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2021-12-18 01:5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聚氨酯材料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2.聚氨酯是一种具有高强度、抗撕裂、耐磨等特性的高分子材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电子、纺织、医疗、建筑、建材、汽车、国防、航天、航空等领域。
3.在现有聚氨酯的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将聚氨酯生产原料置入反应釜内进行反应,并采用简单的搅拌杆进行搅拌,但当混合的物料较多时则存在搅拌不均匀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反应原料成块时,无法将反应原料分散,成品质量低。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聚氨酯生产用反应釜存在搅拌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包括釜体以及釜盖,所述釜体的釜壁内设有环形内腔,所述釜体的外壁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内腔连通的进液管以及出液管,所述釜盖的下侧转动装配有伸入所述釜体内的第一搅拌棒,所述第一搅拌棒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两端下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搅拌棒以及第三搅拌棒,所述第一搅拌棒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搅拌棒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釜体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啮合的齿圈。
7.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搅拌棒包括第一棒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棒体上的若干个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棒包括第二棒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棒体上的若干个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三搅拌棒包括第三棒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棒体上的若干个第三搅拌叶。
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若干个所述第一搅拌叶与若干个所述第二搅拌叶在所述釜体径向上一一对应,若干个所述第二搅拌叶与若干个所述第一搅拌叶错开布置。
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釜盖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呈筒状结构,所述固定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伸入至所述固定座内,所述釜盖上通过轴承转动装配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上端伸入至所述固定座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搅拌棒的上端通过第二联轴器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11.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釜盖上设有进料管,所述釜体的下端设有出料管。
12.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液管与出液管位于所述釜体两侧,所述进液管位于所述出液管下侧。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4.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使用时,通过进料管经聚氨酯生产原料加入至釜体内,外界换热介质通过进液管进入环形内腔中,换热介质通过出液管流出环形内腔,换热介质能够使釜体保持稳定温度。驱动电机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第一搅拌棒转动,连接杆跟随第一搅拌棒转动,连接杆带动第二搅拌棒、第三搅拌棒绕第一搅拌棒转动。在此过程中,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沿着齿圈转动,实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自转。第一齿轮带动第二搅拌棒自转,第二齿轮带动第三搅拌棒自转。第一搅拌棒转动过程中对釜体内的聚氨酯生产原料进行搅拌,第二搅拌棒、第三搅拌棒绕第一搅拌棒转动过程中并实现自转,对釜体内的聚氨酯生产原料进一步搅拌。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对釜体内的聚氨酯生产原料搅拌更加均匀,增强了聚氨酯生产质量。
15.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中,进液管位于出液管下侧,有助于换热介质在环形内腔中停留时间更长,充分与釜体进行换热。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19.图中标号:1、釜体;2、釜盖;3、下连接沿;4、上连接沿;5、支腿;6、进料管;7、出料管;8、进液管;9、出液管;10、固定座;11、驱动电机;12、环形内腔;13、转轴;14、第一联轴器;15、第二联轴器;16、第一搅拌棒;17、连接杆;18、第二搅拌棒;19、第三搅拌棒;20、第一齿轮;21、第二齿轮;22、齿圈。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釜体1以及釜盖2,釜体1的上端具有圆形的开口,釜体1的开口上端具有沿釜体1径向延伸的下连接沿3,釜盖2的下端具有与下连接沿3相匹配的上连接沿4,釜盖2与釜体1通过连接在上连接沿4与下连接沿3之间的螺栓固定连接。
22.本实施例中,釜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支腿5,若干个支腿5沿釜体1周向均匀间隔布置。釜体1的釜壁内具有环形内腔12,釜体1的外壁上焊接有与环形内腔12连通的进液管8以及出液管9。进液管8和出液管9的端部分别焊接有连接法兰,以便于外界管路连接。进液管8和出液管9位于釜体1的两侧,且进液管8位于出液管9的下侧。
23.本实施例中,釜盖2的上端焊接有与釜盖2下侧连通的进料管6,进料管6安装有密封门。釜体1的下侧面上焊接有与釜体1内部连通的出料管7,釜体1内部的聚氨酯可以通过出料管7取出。
24.本实施例中,釜盖2上通过轴承转动装配有转轴13,转轴13的上端伸出至釜盖2上
侧,转轴13的下端伸入至釜体1内。转轴13的下端通过第二联轴器15连接有第一搅拌棒16,釜盖2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0,固定座10呈筒状结构。转轴13的上端伸出至固定座10内部,固定座10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伸入至固定座10内部,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联轴器14与转轴13上端固定连接。
25.本实施例中,第一搅拌棒16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沿釜体1径向延伸。连接杆17的两端分别向外伸出,连接杆17的两端下侧面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二搅拌棒18和第三搅拌棒19。第一搅拌棒16包括第一棒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棒体上的若干个第一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棒18包括第二棒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棒体上的若干个第二搅拌叶,所述第三搅拌棒19包括第三棒体以及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棒体上的若干个第三搅拌叶。若干个所述第一搅拌叶与若干个所述第二搅拌叶在所述釜体1径向上一一对应,若干个所述第二搅拌叶与若干个所述第一搅拌叶错开布置。
26.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棒16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20,所述第二搅拌棒18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1,所述釜体1的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齿轮20、第二齿轮21啮合的齿圈22。
27.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使用时,通过进料管6经聚氨酯生产原料加入至釜体1内,外界换热介质通过进液管8进入环形内腔12中,换热介质通过出液管9流出环形内腔12,换热介质能够使釜体1保持稳定温度。驱动电机11启动,驱动电机11驱动第一搅拌棒16转动,连接杆17跟随第一搅拌棒16转动,连接杆17带动第二搅拌棒18、第三搅拌棒19绕第一搅拌棒16转动。在此过程中,第一齿轮20和第二齿轮21沿着齿圈22转动,实现第一齿轮20、第二齿轮21自转。第一齿轮20带动第二搅拌棒18自转,第二齿轮21带动第三搅拌棒19自转。第一搅拌棒16转动过程中对釜体1内的聚氨酯生产原料进行搅拌,第二搅拌棒18、第三搅拌棒19绕第一搅拌棒16转动过程中并实现自转,对釜体1内的聚氨酯生产原料进一步搅拌。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对釜体1内的聚氨酯生产原料搅拌更加均匀,增强了聚氨酯生产质量。
28.本实用新型的用于聚氨酯材料生产的反应釜中,进液管8位于出液管9下侧,有助于换热介质在环形内腔12中停留时间更长,充分与釜体1进行换热。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