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于堆码的闭口塑料桶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9:4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料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堆码的液体包装用闭口塑料桶。


背景技术:

2.液体包装用塑料桶是以聚乙烯或聚丙烯为主要原料经中空吹塑工艺成型的塑料桶,液体包装用塑料桶分为开口式和闭口式两种,注入口径大于70mm的为开口式,注入口径不大于70mm的为闭口式,其具有耐酸、碱腐蚀、抗氧化的功能特点。在现代工业的发展过程中,对塑料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精细化工、电子化学品等液体危化品物料的储存、运输、包装和安全防护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塑料桶用于盛装液体危化品,对桶体的堆码极限强度要求较高。目前市场流通的液体包装用闭口塑料桶大多设计为圆柱形或扁方形,桶体顶部受力面积较小,难以叠层堆码存放,在仓储和运输的过程中占用空间较多,很不方便,使物流成本增加,既不经济,也不方便,同时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安全隐患。
4.因此,迫切需要一种便于堆码的塑料桶,便于塑料桶的多层堆码,减少仓储和运输的过程中占用空间,且增加了塑料桶堆码的稳定性,以适应液体包装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堆码的塑料桶,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塑料桶的多层堆码,减少仓储和运输的过程中占用空间,且增加了塑料桶堆码的稳定性,以适应液体包装的需求。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堆码的塑料桶,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桶体、设置在所述塑料桶体上的塑料桶口,所述塑料桶体为聚乙烯塑料桶体或聚丙烯塑料桶体;
7.所述塑料桶体的顶部设置有凹陷部和顶部凸筋,所述塑料桶体的底部设置有供顶部凸筋嵌入的底部凹槽,所述底部凹槽和顶部凸筋均为u形,所述底部凹槽的槽底宽度小于所述底部凹槽的槽顶宽度;
8.所述塑料桶体的桶身四角圆弧处设置有第一凹筋、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和第二凹筋,所述第一凹筋、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和第二凹筋均沿塑料桶体的高度方向布设。
9.上述的一种便于堆码的塑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截面小于塑料桶体的顶部截面,且所述凹陷部延伸至所述塑料桶体的一侧面,所述凹陷部为u形;
10.所述塑料桶口位于凹陷部靠近所述塑料桶体侧面处,且所述凹陷部处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的一端和顶部凸筋连接,所述提手的另一端和凹陷部连接。
11.上述的一种便于堆码的塑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桶口上设置有密封桶盖,所述密封桶盖的顶部和顶部凸筋的顶部相齐平,所述塑料桶体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桶盖配合的底部容纳平台。
12.上述的一种便于堆码的塑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凹槽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平凹槽、弧形凹槽和第二水平凹槽,所述第一水平凹槽和第二水平凹槽对称布设;
13.所述塑料桶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扣手,所述防滑扣手呈凹陷,所述防滑扣手的凹陷内设置有防滑筋,所述防滑扣手和弧形凹槽连通。
14.上述的一种便于堆码的塑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桶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加强筋、第二凹加强筋和第三凹加强筋,所述第一凹加强筋和第二凹加强筋位于第一水平凹槽与第二水平凹槽之间且平行布设,所述第一凹加强筋和第二凹加强筋的一端与第一水平凹槽连通,所述第一凹加强筋和第二凹加强筋的另一端与第二水平凹槽连通,所述第三凹加强筋位于第二凹加强筋中部且与第二凹加强筋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三凹加强筋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加强筋和第二凹加强筋之间,所述第三凹加强筋的另一端延伸至防滑扣手。
15.上述的一种便于堆码的塑料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桶体的底部桶体合缝处设置有纵向凹筋,所述纵向凹筋的宽度大于桶体合缝,以使桶体合缝位于纵向凹筋中,所述纵向凹筋位于第一水平凹槽与第二水平凹槽之间;
16.所述纵向凹筋的两端延伸至塑料桶体的两个相对侧面,所述第一凹加强筋、第二凹加强筋与纵向凹筋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三凹加强筋和纵向凹筋连通。
17.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8.1、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投入成本较低,较适应液体危化品的包装。
19.2、本实用新型塑料桶体的顶部设置顶部凸筋,塑料桶体的底部设置底部凹槽,以使塑料桶在叠层堆放时,上一层塑料桶的底部凹槽与下一层塑料桶的顶部凸筋相互嵌合,通过这种上下嵌合不易滑动,以便塑料桶的多层堆码,减少仓储和运输的过程中占用空间。
20.3、本实用新型底部凹槽和顶部凸筋均为u形,保证了塑料桶堆码时上下不错位,提高机械堆码作业的工作效率,且增加了塑料桶堆码的稳定性。
21.4、本实用新型塑料桶体的桶身四角圆弧处设置有第一凹筋、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和第二凹筋,这样通过设置第一凹筋和第二凹筋以及第一凸筋和第二凸筋,提高了塑料桶体承受上部重量的支撑强度,增加了塑料桶堆码的稳定性,同时减轻了塑料桶体的质量,有效的降低了制造成本,有利于开展塑料桶体的轻量化生产。
2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塑料桶的多层堆码,减少仓储和运输的过程中占用空间,且增加了塑料桶堆码的稳定性,以适应液体包装的需求。
23.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图1的仰视图。
26.图3为图1的主视图。
27.图4为图3中的a

