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大学校园的无人驾驶防撞快递配送车的制作方法

2022-11-19 07:51:2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快递配送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学校园的无人驾驶防撞快递配送车。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快速的转变,如今网购已经成为生活中主要的消费途经之一,而快递业作为网购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使得快递业发展如日中天。为了适应快递业的高速发展和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互联网 智能物流”已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3.而当代大学生也是网购的主流人群,对于快递末端(即“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方式主要是通过配送人员进行人工配送,这样不仅需要大量的配送人员,增加了人力成本,而且配送人员为了提升工作效率,通常需要驾乘两轮或者三轮摩托车,驾乘摩托车既增加了交通拥堵程度,又会对配送人员本身造成安全隐患,缺乏安全性,同时采用配送人员进行人工配送的方式,很难保证用户信息安全问题,且在配送时间上缺乏灵活性,影响配送效率。
4.现有针对快递配送有研发智能快递配送车,但现有智能快递配送车的防撞措施还不够完善,并且针对一些陌生或崎岖不平的道路快递配送车极易出现倾翻,一旦出现倾翻则需要人工进行扶正,影响其配送效率,因此,设计一种适用于大学校园的无人驾驶防撞快递配送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学校园的无人驾驶防撞快递配送车,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快递配送有研发智能快递配送车,但现有智能快递配送车的防撞措施还不够完善,并且针对一些陌生或崎岖不平的道路快递配送车极易出现倾翻,一旦出现倾翻则需要人工进行扶正,影响其配送效率等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大学校园的无人驾驶防撞快递配送车包括快递配送车本体,所述快递配送车本体的顶部连接有回正机构,所述快递配送车本体的底部四角处局设置有车轮,四个所述车轮内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快递配送车本体的表面连接有防撞组件,所述防撞组件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固定于快递配送车本体的表面,所述连接盘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雷达探测器,且多个雷达探测器均与快递配送车本体内制动系统电连接,所述回正机构包括球形罩,所述球形罩通过螺栓安装于连接盘的顶部,所述球形罩的内壁上设置有电动伸缩杆,且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贯穿球形罩并向上延伸,所述电动伸缩杆的延伸端固定有斜撑。
7.优选的,所述斜撑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层,所述斜撑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弧度。
8.优选的,所述球形罩的外表面为半球体,且球形罩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层。
9.优选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底槽,所述底槽开设于快递配送车本体的底部,且底槽
位于四个车轮的内侧,所述底槽内嵌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延伸端通过缓冲组件连接有缓冲盘,且缓冲盘与底槽相匹配。
10.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连接盘,所述连接盘连接于气缸的延伸端,所述连接盘通过多个缓冲弹簧与缓冲盘的顶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气缸的可延伸长度大于四个车轮底部与缓冲盘之间的间距。
12.优选的,所述快递配送车本体的前后侧壁均设置有防护罩,且防护罩与车轮相匹配。
13.优选的,所述快递配送车本体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储物空间,且两个储物空间内插接有置物盒。
14.优选的,所述连接盘的底部固定有弧形盘,且弧形盘与快递配送车本体的弧度相匹配,所述弧形盘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
15.优选的,所述缓冲盘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层,所述球形罩内为空心状态,所述快递配送车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方案中,整个快递配送车结构设置合理,构思巧妙,使用灵活,针对现有智能快递配送车做出改进,使整个快递配送车的防撞等级更高,并且即使在整个配送车出现倾翻的情况下也无需人工进行扶正,可自行进行复位,不会对其配送效率造成影响,同时装置的防护效果更佳,使用寿命更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市场应用前景,可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快递配送有研发智能快递配送车,但现有智能快递配送车的防撞措施还不够完善,并且针对一些陌生或崎岖不平的道路快递配送车极易出现倾翻,一旦出现倾翻则需要人工进行扶正,影响其配送效率等问题,首先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在对快递进行配送的过程中利用其表面设置有防撞组件中连接盘表面设置的多个雷达探测器来对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的行驶进行预判,一旦发现障碍物,则通过快递配送车本体内制动系统对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的行驶进行制动,降低快递配送车本体行驶碰撞的概率,并且即使出现颠簸的道路使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