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秸秆干发酵装置的生物菌种富集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4-15 06:56: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秸秆发酵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秸秆干发酵装置的生物菌种富集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2.农作物秸秆是是农业生产中数量最大的副产品,是一种大量的永续性的宝贵资源,若进行综合利用,不仅能变废为宝,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可为肥料、畜牧、食用菌、能源、加工业等提供大量的廉价原料。
3.其中,秸秆沼气是指利用沼气设备,以农作物秸秆为主要原料,在严格的厌氧环境和一定的温度、水分、酸碱度等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产生的一种可燃气体。在当前的秸秆沼气的制备过程中,一般采用湿发酵的方式,在整个发酵仓内控制水分容量在70%左右,使得微生物在潮湿、厌氧的环境下进行发酵。
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发酵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水资源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秸秆干发酵装置的生物菌种富集利用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秸秆干发酵装置的生物菌种富集利用装置,包括包括发酵仓、用于存放液体的渗滤池以及用于将渗滤池中的液体输送到发酵仓中的输送组件;
6.还包括用于承接发酵仓渗透出液体的培养仓,所述培养仓与发酵仓连通设置,所述培养仓内设有用于生物发酵的发酵件,所述培养仓和渗滤池连通设置;
7.还包括用于将发酵件上的生物发酵菌冲击到发酵仓中的冲击组件。
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秸秆发酵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输送组件将渗滤池内的渗滤液抽取并通过输送组件将抽取的渗滤液喷洒入发酵仓内,渗滤液通过发酵仓进入培养仓,继而进入到渗滤池内,形成循环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冲击组件将培养仓内发酵件产生的生物发酵菌群冲洗至发酵仓内,从而提升了发酵仓的发酵效率。
9.可选的,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设置在渗滤池一侧的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进水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设置在渗滤池内,所述抽水泵的排水端设有排水管,所述发酵仓内设有喷淋管,所述排水管与喷淋管相连通,所述喷淋管上连通有若干喷头。
1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秸秆发酵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抽水泵的方式将渗滤池内的渗滤液抽取并注入排水管,继而通过排水管流通至喷淋管内,通过喷淋管上的喷头喷洒入发酵仓内,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抽水泵自动的将渗滤液喷洒至发酵仓内。
11.可选的,所述发酵仓底部开设有循环孔,所述培养仓设置在循环孔内,所述培养仓的仓壁上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内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连通渗滤池与培养仓,
1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渗滤液在喷洒至发酵仓后,通过循环孔流入到培养仓内,继而通过培养仓内的连接管流回渗滤池,使得渗滤液在喷洒至发酵仓后可以流回渗滤池,从而提升了渗滤液的循环利用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13.可选的,所述发酵组件包括设置在培养仓内的若干生物滤球。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生物滤球的设置具有提升秸秆发酵效率的作用,在渗滤液的循环过程中,生物滤球中的生物菌群通过截留渗滤液中的有机质进行生长,继而跟随渗滤液进入发酵仓内,提升了发酵仓内生物菌群的数量,从而提升了发酵仓的发酵效率。
15.可选的,所述连接孔的孔壁上设有用于封闭循环孔的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若干流通孔。
1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板的设置具有缓解冲击力的作用,减少了生物滤球内的生物菌群在水流的冲击下直接死亡的可能;减少了随水流流入培养仓的秸秆等杂质,导致连接孔堵塞的可能,从而提升了秸秆发酵装置循环运行的稳定性。
17.可选的,所述冲击组件包括穿设过培养仓仓壁上的反冲洗管,所述反冲洗管上开设有若干反冲洗孔,所述渗滤池内设有反冲泵,所述反冲泵的出水端与反冲洗管相连通。
