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纺织用纺织布上色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4-30 15:18:0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用纺织布上色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2.纺织布上色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不同品质的布染色的工艺就不同,全棉、涤棉、尼龙、涤纶、化纤制品、混纺制品等等,有的使用轧染、卷染就可以了,有的就必须使用高温高压染色,有的只染一次,有的要多次上色,而不同的纺布透光率也不同,透光率决定纺布的厚度,厚度不同对染料的吸收性也不同。
3.现有的纺织布上色装置无法根据纺布的透光率进行智能化上色,而且上色效果不佳,容易造成上色不充分的现象发生,因此,设计可智能化上色和上色效果好的一种纺织用纺织布上色装置及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用纺织布上色装置及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纺织布上色装置及系统,包括上色机和智能上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色机包括腿架,所述腿架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后侧固定安装有成品板,所述成品板中间上方固定安装有透光率检测仪,所述腿架前端固定安装有吸收板,所述固定板右侧中间轴承连接有待染轮,所述待染轮下方设置有纺布轮,所述待染轮上方设置有染色轮,所述纺布轮与固定板内壁轴承连接,所述成品板上方轴承连接有成品轮,所述成品轮右侧固定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固定板左侧后方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智能上色系统分别与控制器、透光率检测仪、电机电连接。
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染色轮右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所述染色轮与电动机连接处和固定板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内壁固定安装有滑动盘,所述滑动盘内壁固定安装有伸缩板,所述滑动盘上方固定安装有气泵,所述气泵与伸缩板内部管道连接,所述伸缩板与染色轮外端固定连接,所述染色轮下方固定安装有刷板,所述染色轮内部固定安装有染料机,所述染料机与刷板内部管道连接,所述智能上色系统分别与电动机、气泵、染料机电连接。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智能上色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接收模块、计算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模块分别与处理模块、透光率检测仪、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分别与计算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计算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气泵、电机、电动机电连接;
8.所述检测模块用于通过透光率检测仪对纺织布进行透光率的检测得出该纺布的透光率大小,对该数据进行收集,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检测得出的纺布透光率对该装置进行辅助控制,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检测到的纺布透光率数据传输出去,所述数据接
收模块用于对传输出来的纺布透光率进行接收,所述计算模块用于通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自动计算得出结果,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计算得出的结果分别对气泵、电机、电动机进行控制。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处理模块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换算模块和驱动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与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收集模块与换算模块电连接,所述换算模块与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与染料机、控制器电连接;
10.所述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根据检测模块检测出的纺布透光率对该数据进行收集,所述换算模块用于根据收集的纺布透光率进行换算,得出后续对结构的驱动数据,所述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换算得出的结果对染料机、控制器的运行进行控制。
11.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智能上色系统包括以下运行步骤:
12.s1、操作人员将需要染色的纺织布缠绕在纺布轮上,再手持纺布的一端拉出贴合至待染轮上表面,最后拉出缠绕至成品轮上,这时再开启控制器,控制器通过电驱动控制智能上色系统运行;
13.s2、智能上色系统通过电驱动控制检测模块运行,检测模块通过透光率检测仪对纺织布进行检测得出该纺布的透光率后,光线照射出去投射到吸收板上的光线量除以光线投射出去的总量为纺布的透光率,并对该数据进行收集,再将纺布透光率通过数据传输到数据传输模块中;
14.s3、数据传输模块再将数据传输出去,传输出去的纺布透光率被数据接收模块所接收,接收到的数据通过电传输从数据接收模块传递到计算模块中;
15.s4、计算模块对得到的纺布透光率进行自动计算得出结果,并将结果输入进控制模块中;
16.s5、控制模块通过电驱动控制电机运行,电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待染轮和纺布轮转动,纺布开始传输工作,并根据纺布的透光率对传输速度进行控制,同时控制气泵运行,气泵控制染色轮的位置,根据纺布的透光率改变刷板对纺布的按压力度;
17.s6、同时通过电驱动控制电动机运行,电动机运行带动染色轮转动,刷板对纺布进行滚刷工作,根据纺布的透光率改变刷板的滚刷次数,并当纺布的透光率较小时,控制气泵驱动伸缩板快速伸长,使刷板的外端轻微接触;
18.s7、当纺布的透光率极小时,控制模块驱动气泵运行,使染色轮每隔一段时间后上下移动一次,同时驱动电动机运行功率达到极致状态;
19.s8、数据收集模块将纺布的透光率传输到换算模块内,换算模块对纺布的透光率进行换算得出结果,并将结果输入到驱动模块中;
20.s9、驱动模块根据换算结果对染料机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染料机排出染料的量,改变上色效果;
21.s10、同时当纺布的透光率超过系统设定参数后,表示纺布的质量不合格,驱动模块驱动控制器停止运行,控制器驱动智能上色系统停止运行,对纺布的上色进行保护工作;
22.s11、纺布全部上色完毕后,操作人员驱动控制器停止运行,智能存放系统停止运行,如需继续上色则重复s1至s10。
23.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1至s5中,透光率检测仪对纺布的透光率检测,得出纺布的透光率大小,透光率越大的纺布越薄,染料越容易渗透进去,通过计算模块进行自动计
算,再通过控制模块对电机和气泵进行控制,l

