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减振降冲击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17 00:24:1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减振降冲击装置,其主要用于将振动冲击源衔接安装到相应的安装结构上,且能够有效形成明显的减振降冲击效果。


背景技术:

2.为实现数据的采集、或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许多设备都会配置有相应的精密敏感部件,且由于设备运行、或其他使用需要,设备上一般还配置有相应的振动源,振动源所导致的振动传递至精密敏感部件的安装位置时,会对精密敏感部件的正常使用和使用精度造成影响。比如航天器的相应安装结构上一般会固定装置有较多的精密传感器、或数据采集仪器,以便于航天器的正常运行和进行相关数据采集,而且为了实现航天器的相关部件的展开需求,其安装有精密传感器、或数据采集仪器的安装结构上一般还配置有火工分离装置(振动冲击源),火工分离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爆炸冲击波会使附近的精密敏感部件的使用性能受到影响,严重时甚至导致失效。
3.为降低火工分离装置工作时的爆炸冲击波对附近的精密敏感部件的振动冲击量,现有的做法是:于精密敏感部件与火工分离装置之间的安装平面上进行粒子阻尼器安装,即在安装平面进行隔离腔、或隔离槽设置,然后于隔离腔、或隔离槽内进行阻尼粒子填充,通过阻尼粒子之间的摩擦耗能,以减轻爆炸冲击波对精密敏感部件的振动冲击量。但是,这样一来,就会对精密敏感部件、以及火工分离装置的安装结构造成结构破坏,不仅较为麻烦、且易破坏原有安装结构的结构稳定性。
4.因此,在不破坏航天器的安装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一款能够有效将振动冲击源衔接安装到航天器的相应安装结构上,且能够有效形成明显的减振降冲击效果的高效减振降冲击装置是本实用新型的研究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减振降冲击装置,该高效减振降冲击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高效减振降冲击装置,包括
8.冲击源安装板,用于将振动冲击源衔接安装到相应的安装结构的安装平面上,所述冲击源安装板背向所述安装结构的一侧的中部设有冲击源连接区,所述振动冲击源固定装置于所述冲击源连接区;
9.若干个安装件,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冲击源安装板面向所述安装结构的一侧的外缘边处,所述安装件未连接于冲击源安装板的一侧向下延伸并固定装置于所述安装结构的安装平面上;
10.粒子阻尼器,设置于所述冲击源安装板上,用于减轻由所述冲击源连接区传导至所述安装件的振动冲击量。
11.所述冲击源安装板呈方形状设置,所述安装件为四个,安装件分布设置于所述冲击源安装板的四个边角处。
12.或者,所述冲击源安装板呈圆形状设置,所述安装件为四个,安装件按90
°
等角度均匀设置于所述冲击源安装板的外缘边处。
13.所述粒子阻尼器包含设置于所述冲击源安装板上的粒子安装腔,所述粒子安装腔内填充有诸多相应的阻尼粒子。
14.所述粒子安装腔围设于所述冲击源连接区外围的冲击源安装板上,所述粒子安装腔内填充安装有所述阻尼粒子。
15.或者,所述粒子安装腔设置于各个安装件外围的冲击源安装板上,所述粒子安装腔内分别填充安装有所述阻尼粒子。
16.所述冲击源安装板包含蜂窝芯格,所述蜂窝芯格的上、下侧面,以及外缘边处分别通过胶粘方式固接有相应的蒙皮。
17.所述粒子安装腔为连续设置的蜂窝芯格的蜂窝孔。
18.所述安装件分为预埋部和安装部,所述蜂窝芯格和蒙皮在与所述安装件的预埋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相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件的预埋部分别插设于相应的安装孔内,且安装件的预埋部与相应的安装孔之间分别填充有相应的发泡胶。
19.所述振动冲击源与冲击源安装板之间,以及所述安装件与安装结构的安装平面之间分别通过胶粘方式、或螺丝锁紧方式进行固接。
2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21.1)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航天器的安装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有冲击源安装板,尔后,于冲击源安装板上设置有冲击源连接区以便于对振动冲击源进行安装,然后通过若干个均匀设置的安装件将安装有振动冲击源的冲击源安装板固定安装到航天器的安装结构的安装平面上。
22.因此,能够在不破坏航天器的安装结构的基础上,有效将振动冲击源衔接安装到航天器的相应安装结构上;且振动冲击源爆炸所产生的爆炸冲击波需经冲击源连接区传导至安装件,尔后,再经安装件传递至航天器的安装结构上,从而有效延长爆炸冲击波的传递路径,通过传递过程所形成的能耗即可初步形成减振降冲击效果。加之,本实用新型于冲击源安装板上进一步设置有粒子阻尼器,其可进一步减轻由所述冲击源连接区传导至安装件的振动冲击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减振降冲击效果。
23.2)本实用新型的粒子阻尼器包含设置于所述冲击源安装板上的粒子安装腔,粒子安装腔内填充有诸多相应的阻尼粒子。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改进,因此,可将本实用新型的粒子阻尼器的粒子安装腔围设于冲击源连接区外围的冲击源安装板上、或设置于各个安装件外围的冲击源安装板上;或上述两种设置方式的组合。用户可根据工况要求,选用不同的粒子阻尼器的设置方式和设置位置,从而有效大幅提升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
24.3)将本实用新型的粒子阻尼器的粒子安装腔围设置于各个安装件外围的冲击源安装板上时,可极大程度减少阻尼粒子的填充量,从而能够在少量的阻尼粒子的填充下实现较高的减震效果。
25.4)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源安装板包含蜂窝芯格,蜂窝芯格的上、下侧面,以及外缘边处分别通过胶粘方式固接有相应的蒙皮,粒子安装腔为连续设置的蜂窝芯格的蜂窝孔。从
