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L-抗坏血酸酯孪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11-19 09:47: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l-抗坏血酸酯孪药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医药化妆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l-抗坏血酸酯孪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维生素c,又名l-抗坏血酸,为易溶于水的无色晶体,结构式如下所示。由于其分子中存在烯二醇结构,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能够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是皮肤科医生认可的安全无毒、可淡化色斑的口服型药物,也是人们最早用于化妆品的美白成分之一。维生素c溶液稳定性差,尤其是在过渡金属离子、热、光、ph值等因素影响下,易于发生氧化或水解反应而丧失美白活性,加之其脂溶性差的特点,使之在医药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
[0003][0004]
为了解决维生素c稳定性差和脂溶性差的问题,通常需要对维生素c进行结构修饰。目前维生素c的结构修饰通常在其分子结构的2位和6位进行,其中2位的修饰通常进行磷酸酯化或者引入糖基,6位的修饰通常做成脂肪酸酯衍生物、磷酸酯衍生物和维生素c脂肪醚类化合物等。
[0005]
目前常见的维生素c衍生物主要有以下三种:
[0006]
1、维生素c磷酸盐
[0007]
常见的有两种形式:维生素c磷酸钠(sap)或者维生素c磷酸镁(map),维生素c的2位磷酸化后,稳定性比维生素c明显提高(防止烯二醇的氧化),动物体外测试证实其可以透过皮肤,但是效果不如维生素c(需要先转化为维生素c的形式,才能发挥它的抗氧化能力)。
[0008]
2、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0009]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是在维生素c的6位引入棕榈酸得到的酯化衍生物,用于调节维生素c的疏水性。其稳定性与维生素c差不多,抗氧化性提高,主要应用于用于食品中,可起到抗氧化、食品(油脂)护色、营养强化等功效。
[0010]
3、抗坏血酸葡糖苷
[0011]
抗坏血酸葡糖苷是在维生素c的2位引入葡萄糖基团得到的衍生物,提高了成分的稳定性。它被皮肤吸收后能够转化成为维生素c,被运用到抗衰老、保湿和美白化妆品当中。
[0012]
水杨酸(或阿司匹林)是一种角质软化剂,对皮肤具有除角质、清洁和收缩毛孔、抗菌、加速皮肤的新陈代谢(抵抗衰老、美白淡斑)等多重功效,是临床治疗和预防痤疮最常用的成分。但是水杨酸(或阿司匹林)对皮肤刺激性较大,限制了其使用。
[0013]
目前,利用水杨酸或者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的羧基与维生素c的2位或3位成酯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0014]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抗坏血酸酯孪药及其制备方法。
[0015]
其中,孪药是指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先导化合物或药物经共价键连接,缀合成的新分子,在体内代谢生成以上两种药物而产生协同作用。
[0016]
本发明首次采用阿司匹林或水杨酸与丙酮叉维生素c的2位或3位成酯得到l-抗坏血酸酯孪药,可以大幅提高了维生素c稳定性,减小了阿司匹林或水杨酸对皮肤或者粘膜的刺激性,提高了活性成分生物利用度,为阿司匹林或水杨酸和维生素c在医药、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0017]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l-抗坏血酸酯孪药,其特征在于,包括阿司匹林-抗坏血酸复合物、水杨酸-抗坏血酸复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阿司匹林-抗坏血酸复合物以下列的一个或多个结构式表示:
