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摩托车车体中护板后段的制作方法

2022-11-14 22:28: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摩托车车体中护板后段。


背景技术:

2.摩托车护板能够保护摩托车内部部件的外壳,也能够对摩托车上的部件实现固定限位的作用且使摩托车的外观更加美观,同时摩托车护板现在大部分都是用工程塑料asa制作,asa保持了abs的高强度,高抗冲,耐老化,并且asa耐候性极佳,可以在室外长期保持不变色,性质不发生改变。
3.现有的摩托车中护板的位置在摩托车坐垫下方,能够对我们的腿部进行保护使我们骑行时更加舒适,但现有的中护板与其他护板安装时较为麻烦,且安装后之间的间隙过大。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摩托车车体中护板后段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摩托车中护板的位置在摩托车坐垫下方,能够对我们的腿部进行保护使我们骑行时更加舒适,但现有的中护板与其他护板安装时较为麻烦,且安装后之间的间隙过大。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摩托车车体中护板后段,包括车体前板和车体中护板,所述车体前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
7.所述车体中护板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固定片相对应的中护板固定柱,所述车体中护板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u型固定顶片和固定顶柱。
8.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固定片上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车体中护板上开设有与第二固定片相对应的圆形通孔。
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圆形通孔可以实现对第二固定片和车体中护板之间的固定。
10.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护板固定柱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片相对应的凹槽,且中护板固定柱和第一固定片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通孔。
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了车体前板可以通过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与车体中护板的固定进而完成固定车体前板和车体中护板之间的固定。
12.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体前板的内壁开设有与车体中护板外形相对应的凹面。
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车体前板的内壁和车体中护板相互贴合。
14.本实用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车体中护板的外壁开设有与车体前板外形相对应的凹面。
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保证车体中护板的外壁能够与车体前板的内壁相互贴合,且通过两个凹面能够使车体前板和车体中护板之间紧密卡合在一起,减小了车体前板和车体
中护板之间的缝隙。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前板和车体中护板上设计两个相互贴合的凹面,使车体前板和车体中护板之间相互卡合并通过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和中护板固定柱进行固定,减小了车体前板和车体中护板之间的缝隙;
18.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多个u型固定顶片和固定顶柱在实现对护板内部部件固定的同时,也能够将车体中护板与车体部件隔开一定距离,避免在行驶中车体内部产生的热量对我们造成伤害;
19.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车体中护板中心部分制作成向外凸出的流线型结构,使车体更加美观的同时,也增加了车体中护板的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中护板内部结构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车体前板内部结构图。
24.图中:1、车体前板;2、车体中护板;3、第一固定片;4、第二固定片;5、中护板固定柱;6、u型固定顶片;7、固定顶柱。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26.请参阅图1-图4,一种摩托车车体中护板后段,包括车体前板1和车体中护板2,车体前板1的内壁开设有与车体中护板2外形相对应的凹面,保证车体前板1的内壁和车体中护板2相互贴合,车体中护板2的外壁开设有与车体前板1外形相对应的凹面,保证车体中护板2的外壁能够与车体前板1的内壁相互贴合,且通过两个凹面能够使车体前板1和车体中护板2之间紧密卡合在一起,减小了车体前板1和车体中护板2之间的缝隙,车体前板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固定片3和第二固定片4,第二固定片4上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车体中护板2上开设有与第二固定片 4相对应的圆形通孔,通过圆形通孔可以实现对第二固定片4和车体中护板2之间的固定;
27.如图2所示,车体中护板2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固定片3相对应的中护板固定柱5,中护板固定柱5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片3相对应的凹槽,且中护板固定柱5和第一固定片3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通孔,保证了车体前板1可以通过第一固定片3和第二固定片4与车体中护板2的固定进而完成固定车体前板1和车体中护板2之间的固定,车体中护板2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u型固定顶片6和固定顶柱7。
28.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车体前板1上的第一固定片3和第二固定片 4分别与中护板固定柱5和车体中护板2上的通孔进行卡合,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多个u型固定顶片6和固定顶柱7在实现对护板内部部件固定的同时,也能够将车体中护板2与车体部件隔开一定
距离,避免在行驶中车体内部产生的热量对我们造成伤害。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车体中护板后段,包括车体前板(1)和车体中护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前板(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固定片(3)和第二固定片(4);所述车体中护板(2)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固定片(3)相对应的中护板固定柱(5),所述车体中护板(2)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u型固定顶片(6)和固定顶柱(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体中护板后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片(4)上开设有圆形通孔,且车体中护板(2)上开设有与第二固定片(4)相对应的圆形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体中护板后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护板固定柱(5)上开设有与第一固定片(3)相对应的凹槽,且中护板固定柱(5)和第一固定片(3)上均开设有相对应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体中护板后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前板(1)的内壁开设有与车体中护板(2)外形相对应的凹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车体中护板后段,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中护板(2)的外壁开设有与车体前板(1)外形相对应的凹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车体中护板后段,包括车体前板和车体中护板,所述车体前板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所述车体中护板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一固定片相对应的中护板固定柱,所述车体中护板内壁上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U型固定顶片和固定顶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前板和车体中护板上设计两个相互贴合的凹面,使车体前板和车体中护板之间相互卡合并通过第一固定片和第二固定片和中护板固定柱进行固定,减小了车体前板和车体中护板之间的缝隙。了车体前板和车体中护板之间的缝隙。了车体前板和车体中护板之间的缝隙。


技术研发人员:张联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联贵灯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2/11/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