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涂覆型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与流程

2022-07-02 06:40: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涂覆型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2.为实现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功能,需要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两侧分别设置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对于大尺寸液晶显示面板,受制备工艺的制约,多使用涂覆型偏光片,涂覆型偏光片包括起偏层和起偏层两侧的tac保护层,然而,涂覆型偏光片的偏振度较低,导致液晶显示面板对比度下降,且tac保护层的成本也较高,因此当前涂覆型偏光片难以满足液晶显示面板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涂覆型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用以缓解现有涂覆型偏光片成本较高且偏振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4.本技术提供一种涂覆型偏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预起偏层、配向层、起偏层以及保护层,所述预起偏层和所述起偏层的透光轴平行。
5.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预起偏层包括反射型偏光增亮膜。
6.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配向层包括光配向材料、机械配向材料或溶致液晶体系材料,所述起偏层包括二相性染料或碘分子。
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涂覆型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8.提供预起偏层;
9.在所述预起偏层上依次制备配向层和起偏层,所述预起偏层和所述起偏层的透光轴平行;
10.在所述起偏层上贴合保护层。
11.在一种实施例中,提供预起偏层的步骤包括:提供反射型偏光增亮膜作为预起偏层。
12.在一种实施例中,在所述预起偏层上依次制备配向层和起偏层的步骤,包括:
13.在所述预起偏层上通过流延成膜制备配向层;
14.在所述配向层上涂覆整层的起偏材料,所述起偏材料包括二相性染料或碘分子;
15.固化所述起偏材料形成起偏层。
16.在所述配向层表面通过摩擦形成沿第二方向延伸的配向槽。
1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18.液晶显示面板;
19.上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
20.下偏光片,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背光面上,所述下偏光片为涂覆型偏光片,在靠近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涂覆型偏光片依次包括预起偏层、配向层、起偏层
以及保护层,所述预起偏层和所述起偏层的透光轴平行。
21.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预起偏层包括反射型偏光增亮膜。
22.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下偏光片远离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和光学膜片,所述光学膜片位于所述背光源的出光路径上,所述光学膜片中未设置反射型偏光增亮膜。
23.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配向层包括光配向材料、机械配向材料或溶致液晶体系材料,所述起偏层包括二相性染料或碘分子。
24.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涂覆型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涂覆型偏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预起偏层、配向层、起偏层以及保护层,预起偏层和起偏层的透光轴平行。本技术的涂覆型偏光片,通过将配向层和起偏层直接制备在预起偏层上,相对于传统涂覆型偏光片,可以省略下方的保护层,因此节省了成本,此外,通过设置预起偏层,光线在穿过起偏层之前会先经过预起偏层的预起偏处理,使得进入起偏层的光线为含有线偏光特征的光线,而由于起偏层和预起偏层的透光轴方向一致,预起偏后的偏振光可以在起偏层中经过相同方向上的再一次起偏处理,两次起偏作用的叠加使得最终得到的偏振光纯度更高,从而可以弥补传统涂覆型偏光片偏振度不足的缺陷,即本技术的涂覆型偏光片同时具有低成本和高偏振度的优势,可以满足液晶显示面板的需求。
附图说明
