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混合均匀的混砂机的制作方法

2023-01-02 02:54: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均匀的混砂机。


背景技术:

2.混砂机是使型砂中各组分均匀混合,并使黏结剂有效地包覆在砂粒表面的设备。混砂机是铸造砂处理型砂混制的主要设备,也是获得合格型砂的关键设备;在砂型铸造过程中,需要利用型砂和模具制作铸模,在制作型砂时需要借助混砂机对铸造用原砂、型砂粘结剂和辅助添加物等造型材料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混砂机作为铸造工艺中的重点设备,是控制型砂质量、成本的关键因素。是生产免烧砖、灰砂砖、水泥砖、耐火砖、粉碎和混合粉煤灰、锅炉炉渣、尾矿渣及工业废渣作制砖原料的理想设备。
3.现有混砂机在使用时,部分型砂还会粘附在搅拌罐的内壁上,不仅阻碍混砂工作的进行,而且不利于型砂的收集;其次,现有混砂机在对进行混合时效率慢,会出现砂石混合不充分的问题,导致砂石要进行二次混合,浪费工作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现有的常用的混砂机对砂砾、粘黏剂、附加剂等混合搅拌不均匀,混砂效果差,对砂砾的磨削粉碎效果不佳,工作效率低,致使混合出来的型砂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缺陷与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混合均匀的混砂机,提出了一种混砂机,搅拌混合充分均匀,混砂效果好,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均匀的混砂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通过摆动机构连接有混砂箱,所述混砂箱顶部设置有箱盖,所述箱盖顶部左侧设置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贯穿箱盖与混砂箱连通,所述箱盖顶部中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内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穿过箱盖与混砂箱内部的搅拌轴顶端连接,所述搅拌轴底端与混砂箱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研磨机构、下半部分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轴底部设置有刮板,所述混砂箱右侧外壁底部设置有伸缩排料管,所述伸缩排料管与混砂箱内部连通,且穿过外壳侧壁与设置在外壳外侧的出料筒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固定座,所述外壳内部底面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方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转动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方设置有混砂箱,所述外壳左侧外部上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端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输出轴穿过外壳延伸到外壳内部并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外壳内部平行于减速机输出轴且在其前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右端沿前后方向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一端设置有被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另一端贯穿固定板并设置有凸轮,所述混砂箱底部与外壳之间还设置有弹簧。
7.进一步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研磨台,所述研磨台呈向下凹陷的圆台形,所述研磨台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搅拌轴贯穿通孔,所述搅拌轴上固定套设有与研磨台相匹配的研
磨盘,所述研磨盘上方设置有导流盘,所述研磨盘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上研磨球,所述研磨台上方固定安装有多个下研磨球,所述上研磨球和下研磨球呈交错分布。
8.进一步的,所述刮板呈凹形,其套设在搅拌轴底部,所述刮板能够与混砂箱底面和侧面相接触。
9.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杆数量为六个,多个所述搅拌杆呈等间距两两对称分布,所述搅拌杆向下倾斜。
1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外侧还设置有出料筒,所述出料筒与伸缩排料管连通,所述出料筒内部设置有螺旋上料叶,所述出料筒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螺旋上料叶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出料筒上方设置有出料管。
1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支脚,所述支脚底部设置橡胶缓冲垫。
12.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通过设置的进料斗能够方便的将原材料加入到混砂箱内,通过设置研磨机构,可对进入混砂箱内的颗粒较大的原材料进行研磨粉碎,研磨质量好,提高后续搅拌质量;通过设置搅拌杆对研磨之后的原材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得对原材料的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效果好;通过设置于搅拌轴连接的刮板,在搅拌轴转动时,刮板也随之转动,使得粘结混砂箱内壁上的型砂被刮落,便于后期清理,方便收集;通过设置的摆动机构,使得混砂箱能够往复摆动,能够对混砂箱内的原材料进行翻转,提高了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研磨台示意图;
