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7 04:23: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suv产品在涂装打胶机器人站上,现有供胶设备在涂料过程中,经常会产生管路堵塞、枪嘴堵塞等问题,一旦机器人待机时间较长时,也会容易出现管路、枪嘴、阀门等堵塞现象,不利于车间正常生产;供胶管路长时间使用后,供胶管道需要清理时,管道的对接拆卸安装也比较麻烦,会消耗大量时间,不利于生产效率和效益的提高。为此,需研发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通过在胶管外表面伴热带供热,能够对管路内的胶进行加热,使得胶原材料始终处于熔融状态,避免胶原材料凝固的情况。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包括循环装置。循环装置由供胶设备、供胶管、入口压力调节阀、调压阀、流量计、出口压力调节阀和胶枪组成,供胶管路由对接管一和对接管二组成,对接管一和对接管二的端部分别安装有对接环一和对接环二,对接环一和对接环二通过螺栓进行连接固定,对接环一和对接环二的端部分别设有插接头和对接管套。
6.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供胶设备、供胶管、入口压力调节阀、调压阀、流量计、出口压力调节阀和胶枪分别依次连接安装,调压阀和胶枪的下面分别安装有进气管,位于调压阀下面的进气管上安装有比例传感器和电磁阀。
7.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胶枪的下面安装有回流管路,回流管路上安装有回流阀。
8.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环一上开设有密封槽,对接环二上设有密封条,密封条和密封槽均设有多组,且密封条和密封槽相匹配。
9.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环一和对接环二上均开设有楔形口,楔形口设置有多组,呈圆形均匀等距阵列。
10.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头上对称开设有插接槽,对接管套的内壁对称设有插接条,插接条与插接槽相匹配。
11.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对接管套的截面呈梯形,两端均呈斜坡型。
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3.1、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涂装供胶循环装置,通过循环装置,保证供胶系统管路、阀门、机器人端的阀门以及回流管路、胶枪枪嘴不易堵塞,保证生产效率,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采用的供胶管由对接管一和对接管二组成,接管一和对接管二的端部分别安装了插接头和对接管套,插接头和对接管套方便对接管一和对接管二的对接安装,使得该涂装供胶循
环装置的管路清理之后,能够快速的组装,接续保持高效的拆装效率。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涂装供胶循环装置的供胶循环装置总图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涂装供胶循环装置的供胶管连接图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涂装供胶循环装置的供胶管拆分图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涂装供胶循环装置的对接管二剖视图示意图。
19.其中:1、供胶设备2、供胶管201、对接管一202、对接管二3、入口压力调节阀4、调压阀5、比例传感器6、电磁阀7、流量计8、出口压力调节阀9、胶枪10、回流管11、进气管12、回流阀14、对接环一15、对接环二16、螺栓17、密封槽18、楔形口19、插接头191、插接槽20、密封条21、对接管套2101、插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及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21.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包括循环装置,循环装置由供胶设备1、供胶管2、入口压力调节阀3、调压阀4、流量计7、出口压力调节阀8和胶枪9组成,供胶管2由对接管一201和对接管二202组成,对接管一201和对接管二202的端部分别安装有对接环一14和对接环二15,对接环一14和对接环二15通过螺栓16进行连接固定,实现对接管一201和对接管二202的对接安装,对接环一14和对接环二15的端部分别设有插接头19和对接管套21,通过插接头19和对接管套21方便对接管一201和对接管二202拆卸之后的对接安装,加快安装效率。
22.供胶设备1、供胶管2、入口压力调节阀3、调压阀4、流量计7、出口压力调节阀8和胶枪9分别依次连接安装,调压阀4和胶枪9的下面分别安装有进气管11,位于调压阀4下面的进气管11上安装有比例传感器5和电磁阀6。