25.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2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涂覆型偏光片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涂覆型偏光片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涂覆型偏光片的制备方法中各阶段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的膜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4.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技术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技术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此外,本技术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技术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3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涂覆型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用以缓解现有涂覆型偏光片成本较高且偏振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36.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涂覆型偏光片的膜层结构示意图。涂覆型偏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预起偏层11、配向层12、起偏层13以及保护层14,预起偏层11和起偏层13的透光轴平行。
37.预起偏层11为可以对入射的光线进行预起偏作用的膜层,预起偏是指对入射的自然光线进行选择性透过,使自然光线成为某一方向上的偏振光后再进入起偏层13中。涂覆型偏光片接收的光线来自于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发出的自然光沿多个方向振动,预起偏层11选择性透过振动方向与其透光轴方向平行的光线。在本实施例中,预起偏层11的透光轴方向用第一方向来表示。
38.配向层12通过流延成膜工艺制备在预起偏层11上,配向层12的材料可以是光配向材料、机械配向材料或溶致液晶体系材料。光配向材料可以包括光配向聚酰亚胺等,在流延成膜后通过线性紫外光光照射光配向材料,可使其具有配向功能。机械配向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在流延成膜后通过摩擦设备在配向层12表面上摩擦得到多个配向槽,在预起偏层11的透光轴沿第一方向时,每个配向槽的延伸方向延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多个配向槽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使得配向层12具有配向功能。溶致液晶体系材料为包含溶剂化合物在内的两种或多种化合物形成的液晶,溶液中溶质分子浓度处于一定范围内时会出现液晶相,溶剂主要是水或其它极性分子液剂,溶致液晶体系材料中的长棒形溶质分子具有一定的长宽比,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分子排列长程有序,使得形成的配向层12具有配向功能,溶致液晶体系材料可以包括磺化1,8-萘-1',2'-苯并咪唑衍生物、磺化苊[1,2-b]喹恶啉衍生物、磺化苯并咪唑[1,2-c]喹唑林-6-酮衍生物、磺化靛蒽醌衍生物以及磺化苝四羧酸二苯并咪唑衍生物等。
[0039]
起偏层13通过涂覆机在配向层12上涂覆整层的起偏材料,并对其进行uv光照射和烘烤固化形成,起偏材料包括二相性染料或碘分子。在配向层12配向后,起偏层13中二相性染料分子或碘分子的长轴方向会沿第二方向,而二相性染料分子和碘分子具有偏光性,会吸收振动方向与分子长轴平行的光线,透过与分子长轴垂直的光线,也即吸收第二方向的光线,透过第一方向的光线,最终使得起偏层13的透光轴沿第一方向,也即与预起偏层11的透光轴平行。
[0040]
自然光进入预起偏层11被预起偏处理后得到的偏振光大部分沿第一方向振动,少部分沿其他方向,这些偏振光进入起偏层13被起偏处理后,少部分沿其他方向的光线再次被过滤,最后保留下的偏振光沿第一方向振动的比例得到进一步提升。
[0041]
保护层14设置在起偏层13上,由于起偏层13的强度较低,质脆易破,且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在湿热的环境中容易发生收缩变形、吸水褪色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其上方设置保护层14,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保护层14的材料为tac(tri-acetate cellulose,三醋酸纤维素)。
[0042]
在传统的涂覆型偏光片中,需要在配向层12和起偏层13形成的整体膜层上下均设置tac层,但tac层具有成本较高的缺点。此外,虽然起偏层13仅选择性透过振动方向与其透光轴方向平行的光线,但其偏振度不高,也即获得偏振光的纯度不高,不利于后续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043]
本技术的涂覆型偏光片,通过将起偏层13直接制备在预起偏层11上,相对于传统涂覆型偏光片,可以省略配向层12和起偏层13下方的一层保护层,因此节省了成本。此外,通过设置预起偏层11,光线在穿过起偏层13之前会先经过预起偏层11的预起偏处理,使得进入起偏层13的光线为含有线偏光特征的光线,而由于起偏层13和预起偏层11的透光轴方向一致,预起偏后的偏振光可以在起偏层13中经过相同方向上的再一次起偏处理,两次起偏作用的叠加使得最终得到的偏振光纯度更高,从而可以弥补传统涂覆型偏光片偏振度不足的缺陷,即本技术的涂覆型偏光片同时具有低成本和高偏振度的优势,可以满足液晶显示面板的需求。
