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精密铸造工程用防堵效果好的抛丸机的制作方法

2023-01-02 05:45: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精密铸造工程用防堵效果好的抛丸机。


背景技术:

2.抛丸机是指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有些地区在口头上也称打砂机、喷砂机。
3.专利申请公布号cn21613875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精密铸造工程用防堵效果好的抛丸机,包括盛放箱,盛放箱的底部连通有第二安装壳,第二安装壳的正面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二安装壳的底部连通有供料管,盛放箱右侧的顶部连通有回料管,第二安装壳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辊,安装辊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盛放腔。该技术通过设置盛放箱用于对弹丸进行容纳,通过设置回料管用于将使用完毕的弹丸返回至盛放箱的内部,通过设置第二安装壳用于对第一电机和安装辊进行安装,通过设置供料管用于将弹丸送出,同时解决了抛丸机内部的高速弹丸的大小不同,从而导致底部的漏料口容易堵塞,从而影响弹丸抛出的量的问题。
4.上述专利中,存在当物料即弹丸在高度流动过程中,因管体自身结构的间断碰撞造成后续流动速度降低无法达到预期流动速度,从而使得部分物料无法回流至料箱的内部造成流动过程中发生堵塞的问题,且当管路内部发生潮湿时,易使得物料在流动过程中粘附在管路内壁或因与潮湿的内壁接触过程中降低流动速度,从而造成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解决方案过于单一的技术问题,提供了显著不同于现有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精密铸造工程用防堵效果好的抛丸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密铸造工程用防堵效果好的抛丸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连接有料箱,所述料箱的顶部内壁设置有自闭式盖板机构,所述料箱的底部连接有供料管,所述供料管的端部连接有第一打散仓,所述第一打散仓的中部设有第一转动轴,且第一打散仓的外壁安装有驱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打散仓的端部与支撑架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壁呈环形等距分布多个第一打散板,所述第一打散仓的底端连通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连接有增速组件,所述增速组件的一端与料箱的底部外壁之间连接有回料管,所述回料管的顶部外壁连接有干燥机构。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自闭式盖板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料箱内腔顶部的两个门板,所述料箱的顶部内壁位于门板的端部两侧位置处均设置有转动座,所述门板的底部与料箱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门板与转动座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所
述弹簧的两端部与门板的底部和料箱的顶部内侧壁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增速组件包括与导流管和回料管端部连通的第二打散仓,所述第二打散仓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二打散仓的外壁安装有驱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壁呈环形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打散板。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干燥机构包括与回料管连通的气管,所述气管上安装有阀门,且气管的端部连接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安装有加热器,且固定壳的端部内侧安装有风扇。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壳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与支撑架的外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壳的端部设置有进风孔,所述加热器和风扇均与固定壳的内壁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4.1、通过设置自闭式盖板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对门板向下施加推力,使门板翻转向下并带动弹簧压缩,此时,可方便将物料投入料箱的内部,当物料投入完成后,设置的门板能够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闭合,从而有效的使门板具有自封闭性能,减少使用者投料时打开和关闭门板的麻烦,节省了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
15.2、通过设置增速组件,方便在物料流动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再次打散增速,避免物料因管体自身结构的碰撞造成后续流动速度降低无法达到预期流动速度,从而无法回流至料箱的内部,也减少了流动过程中发生堵塞的问题;
16.3、通过设置干燥机构,方便在抛丸机不工作时,通过打开阀门,并控制加热器和风扇启动,风扇压缩空气产生气流将加热器产生的热量充斥至整个管路的内部,实现对整个管路内部的加热干燥处理,避免了管路内部因潮湿造成的物料在流动过程中粘附在管路内壁,从而造成堵塞的问题。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料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为:1、料箱;2、支撑架;3、供料管;4、第一打散仓;5、连接座;6、第一转动轴;7、第一打散板;8、导流管;9、第二打散仓;10、第二转动轴;11、第二打散板;12、回料管;13、气管;14、阀门;15、固定架;16、固定壳;17、进风孔;18、加热器;19、风扇;20、转动座;21、门板;22、弹簧;23、第一驱动电机;24、第二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附图1-5所示的一种精密铸造工程用防堵效果好的抛丸机,包括支撑架2,支撑架2的顶部连接有料箱1,料箱1的顶部内壁设置有自闭式盖板机构,料箱1的底部连接有供料管3,供料管3的端部连接有第一打散仓4,第一打散仓4的中部设有第一转动轴6,且第一打散仓4的外壁安装有驱动第一转动轴6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23,第一打散仓4的端部与支撑架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座5,第一转动轴6的外壁呈环形等距分布多个第一打散板7,第一打散仓4的底端连通有导流管8,导流管8的一端连接有增速组件,增速组件的一端与料箱1的底部外壁之间连接有回料管12,回料管12的顶部外壁连接有干燥机构。
25.根据图1-2和图5所示的,自闭式盖板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料箱1内腔顶部的两个门板21,料箱1的顶部内壁位于门板21的端部两侧位置处均设置有转动座20,门板21的底部与料箱1的内侧壁之间连接有弹簧22,门板21与转动座20之间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弹簧22的两端部与门板21的底部和料箱1的顶部内侧壁之间的连接方式均为焊接,方便使门板21具有自封闭性能。
26.根据图1和图4所示的,增速组件包括与导流管8和回料管12端部连通的第二打散仓9,第二打散仓9的中部设置有第二转动轴10,第二打散仓9的外壁安装有驱动第二转动轴10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24,第二转动轴10的外壁呈环形等距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打散板11,方便在物料流动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再次打散增速。
27.根据图1和图3-4所示的,干燥机构包括与回料管12连通的气管13,气管13上安装有阀门14,且气管13的端部连接有固定壳16,固定壳16的内部安装有加热器18,且固定壳16的端部内侧安装有风扇19,固定壳1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15,固定架15与支撑架2的外壁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壳16的端部设置有进风孔17,加热器18和风扇19均与固定壳16的内壁之间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方便对整个管路内部的加热干燥处理。
28.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自闭式盖板机构,在使用时,通过对门板21向下施加推力,使门板21翻转向下并带动弹簧22压缩,此时,可方便将物料投入料箱1的内部,当物料投入完成后,设置的门板21能够在弹簧22的作用下复位闭合,从而有效的使门板21具有自封闭性能,减少使用者投料时打开和关闭门板21的麻烦,节省了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当物料进入到第一打散仓4内部时,通过启动第一驱动电机23带动第一打散板7高速旋转,对物料进行打散并施加一个高速流动的作用力进入导流管8的内部,通过设置增速组件,方便在物料流动过程中对物料进行再次打散增速,避免物料因管体自身结构的碰撞造成后续流动速度降低无法达到预期流动速度,从而无法回流至料箱1的内部,也减少了流动过程中发生堵塞的问题;同时,通过设置干燥机构,方便在抛丸机不工作时,通过打开阀门14,并控制加热器18和风扇19启动,风扇19压缩空气产生气流将加热器18产生的热量充斥至整个管路的内部,实现对整个管路内部的加热干燥处理,避免了管路内部因潮湿造成的物料在流动过程中粘附在管路内壁,从而造成堵塞的问题。
29.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30.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31.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