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H型钢回火热处理设计方法、抗震耐火建筑结构用热轧H型钢及其回火热处理方法与流程

2022-03-02 00:27: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h型钢回火热处理设计方法、抗震耐火建筑结构用热轧h型钢及其回火热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h型钢生产领域,具体涉及h型钢回火热处理设计方法、抗震耐火建筑结构用热轧h型钢及其回火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结构的快速发展,建筑用钢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针对一些高层建筑结构用h型钢来说,除了减轻结构重量以外,同时也要考虑到在地震、火灾情况下材料的性能服役的要求。其中,对于地震突发应变和集中应力的情况下,使材料能够在短时间内吸收较大的能量,要求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不超过0.8;而对于火灾情况下使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仍然保持较大的强度,要求材料在高温600℃时材料的屈服强度达到室温屈服强度的三分之二。目前我国建筑用h型钢通常采用q345级别,随着建筑的高层化和大跨距的发展,结构用h型钢必须使用高强系列,以提高其建筑结构稳定性的要求。
3.目前,以mgfr490b钢种为代表,在普通建筑、结构领域应用较多。但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普通345mpa级别无法满足在大型建筑及结构方面的使用。因此,开发一种具有高强、抗震和耐火型热轧h型钢对未来建筑应用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4.现有技术中,生产强度级别为460mpa的h型钢较少,尤其是单一采用热轧方法,不仅要求轧机设备能力满足变形压缩的条件,同时对控轧工艺也有着严格要求。实现产品在抗震、耐蚀和耐火性能的工艺窗口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h型钢回火热处理设计方法,根据组织设计h型钢的回火热处理工艺的方法,使h型钢原始组织在高温回火过程中发生奥氏体化,通过铁素体 珠光体 少量贝氏体或马氏体组织的回溶,在回火工艺范围内进行组织转变,提高产品性能,满足更高使用要求。
6.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在于提供抗震耐火建筑结构用热轧h型钢及其回火热处理方法,利用上述h型钢回火热处理设计方法,根据h型钢的具体组织设计具体的热处理方法,得到460mpa抗震耐火热轧h型钢,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和耐火性。
7.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8.1)通过对h型室温金相组织观察测量,确定h型钢原始材料组织中铁素体的面积占比a、铁素体晶粒尺寸范围b
1-b2和平均晶粒尺寸c;b1、b2、c的单位为μm;b1为铁素体晶粒尺寸最小值,b2为铁素体晶粒尺寸最大值;c为铁素体晶粒平均尺寸;
9.2)计算回火工艺的保温时间t,其中t=60/a 2.5
×
(c-b1),t的单位为min;
10.3)计算回火温度t:t=550℃ 2
×
(b
2-c),t单位为℃;
11.4)根据技术结果,h型钢回火热处理方法为:加热至t
±
5℃,保温t
±
5min,随后进行炉冷至室温。
12.本发明h型钢回火热处理设计方法,主要依据为:利用热轧态组织中形成的马氏体、贝氏体组织,结合铁素体组织的分布特点,通过一定的热处理回火工艺,促进基体组织的再结晶实现颗粒状碳化物在铁素体晶界和岛界析出,形成具有优良强韧性回火索氏体组织,提高产品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能。
13.利用上述h型钢回火热处理设计方法设计的一种抗震耐火建筑结构用热轧h型钢的回火热处理方法,具体为:加热温度为570-650℃,保温时间为120-180min。
