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2-20 06:40: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设置于框架(1)上的绕线结构(2)和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缠绕在所述绕线结构(2)上的绳索穿过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后进行张力收放线;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用于对绳索的张力和/或位移进行测量,并转换成张力反馈信号和/或位移反馈信号后输出至控制系统;所述绕线结构(2)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进行收放线动作;其中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根据张力反馈信号、位移反馈信号以及设定参数确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包括:张力机架固定板、浮动转轮、固定于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上的固定转轮和导向杆(507)、张力传感器;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上设置有槽,所述浮动转轮穿过所述槽与所述导向杆(507)连接;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固定于所述框架(1)上;所述张力传感器固定于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上;所述张力传感器的拉杆与所述浮动转轮固定连接;所述绳索缠绕于所述浮动转轮和固定转轮上;所述固定转轮通过绳索带动,所述固定转轮转动的圈数用于确定绳索的位移;所述张力传感器根据浮动转轮的位移高度差确定绳索受到的张力,并生成张力反馈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机架固定板包括一个水平固定板(501)和两个竖向固定板(502);所述两个竖向固定板(502)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导向杆(507)设置在所述两个竖向固定板(502)外侧;所述两个竖向固定板(502)的下端和两个所述导向杆(507)的下端均固定于所述水平固定板(501)上;或者,两个所述导向杆(507)的下端均通过转接件固定于所述竖向固定板(502)上;所述水平固定板(501)固定于所述框架(1)上;所述浮动转轮的两端均分别穿过所述两个竖向固定板(502)上的两个所述槽与所述导向杆(507)连接;所述张力传感器固定于其中一个所述竖向固定板(502)远离另一个所述竖向固定板(502)的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还包括:旋转编码器(503)和编码器固定板(504);所述编码器固定板(504)一端固定于所述水平固定板(501)上,另一端与所述旋转编码器(503)连接;所述旋转编码器(503)的旋转轴穿过所述编码器固定板(504)与所述固定转轮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固定转轮转动的圈数转换为位移反馈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还包括:压簧(510);所述转接件包括:压簧承台(508);
所述压簧(510)和所述压簧承台(508)设置为两组,分别与两个所述导向杆(507)对应设置;所述压簧承台(508)固定于所述竖向固定板(502)上;所述压簧(510)套设于所述导向杆(507)外侧;所述压簧(5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簧承台(508)和所述浮动转轮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结构(2)包括:绕线滚筒(203)和绕线动力组件;所述绕线动力组件固定于所述框架(1)上,与所述绕线滚筒(203)连接;所述绳索缠绕在绕线滚筒(203)上;所述绕线动力组件接收控制信号,控制绕线滚筒(203)收放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线动力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201)和减速器(202);所述减速器(202)与所述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绕线滚筒(203)与所述减速器(20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201)接收控制信号,控制绕线滚筒(203)收放线。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线导向结构(3);所述排线导向结构(3)固定于所述框架(1)上,且设置于所述绕线结构(2)和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之间;缠绕在所述绕线结构(2)上的绳索依次穿过所述排线导向结构(3)和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导向结构(3)包括支架(301)、双向丝杠(302)、导向杆(303)、排线组件和往复动力部件;所述支架(301)呈板状结构设置,且设置为两个,对称固定设置于所述框架(1)两侧;所述双向丝杠(302)和所述导向杆(303)平行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架(301)之间;所述双向丝杠(302)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架(301)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杆(303)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支架(301)固定连接;所述往复动力部件与所述双向丝杠(302)固定连接;所述排线组件分别与所述双向丝杠(302)和所述导向杆(303)活动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动力部件包括主动链轮(307)、从动链轮(308)和传动链条(309);所述主动链轮(307)与所述减速器(20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链轮(308)与所述双向丝杠(302)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链轮(307)与所述从动链轮(308)通过传动链条(309)连接。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绳索导向结构(4);所述绳索导向结构(4)设置为一组或两组;当所述绳索导向结构(4)设置为一组时,所述绳索导向结构(4)设置于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的前侧或后侧;缠绕在所述绕线结构(2)上的绳索依次穿过所述绳索导向结构(4)
和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或依次穿过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和所述绳索导向结构(4);当所述绳索导向结构(4)设置为两组时,所述两组绳索导向结构(4)设置于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前后两侧;缠绕在所述绕线结构(2)上的绳索依次穿过所述绳索导向结构(4)、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5)和所述绳索导向结构(4)。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导向结构(4)包括导向固定板(401)、导向摆动底座(403)、卧式导向轴(405)、立式导向轴(406);所述导向固定板(401)固定于所述框架(1)上;所述导向固定板(401)和所述导向摆动底座(403)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摆动底座(403)的相对两侧设置有两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安装耳板(407);所述卧式导向轴(405)设置为两个,且沿水平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立式导向轴(406)设置为两个,且沿竖直方向平行设置;两个所述卧式导向轴(405)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所述安装耳板(407)上;两个所述立式导向轴(406)固定于所述导向摆动底座(403)上;所述绳索依次穿过两个所述立式导向轴(406)之间的缝隙和两个所述卧式导向轴(405)之间的缝隙。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包括框架、设置于框架上的绕线结构和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缠绕在所述绕线结构上的绳索穿过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后进行张力收放线;所述张力及位移反馈结构用于对绳索的张力和/或位移进行测量,并转换成张力反馈信号和/或位移反馈信号后输出至控制系统;所述绕线结构基于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进行收放线动作;其中所述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根据张力反馈信号、位移反馈信号以及设定参数确定。本发明提供的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可在电力施工作业过程中,实现对绳索受到的张力和绳索的位移的精确反馈,并实现精准的自动控制。并实现精准的自动控制。并实现精准的自动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胡春华 周威 何成 万建成 王欣欣 江明 宋泽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8
技术公布日:2022/1/1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