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0-22 10:26: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涵道风扇技术领域,具体为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生产和生活中,风扇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根据生产生活需要,对风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进要保证风扇的低噪音,也要保证风扇的高风速。而现有技术中的风扇要达到一定的风量需要提高转速,当转速提高到一定的速度时,还会引起风扇叶片的振动以及产生噪音。振动会给设备结构带来一定的破坏,噪音会影响了人们生产、生活的环境品质。有效降低风扇的运行噪音,将有助于改善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噪声环境,提升使用体验。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风扇在转动时,叶轮与边框之间也容易出现泄压的情况,降低了风扇送风的效率。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一种低噪音、振动小、防泄压且送风效率高的风扇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风扇风压小、噪音大、振动强且送风效率低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体用了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该风扇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通过柔性固定件固定连接马达支架;所述马达支架上具有转轴安装孔,所述转轴安装孔内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壳体进风口一端设置有马达,用于带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转轴靠近所述壳体出风口一端设置有叶轮,用于转动送风;所述壳体出风口处设置有整流罩,所述整流罩的内径沿出风方向逐渐减小,用于增压以及气流调整。
6.进一步的,所述叶轮包括:轮毂以及叶片,其中,所述轮毂中心具有通孔,用于固定所述转轴;多个所述叶片的叶根沿周向均匀连接在所述轮毂的外壁上,用于在所述轮毂的带动下转动送风。
7.进一步的,所述叶轮还包括轮圈,所述轮圈内壁与所述叶片的叶梢固定连接,用于提升所述叶片的强度。
8.进一步的,所述轮圈上具有增压环,增压环与所述整流罩内设置的动密封环组成动密封结构。
9.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沿出风方向上,所述整流罩进风口设置有斜向导流筋和/或所述整流罩出风口设置有导流筋,用于气流导流。
10.进一步的,所述整流罩轴心处设置有导流柱,用于气流导流。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外一种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该风扇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通过柔性固定件相对设置有第一马达支架和第二马达支架;所述第一马达支架和所述第二马达支架上均具有转轴安装孔,所述第一马达支架的所述转轴安装孔内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马达支架的所述转轴安装孔内通过轴承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相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马达,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轴
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另外一端向所述壳体进风口延伸,且端部固定连接有大叶轮;所述第二转轴另外一端向所述壳体出风口延伸,且端部固定连接有小叶轮;所述壳体出风口处设置有整流罩,所述整流罩的内径沿出风方向逐渐减小,用于增压以及气流调整。
12.进一步的,所述大叶轮包括:内轮毂、外轮毂、叶片和大轮圈,其中,所述内轮毂与所述外轮毂同心设置,且所述内轮毂固定在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内轮毂外壁与所述外轮毂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流筋,用于气体导流;多个所述叶片的叶根沿周向均匀连接在所述外轮毂的外壁上,用于在所述内轮毂以及所述外轮毂的带动下转动送风;所述大轮圈内壁与所述叶片的叶梢固定连接,用于提升所述叶片的强度;所述小叶轮包括:轮毂、叶片和小轮圈,其中,所述轮毂中心具有通孔,用于固定在所述第二转轴上;多个所述叶片的叶根沿周向均匀连接在所述轮毂的外壁上,用于在所述轮毂的带动下转动送风;所述小轮圈内壁与所述叶片的叶梢固定连接,用于提升所述叶片的强度。
13.进一步的,所述大轮圈上具有增压环,增压环与所述壳体之间组成动密封结构。
1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整流罩出风口设置有导流筋,用于气流导流;所述整流罩轴心处设置有导流柱,用于气流导流。
15.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转子轴流风扇具有以下益处:相比较现有技术,该风扇结构中的叶轮与壳体之间采用动密封结构,能够在风扇转动时有效的避免泄压,同等转速下提高风速,大大提升送风效率。柔性固定件的设置能够大大降低振动的传递效率,进而降低振动产生的噪音。
16.另外,双马达设计的风扇结构,其双叶轮能够单独控制。通过控制不同叶轮的转速,进而提升风扇壳体内的气压压强,提高送风效率。
17.应了解的是,上述一般描述及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仅为示例性及阐释性的,其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主张的范围。
附图说明