14.利用上述回火热处理方法生产的抗震耐火建筑结构用热轧h型钢,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成分:
15.c:0.06%-0.12%,si:0.20%-0.45%,mn:0.60%-1.00%,p:≤0.015%,s:≤0.015%,cr:0.020%-0.080%,ni:0.50%-1.00%,cu:0.20%-0.60%,nb:0-0.045%,v:0.040%-0.080%,mo:0.10%-0.30%,al:0.010%-0.025%%,其余为fe及微量残余元素。
16.其中,cr ni cu≥1.2%;ni/cu≥1.5;mo≥5nb 15v;
17.具体来说,各元素的作用及配比设计原理如下:
18.碳(c):碳元素对钢材强度的提升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为了满足高强度级别要求设定下限为0.06wt%;考虑到碳含量过高,容易对材料塑性的不良影响,同时,该成分合金元素组成较多,碳含量过高容易造成材料高温性能波动性,设定上限为0.12wt%。
19.硅(si):在钢中以固溶形式存在,具有较强的固溶强化作用,能显著强化铁素体,为获得较高的强度,设定下限为0.20wt%;但是当si含量过高,钢的韧性塑性却显著下降,设定上限为0.45wt%。
20.锰(mn):有效抑制铁素体向珠光体的转变,同时可以降低相变温度,有利于奥氏体在低温条件下的转变,大大提高材料的韧性,设定下限为0.60wt%;但是当锰含量过多时,会造成铸坯内部偏析缺陷,设定上限为1.0wt%
21.磷(p):在钢种容易发生偏析,大大降低了钢的塑韧性,且对钢材的表面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考虑到炼钢过程脱p难度,设定上限为0.015wt%。
22.硫(s):对钢的韧性影响较大,容易在晶粒内部和边界产生富集和偏析,尤其是和锰元素极易形成mns夹杂,使材料的基体组织容易形成裂纹的边界起源,同时考虑到炼钢过程脱s难度,设定上限为0.015wt%。
23.铬(cr):显著提高强度,降低屈强比,能够同时提高钢的耐火性和耐蚀性,与mo、nb、v配合,提高析出相的稳定性,为获得良好的耐蚀性,与ni、cu配合,形成致密的锈层,考虑到材料的耐腐蚀性,设定下限为0.02wt%;在添加其他合金元素的情况下,铬将恶化钢的可焊性,设定上限为0.08wt%。
24.镍(ni):显著提高钢的塑韧性,而且能够提升锈层致密性,形成稳定的锈层以提升耐蚀性、拟制cu脆带来的表面质量问题,设定下限为0.50wt%;但含量过高会造成轧制前除鳞不尽,设定上限1.00wt%。
25.铜(cu):易在内锈层、氧化处或裂纹处富集,显著提高钢的耐蚀性。与cr、ni配合,可以获得良好的耐蚀性,考虑其在基体组织中溶解度小,同时提高钢的高温强度,设定下限0.20wt%;但含量过高,易在铸坯表面形成裂纹或液析缺陷,设定上限0.60wt%。
26.其中,为保证产品的耐腐蚀性能,根据耐候指数计算公式
27.i=26.01(cu%) 3.88(ni%) 1.20(cr%) 1.49(si%) 17.28(p%)-7.29(cu%)
(ni%)-9.10(ni%)(p%)-33.39(cu%)2,材料具备良好的耐蚀性应保证i≥6.0,为实现本产品耐候指数i≥6.5的要求,在现有的炼钢水平下,保证cr ni cu≥1.2%;同时,考虑到cu等合金元素的大量添加,容易造成坯料裂纹,因此通过提高ni含量改善铸坯及成品的表面质量,保证ni/cu≥1.5。
28.铌(nb):通过沉淀和固溶细化奥氏体晶粒的重要元素,实现细化晶粒的方式提高产品的强度,而且其与mo元素配合,可以降低mo元素在钢中的过热敏感性,显著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考虑到方法中的产品压缩比能力,对于薄规格产品(翼缘厚度小于40mm)可以通过单一mo元素结合大压缩比实现高温性能,但mo含量过高,容易造成冲击韧性下降和内圆角易裂纹,所以本发明nb设定范围为0-0.045wt%。
29.钒(v):v是钢中最主要的微合金元素之一,具有明显的细晶强化、析出强化和沉淀强化作用。钒元素易和氮元素形成碳氮化合物,有效防止晶粒过分长大,促进奥氏体向铁素体转变,有利于软韧相的析出,此外,在轧后冷却过程,碳氮化合物析出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设定上限为0.040wt%,但钒元素含量高容易造成塑性下降,且成本高,设定下限为0.080wt%。