[0018][0019]
所述水杨酸-抗坏血酸复合物以下列的一个或多个结构式表示:
[0020][0021]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l-抗坏血酸酯孪药得制备方法,由抗坏血酸和乙酰水杨酰氯
(或水杨酰氯)进行酯化反应得到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抗坏血酸复合物。
[0022][0023]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4]
s1:将l抗坏血酸用溶剂a溶解,控温0~80℃,用碱b控制反应液ph=4.0~9.0;
[0025]
s2:向步骤s1制备的反应液中滴加溶解乙酰水杨酰氯或水杨酰氯的溶液c,滴加完毕后反应0.5-6小时;
[0026]
s3:s2反应完毕后,向反应液中加入有机溶剂d,并进行分液处理;
[0027]
s4:将s3得到的反应液用有机相洗涤,浓缩后采用溶剂e重结晶得l-抗坏血酸酯孪药
[0028]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溶剂a为水或者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氯仿、丙酮1,4-二氧六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9]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碱b为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三乙胺、吡啶的一种或多种。
[0030]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溶剂c为四氢呋喃、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氯仿、丙酮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1]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溶剂d为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氯仿、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0032]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溶剂e为水、四氢呋喃、乙腈、甲醇、乙醇的一种或多种。
[0033]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重结晶步骤为:称取l-抗坏血酸酯粗品1g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20ml溶剂e,加热回流30min,趁热过滤,滤液静置冷却到室温后,移至4℃冰箱,过夜,抽滤洗涤干燥,得到精制l-抗坏血酸酯,称重,计算收率。
[0034]
优选的,所述乙酰水杨酰氯或水杨酰氯与抗坏血酸的投料摩尔比为1.0:1.0~6.5;
[0035]
优选的,所述乙酰水杨酰氯或水杨酰氯与抗坏血酸的投料摩尔比为1.0:4.0。
[0036]
优选的,所述l-抗坏血酸酯孪药应用于医药和化妆品领域
[0037]
上述乙酰水杨酰氯可以直接采用市售产品,也可以采用阿司匹林、氯化亚砜和吡啶进行反应制备。
[003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为:本发明首次采用阿司匹林(或水杨酸)与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的2位或3位成酯,制备阿司匹林(或水杨酸)-抗坏血酸复合物。该酯化产物口服或经皮吸收之后能释放出阿司匹林(或水杨酸)和维生素c,让肌肤变得更加光滑细腻,具有较为理想的美白、淡斑、抗炎效果,同时减小了阿司匹林(或水杨酸)对皮肤的刺激性、大幅提高了维生素c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为水杨酸、阿司匹林和维生素c在医药、化妆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附图说明
[0039]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0]
图1为c2位和c3位成酯的l-抗坏血酸酯孪药组合物的1h-nmr图;
[0041]
