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座骨架装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与流程

2022-09-15 06:0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座骨架装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2.汽车宽大双人椅座架装配中,因该座椅区别其他车型座椅通过螺栓锁付车身进行固定,而且采用脚架锁扣形式,不仅可固定在车身定位销内,还可以固定轨道上增加滑动功能,又增加整椅前翻功能便于乘车人员进出后排,因此座椅强度、安全性要高于其他类型。
3.组立宽大双人椅座架安装较为复杂,工艺要求高、装配配件大,造成补给次数频繁,且上油位置不匀容易导致作动异响,涂油后零件聚集料盒、拿取时容易污染其他非上油区,座架平放置工作桌上也导致作业人员长期弯腰进行装配,增加疲劳度。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座骨架装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不仅结构合理,而且便捷高效。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座骨架装配设备,包括工作桌,所述工作桌一侧设有固定套供料涂油机构,另一侧设有线边料供料机构,所述工作桌上端经物料架陈列有若干料盒,并经物料架与工作桌后方的补料台车对接,所述补料台车底端开设有定位孔,并经该定位孔与下方补料小车对接。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套供料涂油机构包括涂油机架,所述涂油机架上设有横向延伸以输送固定套的输送线,所述输送线一端与涂油机架旁侧的振动盘输出端对接供料,所述输送线上方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阻挡组件、刷油组件、定位组件及出料组件,所述刷油组件包括有马毛刷、输油管与储油桶,涂油机架上固设有驱动马毛刷转动的马毛刷电机,所述马毛刷顶端与输油管输出端对接,所述输油管输入端储油桶连接,输送线下方设置有用以顶升固定套至马毛刷位置的顶升组件。
7.进一步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固连在涂油机架上的升降基座,所述升降基座下方阵列设有若干顶升气缸,该顶升气缸顶部均穿出升降基座且均固连在一工装板上,该工装板上表面固设有同步电机,同步电机输出端经同步带连接有一竖向延伸的顶升杆,所述顶升杆近顶端处沿其外周固设有凸缘以支撑固定套;所述输送线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输送带,所述顶升杆位于两输送带之间,该输送带均经同一个输送电机驱动;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斜向固连在涂油机架上的定位气缸,所述定位气缸活塞杆斜向下延伸并固连有呈l型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水平段后端凹设有配合固定套呈梯形的限位槽;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固定在涂油机架上的阻挡气缸,所述阻挡气缸输出端竖向下延伸并固连有挡板,所述定位组件横向间隔设有两组。
8.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线前后侧对称设有护板,两护板均固连在涂油机架上,并沿其横向延伸方向其上表面间隔设有若干光电开关,该光电开关均与固定套同水平设置;所述出料组件包括顶端开口的出料盒,所述输送线输出端经一导向板与出料盒对接,所述出料
盒两侧内壁对称设有辊轴,所述辊轴沿出料盒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且辊轴内端均转动连接有以利支撑固定套的辊子,所述出料盒进料端底部设有出料气缸,该出料气缸顶部活塞杆与出料盒固连。
