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闭式冷却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7-23 22:16: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闭式冷却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熔化炉工作时,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进行冷却冷却,而这些冷却水通常会循环回收利用,但使用冷却后的水具有较高温度,要想再次使用必须先将温度降低,市面上有大量的冷却设备用来针对水冷却使用,但是这些冷却设备均为开放式设备,即水在回收冷却的过程处于暴露状态,极容易混入杂质。
3.为此,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闭式冷却设备,该冷却设备对水循环冷却的全过程处于密封状态,不易混入杂质。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闭式冷却设备,其包括外壳体及循环水箱,外壳体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喷淋组件、换热组件及蓄水区域,换热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循环水箱连通,蓄水区域通过回水管与喷淋组件连通,回水管上连接有循环水泵,换热组件与循环水箱之间设置有循环泵体,循环水箱设有出水管道,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主管道以及多个设置于主管道上的喷淋头,所述换热组件由多条迂回设置的换热管组成,换热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结构。
6.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吹风装置,吹风装置的输出端与外壳体内部连通,外壳体上设置有通风结构。
7.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通风结构包括第一通风窗和第二通风窗,第一通风窗与第二通风窗相对设置。
8.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主管道上设置有供喷淋头连接的连接部,喷淋头与连接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
9.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管与换热管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50mm,所述换热结构由多片换热翅片构成。
10.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体位于蓄水区域处设置有补水管,补水管上接有浮球阀,当所述蓄水区域的水位低于发球阀预设定值时,浮球阀打开补水管补水。
11.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水管沿外壳体的外壁设置,外壳体设置有用于固定回水管的卡钩。
12.本实用新型同背景技术相比存在的效果是:该冷却设备在对冷却水进行回收、冷却的全过程均处于密闭状态下进行,即水循环时不与外界接触,外界的杂质不易落入水中,确保水的纯净度,保证其使用时的冷却降温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冷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4.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定。
15.请参看附图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闭式冷却设备,其包括外壳体1及循环水箱2,外壳体的侧部设置有能够开启的检修窗,以便于维修人员进入外壳体的内部,外壳体1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喷淋组件、换热组件及蓄水区域3,换热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循环水箱2连通,蓄水区域3 通过回水管4与喷淋组件连通,蓄水区域中的水用于供给喷淋组件喷淋降温使用,回水管4上连接有循环水泵5,设置循环水泵确保喷淋压力,换热组件与循环水箱2之间设置有循环泵体6,循环水泵能够将循环水箱中的水不断地输送到换热组件中进行换热,使循环水箱中的冷却用水温度降温,循环水箱2设有出水管道,出水管道输出冷却后的水供给设备使用,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主管道7以及多个设置于主管道7上的喷淋头8,喷淋头的数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保证喷淋的面积大于等于换热组件的面积,使喷淋出来的水能够对换热组件进行换热降温,所述换热组件由多条迂回设置的换热管9组成,换热管9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结构,换热结构有助于加强换热效果。
16.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吹风装置10,吹风装置10的输出端与外壳体1内部连通,外壳体1上设置有通风结构,吹风装置具体可以采用风机,通过设置吹风装置可以加快外壳体内部的空气流通,避免热量堆积,同时吹风装置抽取外界的冷风也能对换热组件进行降温,同时也能够对蓄水区域中的水进行降温,为了避免蓄水区域中的水温过高,可以通过设置冷却水塔抽取蓄水区域中的水进行降温,降温后的水再回供给蓄水区域使用。
17.所述通风结构包括第一通风窗11和第二通风窗12,第一通风窗11与第二通风窗12相对设置,第一通风窗与第二通风窗形成对流,能够循环外壳体内部的空气,避免热量堆积,同时也便于吹风装置将内部热风吹出外壳体。
18.所述主管道7上设置有供喷淋头8连接的连接部,喷淋头8与连接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采用螺纹连接可以方便更换喷淋头,当喷淋头出现喷淋效果不佳、堵塞等问题,可以较为方便地对喷淋头进行拆卸更换。
19.所述换热管与换热管9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50mm,换热管之间的间距形成过风空间,同时便于喷淋组件喷出的水与换热管接触充分,确保冷却降温效果,所述换热结构由多片换热翅片13构成,换热翅片能够加大换热管的换热面积,使换热管组的换热效率大大提高。
20.所述外壳体1位于蓄水区域3处设置有补水管14,补水管14上接有浮球阀15,当所述蓄水区域3的水位低于浮球阀15预设定值时,浮球阀 15打开补水管14补水,喷淋组件在工作时难免有水洒落,而且蓄水区域中的水也容易随着时间推移而蒸发走,设置补水管和浮球阀,可以无需人工监测,当水位降低时进行自动补水操作,避免蓄水区域中水量不足而影响喷淋组件工作。
21.所述回水管4沿外壳体1的外壁设置,外壳体1设置有用于固定回水管4的卡钩16,
吹风装置和喷淋组件工作时容易产生振动,将回水管固定在外壳体上,可以避免回水管因振动而出现接驳位密封问题,造成漏水。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闭式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及循环水箱(2),外壳体(1)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喷淋组件、换热组件及蓄水区域(3),换热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循环水箱(2)连通,蓄水区域(3)通过回水管(4)与喷淋组件连通,回水管(4)上连接有循环水泵(5),换热组件与循环水箱(2)之间设置有循环泵体(6),循环水箱(2)设有出水管道,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主管道(7)以及多个设置于主管道(7)上的喷淋头(8),所述换热组件由多条迂回设置的换热管(9)组成,换热管(9)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吹风装置(10),吹风装置(10)的输出端与外壳体(1)内部连通,外壳体(1)上设置有通风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闭式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包括第一通风窗(11)和第二通风窗(12),第一通风窗(11)与第二通风窗(12)相对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7)上设置有供喷淋头(8)连接的连接部,喷淋头(8)与连接部通过螺纹结构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与换热管(9)之间的间隔距离大于等于50mm,所述换热结构由多片换热翅片(13)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位于蓄水区域(3)处设置有补水管(14),补水管(14)上接有浮球阀(15),当所述蓄水区域(3)的水位低于浮球阀(15)预设定值时,浮球阀(15)打开补水管(14)补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闭式冷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4)沿外壳体(1)的外壁设置,外壳体(1)设置有用于固定回水管(4)的卡钩(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闭式冷却设备,其包括外壳体及循环水箱,外壳体内部由上至下设置有喷淋组件、换热组件及蓄水区域,换热组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均与循环水箱连通,蓄水区域通过回水管与喷淋组件连通,回水管上连接有循环水泵,换热组件与循环水箱之间设置有循环水泵,循环水箱设有出水管道,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主管道以及多个设置于主管道上的喷淋头,所述换热组件由多条迂回设置的换热管组成,换热管的外表面设置有换热结构。该冷却设备在对冷却水进行回收、冷却的全过程均处于密闭状态下进行,即水循环时不与外界接触,外界的杂质不易落入水中,确保水的纯净度,保证其使用时的冷却降温效果。却降温效果。却降温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吴金蓬 杨久坤 郭振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远市华鸿铜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2
技术公布日:2022/7/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