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自动悬浮式pcb导电图形抛光清洁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03-02 00:45: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悬浮式pcb导电图形抛光清洁设备,包括底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100)上设置有储存装置(200)、承托装置(300)、牵引装置(400)、抛光装置(500),承托装置(300)用于承托pcb板,抛光装置(500)用于对pcb板的导电图形依次进行一次打磨、二次抛光、一次清洁、二次清洁处理,牵引装置(400)用于牵引抛光装置(500)在三维坐标系中移动,储存装置(200)内分别独立储存有打磨液、抛光介质、清洁介质、水介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悬浮式pcb导电图形抛光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抛光装置(500)包括与牵引装置(400)连接的安装座(510),安装座(510)上安装有安装壳组(520),安装壳组(520)内设置有打磨抛光构件(530)、清理构件(540)、输入管网(550),打磨抛光构件(530)用于对pcb板的导电图形进行打磨或抛光,清理构件(540)用于在打磨过程中清理碎屑或在抛光过程中使抛光介质与pcb板的导电图形均匀接触或单独对pcb板进行清洁,输入管网(550)与储存装置(200)连通,输入管网(550)用于向打磨抛光构件(530)提供打磨所需的打磨液或抛光所需的抛光介质或清洁所需的清洁介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悬浮式pcb导电图形抛光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组(520)包括竖直安装在安装座(510)上的转轴(521),转轴(521)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转轴(521)的输入端动力连接有旋转电机(523);所述转轴(521)的底部安装有安装壳(522),安装壳(522)的内部中空且与转轴(521)接通,安装壳(522)的底部设置有通孔(524),通孔(524)设置有两组并分别为打磨孔与清理孔,安装壳(522)内设置有安装支架(525);所述打磨抛光构件(530)与清理构件(540)均包括安装在安装支架(525)上的驱动组件(560),且打磨抛光构件(530)中的驱动组件(560)与清理构件(540)中的驱动组件(560)关于转轴(521)呈对称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悬浮式pcb导电图形抛光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560)包括竖直安装在安装支架(525)上的升降丝杆(561)与导向杆(562),升降丝杆(561)的输入端动力连接有升降电机(563),升降丝杆(561)的外部螺纹安装有容纳壳(565),容纳壳(565)与导向杆(562)滑动连接;所述容纳壳(565)为竖直布置且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筒壳结构,容纳壳(565)的腔底同轴朝上延伸有呈环形结构的凸环(566),凸环(566)内设置有驱动电机(568),驱动电机(568)的输出端穿过容纳壳(565)的封闭端并位于容纳壳(565)的下方;所述容纳壳(565)的开口端与凸环(566)的顶端之间设置有用于两者之间密封的密封环(569),密封环(569)的底部、容纳壳(565)的内壁、容纳壳(565)的腔底、凸环(566)的外壁共同构成传递区,容纳壳(565)的腔底设置有用于传递区与外界接通的喷孔(567),密封环(569)的上端面设置有用于传递区与输入管网(550)之间连通的连接管道(564);所述打磨抛光构件(530)中的驱动组件(560)正对打磨孔,清理构件(540)中的驱动组件(560)正对清理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悬浮式pcb导电图形抛光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抛光构件(530)还包括打磨头(531),打磨头(531)与打磨抛光构件(530)中的驱动电机(568)输出端可拆卸式安装,清理构件(540)还包括清理头(541),清理头(541)与清理构件(540)中的驱动电机(568)输出端可拆卸式安装;所述输入管网(550)包括输入管c(553),输入管c(553)的一端与打磨抛光构件(530)中
