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前光模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30 09:21: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一般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前光模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显示行业的不断发展,显示产品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在幼儿的教育方面,目前更多的消费者更加注重于产品的护眼、防沉迷、色彩丰富、丰富的教育内容等。在此方面产生了各种类纸产品,其中就包括电子墨水屏(e-ink)以及全反射式液晶显示屏(rlcd)。相较于传统的lcd屏幕,rlcd显示屏具备诸多优点,包括:
3.1.在环境光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依赖环境光进行显示,蓝光无峰值,蓝光伤害较小。
4.2.具有类纸的特性,出光角度大且出光角度光强均匀,可视范围广。
5.3.显示表面有着优秀的抗眩光能力。
6.相较于e-ink来说,rlcd具有更高的对比度、更快的响应速度并且没有残影。
7.但目前rlcd产品也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这使得该类产品还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导光板对侧大视角漏光现象严重,如图1所示。由于前光产品需要将导光板置于盖板与彩膜基板之间,因此,整个显示模组只能通过盖板上的油墨区对漏光进行遮盖,受限于盖板尺寸与外观的影响,大部分产品无法对油墨层进行加宽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8.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前光模组、显示装置,可以改善导光板对侧大视角漏光现象,减小油墨区宽度,优化产品外形。
9.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光模组,包括:
10.前光板,设置在显示装置的盖板和背板之间,所述前光板包括入光端以及与所述入光端相对的远光端,所述远光端具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为前光板中的光线经过端面、上表面、下表面中的至少之一入射到所述远光端端面所在平面的光线范围;
11.前光源,设置在所述前光板的入光端;
12.吸光部件,设置在所述前光板的远光端,所述吸光部件包括层叠设置的基材、胶层以及吸光层,所述吸光层设置在靠近所述前光板的一侧;所述吸光层在垂直于所述远光端端面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远光端的出光面,所述吸光层的长度小于所述胶层的长度。
13.可选地,所述吸光部件包括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吸光区,所述吸光层在所述吸光区上连续设置且未完全覆盖所述吸光区,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上未覆盖所述吸光层。
14.可选地,所述前光板通过框胶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下方;所述吸光部件通过所述胶层在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框胶与所述前光板之间,在第二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背板背离所述前光板的一侧。
15.可选地,所述吸光层的一端与所述前光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吸光层的另一端与
所述出光面靠近所述背板的一侧平齐。
16.可选地,所述吸光层的一端与所述前光板的上表面平齐,所述吸光层的最大长度为所述前光板上表面到所述背板背离所述前光板的一侧表面距离的0.8倍。
17.可选地,所述吸光部件通过所述胶层在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盖板靠近所述前光板的一侧,在第二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背板背离所述前光板的一侧。
18.可选地,所述吸光区相对于所述远光端的端面倾斜设置。
19.可选地,所述前光源在所述远光端的出光角度为60
°
~70
°
,所述胶层的折射率为1.30~1.33,所述吸光区相对于所述远光端端面的夹角为34.78
°
~76.88
°

20.可选地,所述吸光层设置在所述吸光区上,所述吸光层的一端到所述吸光区上端的最小距离为所述吸光区长度的0.1倍,所述吸光端的另一端到所述吸光区下端的最小距离为所述吸光区长度的0.2倍。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盖板、背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与所述背板之间的如以上任一所述的前光模组,还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前光板与所述背板之间。
22.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光模组,通过吸光部件可以将前光板与显示模组进行固定,防水防尘;同时,还可以阻挡远光端产生的大视角漏光,油墨层宽度减小,产品外观效果提升,更适应当前显示产品窄边框要求。通过倾斜贴附在盖板与背板之间,有助于产品减薄,产品良率、漏光改善。
附图说明
24.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5.图1为一种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大视角漏光现象的示意图;
26.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光模组上远光端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光模组上入光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光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吸光部件的展开图;
29.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光模组的亮线的原理示意图;
30.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光模组的尺寸示意图;
31.图8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光模组的安装示意图;
32.图9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出射光线全反射的光线示意图;
33.图1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出射光线全反射的光线示意图;
34.图1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避免出射光线全反射的吸光部件的示意图;
