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包围式钢筋调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8-03 18:27: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包围式钢筋调直装置。


背景技术:

2.钢筋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材料,常用于搭建混凝土骨架,越细的钢筋越易弯折,弯折后的钢筋若长度较长,直接丢弃会造成大量浪费,因此工地上常常需要对钢筋校直处理,使弯曲的钢筋能够继续使用。
3.现有的钢筋校直装置主要是对向压紧式的结构,依靠两个或两排对中的压紧轮挤压钢筋,由于钢筋有一定弹性,对中挤压时,钢筋弯曲处受力易向未受力处偏转,使钢筋扭转角度,使校直失效,因此亟需一种多点包围式压紧的调直装置,防止钢筋受力扭转。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围式钢筋调直装置,解决了钢筋校直时受力偏转使校直失效的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围式钢筋调直装置,包括包围式调直器,包围式调直器包括直筒,直筒内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交替布置的第一压紧轮组和第二压紧轮组,第一压紧轮组和第二压紧轮组结构相同,第一压紧轮组和第二压紧轮组沿直筒周向的角度错开布置,第一压紧轮组包括至少三个沿周向布置得压轮机构,压轮机构设有可转动的压紧轮,多个压紧轮端面之间组成调直通道,调直通道用于使钢筋通过。
6.优选的方案中,压轮机构还包括压轮连接块,压轮连接块一端设有转轴,压紧轮套接在转轴上,压轮连接块另一端设有螺杆,螺杆与压轮连接块螺纹连接,直筒侧壁设有多个贯通孔,贯通孔处外侧设有焊接螺母,螺杆一端穿过贯通孔以与焊接螺母螺纹连接。
7.优选的方案中,螺杆端部设有转把,转把与螺杆可拆卸连接。
8.优选的方案中,包围式调直器前端设有第一单向调直器和第二单向调直器,第一单向调直器和第二单向调直器结构相同,第一单向调直器和第二单向调直器垂直布置,第一单向调直器包括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包括多个可转动的v型轮,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之间设有预调直通道。
9.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单向调直器设在第二单向调直器前端,第一单向调直器的前端设有进料嘴,进料嘴内设有内锥孔,内锥孔小径端连通预调直通道。
10.优选的方案中,直筒两端外侧还套有高度调整架,高度调整架包括固定环,固定环下端设有高度可调的伸缩支架。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至少三个压紧轮,钢筋通过时周向受力均匀,不会扭转;第一压紧轮组和第二压紧轮组周向角度错开,钢筋在周向受力点分散,进一步防止钢筋扭转;包围式调直器前端使用正交的双排式单向调直器预校直,分步校直使校直效果更好,也使钢筋头更易进入包围式调直器中。
附图说明
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包围式调直器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包围式调直器内部结构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压轮机构剖视图。
17.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杆处放大图。
18.图中:包围式调直器1;直筒101;压轮机构102;压紧轮103;压轮连接块104;螺杆105;调整螺母106;转把107;焊接螺母108;高度调整架109;第一单向调直器2;v型轮201;基座202;进料嘴203;第二单向调直器3;钢筋4;第一压紧轮组5;第二压紧轮组6。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5中,一种包围式钢筋调直装置,包括包围式调直器1,包围式调直器1包括直筒101,直筒101内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交替布置的第一压紧轮组5和第二压紧轮组6,第一压紧轮组5和第二压紧轮组6结构相同,第一压紧轮组5和第二压紧轮组6沿直筒101周向的角度错开布置,第一压紧轮组5包括至少三个沿周向布置得压轮机构102,压轮机构102设有可转动的压紧轮103,多个压紧轮103端面之间组成调直通道,调直通道用于使钢筋4通过。
20.以每个压紧轮组包括三个压紧轮103为例,三个压紧轮103相互之间呈120
°
排列,第一压紧轮组5和第二压紧轮组6错开60
°
,在钢筋沿调直通道移动时有六条接触线接触钢筋外壁,六条接触线角度上相距60
°
,均匀的挤压钢筋外壁,使弯曲的钢筋不易跑偏,压紧轮103端面为v型面,可卡住钢筋,进一步防止钢筋跑偏。
21.优选的方案中,压轮机构102还包括压轮连接块104,压轮连接块104一端设有转轴,压紧轮103套接在转轴上,压轮连接块104另一端设有螺杆105,螺杆105与压轮连接块104螺纹连接,压轮连接块104端部设有方形凸起,直筒101侧壁设有贯通孔,贯通孔为方形通槽,方形凸起卡在方形通槽中滑动,方形通槽处外侧设有焊接螺母108,螺杆105一端穿过贯通孔以与焊接螺母108螺纹连接,还设有调整螺母106,调整螺母106与螺杆105螺纹连接,用于锁紧螺杆105,调整螺母106松开时螺杆105可转动,螺杆105两端螺纹旋向相反,转动螺杆105可调整压紧轮103的向内深度,用于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筋。