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反冲洗管的设置具有提升秸秆发酵效率的可能,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反冲泵的方式带动渗滤池内的液体对生物滤球进行冲洗,将部分生长在生物滤球外表面的生物菌群冲落,继而通过盖板上的流通孔进入发酵仓,进一步加快发酵仓内生物菌群的数量,从而提升了秸秆发酵的效率。
19.可选的,所述反冲洗管通过连接件与所述培养仓的仓壁相连接。
2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件的设置使得反冲洗管不易产生相对培养仓仓壁的位移,使得反冲洗管可以稳定的对培养仓内的生物菌群进行冲洗。
21.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反冲洗管上的若干卡箍,所述卡箍上穿设有膨胀螺栓,所述膨张螺栓设置在培养仓的仓底,所述反冲洗管与卡箍相互抵紧。
2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箍与膨胀螺栓的设置具有限制位移的效果,减少了反冲洗管在反冲洗的过程中产生位移的可能,使得反冲洗管可以稳定的对生物滤球外表面的生物菌群进行冲洗。
23.可选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在反冲洗管上的抵紧板,所述抵紧板上开设有抵紧槽,所述反冲洗管与抵紧槽的槽壁相互抵紧,所述培养仓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穿设并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抵紧板与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抵紧板的一端设有手轮。
2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抵紧板的设置具有限制位移的效果,减少了反冲洗管在反冲洗的过程中产生位移的可能,使得反冲洗管可以稳定的对生物滤球外表面的生物菌群进行冲洗;工作人员可以转动手轮带动螺纹杆进行移动,以便于对不同尺寸的反冲洗管进行限位。
25.可选的,所述抵紧槽的槽壁上设有若干抵紧弹簧,所述抵紧弹簧远离抵紧槽槽壁的一端设有限位板,所述反冲洗管被抵紧在限位板与培养仓的仓壁之间。
2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与抵紧弹簧的设置具有缓解反冲洗管震动的作用,当反冲洗管在震动过程中,推动限位板移动继而打动抵紧弹簧压缩,抵紧弹簧在压缩过程中产生弹性作用力,在抵紧弹簧的弹性作用力下使得反冲洗管恢复原位。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在秸秆发酵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输送组件将渗滤池内的渗滤液抽取并通过输送组件将抽取的渗滤液喷洒入发酵仓内,渗滤液通过发酵仓进入培养仓,继而进入到渗滤池内,形成循环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冲击组件将培养仓内发酵件产生的生物发酵菌群冲洗至发酵仓内,从而提升了发酵仓的发酵效率;
29.2.生物滤球的设置具有提升秸秆发酵效率的作用,在渗滤液的循环过程中,生物滤球中的生物菌群通过截留渗滤液中的有机质进行生长,继而跟随渗滤液进入发酵仓内,提升了发酵仓内生物菌群的数量,从而提升了发酵仓的发酵效率。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发酵装置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32.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33.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2中用于体现发酵装置内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34.图5是图4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35.附图标记:1、发酵仓;2、循环孔;3、培养仓;4、连接孔;5、连接管;6、渗滤池;7、抽水泵;8、进水管;9、排水管;10、喷淋管;11、喷头;12、生物滤球;13、盖板;14、流通孔;15、反冲洗管;16、连接件;17、反冲洗孔;18、反冲泵;19、卡箍;20、膨胀螺栓;21、橡胶垫;22、抵紧板;23、抵紧槽;24、螺纹杆;25、手轮;26、抵紧弹簧;27、限位板;28、固定板;29、输送组件;30、发酵件;31、冲击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秸秆干发酵装置的生物菌种富集利用装置。
38.实施例1:
39.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秸秆干发酵装置的生物菌种富集利用装置包括嵌设在地面的发酵仓1,用于存放液体的渗滤池6,以及用于将渗滤池6中的液体输送到发酵仓1中的输送组件29,还包括用于承接发酵仓1渗透出液体的培养仓3,培养仓3与发酵仓1连通设置,发酵仓1内设有用于生物发酵的发酵件30,发酵仓1与渗滤池6连通设置,还包括用于将发酵件30上的生物菌群冲击到发酵仓1中的冲击组件31。
40.如图1和图2所示,输送组件29包括开设在发酵仓1底部的循环孔2,循环孔2沿发酵仓1长度方向设置,循环孔2内固定连接有尺寸与循环孔2相匹配的培养仓3,培养仓3的侧壁上开设有连接孔4,连接孔4内固定连接有连接管5,连接管5内设置有单向阀,培养仓3的一侧开设有渗滤池6,单向阀的设置使得渗滤液只能从培养仓3中流向渗滤池6内,渗滤池6远离培养仓3的一侧设置有抽水泵7,抽水泵7的进水端连通有进水管8,进水管8设置在渗滤池6内,抽水泵7的排水端连通有排水管9,发酵仓1的仓顶固定连接有喷淋管10,排水管9与喷淋管10相连通,喷淋管10上连通有若干喷头11。因此,当需要对发酵仓1内的秸秆进行喷水操作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启动抽水泵7的方式,将渗滤池6中的渗滤液抽取到进水管8内,继而渗滤液在抽水泵7的抽取中通过排水管9并汇聚到喷淋管10中,并从喷淋管10上连通的