35.图1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前光模组的尺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
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3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38.请详见图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前光模组,包括:
39.前光板20,设置在显示装置的盖板10和背板30之间,所述前光板20包括入光端21以及与所述入光端21相对的远光端22,所述远光端22具有出光面,所述出光面为前光板20中的光线经过端面201、上表面202、下表面203中的至少之一入射到所述远光端22的端面201所在平面的光线范围。
40.前光源80,设置在所述前光板20的入光端21。
41.吸光部件40,设置在所述前光板20的远光端22,所述吸光部件40包括层叠设置的基材401、胶层402以及吸光层403,所述吸光层403设置在靠近所述前光板20的一侧;所述吸光层403在垂直于所述远光端22的端面201的正投影至少覆盖所述远光端22的出光面,所述吸光层的长度小于所述胶层的长度。
42.在具体设置时,前光源80可以为led光源,还可以为荧光灯管等其他光源,在布置时,还可以布置多个led,例如,多个led相对前光板20的一个侧面被布置呈阵列状。本技术中对于前光源80的设置并不限制,视器件或者应用场景的不同,可以进行不同的设置。
43.前光板20用于将前光源80的线光源(或者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以便于向整个反射液晶显示模块提供面光源作为反射光源。前光板20为透明的板状部件,包括上表面202和下表面203,其中上表面202为靠近盖板10的一表面,即靠近观察者一侧的表面;下表面203为背离盖板10的一表面,即远离观察者一侧的表面;还包括四个侧面,其中一个侧面作为入光端21,用于布置前光源80;与入光端21相对设置的一面作为远光端22,用于布置吸光部件40。
44.从前光源80输出的光从前光板20端面201向前光板20的内部入射,前光板20将入射到内部的光向远光端22方向引导,当进入前光板20内的光到达上表面202时,如果入射角在规定的角度以下就被反射,从而进入到前光板20下方的显示面板上。
4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仅针对远光端22的漏光现象进行描述,在现有设计中在前光模组的四周边缘的其他位置还可以采用现有的遮挡方式,例如遮光胶带或者盖板的油墨区100;或者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方式进行遮挡,或者根据不同边缘的漏光情况进行选择,本技术对此并不限制。下面的描述中,仅针对远光端22的边缘部分的结构来进行阐述。
46.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若仅设置基材401和胶层402,则从前光板20的端面201漏出的光线会进入胶带的胶层402,即使通过将基材401设置为黑色,当通过胶层402后的基材401吸收部分光线,但其余光线仍然通过背胶层402中胶水并在其中进行传导,当基材401和胶层402贴附在前光板20与框胶70之间时,在靠近框胶70的胶层402的端面201产生亮线。由于亮线的位置距离显示区va区更近,这在一定程度上延伸前光板20远光端22面201的出光角度,造成大视角漏光现象,如图6所示。
47.因此,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胶层402上贴附一层吸光层403,该部件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来自前光板20远光端22漏出的光线,阻断其在胶层402内的传播,这样就可以避免在贴合复合的吸光部件40时,造成的端面201亮线现象。
48.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不同显示装置采用的前光板20的长度尺寸不同,因此,前光板20在远光端22一侧的出光方向不仅限于在端面201进行出光,由于所述前光板20的上表面202通过框胶70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10下方,当胶框位置与远光端22的端面201还存在一定距离时,前光板20内部的光线还可以从该上表面202的位置(靠近端面201的部分区域)射出。前光板20的下表面203与显示模组的偏光片固定设置,当偏光片位置与远光端22的端面201还存在一定距离时,前光板20内部的光线还可以从该下表面203的位置(靠近端面201的部分区域)射出。
4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吸光层的长度小于所述胶层的长度。这是考虑到吸光膜层的固定问题。在设置时,所述吸光部件包括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吸光区,所述吸光层在所述吸光区上连续设置且未完全覆盖所述吸光区,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上未覆盖所述吸光层。
50.由于吸光层不具备粘性,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将第一端和第二端作为胶层暴露区,其上未设置有吸光层,可以通过第一端和第二端与其他部件进行固定连接,实现吸光部件40的固定。
5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光板通过框胶固定设置在所述盖板下方;所述吸光部件40通过所述胶层402在第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框胶70与所述前光板20之间,在第二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背板30背离所述前光板20的一侧。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贴合方式简单,漏光现象得到极大的改进,同时防水防尘的效果很好。
52.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吸光部件40固定在前光板20前光板20的上表面202,为了减薄边框厚度,同时为了不影响前光板20的导光效果,吸光层403的上端面201与前光板20的上表面202平齐,所述吸光层403的另一端与所述出光面靠近所述背板30的一侧平齐。
53.如图7所示,从前光板20远光端22的光线出射角度为60
°
~70
°
,从下表面203出射的光线需要打在吸光层403上,因此,吸光层403的长度最小值为a bcot60
°
,其中a为前光板20的厚度,b为前光板20端面201到下层偏光片之间的距离。
54.为了提高吸光效果,考虑到胶带贴附存在误差,由于吸光层403没有粘性,为了避免虚贴,在吸光区上未完全覆盖所述吸光层。具体地,所述吸光层403的一端与所述前光板20的上表面202平齐,所述吸光层403的最大长度为所述前光板20上表面202到所述背板30背离所述前光板20的一侧表面距离的0.8倍。
55.例如,当前光板20的厚度a=0.4mm、前光板20端面201到下层偏光片之间的距离b=0.7mm、前光板20上表面202到背板30背离所述前光板20的一侧表面之间的距离c=1.45mm时,吸光层403的长度范围为0.80~1.16mm。吸光层403的厚度为0.01mm。