9.进一步的,所述线边料供料机构包括升降台车,所述升降台车包括基座,基座上固连有两竖向延伸的支撑柱,两支撑柱顶部之间经支撑连杆固连,所述基座上固连有两与支撑柱间隔设置的导柱,两导柱上均竖向滑接有滑柱,两滑柱均固连在用以置放线边料盒的升降台总成上,所述升降台总成经滑轮机构总成竖向调位,该滑轮机构总成包括若干固定在支撑连杆上的第一滑轮,所述升降台总成下方设有若干第二滑轮,该第二滑轮均经拉伸弹簧与基座挂接定位,所述升降台总成一端固连牵引绳,牵引绳另一端依次绕接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后固连在升降台总成另一端;所述导柱与支撑柱平行设置,且导柱与支撑柱顶端均与夹设于两者之间的支撑连杆固连;所述基座下端均设有若干脚轮。
10.进一步的,所述物料架包括主支撑架、空料架与补料架,所述补料架斜向架设在主支撑架上层,且主支撑架前端横向架设有避免料盒滑出的挡架,所述主支撑架顶端侧部朝后凸出有第一对接导轨;所述空料架斜向架设在主支撑架下层,所述空料架左右侧的主支撑架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两第一转杆后端均延伸出主支撑架且端部之间固连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挡杆,所述第一挡杆一端底部设有第一导向轮;所述补料架自后朝前斜向下设置,空料架自后朝前斜向上设置。
11.进一步的,所述补料台车包括补料框架,补料框架内设有与补料架同向对接的台车补料架以及与空料架同向对接的台车空料架,所述台车空料架前端补料框架上朝前延伸有与第一导向轮对接的第二对接导轨,该第二对接导轨斜向延伸以利第一导向轮顺着第二对接导轨抬升;所述补料框架顶端左右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前端之间经第二挡杆连接,所述第二挡杆一端底部设有与第一对接导轨对接的第二导向轮;所述工作桌下方固设有边料空盒置放架,所述边料空盒置放架、补料架、空料架、台车补料架及台车空料架内均设有以利滑动的滑道;补料台车底部设有若干补料台车脚轮;所述工作桌上表面固设有横向延伸的支撑架,支撑架位于物料架前侧。
12.进一步的,所述补料小车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经电机驱动的行车轮,底座顶部固设有支撑架并于支撑架内设置环形框架,所述环形框架前后侧均滑接有活动杆,两活动杆均呈u型且其两端均经滑块与环形框架滑接,每个活动杆两端的滑块之间均经横向延伸的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上端及环形框架前后端顶部均固设有复位顶块,两连杆上端的复位顶块与相近侧环形框架上的顶块之间均设有纵向放置的弹簧,所述两连杆之间的底座上固设有两机械阀,两机械阀的阀杆均竖向伸出以供两连杆前后滑移拨动,所述支撑架顶部固设有与两机械阀连接并经其控制的定位拖车机构。
13.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拖车机构包括拖车气缸,该拖车气缸活塞杆顶端固连有定位杆,定位杆顶端朝下凹设有定位槽并于定位槽内经销轴转动连接有转轮;所述环形框架呈矩形,所述活动杆包括前活动杆与后活动杆,对应两连杆分别为前连杆与后连杆,所述前连杆与后连杆顶部的复位顶块之间也设有缓冲弹簧;所述支撑架顶端左右侧对称设有两导向铝管;所述底座上固设有电源箱;所述底座前后端底部均设有以利直行的轨道导轮。
14.一种座骨架装配设备的工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启动固定套供料涂油机构,固定套经振动盘输送至输送线,阻隔组件用于阻断固定套直线行进;定位组件中定位板
上端顶缸顶出、靠近输送线对固定套进行限位,阻挡机构将后方的固定套进行限位,第三光电开关信号传输马毛刷电机与同步电机,顶升气缸组将工装板进行顶升、同步轮上端顶升杆将固定套同步举升,同步电机启动、同步带带动同步轮,同步轮带动固定套顺时针转动,马毛刷通过马毛刷电机转动可将吐出油脂旋转均匀涂抹至转动中固定套;定位机构收缩回位状态,远离输送线给予固定套足够的输送空间,经过涂油后顶升气缸组回位将工装板下降、固定套通过导向板落入出料盒,固定套平稳掉落辊子组成的送料轨道供人工拿取;接着将待组装座骨架放置在工作台上,通过人工分别从料盒、出料组件及线边料供料机构拿取配件进行组装,具体的:当上层线边料盒内部零