出现倾翻,可利用快递配送车本体顶部设置有回正机构对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的倾翻进行回正,利用球形罩内壁中的电动伸缩杆带动其贯穿球形罩的延伸端固定有斜撑与地面进行顶动,配合快递配送车本体的外形使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翻转,实现快递配送车本体底部四个车轮优先接触地面,从而实现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的自动回正,无需人工干涉,避免对配送效率造成影响;2、本方案中,在斜撑的表面设置的缓冲层可在斜撑接触地面时具有缓冲效果,避免造成过大的压力,在斜撑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弧度可在对地面顶动时提高复位回正的效果;将球形罩的外表面为半球体可使整个回正机构回正效率更高,并且在球形罩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层可在快递配送车本体出现倾翻后提高对快递配送车本体整体的防护性;缓冲机构的设置可在快递配送车本体进行回正的一瞬间通过气缸带动其延伸端连接的缓冲盘向外延伸,使缓冲盘优先接触地面,避免对快递配送车本体底部四角处的四个车轮造成冲击,提高对快递配送车本体的整体防护性;缓冲组件的设置可利用连接盘底部多个缓冲弹簧与缓冲盘连接,从而使缓冲盘接触地面的一瞬间起到缓冲的作用;将气缸的可延伸长度设置大于四个车轮底部与缓冲盘之间的间距可通过气缸的延伸带动缓冲盘向下延伸,从而使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通过回正机构回正的一瞬间缓冲盘有优先接触地面;快递配送车
本体前后侧壁的四个防护罩可提高对多个车轮的防护效果;储物空间内的储物盒用于快递的存放;连接盘的底部固定的与快递配送车本体的弧度相匹配的弧形盘可在回正的过程中避免出现卡顿,配合弧形盘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提高其回正复位的流畅度;在缓冲盘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层可提高其使用寿命,并将球形罩内为设为空心状态配合快递配送车本体的底部设置的配重块使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的重心在下,不易出现倾翻的同时在回正的过程中也更加流畅。
附图说明
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图3为本发明图2中的第二视角图;图4为本发明的主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18.图中:1、快递配送车本体;2、车轮;3、防护罩;4、连接盘;5、储物空间;6、球形罩;7、电动伸缩杆;8、斜撑;9、弧形盘;10、底槽;11、气缸;12、连接盘;13、缓冲弹簧;14、缓冲盘;15、雷达探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大学校园的无人驾驶防撞快递配送车包括快递配送车本体1,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顶部连接有回正机构,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底部四角处局设置有车轮2,四个车轮2内设置有缓冲机构,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表面连接有防撞组件,防撞组件包括连接盘4,连接盘4固定于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表面,连接盘4的表面设置有多个等距分布的雷达探测器15,且多个雷达探测器15均与快递配送车本体1内制动系统电连接,回正机构包括球形罩6,球形罩6通过螺栓安装于连接盘4的顶部,球形罩6的内壁上设置有电动伸缩杆7,且电动伸缩杆7的输出端贯穿球形罩6并向上延伸,电动伸缩杆7的延伸端固定有斜撑8。
21.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在对快递进行配送的过程中利用其表面设置有防撞组件中连接盘4表面设置的多个雷达探测器15来对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行驶进行预判,一旦发现障碍物,则通过快递配送车本体1内制动系统对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行驶进行制动,降低快递配送车本体1行驶碰撞的概率,并且即使出现颠簸的道路使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出现倾翻,可利用快递配送车本体1顶部设置有回正机构对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倾翻进行回正,利用球形罩6内壁中的电动伸缩杆7带动其贯穿球形
罩6的延伸端固定有斜撑8与地面进行顶动,配合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外形使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翻转,实现快递配送车本体1底部四个车轮2优先接触地面,从而实现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自动回正,无需人工干涉,避免对配送效率造成影响。
22.具体的,斜撑8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层,斜撑8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弧度。
23.本实施例中:在斜撑8的表面设置的缓冲层可在斜撑8接触地面时具有缓冲效果,避免造成过大的压力,在斜撑8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弧度可在对地面顶动时提高复位回正的效果。
24.具体的,球形罩6的外表面为半球体,且球形罩6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层。
25.本实施例中:将球形罩6的外表面为半球体可使整个回正机构回正效率更高,并且在球形罩6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层可在快递配送车本体1出现倾翻后提高对快递配送车本体1整体的防护性。
26.具体的,缓冲机构包括底槽10,底槽10开设于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底部,且底槽10位于四个车轮2的内侧,底槽10内嵌设有气缸11,气缸11的延伸端通过缓冲组件连接有缓冲盘14,且缓冲盘14与底槽10相匹配。