30.钼(mo):显著提高钢的耐火性,其通过固溶强化直接强化基体从而提生高温强度,同时偏聚在基体界面等缺陷处增强组织热稳定性,与nb、v等协同析出并细化mc相纳米粒子,钉扎界面、位错等缺陷,提高组织热稳定性间接提高高温强度,设定下限为0.10wt%;但含量过高,会降低材料的韧性,设定上限为0.30wt%。
31.考虑v元素对强度提升,采用单v元素实现晶粒细化需要结合一定含量的mo元素才能保证产品在高温变形过程中的强度性能,因此要求mo元素含量必须大于1.5v;针对翼缘厚度大于40mm的厚规格产品,考虑变形压缩比较小,晶粒细化效果有限,通过添加v、nb复合元素实现析出强化,提高产品的强度,同时,为实现nb元素对降低mo高温敏感性的作用效果,增加mo含量来提高产品的耐高温性能,要求mo≥5nb 1.5v。
32.铝(al):是强氧化剂,也是重要的脱氧元素,在钢中可以和氮元素结合形成aln析出物,起到细化奥氏体晶粒作用,故设定下限为0.010wt%,但是铝含量过高,容易在炼钢过程中造成坯料结瘤和成分夹杂,影响坯料质量,设定其上线为0.025wt%。
33.所述抗震耐火建筑结构用热轧h型钢经热轧和冷却轧制后得到,其中要求热轧过程在960℃以下实现15%~40%的截面总压缩比;冷却过程采用水冷方式实现返红温度550℃~650℃。经过以上热轧冷却生产后,所得抗震耐火建筑结构用热轧h型钢的室温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 少量贝氏体或马氏体,其中铁素体面积组织占比为45%-70%,铁素体的晶粒尺寸范围5-50μm。
34.所述抗震耐火建筑结构用热轧h型钢翼缘厚度为20mm-60mm。
35.所述回火处理后的抗震耐火建筑结构用热轧h型钢的组织为铁素体 珠光体 少量回火索氏体;强度指标提升,屈服强度达到520mpa-650mpa,抗拉强度达到650mpa-780mpa,屈强比小于0.78,同时,600℃的屈服强度达到320-426mpa,且有效地避免高温脆性,具有良好的高温抗软化能力,产品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和耐火性。
36.受限于目前生产工艺窗口窄、设备能力要求高等问题,考虑采用热处理工艺对实际生产产品进行回火等工艺处理,实现产品在抗震、耐候及耐火性能上的使用要求。本发明提供了h型钢的回火处理工艺的设计方法,按照此设计方法设计的回火处理工艺对h型钢进
行处理,能够提高h型钢的性能,满足抗震耐火的使用要求。而且,本发明还提供了按照此设计方法得到的回火工艺处理的460mpa抗震耐火热轧h型钢,使原始组织在高温回火过程中发生奥氏体化,通过基体组织再结晶,使碳化物在铁素体晶界和岛界析出,在回火工艺范围内进行组织转变,最终形成具有良好强韧性的回火索氏体组织,且产品强度比回火处理工艺之前高,屈强比小于0.78,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和耐火性,可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大型场馆及高层建筑。
附图说明
37.图1为实施例1原始组织金相图(
×
500);
38.图2为实施例1回火工艺后金相组织(
×
200)。
39.图3为实施例1回火工艺后金相组织(
×
500);
40.图4为实施例2原始金相组织图(
×
500);
41.图5为实施例2回火工艺后金相组织(
×
200);
42.图6为实施例2回火工艺后金相组织(
×
500);
43.图7对比例1原始组织金相图;
44.图8对比例2原始组织金相图。
具体实施方式
45.实施例1
46.一种抗震耐火热轧h型钢的回火热处理的设计方法,其产品规格为h630
×
200
×
15
×
20(高度
×
宽度
×
腹板厚度
×
翼缘厚度),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8%,si:0.35%,mn:0.64%,p:≤0.015%,s:≤0.015%,cr:0.035%,ni:0.85%,cu:0.40%,v:0.071%,mo:0.125%,al:0.025%,其余为fe及微量残余元素,其中cr ni cu=1.285%;ni/cu=2.125;mo≥5nb 1.5v;
