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动压槽机及其压槽方法与流程

2022-04-14 02:10: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压槽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压槽机及其压槽方法。


背景技术:

2.为了减少施工过程中预制桩的桩头被打坏的可能性,通常都会在预制桩的端部安装桩帽,桩帽主要起保护作用,桩帽一般的材料是采用抗冲击强的钢材制成。桩帽通常包括钢板和裙板,在进行桩帽的安装时,将裙板围设在预制桩的周围,然后将钢板置于预制桩的端部,为了将钢板与裙板连接在一起,在钢板与裙板之间的连接处需要用带槽的钢板进行连接固定。
3.带槽的钢板制作常用设备为压槽机,压槽机通常包括工作台,工作台的上表面连接有底模具,工作台的上表面还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按压模具,将钢板放置在底模具上,然后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带动按压模具朝着靠近底模具的方向移动,将钢板压槽后,控制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将按压模具与钢板分离,再将加工好的钢板取出,完成钢板的压槽加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在对钢板进行压槽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将钢板放置在底模具上,在完成对钢板的压槽后,需要操作人员从底模具上将钢板取出,在进行钢板的取放时,可能会被液压缸的活塞杆误伤,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升对钢板压槽时的安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压槽机及其压槽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动压槽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压槽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表面设置有底模具;支撑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第一液压缸,设在所述底模具的上方,且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底模具适配的按压模具;暂存台,固定连接于所述底模具远离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且所述暂存台的上表面与所述底模具的上表面齐平;输送机构,设在所述工作台,且用于将钢板输送至所述暂存台;拨动机构,设在所述工作台,且用于将所述暂存台的钢板拨动至所述底模具上;第二液压缸,设在所述工作台,且用于将所述钢板推出所述底模具。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送机构将钢板输送至暂存台,然后通过拨动机构将置于暂存台上的钢板推动至底模具上,再控制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带动按压模具朝着靠近底模具的方向移动,直至完成对钢板的压槽,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再控制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将底模具上压槽完成的钢板推出。在对钢板压槽的过程中不需要操作人员将手暴露于按压模具与底模具之间进行钢板的放置与取用,进而减少操作人员被自动压槽机对钢板压槽时误伤的可能性,有效提高了对钢板压槽时的安全性。
8.可选的,所述拨动机构包括置于所述暂存台与输送机构之间的推板,所述推板相
互远离的两侧的下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杆,每个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杆移动的驱动组件,每个所述驱动组件的底部均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驱动组件升降的第三液压缸,每个第三液压缸上均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工作台固定连接的第二固定片。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暂存台上的钢板进行推动时,控制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至推板处于能够推动钢板的高度后,控制两个驱动组件驱动两个移动杆朝着靠近底模具的方向移动,两个移动杆移动带动推杆移动,推杆移动能够将钢板推动至底模具上,不需要操作人员将钢板手动放置于所述底模具上,能够有效提高对钢板压槽的安全性,且操作过程比较方便。
10.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滑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杆的下表面,所述滑块上贯穿有导向孔;螺杆,穿过所述导向孔,且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于所述滑块,所述螺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块;固定板,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限位块之间,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机,所述螺杆的其中一端穿过所述限位块并与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轴相连。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推板移动至底模具上时,同时驱动两个第一电动机正转,两个第一电动机正转带动两个螺杆转动,两个螺杆转动带动两个滑块朝着靠近底模具的方向移动,两个滑块移动带动两个移动杆朝着靠近底模具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推板朝着靠近底模具的方向移动,在需要将推板复位时,同时驱动两个第一电动机反转,进而便能够将推板朝着远离底模具的方向移动,操作过程比较简单。
