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穿孔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05-18 20:33: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穿孔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穿孔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2.穿孔机也叫电火花穿孔机、打孔机、小孔机、细孔放电机,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连续上下垂直运动的细金属铜管作电极,对工件进行脉冲火花放电蚀除金属成型。目前,穿孔机被广泛的应用于模具金属开孔,现在市场上的穿孔机可分为传统的手工操作机械和自动化设备,但是两者对于穿透模具的判断方式非常落后和低效。
3.大部分操作人员在打孔加工的过程中,一般通过肉眼判断或听加工电极将金属打穿后发出的特别声音来判读是否被打穿,再进而操控按钮控制加工电极的上升,人眼直接观察会出现判断失误的现象,判断不准确。有些操作人员会在工件底面放置金属接触件,当电机打穿以后加工电极头部直接碰到该接触件来检测,容易损伤精细的加工电极头部,导致无法进行下一次加工。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穿孔检测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孔检测机构,通过喷水感应头感应加工件是否被完全打穿,提高穿孔检测的准确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企业的加工损耗。
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穿孔检测机构,位于加工件下方,且与穿孔机上的穿孔部位置相对应,包括模组以及位于所述模组上的喷水感应头;所述模组包括电机、丝杆以及安装壳体,所述丝杆一端与安装壳体内部活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机并延伸至安装壳体外部,所述喷水感应头包括进水口以及喷水口,所述电机转动轴转动驱动丝杆沿安装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喷水感应头移动至加工工件待穿孔处,所述喷水感应头顶部排布有感应线。
6.优选地,所述安装壳体上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壳盖,所述安装壳体内部设置有一滑轨,所述电机位于安装壳体内,且所述电机与滑轨沿安装壳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7.优选地,所述滑轨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滑块,所述丝杆通过支撑座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丝杆与支撑座接触端通过螺丝锁附固定,喷水感应头具体位于丝杆上远离支撑座的一端。
8.优选地,所述感应线四周由铜管包覆,且所述感应线与穿孔机电性连接,所述穿孔机的穿孔部为中空的金属管。
9.优选地,所述喷水感应头呈倒置的l型设置,所述进水口位于l型短边的侧边,所述喷水口位于l型短边的上端面,且所述进水口与喷水口导通。
10.优选地,所述喷水感应头l型长边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圆棒夹紧口。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丝杆、滑轨以及喷水感应头的相互配合,通过喷水感应头感
应加工件是否被完全打穿,喷水感应头位于加工件的下方,当穿孔机的穿孔部将加工件钻出小孔时,喷水感应头对加工件进行喷水,一方面能够将钻孔过程中产生的掉落至孔槽中的金属屑排出,提高钻孔的效率,另一方面当钻孔部接触至喷水感应头上的铜管时,铜管内的感应线感应,打孔与喷水均停止工作,表明此时已完全穿孔,提高穿孔检测的准确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企业的加工损耗。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轴侧图;
14.图2为图1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轴侧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部分结构轴侧图;
17.图中:1、模组;101、电机;102、丝杆;103、滑轨;104、安装壳体;105、壳盖;2、滑块;3、支撑座;4、喷水感应头;41、喷水口;42、进水口;43、圆棒夹紧口。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19.参见附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穿孔检测机构,位于加工件下方,且与穿孔机上的穿孔部位置相对应,包括模组1以及位于所述模组1上的喷水感应头4;所述模组1包括电机101、丝杆102以及安装壳体104,所述丝杆102一端与安装壳体104内部活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机101并延伸至安装壳体104外部,所述电机101转动轴转动提供丝杆102转动的动力,实现喷水感应头4的左右移动;所述喷水感应头4包括进水口42以及喷水口41,所述电机101转动轴转动驱动丝杆102沿安装壳体104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喷水感应头4移动至加工工件待穿孔处,所述喷水感应头4顶部排布有感应线,当穿孔部金属管接触到喷水感应头4顶部的感应线时,感应线感应传输信号,表明此时加工件上的孔已经完全打通,穿孔机的穿孔部停止工作,钻孔完成。
20.参见附图1与附图3,所述安装壳体104上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壳盖105,为安装壳体104内的电机101以及丝杆102等提供防护;所述安装壳体104内部设置有一滑轨103,所述电机101位于安装壳体104内,且所述电机101与滑轨103沿安装壳体104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