a剖视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塑料桶体;
ꢀꢀꢀꢀꢀꢀꢀꢀꢀꢀ
2—塑料桶口;
ꢀꢀꢀꢀꢀꢀꢀꢀꢀꢀꢀ
3—提手;
30.4—凹陷部;
ꢀꢀꢀꢀꢀꢀꢀꢀꢀꢀꢀꢀ
5—顶部凸筋;
ꢀꢀꢀꢀꢀꢀꢀꢀꢀꢀꢀ6‑
1—第一凹筋;
[0031]6‑
2—第二凹筋;
ꢀꢀꢀꢀꢀꢀꢀꢀ7‑
1—第一凸筋;
ꢀꢀꢀꢀꢀꢀꢀꢀꢀ7‑
2—第二凸筋;
[0032]
8—底部凹槽;
ꢀꢀꢀꢀꢀꢀꢀꢀꢀꢀ8‑
1—第一水平凹槽;
ꢀꢀꢀꢀꢀ8‑
2—第二水平凹槽;
[0033]8‑
3—弧形凹槽;
ꢀꢀꢀꢀꢀꢀꢀꢀ9‑
1—第一凹加强筋;
ꢀꢀꢀꢀꢀ9‑
2—第二凹加强筋;
[0034]
10—纵向凹筋;
ꢀꢀꢀꢀꢀꢀꢀꢀꢀ
11—桶体合缝;
ꢀꢀꢀꢀꢀꢀꢀꢀꢀꢀ
12—第三凹加强筋;
[0035]
13—底部容纳平台;
ꢀꢀꢀꢀꢀ
14—防滑扣手;
ꢀꢀꢀꢀꢀꢀꢀꢀꢀꢀ
15—防滑筋;
[0036]
16—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塑料桶体1、设置在所述塑料桶体1上的塑料桶口2,所述塑料桶体1为聚乙烯塑料桶体或聚丙烯塑料桶体;
[0038]
所述塑料桶体1的顶部设置有凹陷部4和顶部凸筋5,所述塑料桶体1的底部设置有供顶部凸筋5嵌入的底部凹槽8,所述底部凹槽8和顶部凸筋5均为u形,所述底部凹槽8的槽底宽度小于所述底部凹槽8的槽顶宽度;
[0039]
所述塑料桶体1的桶身四角圆弧处设置有第一凹筋6

1、第一凸筋7

1、第二凸筋7

2和第二凹筋6

2,所述第一凹筋6

1、第一凸筋7

1、第二凸筋7

2和第二凹筋6

2均沿塑料桶体1的高度方向布设。
[0040]
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陷部4的截面小于塑料桶体1的顶部截面,且所述凹陷部4延伸至所述塑料桶体1的一侧面,所述凹陷部4为u形;
[0041]
所述塑料桶口2位于凹陷部4靠近所述塑料桶体1侧面处,且所述凹陷部4处设置有提手3,所述提手3的一端和顶部凸筋5连接,所述提手3的另一端和凹陷部4连接。
[0042]
本实施例中,所述塑料桶口2上设置有密封桶盖,所述密封桶盖的顶部和顶部凸筋5的顶部相齐平,所述塑料桶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桶盖配合的底部容纳平台13。
[0043]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底部凹槽8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水平凹槽8