12.可选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机架,固定连接于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主动轮,设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主动轮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杆;从动轮,设在所述机架上,且所述从动轮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机架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杆;传送带,套装于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板放置于传送带,驱动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第一转动杆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转动带动从动轮转动,进而带动传送带转动,传送带转动将钢板运输至暂存台,能够提高对钢板压槽的效率。
14.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底模具之间设置有用于阻拦钢板的隔板。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钢板推动至暂存台的过程中,隔板能够对钢板进行阻拦,有效减少推板用力过度将钢板推至底模具外的可能性。
16.可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上表面向内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工作台的长度方向,所述隔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的移动块,且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移动块的固定件。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能够根据钢板的尺寸进行隔板的移动,在将隔板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再通过固定件对隔板进行固定,能够有效提高隔板的适用性。
18.可选的,所述工作台的侧壁向内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槽连通设置的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开设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固定槽沿着工作台的长度方向排布,所述移动块靠近所述第一固定槽的一侧向内开设有第二固定槽,所述固定件为固定杆,固定杆穿过所述第一固定槽并插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隔板滑动至合适位置后,将固定杆穿过第一固定槽
并插接于第二固定槽,便能够完成对隔板的固定,结构简单且固定过程比较方便。
20.可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底模具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检测人体的传感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第一液压缸电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压缸能够响应所述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当检测到人体信号后,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感器能够对置于底模具跟按压模具之间范围的人体信号进行检测,当检测到人体信号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减少按压模具对人体的伤害,能够对操作人员进行保护,有效减少自动压槽机压槽过程中对操作人员的误伤。
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压槽机的压槽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压槽机的压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运输钢板:将需要进行压槽的钢板放置于传送带上进行传送,传送带将钢板传送至暂存台;s2:调整推板:同时控制两个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至推板所处的高度能够推动钢板移动时,同时控制两个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停止收缩;s3:推动钢板:同时开启两个第一电动机,控制两个第一电动机正转,两个第一电动机正转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带动对应的滑块朝着靠近底模具的方向移动,两个滑块移动带动两个移动杆朝着靠近底模具的方向移动,两个移动杆移动带动推板朝着靠近底模具的方向移动,推板移动能够将钢板推动至底模具上的合适位置;s4:推板复位:同时控制两个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使推板与暂存台之间存在容钢板通过的空隙后,停止伸长两个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然后同时控制两个第一电动机反转,两个第一电动机反转带动推板朝着远离底模具的方向移动,至推板置于暂存台与输送机构之间后,关闭两个第一电动机;s5:钢板压槽:控制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带动按压模具朝着靠近底模具的方向移动,直至按压模具完成对钢板的压槽后,再控制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s6:推出钢板:控制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伸长能够将位于底模具的钢板推出底模具。