件经拿取组装后搬离,拉伸弹簧反作用力收紧,升降台总成跟随牵引绳拉伸而复位,使得下一层线边料盒上升至设定位置;空的线边料盒放置边料空盒置放架内进行存放;线边料盒放置升降台总成上端堆叠,升降台总成在负载情况下下降,牵引绳进行收缩,滑轮机构被拉伸,拉伸弹簧拉开,滑柱支撑升降台总成同时下降;在需要对料盒进行补料时,第一导向轮接触第二对接导轨时将抬升,第一转杆转动将带动第一挡杆将朝上摆动,空的料盒无限制,即空料架上的空料盒将顺着滑道自行滑至台车空料架内以便后续补料;而第一对接导轨为朝后斜向下延伸,在转移空料盒的同时,同理,补料后的料盒将顺着台车补料架滑至补料架上,完成补料工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方法是通过改变自动化设备涂油工件固定套上油方式,提高油脂附着效果、并且根据工艺需求控制其数量、避免二次污染;通过人体工程学改变作业人员立姿弯腰作业疲劳状态;采用铝合金线棒制作无动力台车及其载具,工作台料架与送料台车高度同一、轻轻推动,依靠滑动和重力实现对接,不需逐个搬动容器,直接体现对作业人员作业工作强度,降低步行距离、减轻弯腰动作,提高生产输效率。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去除补料小车及补料台车的构造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套供料涂油机构的构造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套供料涂油机构去除部分涂油机架后内部构造示意图;图5为图4中z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刷油组件与顶升组件的配合示意图;图7为图6中y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出料组件的构造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工作桌的构造示意图;图10为图9的侧视图;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台车的构造示意图;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补料台车的构造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补料台车与工作桌的配合示意图;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升降台车与工作桌的配合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座座架的零件示意图;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座座架安装示意图一;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座座架安装示意图二;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补料小车的构造示意图;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补料小车去除支撑架后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1为图20中定位拖车机构的放大示意图;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补料小车的主视图;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补料小车的侧视图;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补料台车的构造示意图;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补料小车与补料台车配合状态示意图。