47.所述抗震耐火热轧h型钢生产中包括经热轧和冷却轧制,其中要求热轧过程在960℃以下实现40%的截面总压缩比;冷却过程采用水冷方式实现返红温度550℃~570℃。其原始金相组织如下图1。
48.具体回火热处理的设计方法如下:
49.1)室温下,通过金相组织观察,确定原始材料(铁素体 珠光体 少量马氏体)组织中铁素体的面积占比a为58%(占比0.58)及铁素体晶粒尺寸b
1-b2范围为7-34μm及平均晶粒尺寸c为14μm;
50.2)根据原始材料组织中铁素体占比a、尺寸范围b
1-b2及平均晶粒尺寸c确定回火工艺的保温时间t,其中t=60/a 2.5
×
(c-b1)=60/0.58 2.5
×
(14-7)≈121min;加热保温时间为116-126min,本发明取保温时间120min。
51.3)根据本发明提供设计方法计算回火温度t:t=550℃ 2
×
(b
2-c)=550 2
×
(34-14)=590℃。本发明实施例1将材料加热至550℃-680℃,并根据保温时间t=120min进行保温处理,并随后进行炉冷至室温;
52.实施例1中采用不同的回火保温温度进行处理,具体如表1所示,热处理后的产品性能如表1所示。
53.表1为实施例1的h型钢不同回火处理温度及性能
[0054][0055]
序号8为不进行回火工艺的产品性能。
[0056]
根据本发明提供设计方法计算回火温度t:t=550℃ 2
×
(b
2-c)=550 2
×
(34-14)=590℃。通过上述不同回火工艺可以看出,当保温温度为590℃,保温时间为120min,此时材料的力学性能优良,且600℃的高温力学性能最优,此时回火处理后的组织为铁素体 珠光体 少量索氏体,其中铁素体占比46%。
[0057]
实施例2
[0058]
一种抗震耐火热轧h型钢的回火热处理的设计方法,其产品规格为h458
×
417
×
30
×
50(高度
×
宽度
×
腹板厚度
×
翼缘厚度),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8%,si:0.35%,mn:0.62%,p:≤0.015%,s:≤0.015%,cr:0.035%,ni:1.0%,cu:0.40%,nb:0.035%,v:0.072%,mo:0.285%,al:0.025%,其余为fe及微量残余元素,其中cr ni cu=1.435%;ni/cu=2.5;mo≥
[0059]
5nb 1.5v;
[0060]
所述抗震耐火热轧h型钢生产中包括经热轧和冷却轧制,其中要求热轧过程在960℃以下实现30%的截面总压缩比;冷却过程采用水冷方式实现返红温度590℃~610℃。其原始金相组织如下图4所示。
[0061]
具体回火热处理的设计方法如下:
[0062]
1)室温下,通过金相组织观察,确定原始材料(铁素体 珠光体 少量贝氏体)组织中铁素体的占比a为52%(占比0.52)及铁素体晶粒尺寸b范围为8-28μm及平均晶粒尺寸c为
19μm;
[0063]
2)根据原始材料组织中铁素体占比a、尺寸范围b及平均晶粒尺寸c确定回火工艺的回火温度:将材料加热至t=550℃ 2
×
(b
2-c)=550 2
×
(28-19)=568℃,加热保温温度为563-573℃,本发明取保温温度570℃。
[0064]
3)计算保温时间t,其中t=60/a 2.5
×
(c-b1)=60/0.52 2.5
×
(19-8)≈143min,加热保温时间为138-148min,本发明取保温时间140min。
[0065]
实施例2分别保温处理100-200min,并随后进行炉冷至室温。
[0066]
实施例2中采用不同的回火保温时间进行处理,具体如表2所示,热处理后的产品性能如表2所示。
[0067]
表2为实施例1的h型钢不同回火处理温度及性能
[0068][0069]
编号7为不采用回火工艺的产品性能,即室温组织性能。
[0070]
通过上述不同回火工艺可以看出,当保温温度为570℃,保温时间为140min,此时材料的力学性能优良,且600℃的高温力学性能最优,其回火后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 珠光体 少量索氏体,其中铁素体组织占比为41%。
[0071]
对比例1
[0072]
一种抗震耐火热轧h型钢的回火热处理的设计方法,其产品规格为h606
×
201
×
12
×
20mm(高度
×
宽度
×
腹板厚度
×