22.优选的方案中,螺杆105端部设有转把107,螺杆105端头为矩形凸台,转把107中部设有矩形插槽,矩形凸台配合插入矩形插槽中,转把107与螺杆105可拆卸连接,装置备用一把转把107即可,矩形插槽可磁化处理,防止与矩形凸台配合时脱开。
23.优选的方案中,包围式调直器1前端设有第一单向调直器2和第二单向调直器3,第一单向调直器2和第二单向调直器3结构相同,第一单向调直器2和第二单向调直器3沿直筒101周向方向的角度相互垂直,第一单向调直器2包括基座202,基座202上设有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包括多个可转动的v型轮201,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之间设有预调直通道,第一单向调直器2和第二单向调直器3的预调直通道对准。
24.单向调直器为两组压轮对中压紧,压轮数相对于包围式调直器1较少,钢筋4插入时阻力更小,更易插入,钢筋4经过正交的第一单向调直器2和第二单向调直器3预压后,弯
曲程度减弱,钢筋端头对中性更好,更易进入包围式调直器1。
25.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单向调直器2设在第二单向调直器3前端,第一单向调直器2的前端设有进料嘴203,进料嘴203内设有内锥孔,内锥孔小径端连通预调直通道,进料嘴203起导向作用,操作人员更容易将钢筋头插入。
26.优选的方案中,直筒101两端外侧还套有高度调整架109,高度调整架109包括固定环,固定环外壁设有顶丝,可顶紧直筒101外壁,固定环下端设有高度可调的伸缩支架,伸缩支架包括底座和滑杆,滑杆与底座滑动套接,顶丝穿过底座侧壁以顶紧滑杆。
27.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包围式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包围式调直器(1),包围式调直器(1)包括直筒(101),直筒(101)内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交替布置的第一压紧轮组(5)和第二压紧轮组(6),第一压紧轮组(5)和第二压紧轮组(6)结构相同,第一压紧轮组(5)和第二压紧轮组(6)沿直筒(101)周向的角度错开布置,第一压紧轮组(5)包括至少三个沿周向布置的压轮机构(102),压轮机构(102)设有可转动的压紧轮(103),多个压紧轮(103)端面之间组成调直通道,调直通道用于使钢筋(4)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围式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是:压轮机构(102)还包括压轮连接块(104),压轮连接块(104)一端设有转轴,压紧轮(103)套接在转轴上,压轮连接块(104)另一端设有螺杆(105),螺杆(105)与压轮连接块(104)螺纹连接,直筒(101)侧壁设有多个贯通孔,贯通孔处外侧设有焊接螺母(108),螺杆(105)一端穿过贯通孔以与焊接螺母(108)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包围式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是:螺杆(105)端部设有转把(107),转把(107)与螺杆(105)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包围式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是:包围式调直器(1)前端设有第一单向调直器(2)和第二单向调直器(3),第一单向调直器(2)和第二单向调直器(3)结构相同,第一单向调直器(2)和第二单向调直器(3)垂直布置,第一单向调直器(2)包括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包括多个可转动的v型轮(201),第一轮组和第二轮组之间设有预调直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包围式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是:第一单向调直器(2)设在第二单向调直器(3)前端,第一单向调直器(2)的前端设有进料嘴(203),进料嘴(203)内设有内锥孔,内锥孔小径端连通预调直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包围式钢筋调直装置,其特征是:直筒(101)两端外侧还套有高度调整架(109),高度调整架(109)包括固定环,固定环下端设有高度可调的伸缩支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围式钢筋调直装置,包括包围式调直器,包围式调直器包括直筒,直筒内沿长度方向设有多个交替布置的第一压紧轮组和第二压紧轮组,第一压紧轮组和第二压紧轮组结构相同,第一压紧轮组和第二压紧轮组沿直筒周向的角度错开布置,第一压紧轮组包括至少三个沿周向布置得压轮机构,压轮机构设有可转动的压紧轮,多个压紧轮端面之间组成调直通道,调直通道用于使钢筋通过,解决了钢筋校直时受力偏转使校直失效的问题。时受力偏转使校直失效的问题。时受力偏转使校直失效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田继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天池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5
技术公布日:2022/8/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