18.图中:a-固定套供料涂油机构,b-补料小车,c-线边料供料机构,a1-涂油机架,a2-固定套,a3-输送线,a4-振动盘,a5-阻挡组件,a6-刷油组件,a7-定位组件,a8-出料组件,a9-马毛刷,a10-输油管,a11-储油桶,a12-马毛刷电机,a13-顶升组件,a14-升降基座,a15-顶升气缸,a16-工装板,a17-同步电机,a18-顶升杆,a19-输送带,a20-定位气缸,a21-定位板,a22-限位槽,a23-阻挡气缸,a24-挡板,a25-护板,a26-第一光电开关,a27-第二光电开关,a28-第三光电开关,a29-第四光电开关,a30-直线振动机,a31-阻隔组件,a32-阻隔气缸,a33-阻隔块,a34-出料盒,a35-导向板,a36-辊轴,a37-辊子,a38-出料气缸,a39-自动注脂器,a40-油雾器,a41-注油嘴,a42-同步轮,a43-输送电机,a44-同步带;b1-底座,b2-电机,b3-行车轮,b4-支撑架,b5-环形框架,b6-滑块,b7-复位顶块,b8-弹簧,b9-前机械阀,b10-后机械阀,b11-定位拖车机构,b12-拖车气缸,b13-定位杆,b14-定位槽,b15-前活动杆,b16-后活动杆,b17-前连杆,b18-后连杆,b19-导向铝管,b20-电源箱,b21-轨道导轮,b22-导板,b23-补料导轨,b24-转轮,b25-缓冲弹簧; c1-工作桌,c2-料盒,c3-升降台车,c4-基座,c5-支撑柱,c6-支撑连杆,c7-导柱,c8-滑柱,c9-线边料盒,c10-升降台总成,c11-第一滑轮,c12-第二滑轮,c13-拉伸弹簧,c14-牵引绳,c15-脚轮,c16-主支撑架,c17-空料架,c18-补料架,c19-挡架,c20-第一对接导轨,c21-第一转杆,c22-第一挡杆,c23-第一导向轮,c24-补料台车,c25-补料框架,c26-台车补料架,c27-台车空料架,c28-第二对接导轨,c29-第二转杆,c30-第二挡杆,c31-第二导向轮,c32-边料空盒置放架,c33-滑道,c34-补料台车脚轮,c35-支撑架,c36-不锈钢碗,c37-物料架,c38-定位孔,c39-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选择组装双座座架,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20.如图1~25所示,一种座骨架装配设备,一种座骨架装配设备,包括工作桌,所述工作桌一侧设有固定套供料涂油机构a,另一侧设有线边料供料机构c,所述工作桌上端经物料架陈列有若干料盒,并经物料架与工作桌后方的补料台车对接,所述补料台车底端开设有定位孔c38,并经该定位孔与下方补料小车b对接。
2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套供料涂油机构包括涂油机架a1,所述涂油机架上设有横向延伸以输送固定套a2的输送线a3,所述输送线一端与涂油机架旁侧的振动盘a4输
出端对接供料,所述输送线上方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有阻挡组件a5、刷油组件a6、定位组件a7及出料组件a8,所述刷油组件包括有马毛刷a9、输油管a10与储油桶a11,涂油机架上固设有驱动马毛刷转动的马毛刷电机a12,所述马毛刷顶端与输油管输出端对接,所述输油管输入端储油桶连接,输送线下方设置有用以顶升固定套至马毛刷位置的顶升组件a13。
2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固连在涂油机架上的升降基座a14,所述升降基座下方阵列设有四个顶升气缸a15,该顶升气缸顶部均穿出升降基座且均固连在一工装板a16上,该工装板上表面固设有同步电机a17,同步电机输出端经同步带a44连接有一竖向延伸的顶升杆a18,即顶升杆底端与工装板转动连接并经同步轮a42与同步带连接,以驱动顶升杆转动,所述顶升杆近顶端处沿其外周固设有凸缘以支撑固定套,所述固定套内呈阶梯孔状,顶升杆顶端自下朝上穿入固定套并经凸缘顶接在阶梯孔处完成顶升。
2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线包括两平行设置的输送带a19,所述顶升杆位于两输送带之间,即固定套架设在两输送带上,其中心处无支撑以避免顶升杆与输送线产生干涉,该输送带均经同一个输送电机a43驱动。