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送带将钢板运输至暂存台,再通过拨动机构对钢板推动至底模具上,然后通过第一液压缸对钢板进行压槽,压槽完成后通过第二液压缸将钢板推出底模具。实现了对钢板压槽工作的自动化,能够有效提高对钢板压槽的工作效率,同时不需要操作人员在按压模具与底模具之间进行钢板的调整,能够有效保护操作人员进行钢板压槽工作的安全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输送机构将钢板输送至暂存台,再通过拨动机构将钢板推动至底模具上,控制第一液压缸对钢板进行压槽后,能够通过推动机构将钢板推出底模具,在进行钢板的压槽工作的过程中不需要操作人员对钢板进行取拿调整,能够有效增强钢板压槽过程的安全性;2.通过设置隔板,能够对钢板进行阻拦,减少推板将钢板推出底模具的可能性;3.通过设置传感器与第一液压缸电连接,在检测到人体信号后,能够使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减少对人体的误伤。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突出显示输送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突出显示移动块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工作台;11、底模具;111、导流板;12、支撑板;13、安装板;14、导向槽;15、第一固定槽;2、第一液压缸;21、按压模具;3、暂存台;4、输送机构;41、机架;42、主动轮;421、第一转动杆;43、从动轮;431、第二转动杆;44、传送带;45、第二电动机;5、拨动机构;51、推板;511、移动杆;52、驱动组件;521、滑块;5211、导向孔;522、螺杆;5221、限位块;523、固定板;524、第一电动机;53、第三液压缸;531、第二固定片;6、第二液压缸;61、第一固定片;7、隔板;71、移动块;711、第二固定槽;8、固定件;9、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自动压槽机。参照图1,一种自动压槽机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底模具11,工作台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2,支撑板12竖直设置,且支撑板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3,安装板13水平设置,安装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液压缸2,第一液压缸2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有与底模具11适配的按压模具21。
31.底模具11远离支撑板1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暂存台3,暂存台3水平设置,且暂存台3的上表面与底模具11的上表面齐平。暂存台3远离支撑板1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输送钢板的输送机构4,输送机构4与工作台1连接,且输送机构4能够将钢板输送至暂存台3。暂存台3的上方还设置有拨动机构5,拨动机构5能够将置于暂存台3上的钢板拨动至底模具11上。
32.参照图1和图2,工作台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二液压缸6,第二液压缸6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片61,第一固定片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上表面。且第二液压缸6的活塞杆正对底模具11设置,第二液压缸6用于将底模具11上压槽完成的钢板推出底模具11。底模具11远离第二液压缸6的一侧设置有导流板111,导流板111与底模具11固定连接,且导流板111朝着远离底模具11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33.将钢板通过输送机构4运输至暂存台3,然后使用拨动机构5将钢板拨动至底模具11上,再控制第一液压缸2的活塞杆伸长,第一液压缸2的活塞杆伸长能够带动按压模具21朝着靠近底模具11的方向移动,直至完成对钢板的压槽,接着第一液压缸2的活塞杆收缩。控制第二液压缸6的活塞杆伸长,第二液压缸6的活塞杆伸长将底模具11内的钢板推出,然后钢板顺着导流板111的倾斜面滑落。
34.在对钢板压槽的过程中,不需要操作人员将人手置于按压模具21与底模具11之间进行钢板的放置与调整,减少操作人员被自动压槽机工作时误伤的可能性,有效提高了钢板压槽的安全性。
35.参照图1,拨动机构5包括推板51,推板51置于暂存台3与输送机构4之间,推板51位于暂存台3的上方,且推板5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移动杆511,移动杆511设置有两个,两个移动杆511分别置于推板51相互远离的两侧。
36.参照图1和图2,每个移动杆511的底部均设置有驱动组件52,驱动组件52用于驱动移动杆511移动。且每个驱动组件52均对应设置有一个第三液压缸53,每个第三液压缸53上
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片531,第二固定片531固定连接于工作台1的侧壁,且第三液压缸53的活塞杆与驱动组件52连接。
37.通过输送机构4将钢板输送至暂存台3上,控制第三液压缸53的活塞杆收缩,第三液压缸53的活塞杆收缩带动推板51向下移动,至推板51处于能够推动钢板的高度时,停止收缩第三液压缸53的活塞杆,然后同时控制两个驱动组件52驱动两个移动杆511朝着靠近支撑板12的方向移动,两个移动杆511移动带动推板51移动,推板51移动将钢板推动至底模具11上合适位置。
38.再控制第三液压缸53的活塞杆伸长,第三液压缸53的活塞杆伸长带动驱动组件52向上移动,驱动组件52向上移动带动移动杆511向上移动,移动杆511向上移动带动推板51向上移动,进而使推板51与暂存台3之间留有容钢板通过的间隙。然后同时控制两个驱动组件52将两个移动杆511移动至暂存台3与输送机构4之间,进而使推板51置于暂存台3与输送机构4之间,完成推板51的复位。
