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利用免疫磁珠筛选肿瘤细胞的微流控产品板的制作方法

2022-12-25 04:44:3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肿瘤细胞筛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免疫磁珠筛选肿瘤细胞的微流控产品板。


背景技术:

2.微流控指的是使用微管道处理或操纵微小流体的系统所涉及的科学和技术,是一门涉及化学、流体物理、微电子、新材料、生物学和生物医学工程的新兴交叉学科。因为具有微型化、集成化等特征,微流控装置通常被称为微流控芯片,也被称为芯片实验室和微全分析系统,微流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微尺度环境下具有独特的流体性质,如层流和液滴等。借助这些独特的流体现象,微流控可以实现一系列常规方法所难以完成的微加工和微操作,目前,微流控被认为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3.目前国内市场利用免疫磁珠来筛选肿瘤细胞的临床快检方式并不多;另外,在同一微流控芯片上,完成磁珠注入和磁珠混合再利用电磁精准分选的产品并没有。
4.对比国外的平台常用的生物电极筛选法和实验室常用的荧光精确定位法等,都对所制作载具工艺要求极高。在我国人口基数大,使用基数多的前提下,面对临床检验和体外诊断的应用方面,存在着时效和成本两大问题点。
5.比如生物电极筛选法,需要在玻璃基座上真空溅射多层金属薄膜;再用光刻法显出电极图形;工艺上复杂,成本高,不利于大批量量产;比如荧光精确标记法,需要在玻璃基座上,按目标细胞的大小,利用光刻法或者激光微雕法,制作出密阵集的凹孔,通用工艺上复杂,成本高,不利于大批量量产。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免疫磁珠筛选肿瘤细胞的微流控产品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生物电极筛选法和荧光精确定位法工艺复杂、成本高不易于大批量生产,且不能够磁珠注入和磁珠混合再利用电磁精准分选连续进行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免疫磁珠筛选肿瘤细胞的微流控产品板,包括无尘注塑成型或微注塑成型的产品芯板;
8.管道处理机构,设置在产品芯板上,用于对注入的液体进行目标细胞筛选作业,所述管道处理机构包括输入管、若干个输送管、连接管一、电磁吸附单元、连接管二和输出管,所述输入管上连通安装有样本注入管、鞘流注入管一、免疫磁珠注入管和血细胞回收管,所述输出管上连通安装有鞘流注入管二、废液回收管和目标细胞回收管,所述输入管与最前侧的输送管相连通,最后侧的输送管与连接管一的一端相连通;
9.防护罩,固定在产品芯板上且罩设在电磁吸附单元的外部,所述防护罩与产品芯板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腔,且密闭空腔分别与连接管一和连接管二相连通,所述连接管二的另一端与输出管相连通。
10.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鞘流注入管一、免疫磁珠注入管、血细胞回收管、电磁铁、
鞘流注入管二配合使用,在同一产品芯板上的前端完成杂质细胞的分离,中端完成免疫磁珠的注入和混合;后端完成目标细胞的精确分选,通过设置免疫磁珠注入管配合使用,同样的产品芯板,只要注入不同的免疫磁珠,就可以对应不同的目标细胞配合电磁铁实现筛选作业,利用传统的无尘注塑成型工艺和微注塑成型工艺,制作产品芯板,可快速且大批量的完成成品的生产封装,成本低,工艺结构简单。
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样本注入管、鞘流注入管一、免疫磁珠注入管以及鞘流注入管二均竖直朝上布设,所述血细胞回收管、目标细胞回收管和废液回收管均竖直朝下布设。
12.采用上述方案,朝上布设的样本注入管便于注入样本液,鞘流注入管一和免疫磁珠注入管便于注入鞘流和免疫磁珠,血细胞回收管朝下布设便于快速回收血细胞,目标细胞回收管和废液回收管便于回收目标细胞和废液。
13.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输送管具体成蛇形布设,且若干个呈蛇形布设的输送管之间首尾相互连通。
14.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蛇形布设的输送管,且多个输送管配合首尾连接,便于液体的充分输送混合。
15.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磁吸附单元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安装在产品芯板上且电磁铁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16.采用上述方案,利用电磁铁配合使用,可以利用电磁吸附作用力配合免疫磁珠使用,免疫磁珠在电磁铁磁性作用下进行运动做定向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病毒因子的目的。
