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五驱动打簧机头的制作方法

2022-02-19 17:19: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袋装弹簧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五驱动打簧机头。


背景技术:

2.打簧机头是弹簧生产设备。
3.已有的打簧机头一般包括机架、压线机构、切断机构、推簧机构和成簧机构。现有的打簧机构一般会采用联动的方式,如切断机构与压线机构联动,从而实现等线长输送来切断钢丝的方式等等。但是联动式的打簧机头在生产不同尺寸的弹簧时,则其联动结构就需要重新调整,十分不便。且现有的打簧机头其压线机构的两个压线轮一般是固定设置的,不利于进线。
4.为了解决进线难的问题,现有一种四驱动打簧机头,其通过设置四个驱动机构来分别驱动打簧机头的压线机构、切断机构、推簧机构和成簧机构,从而重新进线时无需人工调节,只需要在控制面板更改设置数据即可。
5.但是针对双进线的打簧机头,由于需要同时进线两根钢丝,然后根据需要打不同尺寸的弹簧,从而需要两个错位压线机构和对应的输出机构,该四驱动机构如果直接应用到双进线的打簧机头上,单个驱动装置驱动两个压线机构会导致两个压线机构同时运行,则导致双线同时往成簧机构送线,此时会导致两根钢丝同时在一个成型轮上成型容易导致机器损坏,无法根据需求进行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应用于双进线的五驱动打簧机头。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五驱动打簧机头,该打簧机头设置有五个驱动轴和分别用于独立驱动每个驱动轴的驱动机构
9.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和第五驱动机构,所述驱动轴分别为压线轮机构、切断机构、推簧机构、成簧机构和底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五驱动机构、第五驱动机构、压线轮机构、切断机构、推簧机构和成簧机构均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压线轮机构包括外压线轮组和内压线轮组,所述外压线轮组和内压线轮组前后排列,所述成簧机构位于所述压线轮机构的左侧,所述切断机构和推簧机构位于所述压线轮机构和成簧机构之间,所述切断机构位于所述推簧机构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外压线轮组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内压线轮组转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切断机构上下摆动,所述第五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推簧机构前后伸缩,所述第五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成簧机构上下滑动。
10.进一步的,所述内压线轮组包括内上轮、内下轮、上安装套、下安装套、上齿轮和下
齿轮,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内主动轮、内从动轮和内传动带,所述上安装套和下安装套竖向平行排列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内上轮和上齿轮均固设在所述上安装套上,所述内下轮、下齿轮和内从动轮均固设在所述下安装套上,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上齿轮和下齿轮啮合,所述内主动轮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主动轮和内从动轮通过所述内传动带传动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外压线轮组包括外上轮、外下轮、上安装轴和下安装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外主动轮、外上从动轮、外下从动轮、从动轮和外传动带,所述上安装轴穿过所述上安装套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下安装轴穿过所述下安装套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外上轮和外上从动轮均固设在所述上安装轴上,所述外上轮位于所述内上轮的前方,所述外下轮和外下从动轮均固设在所述下安装轴上,所述外下轮位于所述内下轮的前方,所述第一电机和从动轮均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外主动轮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所述外传动带的内壁缠绕在所述外主动轮、外下从动轮和从动轮上,所述外传动带的外壁与所述外上从动轮啮合,所述外传动带和内传动带前后错位。
12.进一步的,所述内压线轮组还包括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包括安装块、抬升板、第一连接板、连接轴、弹簧和抬升气缸,所述安装块分别与所述底架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顶部连接有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板固设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抬升气缸的缸体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抬升板固设在所述抬升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从下往上依次穿过弹簧和安装板与所述抬升板连接,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安装块紧贴,所述弹簧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紧贴,两个所述抬升机构前后错位设置,所述外上安装轴安装在位于前方的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外上安装套安装在位于后方的所述安装块上。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三转盘和第三曲柄,所述切断机构包括摆动杆和铰接块,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三转盘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链接,所述第三曲柄一端与所述第三转盘的偏心处铰接,所述第三曲柄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切刀,所述铰接块固设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摆动杆的中部与所述铰接块铰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摆动杆摆动,所述切刀以所述铰接块与所述摆动杆铰接处为圆心作上下摆动运动。