2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斜向固连在涂油机架上的定位气缸a20,所述定位气缸活塞杆斜向后下方延伸并固连有呈l型的定位板a21,该定位板的前端竖直段与气缸活塞杆连接,所述定位板水平段后端凹设有配合固定套呈梯形的限位槽a22,即当单个固定套达到顶升工位时将进入限位槽内并限制继续前进,此时顶升组件动作将位于限位槽内的固定套顶起至涂油工位,完成涂油工作。
2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阻挡组件包括固定在涂油机架上的阻挡气缸a23,所述阻挡气缸输出端竖向下延伸并固连有挡板a24,所述定位组件前后间隔设有两组,且两组定位组件之间间隔一个固定套的宽度,即保证涂油的有序性及稳定性。
2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输送线前后侧对称设有护板a25,两护板均固连在涂油机架上,并沿其横向延伸方向其上表面间隔设有若干光电开关,该光电开关均与固定套同水平设置以利于监测固定套到位关系,光电开关共设置有四个,沿输送方向自后朝前依次为第一光电开关a26、第二光电开关a27、第三光电开关a28与第四光电开关a29,其中第一光电开关与阻隔组件链接,即当第一光电开关感应到该位置已有固定套的情况下将启动阻隔组件,避免持续输送固定套至输送线上,第二光电开关与位于前侧的阻挡组件链接,即负责将固定套放出至顶升工位;第三光电开关位于顶升工位与顶升组件及马毛刷电机链接,即固定套到达顶升工位由第三光电开关感应到位并驱动顶升组件与马毛刷电机动作;第四光电开关与位于后侧的阻挡组件链接,即在固定套完成涂油并经第四光电开关感应到后将驱动阻挡机构放入下一固定套,即将固定套输送至待顶升的工位。
2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盘输出端与输送线之间经直线振动机a30对接,所述直线振动机输出端上方设有用以阻隔固定套进入输送线的阻隔组件a31,所述阻隔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阻隔气缸a32及阻隔气缸底部输出端固连的阻隔块a33。
2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出料组件包括顶端开口的出料盒a34,所述输送线输出端经一导向板a35与出料盒对接,所述出料盒两侧内壁对称设有辊轴a36,所述辊轴沿出料盒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且辊轴内端均转动连接有以利支撑固定套的辊子a37,所述出料盒进料端底部设有出料气缸a38,该出料气缸顶部活塞杆与出料盒固连,通常将要出料时通过出料气缸将出料盒顶起至倾斜并与导向板对接,固定套将顺着辊子滑至底部,收集完成后出料
气缸复位将出料盒复位至水平,以便拿取固定套。
2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储油桶输出端经自动注脂器a39及油雾器a40与输油管连接,所述输油管输出端固设有注油嘴a41,至于自动注脂器定量注脂原理为通用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油雾器靠微雾来稳定给油、将油脂通过输油管送入注油嘴吐出,马毛刷通过电机转动可将吐出油脂旋转均匀涂抹至固定套;涂油机架用于定位顶升气缸组,定位在升降基座下端,气缸顶杆链接工装板,工装板承载同步电机,气缸组可以控制搭载同步电机的工装板上下运动,同步电机联动轴用于带动同步带,同步带联动同步轮转动,同步轮可与工件固定套链接、使其顺时针旋转。
30.固定套供料涂油机构的工作原理:先将涂油设备打开、设置自动注脂器加工参数;压力70:1,气压0.4~0.8mpa,流量:800g/min,设定参数3 min注入0.8g~1.35g;油脂靠油雾器将微雾来稳定给油、油脂通过输油管送入注油嘴吐出;振动盘通过料斗下面有个脉冲电磁铁,使料斗作垂直方向振动,由于受到这种振动而沿螺旋轨道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经过一系列轨道的筛选或者姿态变化,零件能够按照要求呈统一状态自动进入直线振动机;阻隔组件用于阻断固定套直线行进;定位组件中定位板上端顶缸顶出、靠近输送线对固定套进行限位,阻挡机构将后方的固定套进行限位,第三光电开关信号传输马毛刷电机与同步电机,顶升气缸组将工装板进行顶升、同步轮上端顶升杆将固定套同步举升,同步电机启动、同步带带动同步轮,同步轮带动固定套顺时针转动,马毛刷通过马毛刷电机转动可将吐出油脂旋转均匀涂抹至转动中固定套;定位机构收缩回位状态,远离输送线给予固定套足够的输送空间,经过5~6秒涂油后顶升气缸组回位将工装板下降、固定套通过导向板落入出料盒,固定套平稳掉落辊子组成的送料轨道备用,定位组件重新顶出,且位于后侧的阻挡机构同时收缩将下一固定套放入;光电开关同步定位气缸当每组八个固定套涂油完毕后定位气缸顶杆上升进行限位,设备延迟15秒自动停止、待机状态。