而能够在不影响粒子阻力器的设置的基础上,有效通过蜂窝芯格的介入来确保冲击源安装板的整体刚性,且能够降低其整体重量,以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适应性。
26.5)本实用新型的安装件分为预埋部和安装部,蜂窝芯格和蒙皮在与安装件的预埋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相应的安装孔,安装件的预埋部分别插设于相应的安装孔内,且安装件的预埋部与相应的安装孔之间分别填充有相应的发泡胶。既能够有效便捷对安装件进行安装,且能够有效确保安装件的安装稳定性,从而有效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源安装板的俯视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冲击源安装板的剖视图。
31.图5为实施例二的冲击源安装板的俯视图。
32.图6为实施例三的冲击源安装板的剖视图。
33.图7为实施例四的冲击源安装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现将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5.实施例一:
36.参考图1-4,一种高效减振降冲击装置,包括
37.冲击源安装板1,用于将振动冲击源2衔接安装到相应的安装结构3的安装平面上,所述冲击源安装板1背向所述安装结构3的一侧的中部设有冲击源连接区6,所述振动冲击源2固定装置于所述冲击源连接区6(本实施例中的安装结构3为蜂窝板,具体为蜂窝芯格外表面粘接蒙皮,安装结构3未安装振动冲击源2的一侧固定装置有相应的精密敏感部件7);
38.四个安装件4,均匀分布设置于所述冲击源安装板1面向所述安装结构3的一侧的外缘边处,所述安装件4未连接于冲击源安装板1的一侧向下延伸并固定装置于所述安装结构3的安装平面上;
39.粒子阻尼器5,设置于所述冲击源安装板1上,用于减轻由所述冲击源连接区6传导至所述安装件4的振动冲击量。
40.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航天器的安装结构3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设有冲击源安装板1,尔后,于冲击源安装板1上设置有冲击源连接区6以便于对振动冲击源2进行安装,然后通过四个均匀设置的安装件4将安装有振动冲击源2的冲击源安装板1固定安装到航天器的安装结构3的安装平面上。
41.因此,能够在不破坏航天器的安装结构3的基础上,有效将振动冲击源2衔接安装到航天器的相应安装结构3上;且振动冲击源2爆炸所产生的爆炸冲击波需经冲击源连接区 6传导至安装件4,尔后,再经安装件4传递至航天器的安装结构3上,从而有效延长爆炸冲击波的传递路径,通过传递过程所形成的能耗即可初步形成减振降冲击效果。加之,本实用新型于冲击源安装板1上进一步设置有粒子阻尼器5,其可进一步减轻由所述冲击源连接区6
传导至安装件4的振动冲击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减振降冲击效果,以减轻爆炸冲击波对精密敏感部件7的伤害。
42.所述冲击源安装板1呈方形状设置,所述安装件4分布设置于所述冲击源安装板1 的四个边角处。所述粒子阻尼器5包含设置于所述冲击源安装板1上的粒子安装腔,所述粒子安装腔内填充有诸多相应的阻尼粒子。
43.所述粒子安装腔设置于各个安装件4外围的冲击源安装板1上,所述粒子安装腔内分别填充安装有所述阻尼粒子。将本实用新型的粒子阻尼器5的粒子安装腔围设置于各个安装件4外围的冲击源安装板1上时,可极大程度减少阻尼粒子的填充量,从而能够在少量的阻尼粒子的填充下实现较高的减震效果。
44.所述冲击源安装板1包含蜂窝芯格101,所述蜂窝芯格101的上、下侧面,以及外缘边处分别通过胶粘方式固接有相应的蒙皮102。所述粒子安装腔为连续设置的蜂窝芯格 101的蜂窝孔。从而能够在不影响粒子阻力器5的设置的基础上,有效通过蜂窝芯格101 的介入来确保冲击源安装板1的整体刚性,且能够降低其整体重量,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使用适应性。
45.所述安装件4分为预埋部和安装部,所述蜂窝芯格101和蒙皮102在与所述安装件4 的预埋部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有相应的安装孔,所述安装件4的预埋部分别插设于相应的安装孔内,且安装件4的预埋部与相应的安装孔之间分别填充有相应的发泡胶。既能够有效便捷对安装件4进行安装,且能够有效确保安装件4的安装稳定性,从而有效提升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效果。
46.所述振动冲击源2与冲击源安装板1之间,以及所述安装件4与安装结构3的安装平面之间分别通过胶粘方式进行固接。
47.实施例二:
48.参考图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冲击源安装板1呈圆形状设置,所述安装件4为四个,四个安装件4按90
°
等角度均匀设置于所述冲击源安装板1的外缘边处。
49.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一中相应内容。
50.实施例三:
51.参考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粒子阻尼器5的粒子安装腔围设于所述冲击源连接区6外围的冲击源安装板1上,所述粒子安装腔内填充安装有所述阻尼粒子。
52.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一中相应内容。
53.实施例四:
54.参考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粒子阻尼器5的粒子安装腔设置于各个安装件4外围、以及所述冲击源连接区6外围的冲击源安装板1上,所述粒子安装腔内分别填充安装有所述阻尼粒子。
55.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相同,为简要描述,本实施例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实施例一中相应内容。
5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