14.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驱动机构包括第四电机、第四转盘和第四曲柄,所述推簧机构包括推动杆和滑槽,所述第四电机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第四转盘与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曲柄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转盘的偏心处铰接,所述第四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杆铰接,所述推动杆另一端设置有推簧板,所述滑槽固设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推动杆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上,所述第四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推动杆在所述底架上前后伸缩。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驱动机构包括第五电机、第五转盘和第五曲柄,所述成簧机构包括安装板、滑块、导轨、第二连接板和成型轮,所述第五电机安装在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五转盘与所述第五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曲柄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转盘的偏心处铰接,所述第五曲柄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铰接,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底架上,所述滑块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上,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固设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成型轮与所述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成型轮位置正对所述压线轮机构的输出端。
16.进一步的,所述压线轮机构还包括过线件,所述过线件设置有两个过线通道,所述过线件的两个过线通道的入口沿前后方向水平排列,所述过线件的两个过线通道的出口沿
上下方向正对排列,所述成型轮设置有用于弹簧成型的成型槽,所述过线件的两个过线通道的出口正对所述成型轮的成型槽。
17.进一步的,所述底架包括底板、成簧板、分隔板和侧安装板,所述成簧板和所述侧安装板均固设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成簧板和侧安装板相互垂直,所述分隔板与所述侧安装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分隔板与所述成簧板平行。
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五驱动打簧机头通过设置五个驱动机构来分别驱动外压线轮组、内压线轮组、切断机构、推簧机构和成簧机构,保证各个机构间的驱动独立控制,利于控制;其次,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之间错位设置,避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之间相互影响,保证所述外压线轮组和内压线轮组之间的驱动互不影响,从而可以根据需要从所述压线轮机构进线。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五驱动打簧机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五驱动打簧机头第二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五驱动打簧机头第三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的局部视图b;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五驱动打簧机头的前视图;
25.图6为图5的a

a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便于更清楚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技术思想。
27.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五驱动打簧机头,该打簧机头设置有五个驱动轴和分别用于独立驱动每个驱动轴的驱动机构。
28.进一步的,还包括底架10,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第二驱动机构2、第三驱动机构3、第四驱动机构4和第五驱动机构5,所述驱动轴分别为压线轮机构6、切断机构7、推簧机构8和成簧机构9,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第二驱动机构2、第三驱动机构3、第四驱动机构4、第五驱动机构5、压线轮机构6、切断机构7、推簧机构8和成簧机构9均安装在所述底架10上,所述压线轮机构6包括外压线轮组61和内压线轮组62,所述外压线轮组61和内压线轮组62前后排列,所述成簧机构9位于所述压线轮机构6的左侧,所述切断机构7和推簧机构8位于所述压线轮机构6和成簧机构9之间,所述切断机构7 位于所述推簧机构8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驱动所述外压线轮组61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驱动所述内压线轮组62转动,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切断机构7上下摆动,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推簧机构8前后伸缩,所述第五驱动机构5驱动所述成簧机构9上下滑动。