的连接管道(564)连通且连通处设置有控制阀a,输入管c(553)的另一端与清理构件(540)中的连接管道(564)连通且连通处设置有控制阀b,输入管c(553)的外部连通有输入管b(552),输入管b(552)的末端转动连接有输入管a(551),输入管a(551)的末端与储存装置(200)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悬浮式pcb导电图形抛光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装置(200)包括储存箱(210)与输送机构(220),储存箱(210)内分别独立储存有打磨液、抛光介质、清洁介质、水介质,输送机构(220)用于牵引打磨液或抛光介质或清洁介质向输入管网(550)内输送以及牵引水介质向承托装置(300)内输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悬浮式pcb导电图形抛光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储存箱(210)内设置有安装腔室(211)与储存腔室(213),安装腔室(211)与储存箱(210)共中心线布置,储存腔室(213)设置有四组并分别为储存有打磨液的储存腔室a、储存有抛光介质的储存腔室b、储存有清洁介质的储存腔室c、储存有水介质的储存腔室d,安装腔室(211)、四组储存腔室(213)五者之间互不接通;所述储存箱(210)的上端面匹配安装有端盖且端盖的端面开设有用于避让安装腔室(211)的避让口,安装腔室(211)内水平设置有安装板(212),安装板(212)将安装腔室(211)分隔成互不接通的上安装区与下安装区,上安装区位于下安装区的上方,每组储存腔室(213)中均设置有过滤板(214),过滤板(214)将储存腔室(213)分隔成互不接通的净化区与储存区。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悬浮式pcb导电图形抛光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装置(300)包括安装在端盖上的安装框架(310),安装框架(310)内安装有呈上下两端开口的台形筒壳结构的清洗槽壳(320),清洗槽壳(320)的水平横截面积沿竖直方向由下至上递增;所述清洗槽壳(320)的上开口端水平向内延伸有托板(321),托板(321)上开设有过水孔,托板(321)上安装有真空吸台(330),真空吸台(330)用于对pcb板进行支撑吸附,清洗槽壳(320)的下开口端与安装腔室(211)的上安装区连通并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控制开关(600),控制开关(600)用于控制清洗槽壳(320)与四组储存腔室(213)之间的连通,清洗槽壳(320)的槽壁设置有超声波发生器(34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悬浮式pcb导电图形抛光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开关(600)包括控制部件,控制部件对应四组储存腔室(213)设置有四组,清洗槽壳(320)的下开口端匹配安装有壳盖,壳盖上竖直开设有流水孔;所述控制部件包括竖直安装在壳盖下端面的竖直管(601),竖直管(601)的上端开口并与流水孔连通、下端封闭,竖直管(601)的外部连通有水平管(602),水平管(602)与储存腔室(213)的净化区连通;所述竖直管(601)内同轴安装有控制杆(603),控制杆(603)的顶端位于清洗槽壳(320)内并设置有用于封堵流水孔的封堵塞(606),控制杆(603)的底端依次穿过竖直管(601)的下封闭端、安装板(212)并位于安装腔室(211)的下安装区,控制杆(603)的底端设置有磁性材料制成的磁环,安装腔室(211)的下安装区内设置有限位环,限位环套设在控制杆(603)的外部并位于磁环的上方;所述安装板(212)的底部设置有电磁铁(605),电磁铁(605)通电与磁环之间产生用于
牵引磁环与控制杆(603)竖直上移的磁吸附力,控制杆(603)的外部套设有位于磁环与限位环之间的弹簧(604),弹簧(604)的压缩弹力用于牵引控制杆(603)竖直下移。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悬浮式pcb导电图形抛光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20)包括水泵(221),水泵(221)的进液端连接有抽吸主管(222),抽吸主管(222)与储存腔室(213)的储存区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两者的抽吸分管且抽吸分管上设置有控制阀c,抽吸分管对应储存腔室(213)设置有四组;所述水泵(221)的出液端与清洗槽壳(320)的内腔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两者的排液管a(227),排液管a(227)与输入管a(551)之间设置有用于连通两者的排液管b(228),排液管a(227)上设置有控制阀d并且控制阀d位于排液管b(228)与排液管a(227)的连通点、排液管a(227)与清洗槽壳(320)的连通点之间,排液管b(228)上设置有控制阀e。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悬浮式pcb导电图形抛光清洁设备,属于pcb导电图形的抛光清洁领域,解决了现有pcb板的打磨抛光技术中,打磨产生的碎屑会导致pcb受损的问题,以及抛光过程中,抛光介质中的颗粒与pcb之间的接触不充分均匀的问题;本方案包括底架以及安装在底架上的储存装置、承托装置、牵引装置、抛光装置,承托装置承托pcb板,抛光装置对pcb板的导电图形进行一次打磨、二次抛光、一次清洁、二次清洁,牵引装置牵引抛光装置在三维坐标系中移动,储存装置内分别独立储存有打磨液、抛光介质、清洁介质、水介质,抛光装置中的打磨头与清理头同步旋转且轨迹重合,在第一时间清理打磨产生的碎屑以及使抛光介质与pcb充分、均匀接触。均匀接触。均匀接触。


技术研发人员:罗飞龙 沈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飞翔电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02
技术公布日:2022/2/28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