水平连接在箱体内,所述导杆贯穿滑块,所述滑块底部与刮板连接,所述滑块顶部与齿条右端相连接,所述齿条左侧穿过箱体与设在箱体外侧的齿轮相啮合,所述齿轮与电机相连接,所述电机与设在上方的电机座相连接,所述电机座与箱体外侧相连接。
6.作为优化,所述齿条左端垂直连接有垂直杆。
7.作为优化,所述刮板为直角板且底部与隔板相接触。
8.作为优化,所述隔板左右两侧与箱体之间设有空隙。
9.作为优化,所述隔板两侧分别设有遮挡结构,所述遮挡结构包括弹簧、竖板、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贯穿箱体,所述移动板设在箱体内的一侧与竖板垂直连接,所述竖板与箱体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
10.作为优化,所述移动板设在箱体外的一侧设有限位块。
11.作为优化,所述箱体底部设有左端向下倾斜,便于清理茶叶末。
12.作为优化,所述筛网右端向下倾斜,便于茶叶进行收集。
13.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茶叶通过进料筒从导料管落到筛网上,振动电机带动筛网进行振动将茶叶末筛选落下,茶叶从出料口落入收集箱进行收集,茶叶末落在隔板上,电机带动齿轮旋转,使齿轮带动齿条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刮板左右移动将隔板上的茶
叶末从空隙扫落到箱体底部,在刮板移动到两侧时,能够将竖板向外推,从而将茶叶末扫落。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茶叶末分离出之后,通过清落装置将茶叶末扫入隔板下方,通过隔板能够将茶叶末与茶叶分隔开,防止茶叶末飞扬到茶叶上,通过遮挡结构能够对隔板的开口处进行遮挡,防止茶叶末飞扬上来。
附图说明
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落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进料筒1、箱体2、筛网3、出料口4、收集箱5、隔板6、清落装置7、清理门8、振动电机9、导料管10、刮板70、滑块71、导杆72、齿条73、电机座74、电机75、齿轮76、垂直杆77、遮挡结构78、弹簧780、竖板781、移动板782、限位块783。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实施例
22.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进料筒1、箱体2、筛网3、出料口4、收集箱5、隔板6、清落装置7、清理门8、振动电机9、导料管10,所述箱体2顶部左侧通过导料管10与进料筒1相连通,所述箱体 2内安装有筛网3,所述筛网3底部连接有振动电机9,所述出料口4设在筛网3右侧,所述箱体2通过出料口4与收集箱5相连通,所述箱体2左侧底部设有清理门8,所述隔板6设在筛网3 下方连接在箱体2内,所述清落装置7设在隔板6上方并连接在箱体2内,所述清落装置7包括刮板70、滑块71、导杆72、齿条73、电机座74、电机75、齿轮76,所述导杆72水平连接在箱体2内,所述导杆72贯穿滑块71,所述滑块71底部与刮板70 连接,所述滑块71顶部与齿条73右端相连接,所述齿条73左侧穿过箱体2与设在箱体2外侧的齿轮76相啮合,所述齿轮76与电机75相连接,所述电机75与设在上方的电机座74相连接,所述电机座74与箱体2外侧相连接,所述齿条73左端垂直连接有垂直杆77,所述刮板70为直角板且底部与隔板6相接触,所述隔板6左右两侧与箱体2之间设有空隙,所述隔板6两侧分别设有遮挡结构78,所述遮挡结构78包括弹簧780、竖板781、移动板782,所述移动板782贯穿箱体2,所述移动板782设在箱体 2内的一侧与竖板781垂直连接,所述竖板781与箱体2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780,所述移动板782设在箱体2外的一侧设有限位块783,所述箱体2底部设有左端向下倾斜,便于清理茶叶末,所述筛网3右端向下倾斜,便于茶叶进行收集。
23.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茶叶通过进料筒1从导料管10落到筛网3上,振动电机9带动筛网3进行振动将茶叶末筛选落下,茶叶从出料口4落入收集箱5进行收集,茶叶末落在隔板
6上,电机75带动齿轮76旋转,使齿轮76带动齿条73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刮板70左右移动将隔板6上的茶叶末从空隙扫落到箱体2底部,在刮板70移动到两侧时,能够将竖板781向外推,从而将茶叶末扫落。
24.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获得的技术进步是:本实用新型在茶叶末分离出之后,通过清落装置将茶叶末扫入隔板下方,通过隔板能够将茶叶末与茶叶分隔开,防止茶叶末飞扬到茶叶上,通过遮挡结构能够对隔板的开口处进行遮挡,防止茶叶末飞扬上来。
25.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料筒(1)、箱体(2)、筛网(3)、出料口(4)、收集箱(5)、隔板(6)、清落装置(7)、清理门(8)、振动电机(9)、导料管(10),所述箱体(2)顶部左侧通过导料管(10)与进料筒(1)相连通,所述箱体(2)内安装有筛网(3),所述筛网(3)底部连接有振动电机(9),所述出料口(4)设在筛网(3)右侧,所述箱体(2)通过出料口(4)与收集箱(5)相连通,所述箱体(2)左侧底部设有清理门(8),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设在筛网(3)下方连接在箱体(2)内,所述清落装置(7)设在隔板(6)上方并连接在箱体(2)内;所述清落装置(7)包括刮板(70)、滑块(71)、导杆(72)、齿条(73)、电机座(74)、电机(75)、齿轮(76),所述导杆(72)水平连接在箱体(2)内,所述导杆(72)贯穿滑块(71),所述滑块(71)底部与刮板(70)连接,所述滑块(71)顶部与齿条(73)右端相连接,所述齿条(73)左侧穿过箱体(2)与设在箱体(2)外侧的齿轮(76)相啮合,所述齿轮(76)与电机(75)相连接,所述电机(75)与设在上方的电机座(74)相连接,所述电机座(74)与箱体(2)外侧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73)左端垂直连接有垂直杆(7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70)为直角板且底部与隔板(6)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左右两侧与箱体(2)之间设有空隙。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6)两侧分别设有遮挡结构(78),所述遮挡结构(78)包括弹簧(780)、竖板(781)、移动板(782),所述移动板(782)贯穿箱体(2),所述移动板(782)设在箱体(2)内的一侧与竖板(781)垂直连接,所述竖板(781)与箱体(2)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78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782)设在箱体(2)外的一侧设有限位块(78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与茶叶末分离装置,其结构包括进料筒、箱体、筛网、出料口、收集箱、隔板、清落装置、清理门、振动电机、导料管,箱体顶部左侧通过导料管与进料筒相连通,箱体内安装有筛网,筛网底部连接有振动电机,出料口设在筛网右侧,箱体通过出料口与收集箱相连通,箱体左侧底部设有清理门,隔板设在筛网下方连接在箱体内,清落装置设在隔板上方并连接在箱体内,本实用新型在茶叶末分离出之后,通过清落装置将茶叶末扫入隔板下方,通过隔板能够将茶叶末与茶叶分隔开,防止茶叶末飞扬到茶叶上,通过遮挡结构能够对隔板的开口处进行遮挡,防止茶叶末飞扬上来。防止茶叶末飞扬上来。防止茶叶末飞扬上来。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安溪县兴溪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5
技术公布日:2023/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