29.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和第二驱动机构2分别驱动所述外压线轮组61和内压线轮组62转动,从而所述外压线轮组61和内压线轮组 62分别送线,当需要生产其中一种弹簧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和第二驱动机构2其中一个启动,另一个关闭,以第一驱动机构1驱动外压线轮组61输送钢线为例,第二驱动机构2停止工作,钢丝从外压线轮
组61的输出端往所述成簧机构9方向输送,钢丝接触所述成簧机构9开始弹簧成型,在此过程中,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推簧机构8在所述底架10上前后伸缩,推簧机构8作用在弹簧上用于调节弹簧的钢丝间距,所述第五驱动机构5驱动所述成簧机构9 在所述底架10上升降,成簧机构9作用在弹簧上用于调节弹簧的芯径,如此直至弹簧完全成型,弹簧完全成型后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推簧机构8收缩入所述底架10内,然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切断机构7上下摆动将弹簧切断后复位,如此完成弹簧的生产。
3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五驱动打簧机头在具体使用时应当搭配控制面板,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第二驱动机构2、第三驱动机构3、第四驱动机构4 和第五驱动机构5均与该控制面板电连接。
31.进一步的,所述内压线轮组62包括内上轮621、内下轮622、上安装套623、下安装套624、上齿轮625和下齿轮626,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包括第二电机21、内主动轮22、内从动轮23和内传动带24,所述上安装套623和下安装套624 竖向平行排列在所述底架10上,所述内上轮621和上齿轮625均固设在所述上安装套623上,所述内下轮622、下齿轮626和内从动轮23均固设在所述下安装套624上,所述第二电机21安装在所述底架10上,所述上齿轮625和下齿轮626啮合,所述内主动轮22与所述第二电机2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内主动轮22和内从动轮23通过所述内传动带24传动连接。
3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上安装套623和下安装套624,在所述上安装套 623和下安装套624上设置相互啮合的上齿轮625和下齿轮626,从而保证固设在上安装套623上的内上轮621和固设在下安装套624的内下轮622同步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反。
3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驱动机构2在驱动所述内压线轮组62转动时,所述第二电机21驱动所述内主动轮22转动,通过所述内传动带24带动所述内从动轮22转动,从而带动与所述内从动轮22固定连接的下安装套624转动,下安装套624转动带动所述下齿轮626转动,所述下齿轮626转动带动与所述下齿轮626啮合的上齿轮625转动从而使得所述上安装套623转动,所述上安装套623和下安装套624转动带动所述内上轮621和内下轮622相对转动。
34.进一步的,所述外压线轮组61包括外上轮611、外下轮612、上安装轴613 和下安装轴614,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包括第一电机11、外主动轮12、外上从动轮13、外下从动轮14、从动轮15和外传动带16,所述上安装轴613穿过所述上安装套623安装在所述底架10上,所述下安装轴614穿过所述下安装套624 安装在所述底架10上,所述外上轮611和外上从动轮13均固设在所述上安装轴613上,所述外上轮611位于所述内上轮621的前方,所述外下轮612和外下从动轮14均固设在所述下安装轴614上,所述外下轮612位于所述内下轮622 的前方,所述第一电机11和从动轮15均安装在所述底架10上,所述外主动轮 12安装在所述第一电机11输出端,所述外传动带16的内壁缠绕在所述外主动轮12、外下从动轮14和从动轮15上,所述外传动带16的外壁与所述外上从动轮13啮合,所述外传动带16和内传动带24前后错位。
35.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上安装轴613和下安装轴614,所述上安装轴613 穿过所述上安装套623,下安装轴614穿过所述下安装套624,从而使得所述外压线轮组61和内压线轮组62之间的转动互不影响。
3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传动带16和内传动带24前后错位,从而避免所述外传动带
16和内传动带24之间相互影响。
37.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在驱动所述外压线轮组61转动时,所述第一电机11驱动所述外主动轮12转动,通过所述外传动带16带动所述外上从动轮13、外下从动轮14和从动轮15转动,由于所述外上从动轮13与所述外传动带16的内壁紧贴且所述外下从动轮14余所述外传动带16的外壁紧贴,因此所述外上从动轮13与所述外下从动轮14的转向相反。
38.进一步的,所述内压线轮组62还包括抬升机构63,所述抬升机构63包括安装块64、抬升板65、第一连接板66、连接轴67、弹簧68和抬升气缸69,所述安装块64分别与所述底架10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64顶部连接有连接轴67,所述第一连接板66固设在所述底架10上,所述抬升气缸69的缸体安装在所述底架10上,所述抬升板65固设在所述抬升气缸69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一连接板66从下往上依次穿过弹簧68和安装板64与所述抬升板65连接,所述弹簧 68一端与所述安装块64紧贴,所述弹簧68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66紧贴,两个所述抬升机构63前后错位设置,所述外上安装轴613安装在位于前方的所述安装块64上,所述外上安装套623安装在位于后方的所述安装块64上。
3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安装轴613与所述上安装套623之间存在且必须存在间隙,从而保证所述上安装轴613和上安装套623之间能够在竖直方向相对移动,从而保证所述上安装轴613被上安装套623之间的抬升互不影响。