[0044]
在一种实施例中,预起偏层11为反射型偏光增亮膜,反射型偏光增亮膜是一种多膜层结构,由数百层不同厚度和折射率的光学薄膜组成,入射至反射型偏光增亮膜的自然光经过数百次的折射、干涉和反射作用,选择性实现了振动方向与第一方向一致的p波透过,而振动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的s波被反射回,后续在背光模组中,反射回的s波经过背光中的各膜材后到达反射片,然后被重新反射利用,这个过程中部分s波又被转换成自然光波,可再次提供给涂覆型偏光片,以提高光线利用率。当在涂覆型偏光片中采用反射型偏光增亮膜作为预起偏层11时,可同时实现预起偏和面板增亮效果。
[0045]
此外,当前在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中,通常会在背光源的出光路径上设置反射型偏光增亮膜来实现亮度增强,在将本实施例中的涂覆型偏光片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下偏光片时,下偏光片中的反射型偏光增亮膜虽然在背光模组外部,但仍然可以起到设置在背光模组内部相同的效果,则背光模组中不需再额外设置反射型偏光增亮膜。即,采用本技术的涂覆型偏光片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下偏光片时,后续液晶显示面板、上下偏光片以及背光模组形成的整个显示模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模组,减少了一层保护层,实现了厚度的减薄和成本的降低,且背光模组的功能也未受到影响。
[0046]
如图2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涂覆型偏光片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0047]
s1:提供预起偏层。
[0048]
如图3所示,先提供预起偏层11,预起偏层11为可以对入射的光线进行预起偏作用的膜层,预起偏是指对入射的自然光线进行选择性透过,使自然光线成为某一方向上的偏振光后再进入起偏层13中。涂覆型偏光片接收的光线来自于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发出的自然光沿多个方向振动,预起偏层11选择性透过振动方向与其透光轴方向平行的光线。在本实施例中,预起偏层11的透光轴方向用第一方向来表示。
[0049]
s2:在预起偏层上依次制备配向层和起偏层,预起偏层和起偏层的透光轴平行。
[0050]
配向层的材料包括光配向材料、机械配向材料或溶致液晶体系材料,其中机械配向材料包括聚酰亚胺,光配向材料包括光配向聚酰亚胺,溶致液晶体系材料包括磺化1,8-萘-1',2'-苯并咪唑衍生物、磺化苊[1,2-b]喹恶啉衍生物、磺化苯并咪唑[1,2-c]喹唑林-6-酮衍生物、磺化靛蒽醌衍生物以及磺化苝四羧酸二苯并咪唑衍生物等,起偏层包括二相性染料或碘分子,根据配向层材料的不同,相关制备工艺也不相同。
[0051]
在配向层为机械配向材料时,如图3所示,先通过流延成膜的工艺制备整层的配向层12,然后通过摩擦设备在配向层12表面摩擦得到多个配向槽101,每个配向槽101的延伸方向延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多个配向槽101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然后,在配向层12上涂覆整层的起偏材料,然后固化起偏材料形成起偏层13。由于配向槽101的延伸方向为第二方向,配向后起偏层13中二相性染料分子或碘分子的长轴也会沿第二方向,而二相性染料分子和碘分子具有偏光性,会吸收振动方向与分子长轴平行的光线,透过与分子长轴垂直的光线,也即吸收第二方向的光线,透过第一方向的光线,最终使得起偏层13的透光轴沿第一方向。
[0052]
在配向层为光配向材料时,通过流延成膜的工艺制备整层的配向层12,然后通过紫外光(uv)照射,引发配向层12中的光配向材料发生光致聚合、光致异构或光致分解反应,产生表面的各向异性,进而诱导起偏层13中二相性染料分子或碘分子的取向,使得起偏层13的透光轴沿第一方向。
[0053]
在配向层为溶致液晶体系材料时,直接在预起偏层上通过流延成膜的工艺制备整层的配向层12,其本身具有配向功能,使得后续制备的起偏层13的透光轴沿第一方向。
[0054]
s3:在起偏层上贴合保护层。
[0055]
如图3所示,保护层14贴合在起偏层13上,由于起偏层13的强度较低,质脆易破,且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在湿热的环境中容易发生收缩变形、吸水褪色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其上方贴合保护层14,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保护层14的材料为tac(tri-acetate cellulose,三醋酸纤维素)。
[0056]
在本技术的涂覆型偏光片的制备方法中,通过将起偏层13直接制备在预起偏层11上,相对于传统涂覆型偏光片,可以省略配向层12和起偏层13下方的一层保护层,因此节省了成本。此外,通过设置预起偏层11,光线在穿过起偏层13之前会先经过预起偏层11的预起偏处理,使得进入起偏层13的光线为含有线偏光特征的光线,而由于起偏层13和预起偏层11的透光轴方向一致,预起偏后的偏振光可以在起偏层13中经过相同方向上的再一次起偏处理,两次起偏作用的叠加使得最终得到的偏振光纯度更高,从而可以弥补传统涂覆型偏光片偏振度不足的缺陷,即本技术的涂覆型偏光片同时具有低成本和高偏振度的优势,可