39.参照图1和图2,驱动组件52包括滑块521、螺杆522和第一电动机524,滑块521固定连接于移动杆511的下表面,且滑块521上贯穿有导向孔5211,螺杆522穿过导向孔5211,且螺杆522与滑块521螺纹连接。每个螺杆522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块5221,两个限位块52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23,第三液压缸53的活塞杆固定连接于固定板523的下表面。螺杆522的其中一端穿过对应的限位块5221,第一电动机524的输出轴与螺杆522固定连接。第一电动机524为既能正转又能反转并且带有断电自锁功能的电动机。
40.开启第一电动机524,控制第一电动机524的输出轴正转,第一电动机524的输出轴正转带动滑块521朝着靠近支撑板12的方向移动,滑块521移动带动移动杆511移动,移动杆511移动带动推板51移动,推板51移动能够对钢板进行推动。
41.在将钢板推至底模具11后,控制第一电动机524的输出轴反转,第一电动机524的输出轴反转带动滑块521朝着远离支撑板12的方向移动,滑块521移动带动移动杆511移动,移动杆511移动带动推板51移动,能够将推板51移动至暂存台3远离支撑板12的一侧,然后关闭第一电动机524,螺杆522静止带动滑块521静止,进而带动推板51静止。
42.参照图1和图2,输送机构4包括机架41、主动轮42、从动轮43、传送带44和第二电动机45,机架41固定安装在工作台1的上表面,主动轮42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21,第一转动杆421转动连接于机架41;从动轮43的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杆431,第二转动杆431转动连接于机架41,传送带44套装于主动轮42和从动轮43上,且传送带44的上表面与暂存台3的上表面齐平。第二电动机45固定安装于机架41,且第二电动机45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杆421固定连接。
43.在进行钢板的输送时,将钢板放置于传送带44上,开启第二电动机45,第二电动机45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421转动,第一转动杆421转动带动主动轮42转动,主动轮42转动带动从动轮43转动,套装在主动轮42与从动轮43上的传送带44转动,传送带44转动能够对钢板进行传送运输。
44.参照图1和图3,工作台1上还设置有隔板7,隔板7竖直设置,隔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对移动块71,工作台1的上表面向内开设有两个导向槽14,导向槽14与移动块71一一对应,且导向槽1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每个移动块71均滑动连接于对应的导向槽14,且每个移动块71与工作台1之间均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移动块71的固定件8。
45.隔板7能够对钢板进行遮挡,减少推板51将钢板推出底模具11掉落在工作台1上的可能性,操作人员能够根据钢板的尺寸移动隔板7,再使用固定件8对移动块71进行固定,操作过程比较方便。
46.参照图1和图3,工作台1的两侧壁均开设有多个第一固定槽15,多个第一固定槽15均沿着工作台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每个第一固定槽15均与对应的导向槽14连通设置,每个移动块71靠近对应的第一固定槽15的侧壁均向内开设有第二固定槽711。固定件8为固定杆,在进行隔板7的固定时,将两个固定杆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二固定槽711并插接于对应的第一固定槽15,固定过程比较方便。
47.参照图1,支撑板12靠近底模具1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传感器9,传感器9用于检测人体,传感器9与第一液压缸2电连接,且传感器9能够响应传感器9的检测信号,当检测到人体时,第一液压缸2的活塞杆收缩。能够有效减少操作人员在使用自动压槽机进行钢板压槽工作时被误伤的情况,进一步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48.本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一种装置自动压槽机的压槽方法,参照图1至图3,包括以下步骤:s1:运输钢板:将需要进行压槽的钢板放置于传送带44上进行传送,传送带44将钢板传送至暂存台3上进行暂存;s2:调整推板51:同时控制两个第三液压缸53的活塞杆收缩,第三液压缸53的活塞杆收缩带动推板51朝着靠近暂存台3的方向移动,至推板51所处的高度能够推动钢板移动时,同时控制两个第三液压缸53的活塞杆停止收缩;s3:推动钢板:同时开启两个第一电动机524,控制两个第一电动机524正转,两个第一电动机524正转带动螺杆522转动,螺杆522转动带动对应的滑块521朝着靠近底模具11的方向移动,两个滑块521移动带动两个移动杆511朝着靠近底模具11的方向移动,两个移动杆511移动带动推板51朝着靠近底模具11的方向移动,推板51移动能够将暂存台上的钢板推动至底模具11上的合适位置;s4:推板51复位:同时控制两个第三液压缸53的活塞杆伸长,使推板51与暂存台3之间存在容钢板通过的空隙后,停止伸长两个第三液压缸53的活塞杆,再同时控制两个第一电动机524反转,两个第一电动机524反转带动对应的滑块521朝着远离底模具11的方向移动,两个滑块521移动带动两个移动杆511朝着远离底模具11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推板51朝着远离底模具11的方向移动,至推板51置于暂存台3与输送机构4之间后,关闭两个第一电动机524,推板51复位完成;s5:钢板压槽:控制第一液压缸2的活塞杆伸长,第一液压缸2的活塞杆伸长带动按压模具21朝着靠近底模具11的方向移动,直至按压模具21完成对钢板的压槽后,再控制第一液压缸2的活塞杆收缩;s6:推出钢板:控制第二液压缸6的活塞杆伸长,第二液压缸6的活塞杆伸长能够将位于底模具11的钢板推出底模具11。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