为纺布的透光率大小,当15%《l

≤25%时,表示透光率较小纺布较厚,染料不易渗透,这时控制模块驱动电机运行功率较低,并驱动气泵注入进伸缩板内的气体较多,25%《l

≤35%时,表示透光率较正常,这时控制模块驱动电机运行功率较正常,并驱动气泵注入进伸缩板内的气体较正常,当35%《l

≤45%时,表示透光率较大纺布较薄,染料较易渗透,这时控制模块驱动电机运行功率较高,并并驱动气泵(15)注入进伸缩板(12)内的气体较少。
24.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6中,控制模块根据自动计算的结果对电动机的运行功率进行控制,并驱动气泵注入进伸缩板(12)内的气体量,当15%《l

≤25%时,表示透光率较小纺布较厚,染料不易渗透,这时控制模块驱动电动机的运行功率增大,当25%《l

≤35%时,表示透光率较正常,这时控制模块驱动电动机的运行功率正常,当35%《l

≤45%时,表示透光率较大纺布较薄,染料较容易渗透,这时控制模块驱动电动机的运行功率降低,并且当45%《l

时,表示染料极其容易渗透进纺布,这时驱动气泵使刷板外端与纺布进行轻微接触。
2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7中,当15%≥l

》5%时,表示纺布极厚,需要进行大强度的滚刷,当15%≥l

》10%时,表示纺布厚度较大,但不能进行持续的滚刷,控制模块驱动气泵对伸缩板内进行气体的快速排出五秒后再次注入,使刷板完成一次上下移动工作,避免纺布被持续滚刷导致表面纤维磨损影响纺布质量,并使电动机运行功率在极大时进一步提升,使极厚的布料被充分上色,当10%≥l

》5%时,表示纺布厚度到达极限,滚刷时间需要进一步进行控制,控制模块驱动气泵对伸缩板内进行气体的快速排出十秒后再次注入,并驱动电动机运行功率进一步增大,加强染料的渗透效果,使刷板向上移动后停留时间增大,避免在电动机强度增强后刷板无法对应控制,防止到达极限厚度的纺布同样出现上述后果。
2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8和s9中,针对不同透光率的纺布,染料的使用量也不同,其中,q

为染料机的染料排放量,q

为染料机最大染料排放量,q

为单个单位纺布的透光率对应染料机的染料排放量,q

为单次染料最大排放量,当纺布透光率越低,纺布越厚,染料的排量越多,针对较低的透光率加大染料排放量,防止染布过程中出现染料供给不足的现象发生,并针对较高的透光率,减少染料排放,避免纺布吸收的染料过多后续落在成品板上后造成染料脱落,防止纺布上色失败的现象发生。
2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s10中,当l