17.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鞘流注入管一和免疫磁珠注入管分别位于血细胞回收管的前后两侧。
18.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将血细胞回收管设置在鞘流注入管一和免疫磁珠注入管之间,能够在同一产品芯板上的前端完成杂质细胞的分离,中端的免疫磁珠的注入和混合。
1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防护罩内填充有一氧化氮气体。
20.采用上述方案,利用一氧化氮气体填充在防护罩内,可以避免外界气体进入到防护罩内部,起到了很好的隔绝防护效果。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该利用免疫磁珠筛选肿瘤细胞的微流控产品板通过设置鞘流注入管一、免疫磁珠注入管、血细胞回收管、电磁铁、鞘流注入管二配合使用,在同一产品芯板上的前端完成杂质细胞的分离,中端完成免疫磁珠的注入和混合;后端完成目标细胞的精确分选。
23.该利用免疫磁珠筛选肿瘤细胞的微流控产品板通过设置免疫磁珠注入管配合使用,同样的产品芯板,只要注入不同的免疫磁珠,就可以对应不同的目标细胞配合电磁铁实现筛选作业;
24.该利用免疫磁珠筛选肿瘤细胞的微流控产品板利用传统的无尘注塑成型工艺和微注塑成型工艺,制作产品芯板,可快速且大批量的完成成品的生产封装,成本低,工艺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管道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产品芯板;2、管道处理机构;3、防护罩;4、输入管;5、样本注入管;6、鞘流注入管一;7、免疫磁珠注入管;8、血细胞回收管;9、输送管;10、连接管一;11、电磁铁;12、连接管二;13、输出管;14、鞘流注入管二;15、目标细胞回收管;16、废液回收管。
具体实施方式
30.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免疫磁珠筛选肿瘤细胞的微流控产品板,包括无尘注塑成型或微注塑成型的产品芯板1。
31.管道处理机构2,设置在产品芯板1上,用于对注入的液体进行目标细胞筛选作业,管道处理机构2包括输入管4、若干个输送管9、连接管一10、电磁吸附单元、连接管二12和输出管13,样本注入管5、鞘流注入管一6、免疫磁珠注入管7以及鞘流注入管二14均竖直朝上布设,血细胞回收管8、目标细胞回收管15和废液回收管16均竖直朝下布设,朝上布设的样本注入管5便于注入样本液,鞘流注入管一6和免疫磁珠注入管7便于注入鞘流和免疫磁珠,血细胞回收管8朝下布设便于快速回收血细胞,目标细胞回收管15和废液回收管16便于回收目标细胞和废液。
32.电磁吸附单元包括电磁铁11,电磁铁11安装在产品芯板1上且电磁铁11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利用电磁铁11配合使用,可以利用电磁吸附作用力配合免疫磁珠使用,免疫磁珠在电磁铁11磁性作用下进行运动做定向移动,从而达到分离病毒因子的目的。
33.鞘流注入管一6和免疫磁珠注入管7分别位于血细胞回收管8的前后两侧,通过将血细胞回收管8设置在鞘流注入管一6和免疫磁珠注入管7之间,能够在同一产品芯板1上的前端完成杂质细胞的分离,中端的免疫磁珠的注入和混合。
34.输入管4上连通安装有样本注入管5、鞘流注入管一6、免疫磁珠注入管7和血细胞回收管8,输出管13上连通安装有鞘流注入管二14、废液回收管16和目标细胞回收管15,输入管4与最前侧的输送管9相连通,最后侧的输送管9与连接管一10的一端相连通。
35.输送管9具体成蛇形布设,且若干个呈蛇形布设的输送管9之间首尾相互连通,利用蛇形布设的输送管9,且多个输送管9配合首尾连接,便于液体的充分输送混合。
36.防护罩3,固定在产品芯板1上且罩设在电磁吸附单元的外部,防护罩3与产品芯板1之间形成一个密闭空腔,且密闭空腔分别与连接管一10和连接管二12相连通,连接管二12的另一端与输出管13相连通,防护罩3内填充有一氧化氮气体,利用一氧化氮气体填充在防护罩3内,可以避免外界气体进入到防护罩3内部,起到了很好的隔绝防护效果。
37.在使用时,待筛选液体经过样本注入管5注入,注入后从鞘流注入管一6加入鞘液,血细胞从血细胞回收管8排出,从免疫磁珠注入管7加入所需的免疫磁珠,经过输入管4输送到输送管9,再经由输送管9和连接管一10输送到防护罩3内部,配合电磁铁11工作产生磁性作用力,驱使免疫磁珠运动,实现筛选作业,再次经过连接管二12和输出管13进行输送,经由鞘流注入管二14再次注入鞘液,废液经过废液回收管16排出,目标细胞经由目标细胞回收管15排出,即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