以满足液晶显示面板的需求。
[0057]
在一种实施例中,预起偏层11为反射型偏光增亮膜,反射型偏光增亮膜是一种多膜层结构,由数百层不同厚度和折射率的光学薄膜组成,入射至反射型偏光增亮膜的自然光经过数百次的折射、干涉和反射作用,选择性实现了振动方向与第一方向一致的p波透过,而振动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的s波被反射回,后续在背光模组中,反射回的s波经过背光中的各膜材后到达反射片,然后被重新反射利用,这个过程中部分s波又被转换成自然光波,可再次提供给涂覆型偏光片,以提高光线利用率。当在涂覆型偏光片中采用反射型偏光增亮膜作为预起偏层11时,可同时实现预起偏和面板增亮效果。
[0058]
此外,当前在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的背光模组中,通常会在背光源的出光路径上设置反射型偏光增亮膜来实现亮度增强,在将本实施例中的涂覆型偏光片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下偏光片时,下偏光片中的反射型偏光增亮膜虽然在背光模组外部,但仍然可以起到设置在背光模组内部相同的效果,则背光模组中不需再额外设置反射型偏光增亮膜。即,采用本技术的涂覆型偏光片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下偏光片时,后续液晶显示面板、上下偏光片以及背光模组形成的整个显示模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显示模组,减少了一层保护层,实现了厚度的减薄和成本的降低,且背光模组的功能也未受到影响。
[0059]
如图4所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上偏光片30、下偏光片和液晶显示面板20,上偏光片30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出光面上,下偏光片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背光面上,下偏光片为涂覆型偏光片,在靠近液晶显示面板20的方向上,涂覆型偏光片依次包括预起偏层11、配向层12、起偏层13以及保护层14,预起偏层11和起偏层13的透光轴平行。
[0060]
上偏光片30通过胶层(图未示出)连接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出光面上,下偏光片通过胶层40连接在液晶显示面板20的背光面上,上偏光片整体的透光轴方向和下偏光片整体的透光轴方向垂直。此外,显示模组还包括背光模组50,背光模组50设置在下偏光片远离液晶显示面板20的一侧,背光模组50可以是直下式背光结构,也可以是侧入式背光结构。背光模组50提供的光线,先经过下偏光片的透光轴得到线偏振光,液晶显示面板中液晶分子在未加电场时,由于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和液晶分子的排列,使得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发生改变,改变后的方向与原方向垂直,最终该光线通过上偏光片的透光轴射出,使得液晶显示面板可以显示画面。
[0061]
预起偏层11为可以对入射的光线进行预起偏作用的膜层,预起偏是指对入射的自然光线进行选择性透过,使自然光线成为某一方向上的偏振光后再进入起偏层13中。涂覆型偏光片接收的光线来自于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发出的自然光沿多个方向振动,预起偏层11选择性透过振动方向与其透光轴方向平行的光线。在本实施例中,预起偏层11的透光轴方向用第一方向来表示。
[0062]
配向层12通过流延成膜工艺制备在预起偏层11上,配向层12的材料可以是光配向材料、机械配向材料或溶致液晶体系材料。光配向材料可以包括光配向聚酰亚胺等,在流延成膜后通过线性紫外光光照射光配向材料,使其具有配向功能。机械配向材料可以包括聚酰亚胺,在流延成膜后通过摩擦设备在配向层12表面上摩擦得到多个配向槽,在预起偏层11的透光轴沿第一方向时,每个配向槽的延伸方向延第二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多个配向槽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使得配向层12具有配向功能。溶致液晶体系材料为包含
溶剂化合物在内的两种或多种化合物形成的液晶,溶液中溶质分子浓度处于一定范围内时会出现液晶相,溶剂主要是水或其它极性分子液剂,溶致液晶体系材料中的长棒形溶质分子具有一定的长宽比,溶质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分子排列长程有序,使得形成的配向层12具有配向功能,溶致液晶体系材料可以包括磺化1,8-萘-1',2'-苯并咪唑衍生物、磺化苊[1,2-b]喹恶啉衍生物、磺化苯并咪唑[1,2-c]喹唑林-6-酮衍生物、磺化靛蒽醌衍生物以及磺化苝四羧酸二苯并咪唑衍生物等。
[0063]
起偏层13通过涂覆机在配向层12上涂覆整层的起偏材料,并对其进行uv光照射和烘烤固化形成,起偏材料包括二相性染料或碘分子。在配向层12配向后,起偏层13中二相性染料分子或碘分子的长轴也会沿第二方向,而二相性染料分子和碘分子具有偏光性,会吸收振动方向与分子长轴平行的光线,透过与分子长轴垂直的光线,也即吸收第二方向的光线,透过第一方向的光线,最终使得起偏层13的透光轴沿第一方向,也即与预起偏层11的透光轴平行。