图2为c2位和c3位成酯的l-抗坏血酸酯孪药组合物的
13
c-nmr图;
[0042]
图3为实施例7所得产物的总离子流色谱图;
[0043]
图4为实施例7所得产物的质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述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更具体的解释,但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同样这些实施例也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0045]
乙酰水杨酰氯的制备:在100ml三口烧瓶中,加入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10.0g(55.5mmol)、氯化亚砜5.5ml、吡啶2滴,油浴加热65-75℃,回流2小时,冷却;向其加入15ml丙酮,制备成乙酰水杨酰氯溶液,备用。
[0046]
实施例1:l-抗坏血酸酯孪药的制备
[0047]
向250ml三口瓶中,加入100ml水,抗坏血酸19.6g(111.0mmol),搅拌溶解,反应过程中控温0~10℃、用10%氢氧化钠控制ph=8.0-9.0;滴加0.513g/ml乙酰水杨酰氯丙酮溶液20ml(含乙酰水杨酰氯10.26克),滴加完毕后,反应0.5h,向其加入100ml二氯甲烷,分液,水层用5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二氯甲烷层;二氯甲烷相用100ml水洗、100ml饱和碳酸氢钠洗、盐洗,浓缩后乙醇重结晶纯化得5.6g淡黄色固体,收率32.06%。
[0048]
对比实施例2:l-抗坏血酸酯孪药的制备
[0049]
向250ml三口瓶中,加入100ml 50%乙腈的水溶液,抗坏血酸9.8g(55.5mmol),搅拌溶解,反应过程中控温10~20℃、用10%氢氧化钾溶液控制ph=4.0-5.0;滴加乙酰水杨酰氯溶液(含乙酰水杨酰氯10.26克),滴加完毕后,反应1h,向其加入100ml二氯甲烷,分液,水层用5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二氯甲烷层;二氯甲烷相100ml水洗、100ml饱和碳酸氢钠洗、盐洗,浓缩后甲醇重结晶纯化得1.6g淡黄色固体,收率9.16%。
[0050]
实施例3:l-抗坏血酸酯孪药的制备:
[0051]
向250ml三口瓶中,加入100ml 70%乙醇的水溶液,抗坏血酸29.6g(168mmol),搅拌溶解,反应过程中控温70-80℃、用饱和碳酸钠控制ph=7.0-8.0;滴加乙酰水杨酰氯溶液(含乙酰水杨酰氯10.26克),滴加完毕后,反应1h,向其加入100ml二氯甲烷,分液,水层用5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二氯甲烷层;二氯甲烷相100ml水洗、100ml饱和碳酸氢钠洗、盐洗,浓缩后乙腈重结晶纯化得7.6g淡黄色固体,收率43.5%。
[0052]
实施例4:l-抗坏血酸酯孪药的制备:
[0053]
向250ml三口瓶中,加入100ml水,抗坏血酸39.2g(222mmol),搅拌溶解,反应过程中控温10-20℃、用饱和碳酸氢钠控制ph=7.0-8.0;滴加乙酰水杨酰氯溶液(含乙酰水杨酰氯10.26克),滴加完毕后,反应6h,向其加入100ml乙酸乙酯,分液,水层用50ml乙酸乙酯萃取,合并乙酸乙酯层;乙酸乙酯相100ml水洗、100ml饱和碳酸氢钠洗、盐洗,浓缩后乙醇重结晶纯化得8.3g淡黄色固体,收率47.51%。
[0054]
实施例5:l-抗坏血酸酯孪药的制备:
[0055]
向250ml三口瓶中,加入100ml水,抗坏血酸39.2g(222mmol),搅拌溶解,反应过程
中控温10-20℃、用饱和碳酸氢钠控制ph=7.0-8.0;滴加乙酰水杨酰氯溶液(含乙酰水杨酰氯10.26克),滴加完毕后,反应6h,向其加入100ml氯仿,分液,水层用50ml乙酸乙酯萃取,合并氯仿层;氯仿相100ml水洗、100ml饱和碳酸氢钠洗、盐洗,浓缩后四氢呋喃重结晶纯化得8.3g淡黄色固体,收率47.51%。
[0056]
对比例6:l-抗坏血酸酯孪药的制备:
[0057]
向250ml三口瓶中,加入100ml 50%四氢呋喃水溶液,抗坏血酸19.6g(111mmol),搅拌溶解,反应过程中控温10-20℃、用三乙胺控制ph=7.0-8.0;滴加水杨酰氯溶液(含水杨酰氯5.29克),滴加完毕后,反应1h,向其加入100ml乙酸乙酯,分液,水层用50ml乙酸乙酯萃取,合并乙酸乙酯层;乙酸乙酯相100ml水洗、100ml饱和碳酸氢钠洗、盐洗,浓缩后乙醇重结晶纯化得2.6g淡黄色固体,收率25.76%。