3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线边料供料机构包括升降台车c3,所述升降台车包括基座c4,基座由多根铝管与外接t型接头拼接的矩形基座、脚轮由四个活动轮组成通过插杆连接,基座上固连有两竖向延伸的支撑柱c5,两支撑柱顶部之间经支撑连杆c6固连,所述基座上固连有两与支撑柱间隔设置的导柱c7,导柱平行设置在支撑柱前侧,两导柱上均竖向滑接有滑柱c8,两滑柱之间均固连在用以置放线边料盒c9的升降台总成c10上,所述升降台总成经滑轮机构总成竖向调位,该滑轮机构总成包括三个固定在支撑连杆上的第一滑轮c11,所述升降台总成下方设有两个第二滑轮c12,该第二滑轮均经拉伸弹簧c13与基座挂接定位,并经牵引绳与第一滑轮连接,所述升降台总成一端固连牵引绳c14,牵引绳另一端依次绕接第一滑轮与第二滑轮后固连在升降台总成另一端,使用时可在升降台总成上叠放若干线边料盒,使得两端牵引绳均被下拉,将带动下方第二滑轮上行,拉伸弹簧将被拉伸,而每当拿取线边料后使对升降台总成的压力下降,则在拉伸弹簧复位作用下,将带动升降台总成上行,即保证升降台总成始终保持在一定高度,便于拿取。
3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导柱与支撑柱平行设置,且导柱与支撑柱顶端均与夹设于两者之间的支撑连杆固连;所述基座下端均设有若干脚轮c15。
3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物料架c37包括主支撑架c16、空料架c17与补料架c18,主支撑架固连在工作桌上,所述补料架斜向架设在主支撑架上层,且主支撑架前端横向架设有避免料盒滑出的挡架c19,所述主支撑架顶端侧部朝后凸出有第一对接导轨c20;所述空
料架斜向架设在主支撑架下层,所述空料架左右侧的主支撑架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转杆c21,两第一转杆后端均延伸出主支撑架且端部之间固连有横向设置的第一挡杆c22,所述第一挡杆一端底部设有第一导向轮c23;所述补料架自后朝前斜向下设置,空料架自后朝前斜向上设置。
3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桌后侧设置有用以补料的补料台车c24,所述补料台车包括补料框架c25,补料框架内设有与补料架同向对接的台车补料架c26以及与空料架同向对接的台车空料架c27,即台车补料架与补料架同是自后朝前斜向下设置,台车空料架与空料架同是自后朝前斜向上设置,所述台车空料架前端补料框架上朝前延伸有与第一导向轮对接的第二对接导轨c28,该第二对接导轨斜向延伸以利第一导向轮顺着第二对接导轨抬升,即第二对接导轨朝前斜向下延伸,在第一导向轮接触第二对接导轨时将抬升,第一转杆转动将带动第一挡杆将朝上摆动,空料盒无限制,即空料架上的空料盒将顺着滑道自行滑至台车空料架内以便后续补料;而第一对接导轨为朝后斜向下延伸,在转移空料盒的同时,同理,补料后的料盒将顺着台车补料架滑至补料架上,完成补料工作。
35.所述料盒内分别放置固定螺栓80、固定螺栓inr82、前脚架机构l 67、前脚架机构r 65,物料使用完后将空料盒有序放置空料架内,补料台车上层搭载物料、下层为空置状态。
3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补料框架顶端左右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转杆c29,所述第二转杆前端之间经第二挡杆c30连接,所述第二挡杆一端底部设有与第一对接导轨对接的第二导向轮c31,即完成料盒的补料转移及空料盒的转移是同步设置的。
3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桌下方固设有边料空盒置放架c32,所述边料空盒置放架、补料架、空料架、台车补料架及台车空料架内均设有以利滑动的滑道c33,沿滑道长度方向可设置有转轮。