≤5%时,表示纺布极厚超过系统设定参数,该纺布的质量不合格,这时驱动模块驱动控制器停止运行,使该装置停止运行,提醒操作人员该纺布为不合格产品,避免不合格品进入后续工序导致资源浪费。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智能上色系统,根据纺布的透光率和智能上色系统对纺布进行智能化上色,使上色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2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30.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发明的染色轮工作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发明的染色轮内部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本发明的智能上色系统流程示意图;
34.图中:1、腿架;2、固定板;3、成品轮;4、待染轮;5、纺布轮;6、染色轮;7、电机;8、控制器;9、透光率检测仪;10、电动机;11、滑动盘;12、伸缩板;13、刷板;14、染料机;15、气泵。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6.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纺织用纺织布上色装置及系统,包括上色机和智能上色系统,上色机包括腿架1,腿架1上方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固定板2后侧固定安装有成品板,成品板中间上方固定安装有透光率检测仪9,腿架1前端固定安装有吸收板,固定板2右侧中间轴承连接有待染轮4,待染轮4下方设置有纺布轮5,待染轮4上方设置有染色轮6,纺布轮5与固定板2内壁轴承连接,所述成品板上方轴承连接有成品轮3,成品轮3右侧固定安装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右侧固定安装有电机7,固定板2左侧后方固定安装有控制器8,智能上色系统分别与控制器8、透光率检测仪9、电机7电连接,操作人员将需要染色的纺织布全部缠绕在纺布轮5上,再将纺布的一端拉出贴合在待染轮4上表面,最后拉出缠绕至成品轮3上,这时再开启控制器8,控制器8通过电驱动控制智能上色系统运行,智能上色系统通过电驱动控制透光率检测仪9运行,透光率检测仪9将光线照射出去经过纺布投射到吸收板上,吸收板将光线的吸收量输入进行透光率检测仪9上,从而测得纺布的透光率,再通过电驱动控制电机7运行,电机7转动带动传动机构运行,带动成品轮3转动,纺布开始进行传动,通过染色轮6对染布进行染色工作,根据纺布的透光率和智能上色系统对纺布进行智能化上色,使上色效果更佳;
37.染色轮6右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机10,染色轮6与电动机10连接处和固定板2内部滑动连接,固定板2内壁固定安装有滑动盘11,滑动盘11内壁固定安装有伸缩板12,滑动盘11上方固定安装有气泵15,气泵15与伸缩板12内部管道连接,伸缩板12与染色轮6外端固定连接,染色轮6下方固定安装有刷板13,染色轮6内部固定安装有染料机14,染料机14与刷板13内部管道连接,智能上色系统分别与电动机10、气泵15、染料机14电连接,通过上述步骤,智能上色系统运行,通过电驱动控制电动机10运作,电动机10带动染色轮6转动,从而带动刷板13对纺布进行滚刷工作,同时通过电驱动控制气泵15运行,气泵15对伸缩板12内部注入气体,伸缩板12伸长带动染色轮6上下移动,从而改变刷板13对纺布的按压力度,同时通过电驱动控制染料机14运行,染料机14将染料注入到刷板13内,并控制染料的排放量,刷板13滚刷对纺布进行染色;
38.智能上色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处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接收模块、计算模块和控制模块,检测模块分别与处理模块、透光率检测仪9、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数据接收模块分别与计算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电连接,计算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气泵15、电机7、电动机10电连接;
39.检测模块用于通过透光率检测仪9对纺织布进行透光率的检测得出该纺布的透光率大小,对该数据进行收集,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检测得出的纺布透光率对该装置进行辅助控制,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将检测到的纺布透光率数据传输出去,数据接收模块用于对传输出来的纺布透光率进行接收,计算模块用于通过接收到的数据进行自动计算得出结果,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计算得出的结果分别对气泵15、电机7、电动机10进行控制;
40.处理模块包括数据收集模块、换算模块和驱动模块,数据收集模块与检测模块电连接,数据收集模块与换算模块电连接,换算模块与驱动模块电连接,驱动模块与染料机14、控制器8电连接;
41.数据收集模块用于根据检测模块检测出的纺布透光率对该数据进行收集,换算模块用于根据收集的纺布透光率进行换算,得出后续对结构的驱动数据,驱动模块用于根据换算得出的结果对染料机14、控制器8的运行进行控制;
42.智能上色系统包括以下运行步骤:
43.s1、操作人员将需要染色的纺织布缠绕在纺布轮5上,再手持纺布的一端拉出贴合至待染轮4上表面,最后拉出缠绕至成品轮3上,这时再开启控制器8,控制器8通过电驱动控制智能上色系统运行;
44.s2、智能上色系统通过电驱动控制检测模块运行,检测模块通过透光率检测仪9对纺织布进行检测得出该纺布的透光率后,光线照射出去投射到吸收板上的光线量除以光线投射出去的总量为纺布的透光率,并对该数据进行收集,再将纺布透光率通过数据传输到数据传输模块中;
45.s3、数据传输模块再将数据传输出去,传输出去的纺布透光率被数据接收模块所接收,接收到的数据通过电传输从数据接收模块传递到计算模块中;
46.s4、计算模块对得到的纺布透光率进行自动计算得出结果,并将结果输入进控制模块中;
47.s5、控制模块通过电驱动控制电机7运行,电机7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待染轮4和纺布轮5转动,纺布开始传输工作,并根据纺布的透光率对传输速度进行控制,同时控制气泵15运行,气泵15控制染色轮6的位置,根据纺布的透光率改变刷板13对纺布的按压力度;
48.s6、同时通过电驱动控制电动机10运行,电动机10运行带动染色轮6转动,刷板13对纺布进行滚刷工作,根据纺布的透光率改变刷板13的滚刷次数,并当纺布的透光率较小时,控制气泵7驱动伸缩板12快速伸长,使刷板13的外端轻微接触;
49.s7、当纺布的透光率极小时,控制模块驱动气泵15运行,使染色轮6每隔一段时间后上下移动一次,同时驱动电动机10运行功率达到极致状态;
50.s8、数据收集模块将纺布的透光率传输到换算模块内,换算模块对纺布的透光率进行换算得出结果,并将结果输入到驱动模块中;
51.s9、驱动模块根据换算结果对染料机14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染料机14排出染料的量,改变上色效果;
52.s10、同时当纺布的透光率超过系统设定参数后,表示纺布的质量不合格,驱动模块驱动控制器8停止运行,控制器8驱动智能上色系统停止运行,对纺布的上色进行保护工作;
53.s11、纺布全部上色完毕后,操作人员驱动控制器8停止运行,智能存放系统停止运
行,如需继续上色则重复s1至s10;
54.s1至s5中,透光率检测仪9对纺布的透光率检测,得出纺布的透光率大小,透光率越大的纺布越薄,染料越容易渗透进去,通过计算模块进行自动计算,再通过控制模块对电机7和气泵15进行控制,l