56.更进一步地,为了减薄显示模组的厚度,同时加强改善漏光现象,请参阅图8,图8中示出了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所述吸光部件40通过所述胶层402在第一端固定在所述盖板10靠近所述前光板20的一侧,在第二端固定设置在所述背板30背离所述前光板20的一侧。所述吸光部件40包括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之间的吸光区,所述吸光区相对于所述远光端22的端面201倾斜设置。
5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盖板10处于最上方用于形成显示装置的保护结构或其他功能,例如,当显示屏幕需要具有触摸功能时,盖板10可以包括屏幕的触摸传感器层,又例如,当显示屏幕需要具有指纹识别功能时,盖板10可以包括屏幕的指纹识别层,再例如,当仅需
对屏幕进行保护时,盖板10可以为保护玻璃层。盖板10可以是透明无机材质,例如玻璃材质;或透明有机材质,例如塑料材质。盖板10设置有显示区va以及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油墨区100,油墨区100用于阻挡边缘漏光情况。
58.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显示装置在盖板10下层设置有传感器层101和ag膜102(抗眩系列保护膜)等。因此,根据不同盖板10下层的不同器件层的位置不同,吸光部件40的第一端可以直接贴附在盖板10上或者传感器层101上或者ag膜102上,本技术对此并不限制,视应用场景的不同或者器件的不同,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
59.示例性的,所述前光源80在所述远光端22的出光角度为60
°
~70
°
,所述胶层402的折射率为1.30~1.33,故光线进入吸光部件40的胶层402中的全反射角度为46.88
°
。如图9-10所示,当前光板20从下表面203射出的光分别为60
°
、70
°
时,胶层40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76.88
°
、66.88
°
,光线入射到胶层402中才可以发生全反射。
60.由于吸光部件的贴合方式,吸光部件无法避免的需要倾斜设置,然而,倾斜角度过大可能导致前光板从偏光片透射的光线进入到胶层中,若光线在胶层402内发生全反射,则经过胶层402全反射后的光线则可能会继续入射到前光板20中,进而影响显示画面。因此,对于可能发生的全反射情况,一种方式是减小吸光部件40与竖直方向(远光端22的端面201)之间的夹角,如图11所示,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增加吸光部件40上吸光层403的长度,将可能入射到胶层402的光线进行吸收。
6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考虑到吸光部件40与前光板20边缘之间的位置关系,所述吸光区相对于所述远光端22的端面201的夹角为34.78
°
~76.88
°
,其中34.78
°
为吸光部件40贴紧前光板20时,吸光部件40与竖直方向的夹角。
62.另外考虑到吸光部件40贴附时存在误差,由于吸光层403没有粘性,为避免虚贴,所述吸光层403设置在所述吸光区上,所述吸光层403的一端到所述吸光区上端的最小距离为所述吸光区长度的0.1倍,所述吸光端的另一端到所述吸光区下端的最小距离为所述吸光区长度的0.2倍,如图12所示。
63.示例性的,吸光部件40贴合在盖板10下方的传感器层与背板30上,其中,吸光部件40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4.78
°
,传感器层到背板30之间的距离e=1.85mm,吸光区的长度为d=e/cos34.78=2.25mm,则吸光层403的长度可以设置为0.8d=1.76*0.7=1.57mm。
6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吸光层403可以为黑色吸光薄膜,还可以为黑色油墨。黑色吸光薄膜包括但不限于含环氧树脂(epoxy)、压克力酸共聚物(或称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乙基二乙二醇醋酸酯(ethyl diethylene glycol acetate)或其组合。
65.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吸光部件40可以将前光模组与显示模组进行固定,防水防尘;同时,还可以阻挡远光端22产生的大视角漏光,油墨层宽度减小,产品外观效果提升,更适应当前显示产品窄边框要求。通过倾斜贴附在盖板10与背板30之间,在产品减薄,产品良率、漏光改善方面有着更好的表现,目前可以通过本技术的方案为整个前光模组的边框减薄0.05mm。
66.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盖板10、背板30以及设置在所述盖板10与所述背板30之间的如以上任一所述的前光模组,还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设置在所述前光板20与所述背板30之间。
67.将前光模组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侧,即显示面侧,使光从前光模组向显示面板入射,通过反射电极反射,从而即使在外部光不充足的情况下也可以从显示面射出光。此外,由于可以从与使用外部光的情况下相同的方向射入光,因此可以有效地利用光。
68.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偏光片50、彩色滤光层60、显示面板、阵列基板70,其中,偏光片50与前光板20固定连接,阵列基板70与背板30固定连接。其中,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显示面板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本揭露并不以此为限,只要可用于搭配前光模组即可。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例如下偏光片、柔性电路板等。
6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当自然光线充足时,自然光线透过盖板10经前光模块入射进入反射液晶显示模块进行图像显示;当自然光线较暗时,前光模块提供反射光源进入反射液晶显示模块,以在环境光线不足的时候保证屏幕的显示效果。
70.该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考上述前光模组的实施例,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71.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7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7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74.本发明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发明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发明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