15.图3为第二电机、减速机、凸轮等装置连接图;
16.图中:1-外壳、2-支脚、3-橡胶缓冲垫、4-上研磨球、5-通孔、6-下研磨球、7-安装板、8-第二电机、9-联轴器、10-减速机、1001-主动锥齿轮、11-混砂箱、12-箱盖、13-进料斗、14-密封盖、15-第一电机、16-搅拌轴、17-导流盘、18-凸轮、1801-第二转轴、1802-被动锥齿轮、19-研磨盘、20-研磨台、21-搅拌杆、22-刮板、23-伸缩排料管、24-固定座、25-第一转轴、26-连接座、27-弹簧、28-出料管、29-第三电机、30-出料筒。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18.如图1-3所示,一种混合均匀的混砂机,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部通过摆动机构连接有混砂箱11,所述混砂箱11顶部设置有箱盖12,所述箱盖12顶部左侧设置有进料斗13,所述进料斗13贯穿箱盖12与混砂箱11连通,所述箱盖12顶部中部设置有密封盖14,所述密封盖14内设置有第一电机15,所述第一电机15输出轴穿过箱盖12与混砂箱11内部的搅拌轴16顶端连接,所述搅拌轴16底端与混砂箱11底部转动连接,所述搅拌轴16的上半部分设置有研磨机构、下半部分设置有搅拌杆21,所述搅拌轴16底部设置有刮板22,所述混砂箱11右侧外壁底部设置有伸缩排料管23,所述伸缩排料管23与混砂箱11内部连通,且穿过外壳侧壁与设置在外壳外侧的出料筒30连通。
19.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通过设置的进料斗能够方便的将原材料加入到混砂箱内,
通过设置研磨机构,可对进入混砂箱内的颗粒较大的原材料进行研磨粉碎,研磨质量好,提高后续搅拌质量;通过设置搅拌杆对研磨之后的原材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得对原材料的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效果好;通过设置于搅拌轴连接的刮板,在搅拌轴转动时,刮板也随之转动,使得粘结混砂箱内壁上的型砂被刮落,便于后期清理,方便收集;通过设置的摆动机构,使得混砂箱能够往复摆动,能够对混砂箱内的原材料进行翻转,提高了搅拌效率,设置的伸缩排料管使得混砂箱在摆动时也能方便排料。
20.示例性的,所述摆动机构包括固定座24,所述外壳内部底面中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座24,所述固定座24上方通过沿前后方向设置的第一转轴25转动设置有连接座26,所述连接座26上方设置有混砂箱11,所述外壳1左侧外部上端设置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上设置有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右端输出轴通过联轴器9连接减速机10,所述减速机10输出轴穿过外壳1延伸到外壳内部并连接有主动锥齿轮1001,所述外壳1内部平行于减速机10输出轴且在其前部设置有固定板101,所述固定板101右端沿前后方向转动设置有第二转轴1801,所述第二转轴1801一端设置有被动锥齿轮1802与主动锥齿轮1001啮合,另一端贯穿固定板并设置有凸轮18,所述混砂箱11底部与外壳1之间还设置有弹簧27;通过设置第二电机提供动力,减速机减小转速提供更大的扭矩,带动主动锥齿轮转动,从而使得被动锥齿轮转动让凸轮转动,凸轮转动时当凸起部分顶到混砂箱时,会将混砂箱向右推动,使得混砂箱绕着第一转轴向右转动,此时底部弹簧会提供让混砂箱回到原位的力,使得混砂箱能够往复摆动,能够对混砂箱内的原材料进行翻转,提高搅拌效果。
21.示例性的,所述研磨机构包括研磨台20,所述研磨台20呈向下凹陷的圆台形,所述研磨台20底部开设有通孔5,所述搅拌轴16贯穿通孔5,所述搅拌轴16上固定套设有与研磨台20相匹配的研磨盘19,所述研磨盘19上方设置有导流盘17,所述研磨盘19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上研磨球4,所述研磨台20上方固定安装有多个下研磨球6,所述上研磨球和下研磨球呈交错分布;通过利用导流盘使得原材料进入研磨盘和研磨台之间,第一电机转动带动研磨盘,利用研磨盘转动带动多个上研磨珠转动并与多个下研磨珠的配合,可对进入其中的颗粒较大的原材料进行研磨粉碎,研磨质量好,提高后续搅拌效果。
22.示例性的,所述刮板22呈凹形,其套设在搅拌轴底部,所述刮板能够与混砂箱底面和侧面相接触;凹形的刮板能够同时对混砂箱的底面和侧壁进行清理,刮板将粘附在搅拌罐内壁上的型砂刮落,便于进行后期的清理,且方便对混合完成后的型砂进行收集。
23.示例性的,所述搅拌杆21数量为六个,多个所述搅拌杆呈等间距两两对称分布,所述搅拌杆向下倾斜;方便原材料向下落入,对其进行搅拌,使得对原材料的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效果好。
24.示例性的,所述外壳外侧还设置有出料筒30,所述出料筒与伸缩排料管23连通,所述出料筒内部设置有螺旋上料叶,所述出料筒30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螺旋上料叶转动的第三电机29,所述出料筒上方设置有出料管28;通过设置出料筒配合螺旋上料叶能够均匀出料。
25.示例性的,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支脚2,所述支脚底部设置橡胶缓冲垫3;通过设置支脚方便支撑,橡胶缓冲垫能够对混砂时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
26.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原材料通过进料斗加入到混砂箱内部,原材料先经导流盘,使得原材料进入研磨盘和研磨台之间,利用研磨盘转动带动多个上研磨珠转动
并与多个下研磨珠的配合,对进入其中的颗粒较大的原材料进行研磨粉碎,研磨后原材料进入到混砂箱下方,搅拌杆对其进行搅拌混合,同时启动摆动装置,使得混砂箱能够往复摆动,能够对混砂箱内的原材料进行翻转,混合搅拌后的原材料经伸缩排料管流入到出料筒内,然后均匀出料。
2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