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使铜耙走径平稳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9 05:11:1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使铜耙走径平稳的装置。


背景技术:

2.scr铜耙走径差,左右上下都有波动,非常不稳,致卡削边及轧制站入口处卡渣,需剪切处理,且对品质有极大的隐患,故削边处经常需人捅,铜耙过校直区段时校直轮没压到也不能压,上面二个轮子一压铜耙就跑偏,影响削边左右不均匀,致卡削边卡渣,致需要剪切处理。
3.由于压上轮子后对铜耙有一种向左的推力,而校直轮后有一个铜耙的左右定位轮,是垂直于水平的,在铜耙的左边,铜耙在过这个轮子时铜耙有一种向右的推力,左右挤压使得铜耙过校直区时仍有上下波动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铜耙走径平稳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铜耙走径平稳的装置,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的顶部设有第一槽轮,所述第一槽轮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校直轮,所述输送架的一侧顶部设有侧面架,所述侧面架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二校直轮,所述侧面架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齿条板,两个所述齿条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柱,两个所述滑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两个所述第二校直轮均通过转轴与对应安装板固定连接。
6.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校直轮分别设置在第一槽轮和两个第一校直轮之间中垂线上,所述第一校直轮和第二校直轮的直径尺寸相同。
7.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一校直轮远离第一槽轮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所述第一定位轮和第二定位轮与第一槽轮处于同一水平轴线上。
8.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轮与第一校直轮之间设有呈倾斜设置的斜压轮,所述斜压轮的倾斜角度设为60度。
9.优选的,所述侧面架内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两个齿轮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齿条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杆。
10.优选的,所述侧面架的一侧开设有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分别与对应滑柱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齿条板的一侧均焊接有滑杆,两个所述齿条板均通过滑杆与侧面架相连接。
11.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使铜耙走径平稳的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2.其一: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齿轮、齿条板、滑杆、滑柱、滑槽、安装板和第二校直轮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从而可以通过移动调节第二校直轮与第一校直轮之间的间距,便于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铜耙走径;
13.其二: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槽轮、第一校直轮、第一定位轮、第二校直轮和第二定位轮以及呈倾斜设置的斜压轮的设计,从而槽轮使得铜耙经过时起到上下和左右定位的作用,既有一种向右的推力,又有一种向下的压力,使得铜耙前进时左右上下都不能偏移,非常稳定。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架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输送架;2、第一槽轮;3、第一校直轮;4、侧面架;5、第二校直轮;6、第一定位轮;7、斜压轮;8、第二定位轮;9、滑槽;10、滑杆;11、滑柱;12、安装板;13、驱动电机;14、齿轮;15、齿条板;16、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使铜耙走径平稳的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23.实施例一:
24.如图1-图4所示,一种使铜耙走径平稳的装置,包括输送架1,所述输送架1的顶部设有第一槽轮2,所述第一槽轮2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校直轮3,所述输送架1的一侧顶部设有侧面架4,所述侧面架4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二校直轮5,所述侧面架4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两个齿轮14,两个所述齿轮14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齿条板15,两个所述齿条板1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柱11,两个所述滑柱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两个所述第二校直轮5均通过转轴与对应安装板12固定连接。
25.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二校直轮5分别设置在第一槽轮2和两个第一校直轮3之间中垂线上,所述第一校直轮3和第二校直轮5的直径尺寸相同。
26.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第一校直轮3远离第一槽轮2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轮6和第二定位轮8,所述第一定位轮6和第二定位轮8与第一槽轮2处于同一水平轴线上,所述第一定位轮6与第一校直轮3之间设有呈倾斜设置的斜压轮7,所述斜压轮7的倾斜角度设为60度,通过第一定位轮6和第二定位轮8以及呈倾斜设置的斜压轮7的设计,从而槽轮使得铜耙经过时起到上下和左右定位的作用,既有一种向右的推力,又有一种向下的压力,使得铜耙前进时左右上下都不能偏移,非常稳定。
27.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侧面架4内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驱动电机13,
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两个齿轮1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齿条板15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杆16,所述侧面架4的一侧开设有两个滑槽9,两个所述滑槽9分别与对应滑柱1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齿条板15的一侧均焊接有滑杆10,两个所述齿条板15均通过滑杆10与侧面架4相连接,通过驱动电机13、齿轮14、连杆16、滑槽9、滑杆10和滑柱11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从而可以有效的实现提高对第二校直轮5移动时的稳定性,避免铜耙走径时发生倾斜晃动的现象。
28.工作原理:通过启动驱动电机13工作,驱动电机13通过转轴驱动两个齿轮14旋转,两个齿轮14旋转啮合带动齿条板15,使其通过滑杆10和滑柱11沿着滑槽9滑动,齿条板15通过滑柱11带动安装板12进而带动第二校直轮5移动调节第二校直轮5与第一校直轮3之间的间距,通过第一定位轮6和第二定位轮8以及呈倾斜设置的斜压轮7的设计,从而槽轮使得铜耙经过时起到上下和左右定位的作用,既有一种向右的推力,又有一种向下的压力,使得铜耙前进时左右上下都不能偏移,非常稳定。
29.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使铜耙走径平稳的装置,包括输送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架(1)的顶部设有第一槽轮(2),所述第一槽轮(2)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校直轮(3),所述输送架(1)的一侧顶部设有侧面架(4),所述侧面架(4)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二校直轮(5),所述侧面架(4)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两个齿轮(14),两个所述齿轮(14)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齿条板(15),两个所述齿条板(15)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柱(11),两个所述滑柱(11)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两个所述第二校直轮(5)均通过转轴与对应安装板(12)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铜耙走径平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校直轮(5)分别设置在第一槽轮(2)和两个第一校直轮(3)之间中垂线上,所述第一校直轮(3)和第二校直轮(5)的直径尺寸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铜耙走径平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校直轮(3)远离第一槽轮(2)的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定位轮(6)和第二定位轮(8),所述第一定位轮(6)和第二定位轮(8)与第一槽轮(2)处于同一水平轴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铜耙走径平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轮(6)与第一校直轮(3)之间设有呈倾斜设置的斜压轮(7),所述斜压轮(7)的倾斜角度设为60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铜耙走径平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架(4)内设置有呈水平设置的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两个齿轮(14)固定连接,两个所述齿条板(15)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杆(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使铜耙走径平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架(4)的一侧开设有两个滑槽(9),两个所述滑槽(9)分别与对应滑柱(11)滑动连接,两个所述齿条板(15)的一侧均焊接有滑杆(10),两个所述齿条板(15)均通过滑杆(10)与侧面架(4)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使铜耙走径平稳的装置,包括输送架,所述输送架的顶部设有第一槽轮,所述第一槽轮的两侧对称设有第一校直轮,所述输送架的一侧顶部设有侧面架,所述侧面架的一侧设有两个第二校直轮,所述侧面架内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有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齿条板,两个所述齿条板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柱,两个所述滑柱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齿轮、齿条板、滑杆、滑柱、滑槽、安装板和第二校直轮之间相互配合的作用,从而可以通过移动调节第二校直轮与第一校直轮之间的间距,便于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铜耙走径。的铜耙走径。的铜耙走径。


技术研发人员:黄海杰 钟兴全 晋秀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科城精铜(广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0.28
技术公布日:2022/6/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