23.胶枪9的下面安装有回流管10,回流管10上安装有回流阀12,正常喷涂时,通过胶枪9喷涂到白车身上,机器人待机不喷涂时,直接通过回流阀12返回胶桶。
24.对接环一14上开设有密封槽17,对接环二15上设有密封条20,密封条20和密封槽17均设有多组,且密封条20和密封槽17相匹配,通过密封条20和密封槽17能够增加管道对接安装的密封性。
25.对接环一14和对接环二15上均开设有楔形口18,楔形口18设置有多组,呈圆形均匀等距阵列,通过楔形口18方便螺栓16拆卸之后,通过工具将对接环一14和对接环二15分开。
26.插接头19上对称开设有插接槽191,对接管套21的内壁对称设有插接条2101,插接条2101与插接槽191相匹配,这样对接管一20和对接管二202进行对接的时候,通过插接头19和对接管套21方便对接管一201和对接管二202的对接安装,插接条2101和插接槽191方便接头19和对接管套21的对接,避免出现转动的情况。
27.对接管套21的截面呈梯形,两端均呈斜坡型,即方便对接,又方便胶原材料的流动。
28.工作原理:在进行涂胶的过程中,胶原材料从供胶设备1、供胶管2、入口压力调节阀3、调压阀4、流量计6、出口压力调节阀8、胶枪9、回流阀11、回流管10,然后通过机器人的操作进行涂胶作业,正常喷涂时,通过胶枪9喷涂到白车身上,机器人待机不喷涂时,直接通过回流阀12返回胶桶,当循环装置长时间使用后,为了保证正常供胶效率和生产效益,需要对供胶管2进行清理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将对接管一201和对接管二202的连接螺栓16进行拆下,将对接管一201和对接管二202分开,方便拆卸,方便对供胶管2进行清理,当清理完毕后,通过插接头19和对接管套21方便对对接管一201和对接管二202进行对接安装,加快组装效率,增加工作效率。
29.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实用新型尚有多种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循环装置,循环装置由供胶设备(1)、供胶管(2)、入口压力调节阀(3)、调压阀(4)、流量计(7)、出口压力调节阀(8)和胶枪(9)组成,供胶管(2)由对接管一(201)和对接管二(202)组成,对接管一(201)和对接管二(202)的端部分别安装有对接环一(14)和对接环二(15),对接环一(14)和对接环二(15)通过螺栓(16)进行连接固定,对接环一(14)和对接环二(15)的端部分别设有插接头(19)和对接管套(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胶设备(1)、供胶管(2)、入口压力调节阀(3)、调压阀(4)、流量计(7)、出口压力调节阀(8)和胶枪(9)分别依次连接安装,调压阀(4)和胶枪(9)的下面分别安装有进气管(11),位于调压阀(4)下面的进气管(11)上安装有比例传感器(5)和电磁阀(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枪(9)的下面安装有回流管(10),回流管(10)上安装有回流阀(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环一(14)上开设有密封槽(17),对接环二(15)上设有密封条(20),密封条(20)和密封槽(17)均设有多组,且密封条(20)和密封槽(17)相匹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环一(14)和对接环二(15)上均开设有楔形口(18),楔形口(18)设置有多组,呈圆形均匀等距阵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19)上对称开设有插接槽(191),对接管套(21)的内壁对称设有插接条(2101),插接条(2101)与插接槽(191)相匹配。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管套(21)的截面呈梯形,两端均呈斜坡型。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包括循环装置,循环装置由供胶设备、供胶管、入口压力调节阀、调压阀、流量计、出口压力调节阀和胶枪组成,供胶管由对接管一和对接管二组成,对接环一和对接环二的端部分别设有插接头和对接管套。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涂装供胶循环装置,通过循环装置,保证供胶系统管路、阀门、以及机器人端的阀门、枪嘴不易堵塞,保证生产效率,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采用的供胶管由对接管一和对接管二组成,接管一和对接管二的端部分别安装了插接头和对接管套,插接头和对接管套方便对接管一和对接管二的对接安装,使得该涂装供胶循环装置的管路清理之后,能够快速的组装,接续保持高效的生产活动。接续保持高效的生产活动。接续保持高效的生产活动。


技术研发人员:孙永伟 余丽华 冷经成 王哲 彭勇 谢志雄 周资清 陈学成 肖祖强 胡文云 涂阿敏 简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26
技术公布日:2022/4/1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