27.本实施例中:缓冲机构的设置可在快递配送车本体1进行回正的一瞬间通过气缸11带动其延伸端连接的缓冲盘14向外延伸,使缓冲盘14优先接触地面,避免对快递配送车本体1底部四角处的四个车轮2造成冲击,提高对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整体防护性。
28.具体的,缓冲组件包括连接盘12,连接盘12连接于气缸11的延伸端,连接盘12通过多个缓冲弹簧13与缓冲盘14的顶部连接。
29.本实施例中:缓冲组件的设置可利用连接盘12底部多个缓冲弹簧13与缓冲盘14连接,从而使缓冲盘14接触地面的一瞬间起到缓冲的作用。
30.具体的,气缸11的可延伸长度大于四个车轮2底部与缓冲盘14之间的间距。
31.本实施例中:将气缸11的可延伸长度设置大于四个车轮2底部与缓冲盘14之间的间距可通过气缸11的延伸带动缓冲盘14向下延伸,从而使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通过回正机构回正的一瞬间缓冲盘14有优先接触地面。
32.具体的,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前后侧壁均设置有防护罩3,且防护罩3与车轮2相匹配。
33.本实施例中:快递配送车本体1前后侧壁的四个防护罩3可提高对多个车轮2的防护效果。
34.具体的,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前后侧壁均开设有储物空间5,且两个储物空间5内插接有置物盒。
35.本实施例中:储物空间5内的储物盒用于快递的存放。
36.具体的,连接盘4的底部固定有弧形盘9,且弧形盘9与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弧度相匹配,弧形盘9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
37.本实施例中:连接盘4的底部固定的与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弧度相匹配的弧形盘9可在回正的过程中避免出现卡顿,配合弧形盘9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提高其回正复位的流畅度。
38.具体的,缓冲盘14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层,球形罩6内为空心状态,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底部设置有配重块。
39.本实施例中:在缓冲盘14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层可提高其使用寿命,并将球形罩6内为设为空心状态配合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底部设置的配重块使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重心在下,不易出现倾翻的同时在回正的过程中也更加流畅。
40.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在对快递进行配送的过程中利用其表面设置有防撞组件中连接盘4表面设置的多个雷达探测器15来对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行驶进行预判,一旦发现障碍物,则通过快递配送车本体1内制动系统对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行驶进行制动,降低快递配送车本体1行驶碰撞的概率,并且即使出现颠簸的道路使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出现倾翻,可利用快递配送车本体1顶部设置有回正机构对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倾翻进行回正,利用球形罩6内壁中的电动伸缩杆7带动其贯穿球形罩6的延伸端固定有斜撑8与地面进行顶动,配合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外形使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翻转,实现快递配送车本体1底部四个车轮2优先接触地面,从而实现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自动回正,无需人工干涉,避免对配送效率造成影响,在斜撑8的表面设置的缓冲层可在斜撑8接触地面时具有缓冲效果,避免造成过大的压力,在斜撑8的顶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弧度可在对地面顶动时提高复位回正的效果,将球形罩6的外表面为半球体可使整个回正机构回正效率更高,并且在球形罩6的表面包裹有橡胶层可在快递配送车本体1出现倾翻后提高对快递配送车本体1整体的防护性,缓冲机构的设置可在快递配送车本体1进行回正的一瞬间通过气缸11带动其延伸端连接的缓冲盘14向外延伸,使缓冲盘14优先接触地面,避免对快递配送车本体1底部四角处的四个车轮2造成冲击,提高对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整体防护性,缓冲组件的设置可利用连接盘12底部多个缓冲弹簧13与缓冲盘14连接,从而使缓冲盘14接触地面的一瞬间起到缓冲的作用,将气缸11的可延伸长度设置大于四个车轮2底部与缓冲盘14之间的间距可通过气缸11的延伸带动缓冲盘14向下延伸,从而使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通过回正机构回正的一瞬间缓冲盘14有优先接触地面,快递配送车本体1前后侧壁的四个防护罩3可提高对多个车轮2的防护效果,储物空间5内的储物盒用于快递的存放,连接盘4的底部固定的与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弧度相匹配的弧形盘9可在回正的过程中避免出现卡顿,配合弧形盘9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层提高其回正复位的流畅度,在缓冲盘14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层可提高其使用寿命,并将球形罩6内为设为空心状态配合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底部设置的配重块使整个快递配送车本体1的重心在下,不易出现倾翻的同时在回正的过程中也更加流畅。
4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