4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弹簧68,从而在所述抬升气缸69的活塞杆收缩时,此时所述外上轮611和所述外下轮612紧贴或所述内上轮621和所述内下轮622 紧贴,此时所述弹簧68持续对所述安装块64施加竖直向下的力,从而保证所述外上轮611和外下轮612保持夹紧或者所述内下轮621和内下轮622保持夹紧,从而利于所述压线轮组6输送钢线。
41.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抬升气缸69,所述抬升气缸69的活塞杆伸出来驱动所述外上轮611或者内上轮621抬升,从而利于钢线进线。
4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包括第三电机31、第三转盘32和第三曲柄 33,所述切断机构7包括摆动杆71和铰接块72,所述第三电机31安装在所述底架10上,所述第三转盘32与所述第三电机31的输出端链接,所述第三曲柄 33一端与所述第三转盘32的偏心处铰接,所述第三曲柄33另一端与所述摆动杆71的一端铰接,所述摆动杆71的另一端设置有切刀,所述铰接块72固设在所述底架10上,所述摆动杆71的中部与所述铰接块72铰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驱动所述摆动杆71摆动,所述切刀以所述铰接块72与所述摆动杆71铰接处为圆心作上下摆动运动。
4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驱动机构3在驱动所述切断机构7切断时,所述第三电机31驱动所述第三转盘32转动,所述第三转盘32转动带动所述第三曲柄33摆动,所述第三曲柄摆动带动所述摆动杆71绕所述铰接块72摆动,从而使得所述摆动杆71的切刀端往下摆动切断后往上摆动复位。
4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三区机构3选用第三转盘32来驱动所述第三曲柄33 摆动,从而利于所述摆动杆71的往复驱动。
45.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包括第四电机41、第四转盘42和第四曲柄 43,所述推簧机构8包括推动杆81和滑槽82,所述第四电机41安装在所述底架10上,所述第四转盘42与所述第四电机4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四曲柄43 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转盘42的偏心处铰
接,所述第四曲柄43的另一端与所述推动杆81铰接,所述推动杆81另一端设置有推簧板,所述滑槽82固设在所述底架10上,所述推动杆81滑动安装在所述滑槽82上,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驱动所述推动杆81在所述底架10上前后伸缩。
4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四驱动机构4在驱动所述推簧机构8伸缩时,所述第四电机41驱动所述第四转盘42转动,所述第四转盘42转动带动所述第四曲柄43摆动,所述第四曲柄43摆动带动所述推动杆81在所述滑槽82上前后滑动,使得所述推动杆81在所述底架10上伸缩。
47.进一步的,所述第五驱动机构5包括第五电机51、第五转盘52和第五曲柄 53,所述成簧机构9包括安装板91、滑块92、导轨93、第二连接板94和成型轮95,所述第五电机51安装在所述底架10上,所述第五转盘52与所述第五电机5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五曲柄53的一端与所述第五转盘52的偏心处铰接,所述第五曲柄53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91铰接,所述导轨93固定在所述底架 10上,所述滑块92滑动安装在所述导轨93上,所述安装板91与所述滑块92 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94固设在所述安装板91上,所述成型轮95与所述第二连接板94转动连接,所述成型轮95位置正对所述压线轮机构6的输出端。
4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五驱动机构5在驱动所述成簧机构9成簧时,所述第五电机51驱动所述第五转盘52转动,所述第五转盘52转动带动所述第五曲柄53摆动,所述第五曲柄53摆动带动所述安装板91沿所述导轨93在竖直方向来回滑动,所述安装板91上下滑动带动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板94上的成型轮95来回滑动。
49.进一步的,所述压线轮机构6还包括过线件601,所述过线件601设置有两个过线通道,所述过线件601的两个过线通道的入口沿前后方向水平排列,所述过线件601的两个过线通道的出口沿上下方向正对排列,所述成型轮95设置有用于弹簧成型的成型槽,所述过线件601的两个过线通道的出口正对所述成型轮95的成型槽。
50.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过线件601,使得两根钢线从水平排列进线过度至竖向排列出线,从而使得所述成簧轮95在针对不同钢线成型时,只需将该成簧轮上下滑动至对应的出线口即可。
51.进一步的,所述底架10包括底板101、成簧板102、分隔板103和侧安装板104,所述成簧板102和所述侧安装板104均固设在所述底板101上,所述底板101、成簧板102和侧安装板104相互垂直,所述分隔板103与所述侧安装板104固定连接且所述分隔板103与所述成簧板102平行。
52.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分隔板103,所述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21安装在所述分隔板103上,同时所述上齿轮625和下齿轮626设于所述成簧板102 和分隔板103之间,从而使得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和第二驱动机构2的安装有序,且第一驱动机构1和第二驱动机构2不会相互影响。
53.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1、通过设置五个驱动机构来分别驱动外压线轮组61、内压线轮组62、切断机构7、推簧机构8和成簧机构9,保证各个机构间的驱动独立控制,利于控制;2、第一驱动机构1和第二驱动机构2之间错位设置,避免所述第一驱动机构1和第二驱动机构2之间相互影响,保证所述外压线轮组 61和内压线轮组62之间的驱动互不影响,从而可以根据需要从所述压线轮机构 6进线。
54.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
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