21.参见附图3,所述滑轨103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滑块2,所述丝杆102通过支撑座3与滑块2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02与支撑座3接触端通过螺丝锁附固定,喷水感应头4具体位于丝杆102上远离支撑座3的一端,喷水感应头4能够根据产品需要打孔的位置在丝杆102转动下沿滑轨103的长度方向移动调整位置,确保打孔的位置精度,同时喷水还能够解决打孔过程中产生的碎屑无法从初成型的孔洞中排出影响继续打孔的现象,提高打孔的效率。
22.所述感应线四周由铜管包覆,且所述感应线与穿孔机电性连接,所述穿孔机的穿孔部为中空的金属管,当穿孔部触碰喷水感应头4上的铜管,所述铜管内安装有感应线,此时模组与穿孔部均停止工作,加工件钻孔完成。
23.所述喷水感应头4呈倒置的l型设置,所述进水口42位于l型短边的侧边,所述喷水口41位于l型短边的上端面,且所述进水口42与喷水口41导通。
24.所述喷水感应头4l型长边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圆棒夹紧口43。
25.工作原理:工作人员将需要加工的加工件放置在穿孔机上,模组1开始工作,电机101驱动丝杆102转动同时沿滑轨103向左移动,将喷水感应头4移动至加工件下方,穿孔部对加工件进行钻孔时,喷水感应头4的喷水口41向上喷水,穿孔部将加工件穿出孔时,喷水口41喷出的水通过孔至孔槽中,对孔槽中的金属屑通过水流带出,便于穿孔部继续对加工件进行钻孔,直至穿孔部触碰喷水感应头4上的铜管,所述铜管内安装有感应线,此时模组与穿孔部均停止工作,加工件钻孔完成,穿孔过程中进行实时检测,提高穿孔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加工件的加工效率。
26.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穿孔检测机构,位于加工件下方,且与穿孔机上的穿孔部位置相对应,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1)以及位于所述模组(1)上的喷水感应头(4);所述模组(1)包括电机(101)、丝杆(102)以及安装壳体(104),所述丝杆(102)一端与安装壳体(104)内部活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机(101)并延伸至安装壳体(104)外部,所述喷水感应头(4)包括进水口(42)以及喷水口(41),所述电机(101)转动轴转动驱动丝杆(102)沿安装壳体(104)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喷水感应头(4)移动至加工工件待穿孔处,所述喷水感应头(4)顶部排布有感应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孔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104)上设置有与其相匹配的壳盖(105),所述安装壳体(104)内部设置有一滑轨(103),所述电机(101)位于安装壳体(104)内,且所述电机(101)与滑轨(103)沿安装壳体(104)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穿孔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103)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滑块(2),所述丝杆(102)通过支撑座(3)与滑块(2)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02)与支撑座(3)接触端通过螺丝锁附固定,喷水感应头(4)具体位于丝杆(102)上远离支撑座(3)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孔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四周由铜管包覆,且所述感应线与穿孔机电性连接,所述穿孔机的穿孔部为中空的金属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孔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感应头(4)呈倒置的l型设置,所述进水口(42)位于l型短边的侧边,所述喷水口(41)位于l型短边的上端面,且所述进水口(42)与喷水口(41)导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穿孔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感应头(4)l型长边沿其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圆棒夹紧口(4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孔检测机构,位于加工件下方,且与穿孔机上的穿孔部位置相对应,包括模组以及位于所述模组上的喷水感应头;所述模组包括电机、丝杆以及安装壳体,所述丝杆一端与安装壳体内部活动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电机并延伸至安装壳体外部,所述喷水感应头包括进水口以及喷水口,所述电机转动轴转动驱动丝杆沿安装壳体的长度方向移动,使喷水感应头移动至加工工件待穿孔处,所述喷水感应头顶部排布有感应线。本实用新型通过喷水感应头感应加工件是否被完全打穿,提高穿孔检测的准确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降低企业的加工损耗。工损耗。工损耗。


技术研发人员:翁红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亚马森机床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08
技术公布日:2022/5/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