[0064]
自然光进入预起偏层11被预起偏处理后得到的偏振光大部分沿第一方向振动,少部分沿其他方向,这些偏振光进入起偏层13被起偏处理后,少部分沿其他方向的光线再次被过滤,最后保留下的偏振光沿第一方向振动的比例得到进一步提升。
[0065]
保护层14设置在起偏层13上,由于起偏层13的强度较低,质脆易破,且具有较强的亲水性,在湿热的环境中容易发生收缩变形、吸水褪色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其上方设置保护层14,起到支撑和保护作用。保护层14的材料为tac(tri-acetate cellulose,三醋酸纤维素)。
[0066]
在传统的涂覆型偏光片中,需要在配向层12和起偏层13形成的整体膜层上下均设置tac层,但tac层具有成本较高的缺点。此外,虽然起偏层13仅选择性透过振动方向与其透光轴方向平行的光线,但其偏振度不高,也即获得偏振光的纯度不高,不利于后续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0067]
本技术的涂覆型偏光片作为液晶显示面板的下偏光片使用,通过将起偏层13直接制备在预起偏层11上,相对于传统涂覆型偏光片,可以省略配向层12和起偏层13下方的一层保护层,因此节省了成本。此外,通过设置预起偏层11,光线在穿过起偏层13之前会先经过预起偏层11的预起偏处理,使得进入起偏层13的光线为含有线偏光特征的光线,而由于起偏层13和预起偏层11的透光轴方向一致,预起偏后的偏振光可以在起偏层13中经过相同方向上的再一次起偏处理,两次起偏作用的叠加使得最终得到的偏振光纯度更高,从而可以弥补传统涂覆型偏光片偏振度不足的缺陷,本技术的显示模组采用该涂覆型偏光片,同时具有低成本和高偏振度的优势,可以满足显示模组的发展需求。
[0068]
在一种实施例中,预起偏层11为反射型偏光增亮膜,反射型偏光增亮膜是一种多膜层结构,由数百层不同厚度和折射率的光学薄膜组成,入射至反射型偏光增亮膜的自然光经过数百次的折射、干涉和反射作用,选择性实现了振动方向与第一方向一致的p波透过,而振动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的s波被反射回,后续在背光模组50中,反射回的s波经过背光中的各膜材后到达反射片,然后被重新反射利用,这个过程中部分s波又被转换成自然光波,可再次提供给涂覆型偏光片,以提高光线利用率。当在涂覆型偏光片中采用反射型偏光增亮膜作为预起偏层11时,可同时实现预起偏和面板增亮效果。
[0069]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背光模组50包括背光源52和光学膜片53,光学膜片
53位于背光源52的出光路径上,光学膜片53中未设置反射型偏光增亮膜。图4中以背光模组50为直下式背光模组为例进行说明,背光模组50包括背板51、背光源52和光学膜片53,背光源52设置在背板51上,自下而上向液晶显示面板20提供光线,在出光路径上,光学膜片53依次包括扩散板和棱镜片,扩散板用于将点光源转换成面光源,使得光线充分散射,棱镜片是一种聚光构件,利用全反射和折射定律,将分散的光集中于一定的角度范围内出射从而提高该出射范围内的亮度。
[0070]
在传统的显示模组中,在出光路径上光学膜片53依次包括扩散板、棱镜片和反射型偏光增亮膜。而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光学膜片53中不包括反射型偏光增亮膜,反射型偏光增亮膜作为下偏光片的一部分,通过此种设置,减小了原下偏光片中的一层保护层,同时背光模组50的整体功能也未受到影响。
[0071]
在一种实施例中,上偏光片30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保护层、上起偏层和第二保护层,第一保护层通过胶层连接在液晶显示面板的出光面上。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材料为三醋酸纤维素,上起偏层材料也包括聚乙烯醇和吸附在聚乙烯醇上的染料分子或碘分子。上偏光片30可以是传统拉伸型偏光片或者涂覆型偏光片,由于下偏光片为涂覆型偏光片,且其中预起偏层11为原来背光模组50中的反射型偏光增亮膜,则下偏光片已经可以起到增亮和提升偏振度的效果,上偏光片可以仍然采用传统的包括两个保护层的偏光片。虽然仅将下偏光片设置为上述实施例中的涂覆型偏光片,但整体来讲成本依然得到了降低,整个显示模组的膜厚也得到减小。
[0072]
根据上述实施例可知:
[0073]
本技术提供一种涂覆型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涂覆型偏光片包括层叠设置的预起偏层、配向层、起偏层以及保护层,预起偏层和起偏层的透光轴平行。本技术的涂覆型偏光片,通过将配向层和起偏层直接制备在预起偏层上,相对于传统涂覆型偏光片,可以省略下方的保护层,因此节省了成本,此外,通过设置预起偏层,光线在穿过起偏层之前会先经过预起偏层的预起偏处理,使得进入起偏层的光线为含有线偏光特征的光线,而由于起偏层和预起偏层的透光轴方向一致,预起偏后的偏振光可以在起偏层中经过相同方向上的再一次起偏处理,两次起偏作用的叠加使得最终得到的偏振光纯度更高,从而可以弥补传统涂覆型偏光片偏振度不足的缺陷,即本技术的涂覆型偏光片同时具有低成本和高偏振度的优势,可以满足液晶显示面板的需求。
[0074]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0075]
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涂覆型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模组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