3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补料台车底部设有若干补料台车脚轮c34。
3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桌上表面固设有横向延伸的支撑架c35,支撑架位于物料架前侧。
4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工作桌上固设有用以盛放盘型华司的不锈钢碗c36,便于拿取安装。
4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双座座架63由座架台车搬至工作桌上放置,支撑架顶住双座座架63,通过人体工程学改变作业人员立姿弯腰作业疲劳状态,首先作业高度低于肘部26mm、躯干弯斜度为11
°
,采用该种姿势从人体结构和生物力学角度来看,耗能最小也最舒适省力;将前脚架机构l 66放入双座座架63左侧凹槽内,取后脚架l 67与其连杆连接后、从右侧不锈钢碗取出盘型华司a69将连接处敲击固定;将前脚架机构r 64放入双座座架63右侧凹槽内,取后脚架r 65与其连杆连接后、从右侧不锈钢碗取出盘型华司b68将连接处敲击固定;由涂油设备1取出固定套a72、固定套b73套入脚架组合l 71左上角进行限位,取固定螺栓a80插入后用螺母a84预锁;由涂油设备1取出固定套c74、固定套d75套入脚架组合l 71左下角进行限位,取固定螺栓b81插入后用螺母b85预锁;由涂油设备1取出固定套e76、固定套f77套入脚架组合r70右上角进行限位,取固定螺栓inr 80插入后用螺母预锁;由涂油设备1取出固定套77g、固定套h79套入脚架组合r70右下角进行限位,取固定螺栓inr 80插入后用螺母预锁;将缓冲器a89活塞杆一头对准双座座架88脚架钣金内左侧用螺丝刀杆将其拨动扣入定位销,取缓冲器89套入前脚架机构l 66定位销内,将缓冲器b90活塞杆一头对准
双座座架88脚架钣金内右侧用螺丝刀杆将其拨动将其扣入定位销,取缓冲器90套入前脚架机构r 64定位销内,取前横盖91、前横盖92装入双座座架88左/右两侧,锁付完毕后用拧紧设备将各螺栓锁紧、扭力值为:25.5 nm
ꢀ‑ꢀ
34.5nm;后脚架r 65、后脚架l 67放置线边料盒内、由升降台车承载,当上层线边料盒搬离,拉伸弹簧反作用力收紧,升降台总成跟随牵引绳拉伸而复位,使得下一层线边料盒上升至设定位置;空线边料盒放置工作桌滑道内进行存放;线边料盒放置升降台总成上端堆叠,升降台总成在负载情况下下降,牵引绳进行收缩,滑轮机构被拉伸,拉伸弹簧拉开,滑柱支撑升降台总成同时下降;装载完毕后将升降台车推入作业区,按机构设计原理可避免作业人员弯腰进行作业,保持一种水平搬运作业,大大降低其疲劳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4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工作桌用于座架装配作业区,依水平工作面为最佳作业范围,支撑架用于放置双座座架、通过人体工程学改变作业人员立姿弯腰作业疲劳状态,作业高度低于肘部26mm、躯干弯斜度为11
°
,采用该种姿势从人体结构和生物力学角度来看,耗能最小也最舒适省力。
4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补料小车包括底座b1,所述底座底部设有经电机b2驱动的行车轮b3,底座顶部固设有支撑架b4并于支撑架内设置环形框架b5,所述环形框架前后侧均滑接有活动杆,两活动杆均呈u型且其两端均经滑块b6与环形框架滑接,每个活动杆两端的滑块之间均经横向延伸的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上端及环形框架前后端顶部均固设有复位顶块b7,两连杆上端的复位顶块与相近侧环形框架上的顶块之间均设有纵向放置的弹簧b8,所述两连杆之间的底座上固设有两机械阀,分别为前机械阀b9与后机械阀b10,两机械阀的阀杆均竖向伸出以供两连杆前后滑移拨动,所述支撑架顶部固设有与两机械阀连接并经机械阀控制的定位拖车机构b1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拖车机构包括拖车气缸b12,该拖车气缸活塞杆顶端固连有定位杆b13,定位杆顶端朝下凹设有定位槽b14并于定位槽内经销轴转动连接有转轮b24,通过该转轮外部稍凸出定位槽,即在完成拖车气缸将定位杆朝上顶出至补料台车底部的定位孔内过程中,通过转轮可保证定位杆更加稳定的进入定位孔,完成小车与补料台车的配合。