为纺布的透光率大小,当15%《l

≤25%时,表示透光率较小纺布较厚,染料不易渗透,这时控制模块驱动电机7运行功率较低,并驱动气泵15注入进伸缩板12内的气体较多,25%《l

≤35%时,表示透光率较正常,这时控制模块驱动电机7运行功率较正常,并驱动气泵15注入进伸缩板12内的气体较正常,当35%《l

≤45%时,表示透光率较大纺布较薄,染料较易渗透,这时控制模块驱动电机7运行功率较高,并驱动气泵15注入进伸缩板12内的气体较小,针对透光率越低的纺布,减小电机7运行功率,并增大气泵15注入进伸缩板12内的气体,使纺布传输速度降低,刷板13对纺布的按压力度加强,使后续的染料能够充分渗透进纺布中,提高上色效果,并针对透光率越高的纺布,提高电机7运行功率,并降低气泵15注入进伸缩板12内的气体,使纺布传输速度提高,刷板13对纺布的按压力度减弱,避免较易渗透的布料被过度上色导致布料的质量出现问题,并加快加工速度,提高生产率;
55.s6中,控制模块根据自动计算的结果对电动机10的运行功率进行控制,并驱动气泵15注入进伸缩板12内的气体量,当15%《l

≤25%时,表示透光率较小纺布较厚,染料不易渗透,这时控制模块驱动电动机10的运行功率增大,当25%《l

≤35%时,表示透光率较正常,这时控制模块驱动电动机10的运行功率正常,当35%《l

≤45%时,表示透光率较大纺布较薄,染料较容易渗透,这时控制模块驱动电动机10的运行功率降低,并且当45%《l

时,表示染料极其容易渗透进纺布,这时驱动气泵7使刷板13外端与纺布进行轻微接触,针对透光率越低的纺布,增大电动机10的运行功率,使刷板13对纺布的滚刷次数加大,使染料充分渗入进纺布,使纺布能够被充分上色,并针对透光率越高的纺布,降低电动机10的运行功率,避免较薄的纺布被过度滚刷导致纺布表面破损影响纺布质量,并且在纺布极薄时,防止刷板13与纺布的接触力度过大导致纺布被刷板13拉出,避免纺布断裂现象发生;
56.s7中,当15%≥l

》5%时,表示纺布极厚,需要进行大强度的滚刷,当15%≥l

》10%时,表示纺布厚度较大,但不能进行持续的滚刷,控制模块驱动气泵15对伸缩板12内进行气体的快速排出五秒后再次注入,使刷板13完成一次上下移动工作,避免纺布被持续滚刷导致表面纤维磨损影响纺布质量,并使电动机10运行功率在极大时进一步提升,使极厚的布料被充分上色,当10%≥l

》5%时,表示纺布厚度到达极限,滚刷时间需要进一步进行控制,控制模块驱动气泵15对伸缩板12内进行气体的快速排出十秒后再次注入,并驱动电动机10运行功率进一步增大,加强染料的渗透效果,使刷板13向上移动后停留时间增大,避免在电动机10强度增强后刷板13无法对应控制,防止到达极限厚度的纺布同样出现上述后果;
57.s8和s9中,针对不同透光率的纺布,染料的使用量也不同,q

,其中,q

为染料机14的染料排放量,q

为染料机14最大染料排放量,q

为单个单位纺布的透光率对应染料机14的染料排放量,q

为单次染料最大排放量,当纺布透光率越低,纺布越厚,染料的排量越多,针对较低的透光率加大染料排放量,防止染布过程中出现染料供给不足的现象发生,并针对较高的透光率,减少染料排放,避免纺布吸收的染料过多后续落在成品
板上后造成染料脱落,防止纺布上色失败的现象发生;
58.s10中,当l

≤5%时,表示纺布极厚超过系统设定参数,该纺布的质量不合格,这时驱动模块驱动控制器8停止运行,使该装置停止运行,提醒操作人员该纺布为不合格产品,避免不合格品进入后续工序导致资源浪费。
5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60.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