翼缘厚度),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9%,si:0.30%,mn:0.84%,p:0.012%,s:0.010%,cr:0.06%,ni:0.65%,cu:0.32%,nb:0,v:0.062%,mo:0.086%,al:0.018%,其余为fe及微量残余元素,其中cr ni cu=1.03%;ni/cu=2.0;mo<5nb 1.5v;
[0073]
所述抗震耐火热轧h型钢生产中包括经热轧和冷却轧制,其中要求热轧过程在960
℃以下实现36%的截面总压缩比;冷却过程采用水冷方式实现返红温度555℃~575℃。其原始金相组织为铁素体 珠光体 少量马氏体,如图7所示。
[0074]
具体回火热处理的设计方法如下:
[0075]
1)室温下,通过金相组织观察,确定原始材料(铁素体 珠光体 少量马氏体)组织中铁素体的占比a为45%及铁素体晶粒尺寸b
1-b2范围为6~35μm及平均晶粒尺寸c为12μm;
[0076]
2)根据原始材料组织中铁素体占比a、尺寸范围b及平均晶粒尺寸c确定回火工艺的回火温度:将材料加热至t=550℃ 2
×
(b
2-c)=550 2
×
(35-12)=596℃,加热保温温度为591~601℃,本发明取保温温度600℃。热处理中温度选择560-640℃。
[0077]
3)计算保温时间t,其中t=60/a 2.5
×
(c-b1)=60/0.45 2.5
×
(12-6)≈148min,加热保温时间为143~153min,本发明取保温时间150min。
[0078]
热处理后的产品性能如表3所示。
[0079]
表3为对比例1的h型钢不同回火处理温度及性能
[0080][0081]
序号3号试验钢回火后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 珠光体 少量索氏体,其中铁素体组织占比为38%。
[0082]
通过上述不同回火工艺可以看出,如果不满足本发明成分条件,即使按照本发明设计的方法进行热处理,性能依然不能满足本发明要求。
[0083]
对比例2
[0084]
一种抗震耐火热轧h型钢的回火热处理的设计方法,其产品规格为hh458
×
417
×
30
×
50(高度
×
宽度
×
腹板厚度
×
翼缘厚度),其化学成分(按质量百分比)为c:0.08%,si:0.35%,mn:0.86%,p:0.013%,s:0.008%,cr:0.061%,ni:0.72%,cu:0.42%,nb:0.026%,v:0.068%,mo:0.218%,al:0.015%,其余为fe及微量残余元素,其中cr ni cu=1.201%;ni/cu=1.7;mo<5nb 1.5v;
[0085]
所述抗震耐火热轧h型钢生产中包括经热轧和冷却轧制,其中要求热轧过程在960
℃以下实现30%的截面总压缩比;冷却过程采用水冷方式实现返红温度590℃~610℃。其原始金相组织为铁素体 珠光体 少量马氏体,如图8所示。
[0086]
具体回火热处理的设计方法如下:
[0087]
1)室温下,通过金相组织观察,确定原始材料(铁素体 珠光体 少量马氏体)组织中铁素体的占比a为45%及铁素体晶粒尺寸b范围为12~58μm及平均晶粒尺寸c为36μm;
[0088]
2)根据原始材料组织中铁素体占比a、尺寸范围b及平均晶粒尺寸c确定回火工艺的回火温度:将材料加热至t=550℃ 2
×
(b
2-c)=550 2
×
(58-36)=594℃,加热保温温度为589~599℃,本发明取保温温度590℃。
[0089]
3)计算保温时间t,其中t=60/a 2.5
×
(c-b1)=60/0.45 2.5
×
(36-12)≈193min,加热保温时间为188~198min,本发明取保温时间190min。在实验过程中,分别选择保温时间130-210min。
[0090]
热处理后的产品性能如表4所示。
[0091]
表4为对比例2的h型钢不同回火处理温度及性能
[0092][0093]
序号4试验钢回火后的金相组织为铁素体 珠光体 少量索氏体,其中铁素体组织占比为37%。
[0094]
通过上述不同回火工艺可以看出,即使各成分在本发明范围内,但是如果不满足本发明cr ni cu≥1.2%;ni/cu≥1.5;mo≥5nb 1.5v的条件下,即使按照本发明设计的方法进行热处理,性能依然不能满足本发明要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