4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框架呈矩形,所述活动杆包括前活动杆b15与后活动杆b16,对应两连杆分别为前连杆b17与后连杆b18,所述前连杆与后连杆顶部的复位顶块之间也设有缓冲弹簧b25,该缓冲弹簧可有效减缓各部件回位时间,避免在一侧弹簧压缩时另一侧过渡拉伸导致触碰机械阀的风险,同时避免回位过度导致损伤机械阀的风险;工作时通过电机驱动行车轮转动而前行,在行至补料台车底部时该装置前端的前活动杆将触机(即前端到位受限),该侧的弹簧将压缩,该侧的前连杆将触发前机械阀,将致使定位拖车机构动作,即拖车气缸伸出将定位杆插入补料台车的定位孔中,此时电机反转即可驱动小车与补料台车沿补料导轨反向行驶,前活动杆复位,进行补料,当补料完成即小车到位并后活动杆触机后,后活动杆与环形框架产生滑移使该侧的弹簧压缩,该侧的后连杆将触发后机械阀,将致使电机正转,进而小车将补料完成的回位,在补料台车完成补料复位后,该侧的前连杆将触发前机械阀,将致使定位拖车机构动作,即拖车气缸复位,致使小车处于待机状态,完成补料。
45.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顶端左右侧对称设有两导向铝管b19,该导向铝管
上均固连有竖向设置的导板b22,通过该导板与导向铝管以便配合补料台车底端定位孔两侧设置的限位杆c39,进一步保证小车与补料台车配合的稳定性。
4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固连在底座上于输出端经齿轮连轴与行车轮联动,所述底座上固设有电源箱b20,该电源箱与电机、机械阀以及拖车气缸均电性连接,至于机械阀的控制原理及电机的正反转驱动均为通用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4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前后端底部均设有以利直行的轨道导轮b21,通过该轨道导轮与其下方的补料导轨b23进行配合滑移。
48.一种座骨架装配设备的工作方法,并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启动固定套供料涂油机构,固定套经振动盘输送至输送线,阻隔组件用于阻断固定套直线行进;定位组件中定位板上端顶缸顶出、靠近输送线对固定套进行限位,阻挡机构将后方的固定套进行限位,第三光电开关信号传输马毛刷电机与同步电机,顶升气缸组将工装板进行顶升、同步轮上端顶升杆将固定套同步举升,同步电机启动、同步带带动同步轮,同步轮带动固定套顺时针转动,马毛刷通过马毛刷电机转动可将吐出油脂旋转均匀涂抹至转动中固定套;定位机构收缩回位状态,远离输送线给予固定套足够的输送空间,经过涂油后顶升气缸组回位将工装板下降、固定套通过导向板落入出料盒,固定套平稳掉落辊子组成的送料轨道供人工拿取;接着将待组装座骨架放置在工作台上,通过人工分别从料盒、出料组件及线边料供料机构拿取配件进行组装,具体的:当上层线边料盒内部零件经拿取组装后搬离,拉伸弹簧反作用力收紧,升降台总成跟随牵引绳拉伸而复位,使得下一层线边料盒上升至设定位置;空的线边料盒放置边料空盒置放架内进行存放;线边料盒放置升降台总成上端堆叠,升降台总成在负载情况下下降,牵引绳进行收缩,滑轮机构被拉伸,拉伸弹簧拉开,滑柱支撑升降台总成同时下降;在需要对料盒进行补料时,补料小车将驱动补料台车前行,且在前行到位过程中,第一导向轮接触第二对接导轨时将抬升,第一转杆转动将带动第一挡杆将朝上摆动,空的料盒无限制,即空料架上的空料盒将顺着滑道自行滑至台车空料架内以便后续补料;而第一对接导轨为朝后斜向下延伸,在转移空料盒的同时,同理,补料后的料盒将顺着台车补料架滑至补料架上,完成补料工作。
49.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座骨架装配设备及其工作方法。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