[0058]
实施例7:l-抗坏血酸酯孪药的制备:
[0059]
向250ml三口瓶中,加入80ml二氯甲烷、80ml四氢呋喃、5.0g 5,6-o-异丙叉基-l-抗坏血酸,1.14g吡啶搅拌反应;室温条件下,分批加入2.78克乙酰水杨酰氯,室温反应,tlc监控(石油醚:乙酸乙酯,p:e=2:1)反应完全。向反应液中加入100ml纯化水,分液,水层用100ml二氯甲烷萃取,合并二氯甲烷相;二氯甲烷相用200ml水洗2次,200ml2%碳酸氢钠溶液洗,二氯甲烷相浓缩,柱纯化(洗脱剂p:e=2:1)分离,浓缩后乙醇重结晶得3.47g淡黄色固体,收率65.35%。
[0060]
实施例8l-抗坏血酸酯孪药的nmr测试:
[0061]
实施例7制备的l-抗坏血酸酯孪药,1h-nmr、13c-nmr见图1-2。经谱图解析,h谱δ2.04-2.3为乙酰基上甲基h,δ4.37-4.57为羟基h,δ5.28、5.46为内酯环上的羟基h,δ7.10~7.70ppm处4组峰为苯环的4个h;c谱δ20.67、20.93为乙酰基上甲基c,δ76.84-78.61为分子中邻二羟基c,δ119.98-164.22为羰基c,δ168.73-176.49为苯环c。对比h谱,l-抗坏血酸、5,6-o-异丙叉基-l-抗坏血酸c=c-ohδ(11.29ppm)消失,所以2位羟基酯化,c=c-ohδ(8.10~8.40ppm)双峰说明3位羟基仍然存在。
[0062]
实施例9:l-抗坏血酸酯孪药的gc-ms:
[0063]
实验仪器:gcms-tq8040
[0064]
色谱条件:sh-rxi-1ms聚二乙基硅氧烷石英毛细管色谱柱(30m
×
0.32mm
×
0.25μm);升温程序:40℃保持3min,以20℃
·
min-1
升至250℃,保持3min;以5℃
·
min-1
升至280℃,保持1min;载气(99.999%he),流速2.01ml
·
min-1
,压力30.8kpa,进样量1μl;分流比30∶1。
[0065]
质谱条件:电子轰击(ei)离子源,电子能量70ev,接口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50℃,质量扫描范围m/z 45~450,采用nist 147谱库及wiley 7谱库进行检索。
[0066]
实施例7所得产物,总离子流色谱图和质谱图见图3-4,l-抗坏血酸酯tr为14.767min,质谱图含有m/z分别为173和147的碎片离子峰。结合实施例8h谱中3位羟基仍然存在,因此实施例7制备的l-抗坏血酸酯主要为l-抗坏血酸2位羟基酯化产物。
[0067]
实施例10:l-抗坏血酸酯的抗氧化活性(dpph法):
[0068]
1)溶液的配制
[0069]
dpph-乙醇溶液:称取dpph适量,无水乙醇超声溶解,配成0.0045%的dpph-乙醇溶液。
[0070]
样品溶液:取实施例7制备的l-抗坏血酸酯适量,置刻度试管中,加入20%h2so42.0ml,70℃加热10min,放冷,乙醇溶解稀释至25ml,取1.0ml乙醇稀释10倍,配制成浓度为0.34mmol/l的溶液。
[0071]
l-抗坏血酸溶液:称取l-抗坏血酸适量,乙醇溶解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34mmol/l的溶液。
[0072]
2)检测
[0073]
取dpph溶液2.0ml,少量多次滴加样品溶液,边加边振摇,溶液颜色基本褪去时的加样量即为样品溶液的最大用量。在此基础上,设置0.085、0.17、0.34、0.51、0.68ml五个用量,向2.0ml dpph-乙醇溶液中加入样品溶液(或维生素c溶液),混合均匀,反应0.5h,以无水乙醇作为空白对照在517nm处测定吸光度a,计算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
[0074]
结果表明,溶液在0.005~0.06mmol/l浓度范围内,l-抗坏血酸酯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与其浓度呈正相关,i%=13.76 1147.4x,l-抗坏血酸酯ic
50
为31.6μmol/l,小于l-抗坏血酸ic
50
为39.2μmol/l,表明该l-抗坏血酸酯较l-抗坏血酸有更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0075]
实施例11:稳定性比较试验:
[0076]
取实施例7l-抗坏血酸及其酯各0.2g,分别以水、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至20ml,制成1%的溶液,分别取制备的溶液10ml,转入25ml刻度试管中,称重,置60℃水浴中加热1h,放冷,以相应溶剂补足重量,取样按照实施例10测定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见表1,显示l-抗坏血酸酯稳定性明显高于l-抗坏血酸。