18.下面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的一部分,其绘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实施例,所附附图与说明书的描述一起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实施例二的叶轮结构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实施例三的结构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实施例三的叶轮结构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的叶轮实施例四的结构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的叶轮实施例五的结构图。
26.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的叶轮实施例六的结构图。
27.图9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的叶轮实施例七的结构图。
28.图10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的叶轮实施例八的结构图。
29.图1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的叶轮实施例九的结构图。
30.图1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实施例四的结构图。
31.图1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实施例五的结构图。
32.图1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实施例六的结构图。
33.图1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实施例七的结构图
34.图1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实施例八的结构图
35.附图标记说明:
36.1-壳体、2-柔性固定件、3-马达支架、4-轴承、5-转轴、6-马达、7-叶轮、8-整流罩、9-轮毂、10-叶片、11-轮圈、12-增压环、13-动密封环、14-斜向导流筋、15-导流筋、16-导流柱、17-第一马达支架、18-第二马达支架、19-第一转轴、20-第二转轴、21-大叶轮、22-小叶轮、23-内轮毂、24-外轮毂、25-大轮圈、26-小轮圈、27-限位柱、28-壳体固定架、29-导流片、30-风扇立柱、31-风扇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37.现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38.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技术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39.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如图1所示为该风扇结构的实施例一的结构图。该该风扇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上具有进气格栅,进气格栅设置在壳体1的进气口以及壳体进气口处的圆周上。壳体1内通过柔性固定件2固定连接马达支架3。本实施例中,壳体1内部具有与马达支架3固定孔位置对应的限位柱27,柔性固定件2中心具有固定孔,限位柱穿过固定孔并通过螺钉将限位柱27与柔性固定件2进行固定。柔性固定件2侧壁具有环形固定槽,马达支架3卡接在该环形固定槽内。
40.马达支架3上具有转轴安装孔,转轴安装孔内通过轴承4固定连接有转轴5。转轴5靠近壳体1进风口一端设置有马达6,用于带动转轴5转动。马达6包括转子和定子,本实施例中转子与转轴5固定连接,定子固定在马达支架上。供电后定子与转子作用,推动转子转动,进而带动转轴5转动。另外,转轴5靠近壳体1出风口一端设置有叶轮7,用于转动送风。
41.壳体1出风口处设置有整流罩8,整流罩8的内径沿出风方向逐渐减小,用于增压以及气流调整。整流罩8内径逐渐减小能够提升壳体1以及整流罩8腔体内的气压,有利于提升风扇的出风速度。
42.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叶轮7包括:轮毂9以及叶片10。其中,轮毂9中心具有通孔,用于固定转轴5。
43.多个叶片10的叶根沿周向均匀连接在轮毂9的外壁上,用于在轮毂9的带动下转动送风。如图4所示为叶轮的应用结构图。
44.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叶轮7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例相较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叶轮7还包括轮圈11,轮圈11内壁与叶片10的叶梢固定连接,用于提升叶片10的强度。轮圈11与叶片10的叶梢固定连接能够降低叶轮7转动时叶梢发生震颤,避免了因震颤带来的振动,降低了噪音。如图2所示为该叶轮7的应用结构图。
45.如图1所示的叶轮7为本实用新型中叶轮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该实施方式相较于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轮圈11上还具有增压环12,增压环12与整流罩8内设置的动密封环13组成动密封结构。本实施例中,沿风扇的轴向,动密封环13靠近增压环12的一面具有动密封槽,增压环12伸入动密封槽内,增加气流从叶轮7泄压的路径,提高壳体1出风口以及整流罩8内腔的压力,提升风扇的出风速度。
46.如图6、图7和图8所示为叶轮7具有5片叶片10的实施例。其中,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叶轮7包括轮毂9、叶片10、轮圈11以及增压环12。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叶轮7包括轮毂9、叶片10和轮圈11。图8所示的实施例中,叶轮7包括轮毂9和叶片10。
47.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为叶轮7具有3片叶片10的实施例。其中,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叶轮7包括轮毂9、叶片10、轮圈11以及增压环12。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叶轮7包括轮毂9、叶片10和轮圈11。图11所示的实施例中,叶轮7包括轮毂9和叶片10。