1、弧形凹槽8

3和第二水平凹槽8

2,所述第一水平凹槽8

1和第二水平凹槽8

2对称布设;
[0044]
所述塑料桶体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扣手14,所述防滑扣手14呈凹陷,所述防滑扣手14的凹陷内设置有防滑筋15,所述防滑扣手14和弧形凹槽8

3连通。
[0045]
本实施例中,所述塑料桶体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凹加强筋9

1、第二凹加强筋9

2和第三凹加强筋12,所述第一凹加强筋9

1和第二凹加强筋9

2位于第一水平凹槽8

1与第二水平凹槽8

2之间且平行布设,所述第一凹加强筋9

1和第二凹加强筋9

2的一端与第一水平凹槽8

1连通,所述第一凹加强筋9

1和第二凹加强筋9

2的另一端与第二水平凹槽8

2连通,所述第三凹加强筋12位于第二凹加强筋9

2中部且与第二凹加强筋9

2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三凹加强筋12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加强筋9

1和第二凹加强筋9

2之间,所述第三凹加强筋12的另一端延伸至防滑扣手14。
[0046]
本实施例中,所述塑料桶体1的底部桶体合缝11处设置有纵向凹筋10,所述纵向凹筋10的宽度大于桶体合缝11,以使桶体合缝11位于纵向凹筋10中,所述纵向凹筋10位于第一水平凹槽8

1与第二水平凹槽8

2之间;
[0047]
所述纵向凹筋10的两端延伸至塑料桶体1的两个相对侧面,所述第一凹加强筋9

1、第二凹加强筋9

2与纵向凹筋10呈垂直布设,所述第三凹加强筋12和纵向凹筋10连通。
[0048]
本实施例中,塑料桶体1的顶部设置顶部凸筋5,塑料桶体1的底部设置底部凹槽8,以使塑料桶在叠层堆放时,上一层塑料桶的底部凹槽与下一层塑料桶的顶部凸筋相互嵌
合,通过这种上下嵌合不易滑动,以便塑料桶的多层堆码,减少仓储和运输的过程中占用空间。
[0049]
本实施例中,设置底部凹槽8和顶部凸筋5均为u形,保证了塑料桶堆码时上下不错位,提高机械堆码作业的工作效率,且增加了塑料桶堆码的稳定性。
[0050]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凹筋和第二凹筋以及第一凸筋7

1和第二凸筋7

2,提高了塑料桶体1承受上部重量的支撑强度,增加了塑料桶堆码的稳定性,同时减轻了塑料桶体1的质量,有效的降低了制造成本,有利于开展塑料桶体1的轻量化生产。
[0051]
本实施例中,塑料桶体1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密封桶盖配合的底部容纳平台13,是为了在塑料桶多层叠放时,下层塑料桶的密封桶盖与上一层塑料桶的底部容纳平台13贴紧堆放,通过密封桶盖产生向上的支撑力,增加了塑料桶的堆码强度。
[005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所述塑料桶口2的底部和凹陷部4的连接处设置有底座16,所述底座16的直径大于塑料桶口2的直径,是为了消除塑料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内应力。
[0053]
本实施例中,设置第一凹加强筋9

1、第二凹加强筋9

2、弧形凹槽8

3和纵向凹筋10的交汇处形成3个十字型结构的向内加强筋,增加了塑料桶体1底部结构的强度,减少了受力后的变形。
[0054]
本实施例中,实际使用时,所述纵向凹筋10穿过第三凹加强筋12。
[0055]
本实施例中,设置防滑扣手14,方便操作人员手工作业时从塑料桶体1抓取抬起。
[0056]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塑料桶的多层堆码,减少仓储和运输的过程中占用空间,且增加了塑料桶堆码的稳定性,以适应液体包装的需求。
[0057]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