[0077]
表1 l-抗坏血酸及其酯溶液稳定性比较
[0078][0079]
实施例11:抑制酪氨酸酶活性评价:
[0080]
1)水杨酸溶液的配制:称取水杨酸适量,乙醇溶解稀释,配制成浓度为10mg/ml的溶液。
[0081]
l-抗坏血酸酯溶液:取实施例7制备的l-抗坏血酸酯适量,置刻度试管中,加入20%h2so
4 2.0ml,70℃加热10min,放冷,乙醇溶解稀释至25ml,取1.0ml乙醇稀释10倍,配制成浓度为5.0mg/ml的溶液。
[0082]
l-抗坏血酸溶液:称取l-抗坏血酸适量,乙醇溶解,配制成浓度为2.2mg/ml的溶液。
[0083]
2)检测
[0084]
取底物(酪氨酸)溶液2.0ml,加入2.0ml样品溶液(或维生素c溶液),混合均匀,加入酪氨酸酶溶液2.0ml,混合均匀,以pbs补足至12.0ml,混合均匀,将溶液置于30℃水浴中恒温30min后,各反应管分别取150μl/孔
×
3孔,于96孔板中检测492nm处吸收值,计算样品
对酪氨酸酶的相对抑制率(i,抑制率%)。
[0085]
结果表明,l-抗坏血酸及其酯溶液在0.14~0.70mmol/l浓度范围内,l-抗坏血酸酯对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呈明显量效关系,i%=-1.08 125.67x,l-抗坏血酸酯ic
50
为0.41mmol/l,小于l-抗坏血酸ic
50
为0.43mmol/l,表明该l-抗坏血酸酯有略强于l-抗坏血酸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0086]
表2 l-抗坏血酸及其酯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比较
[0087][0088]
实施例12:皮肤刺激性试验:
[0089]
雌、雄wistar大鼠各8只,试验前1d将大鼠背部剃毛(左、右两侧各3cm
×
3cm),均分为正常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左侧去毛区均匀涂抹l-抗坏血酸酯膏、水杨酸膏2g/kg,右侧对照区涂抹基质,两侧均使用玻璃纸和纱布覆盖、胶布和绷带缠绕固定,6h后擦去并用生理盐水清洁。观察除膏0.5、1、24、48和72h后红斑、水肿、及皮肤恢复情况。结果显示,使用l-抗坏血酸酯膏的正常皮肤组和损伤皮肤组的涂膏一侧和涂基质一侧均没有出现红斑及水肿现象,而水杨酸膏正常皮肤组和破损皮肤组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红斑及水肿现象,说明酯化后皮肤刺激性减轻乃至消失。
[0090]
实施例13:l-抗坏血酸酯修护乳液的护肤功效:
[0091]
按照以下配方(w/%)分别制备l-抗坏血酸及其酯修护乳液,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3.0、碳酸二辛酯3.0、棕榈酸乙基己酯3.0、尼泊金丙酯0.1、鲸蜡硬脂醇橄榄油酸酯、山梨坦橄榄油酸酯3.0、尼泊金甲酯0.2、甘油4.0、丁二醇2.0、卡波姆0.15、黄原胶0.15、尿囊素0.1、l-抗坏血酸(或l-抗坏血酸酯)2.0(以水杨酸计)、苯氧/乙基己基甘油0.6、去离子水余量。
[0092]
取制备的膏霜,据《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进行人体试验。选择女性志愿者20名,采用面部影像分析visia、皮肤黑红色素测试探头mexametermx18,测试时间在2022年5-6月,测定环境:测试环境温(21
±
1)℃,湿度(50
±
5)%,取平均值。受试对象每天早晚各使用一次所制备的修护乳液,每次2-3泵,测试期间不使用其他护理产品。分别于使用前及使用1-4周检测皮肤纹理和黑素值,并做统计分析。表3显示,相较于0d,7d、14d、28d时,皮肤纹理和黑色素值均显著降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使用该修护乳液1周能够产生美白功效、改善皮肤光滑度。结果表明,本发明涉及的l-抗坏血酸酯具有单独使用l-抗坏血酸所没有的改善皮肤光滑度功效,单独使用水杨酸所不及的美白效果,兼具美白、改善皮肤光滑度的双重功效。
[0093]
表3使用1-4周检测皮肤纹理和黑素值(x
±
s,n=10)
[0094][0095]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