4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沿出风方向上,整流罩8进风口设置有斜向导流筋14和/或整流罩8出风口设置有导流筋15,用于气流导流。
49.具体的,如图12所示的一种实施例中,沿出风方向上,整流罩8进风口设置有斜向导流筋14,用于为壳体1内部流动的气流进行导流。气流经过斜向导流筋14的导流能够规范气流流向,避免出现湍流的情况,提升了气流的流速且能够降低风噪。
50.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沿出风方向上,整流罩8出风口设置有导流筋15,用于为壳体1内部流动的气流进行导流。气流经过导流筋15的导流能够规范气流流向,避免出现湍流的情况,提升了气流的流速且能够降低风噪。
51.如图14所示的实施例种的,沿出风方向上,整流罩8进风口设置有斜向导流筋14,且整流罩8出风口设置有导流筋15,斜向导流筋14以及导流筋15用于为壳体1内部流动的气流进行导流。气流经过斜向导流筋14以及导流筋15的导流能够规范气流流向,避免出现湍流的情况,提升了气流的流速且能够降低风噪。
52.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整流罩8轴心处还设置有导流柱16,用于气流导流。如图13所示的实施例中,整流罩8的轴心处设置有导流柱16,导流柱16与整流罩8内壁之间形成涵道,能够限制气流在导流柱16与整流罩8内壁之间流动。该环形涵道在轴向方向上对应叶轮7的叶片10的位置,保持气流沿直线流动,提升气流流动的速度,同时避免气流发生过大的湍流,进而引发过大的风噪。
53.如图1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外一种低噪音高压力涵道风扇结构。该实施例中,该风扇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内通过柔性固定件2相对设置有第一马达支架17和第二马达支架18。该实施例中,壳体1内部具有壳体固定架28,第一马达支架17和第二马达支架18分别位于壳体固定架28的两侧。具体的,第一马达支架17位于靠近壳体1进风口的一侧,第二马达支架18位于靠近壳体1出风口的一侧。
54.第一马达支架17和第二马达支架18上均具有转轴安装孔,第一马达支架17的转轴安装孔内通过轴承4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19。第二马达支架18的转轴安装孔内通过轴承4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20。第一转轴19与第二转轴20插入转轴安装孔的一端接近但是不接触。且第一转轴19和第二转轴20相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马达6,用于带动第一转轴19和第二转轴20转动。马达6包括转子和定子,本实施例中转子与第一转轴19以及第二转轴20的端部固定连接,定子固定在第一马达支架17以及第二马达支架18上。供电后定子与转子作用,推动
转子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19以及第二转轴20转动。另外,第一转轴19另外一端向壳体1进风口延伸,且端部固定连接有大叶轮21,用于转动送风。
55.第二转轴20另外一端向壳体1出风口延伸,且端部固定连接有小叶轮22,用于转动送风。
56.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带动第一转轴19转动的马达6以及带动第二转轴20转动的马达6能够单独控制。即能够实现第一转轴19和第二转轴20同时转动,也能够实现第一转轴19单独转动或第二转轴20单独转动。另外,马达6能够实现正转或反转,根据需要设置马达6带动第一转轴19或第二转轴20的转向。
57.壳体1出风口处设置有整流罩8,整流罩8的内径沿出风方向逐渐减小,用于增压以及气流调整。整流罩8内径逐渐减小能够提升壳体1以及整流罩8腔体内的气压,有利于提升风扇的出风速度。
58.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大叶轮21包括:内轮毂23、外轮毂24、叶片10和大轮圈25。其中,内轮毂23与外轮毂24同心设置,且内轮毂23固定在第一转轴19上。在内轮毂23外壁与外轮毂24内壁之间设置有多个导流筋15,用于气体导流。该导流筋15围绕内轮毂23的外壁一周均匀设置,且是沿着径向延伸至外轮毂24内壁上。
59.多个叶片10的叶根沿周向均匀连接在外轮毂24的外壁上,用于在内轮毂23以及外轮毂24的带动下转动送风。
60.大轮圈25内壁与叶片10的叶梢固定连接,用于提升叶片10的强度。大轮圈25与叶片10的叶梢固定连接能够降低大叶轮21转动时叶梢发生震颤,避免了因震颤带来的振动,降低了噪音。
61.另外,小叶轮22包括:轮毂9、叶片10和小轮圈26。其中,轮毂9中心具有通孔,用于固定在第二转轴20上;
62.多个叶片10的叶根沿周向均匀连接在轮毂9的外壁上,用于在轮毂9的带动下转动送风。
63.小轮圈26内壁与叶片10的叶梢固定连接,用于提升叶片10的强度。小轮圈26与叶片10的叶梢固定连接能够降低小叶轮22转动时叶梢发生震颤,避免了因震颤带来的振动,降低了噪音。
64.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大轮圈25上具有增压环12,增压环12与壳体1之间组成动密封结构。本实施例中,沿风扇的轴向,沿径向,增压环12靠近壳体1的位置,壳体1上具有动密封槽,增压环12伸入动密封槽内,增加气流从叶轮7泄压的路径,提高壳体1出风口以及整流罩8内腔的压力,提升风扇的出风速度。
65.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整流罩8出风口设置有导流筋15,用于气流导流。气流经过导流筋15的导流能够规范气流流向,避免出现湍流的情况,提升了气流的流速且能够降低风噪。另外,整流罩8轴心处设置有导流柱16,用于气流导流。整流罩8的轴心处设置有导流柱16,导流柱16与整流罩8内壁之间形成涵道,能够限制气流在导流柱16与整流罩8内壁之间流动。该环形涵道在轴向方向上对应大叶轮21以及小叶轮22上的叶片10的位置,保持气流沿直线流动,提升气流流动的速度,同时避免气流发生过大的湍流,进而引发过大的风噪。
66.另外,在整流罩8出风口的导流筋15上还设置有环形的导流片29,导流片29的轴心
与转轴轴心相同。导流片29的最大直径等于小叶轮20的最大外径,用于将大叶轮19和小叶轮20的气流分别进行导流,避免气流发生过大的湍流。
67.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本实施例中,风扇结构还具有风扇立柱30以及风扇底座31。其中,风扇立柱30的一端固定连接壳体1的外壁,另外一端与风扇底座31固定连接,用于支撑风扇壳体1。
6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