若干喷头11中喷洒到秸秆上,最后通过连接管5流回渗滤池6,使得喷出的渗滤液形成循环,从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41.如图2所示,发酵件30包括堆积在培养仓3内的若干生物滤球12,生物滤球12上放置有用于将秸秆发酵成沼气的生物菌群,连接孔4的孔壁上架设有用于封闭循环孔2的盖板13,盖板13上开设有若干流通孔14,培养仓3通过流通孔14与发酵仓1相连通。因此,生物滤球12的设置具有提升秸秆发酵效率的效果,生物滤球12上的生物菌群通过连接管5流到渗滤池6内,继而通过进水管8与排水管9进入到喷淋管10内,最后进入到发酵仓1内,从而提升了秸秆的发酵效率;盖板13的设置具有过滤的效果,减少了发酵仓1内的秸秆通过循环孔2进入到培养仓3内的可能。
42.如图2和图3所示,冲击组件31包括穿设在培养仓3的仓壁上的反冲洗管15,反冲洗管15沿培养仓3的长度方向设置,反冲洗管15通过连接件16与培养仓3的仓壁相连接,反冲洗管15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反冲洗孔17,反冲洗管15远离培养仓3的一端连接有反冲泵18,反冲泵18的出水端与反冲洗管15相连通,反冲泵18的进水端与渗滤池6相连通。因此,当需要将生物滤球12表面上生长的大量生物菌群输送到发酵仓1内时,工作人员可以首先停止抽水泵7,继而启动反冲泵18,反冲泵18将渗滤池6中的渗滤液抽取并输送至反冲洗管15内,继而通过反冲洗孔17对生物滤球12表面的生物菌群进行冲洗,将冲洗下的生物菌群和渗滤液通过盖板13上的流通孔14进入发酵仓1内,提升了发酵仓1内的生物菌群的数量,从而提升了发酵仓1内的发酵效率。
43.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件16包括设置在反冲洗管15上的若干卡箍19,若干卡箍19上固定穿设有膨胀螺栓20,膨胀螺栓20固定连接在培养仓3的仓底,卡箍19上粘接有橡胶垫21,反冲洗管15被抵紧在橡胶垫21与培养仓3的仓壁之间。因此,卡箍19具有限制反冲洗管15位移的效果,减少了反冲洗管15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相对培养仓3的位移,使得反冲洗管15可以稳定的对生物滤球12进行冲洗;橡胶垫21的设置具有缓解反冲洗管15在冲洗过程中产生的震动,减少了反冲洗管15与卡箍19多次撞击导致卡箍19损坏的可能,从而提升了卡箍19的使用寿命。
44.本技术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发酵仓1内的秸秆进行发酵时,工作人员首先启动抽水泵7,抽水泵7将渗滤池6内的渗滤液通过若干喷头11喷洒至秸秆上,渗滤液经过盖板13上的流通孔14进入培养仓3内,促进培养仓3内生物滤球12上的生物菌群的生长,之后通过连接管5回流至渗滤池6内,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同时,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暂停抽水泵7,启动反冲泵18将渗滤池6内的渗滤液抽取至反冲洗管15,经过反冲洗管15上的反冲洗孔17对生物滤球12表面上的生物菌群进行冲洗,继而将冲洗下的生物菌群通过盖板13上的流通孔14冲入发酵仓1内,提升了发酵仓1内生物菌群的数量,从而提升了发酵仓1内秸秆的发酵效率。
45.实施例2:
46.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连接件16包括设置在反冲洗管15上的抵紧板22,抵紧板22上开设有尺寸与反冲洗管15相匹配的抵紧槽23,反冲洗管15与抵紧槽23的槽壁相互抵紧,培养仓3内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8,固定板28上穿设并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4,抵紧板22与螺纹杆24转动连接,螺纹杆24远离抵紧板22的一端固定套设有手轮25,抵紧槽23的槽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抵紧弹簧26,抵紧弹簧26远离抵紧槽23槽
壁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7,反冲洗管15被抵紧在限位板27与培养仓3的仓壁之间。因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手轮25的方式带动螺纹杆24移动继而将反冲洗管15抵紧在限位板27与培养仓3的仓壁之间,减少了反冲洗管15在外力下产生相对培养仓3仓壁的位移;当反冲洗管15在渗滤液的冲击力作用下产生震动时,带动抵紧板22移动,继而压缩抵紧弹簧26,抵紧弹簧26产生弹性作用力作用于反冲洗管15上,使得反冲洗管15可以稳定对生物滤球12进行冲洗。
47.本技术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手轮25的方式带动螺纹杆24移动,继而带动抵紧板22将反冲洗管15抵紧在限位板27与培养仓3的仓壁之间,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手轮25的方式对不同尺寸的反冲洗管15进行限制,从而提升了抵紧板22的灵活程度。
4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