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分级砧座机构及方法与流程

2021-12-18 01:3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冶金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级砧座机构及方法。


背景技术:

2.压力矫直机需要对被矫直的材料进行支撑,砧座布置在矫直中心线两侧。传统的砧座一般为电机减速机带动具有正反向螺纹的丝杠旋转,从而带动与正反向螺纹把合在一起的两个砧座距离增大或者减小。这种结构,可以实现砧座距离无级调节,但是砧座距离较大时,调节所需时间较长,影响生产节奏。实际生产时,砧座距离并不需要无级调节,可以通过反弯量的设定弥补砧距的设定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实现压力矫直机快速选定不同距离的砧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级砧座机构及方法。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分级砧座机构,包括
6.横梁,横梁水平设置;
7.滑槽,滑槽设置多个,多个滑槽固定在横梁的侧壁上,且与横梁垂直设置;
8.砧座,砧座连接在滑槽上,并可在滑槽内上下滑动;
9.升降部,升降部垂直设置在滑槽正下方,升降部顶端与砧座底部固定连接。
10.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升降部电信号连接。
11.一种分级砧座机构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2.步骤一:获取待矫直材料上待矫直位置,得到所需砧座的间距,并选定所需工作的两个砧座;
13.步骤二:启动对应砧座下部的升降部,砧座在升降部的作用下沿滑槽向上滑动抵达预设位置,升降部停止工作,砧座对待矫直的材料进行支撑;
14.步骤三:压力矫直机开始对待矫直的材料进行处理;
15.步骤四:待矫直的材料经步骤三处理结束后,启动升降部,砧座在升降部的作用下沿滑槽向下滑动直至复位,升降部停止工作。
16.所述的步骤二中的预设位置是砧座顶部与滑槽顶部平齐。
17.所述的横梁是四棱柱状一体结构,横梁的一侧面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至少包括两块等腰梯形板,所述等腰梯形板对称且平行的固定在横梁的一侧面上;与连接部相对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滑槽。
18.所述的滑槽的横截面为矩形,矩形一边设置有开口且开口侧朝外设置。
19.所述的滑槽的中上部固定连接在横梁上,且砧座的高度与横梁的厚度相同;所述的多个滑槽均匀的设置在横梁上。
20.所述的多个滑槽设置在以横梁对称轴为中心的两侧,且每侧至少设置两个。
21.所述的砧座是t形的一体结构。
22.所述的升降部包括液压缸和液压缸底座;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液压缸底座上,液压缸的输出端与砧座底部固定连接。
23.有益效果:
24.(1)本发明通过横梁、滑槽、砧座和升降部的有机结合,根据实际需要,将选定的砧座快速升起至预设位置,实现正常生产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25.(2)本发明中控制器的设置,使砧座选定及快速升起实现了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26.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29.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30.图中:1

横梁;2

滑槽;3

砧座;4

液压缸;5

液压缸底座。
31.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通过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3.实施例一:
34.参照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分级砧座机构,包括
35.横梁1,横梁1水平设置;
36.滑槽2,滑槽2设置多个,多个滑槽2固定在横梁1的侧壁上,且与横梁1垂直设置;
37.砧座3,砧座3连接在滑槽2上,并可在滑槽2内上下滑动;
38.升降部,升降部垂直设置在滑槽2正下方,升降部顶端与砧座3底部固定连接。
39.在具体应用时,首先将升降部底部固定在生产场地的地基上,对横梁1上设置滑槽2的相对侧与生产车间设置的纵梁进行固定。之后,通过待矫直材料上待矫直的弯曲情况,确定两个砧座3的间距,从而选定所需工作的两个砧座3。启动两个对应砧座3下部的升降部,砧座3在升降部的作用下沿滑槽2向上滑动,直至砧座3顶部与滑槽2顶部平齐,升降部停止工作,砧座3对待矫直的材料进行支撑,之后,压力矫直机开始对待矫直的材料进行处理。处理结束后启动升降部,砧座3在升降部的作用下沿滑槽2向下滑动直至复位,升降部停止。
40.在压力矫直机对待矫直的材料进行处理的过程中,砧座3将矫直力传递到了横梁1上,滑槽2不承受矫直力。
41.本技术方案的采用,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砧座的无级调节,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
42.实施例二:
43.参照图1和图所示的一种分级砧座机构,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与升降部电信号连接。
44.在实际使用时,控制器选定所需工作的砧座3后,控制器下达启动指令给对应砧座3下部的升降部,砧座3在升降部的作用下沿滑槽2向上滑动,直至砧座3顶部与滑槽2顶部平齐,控制器下达停止指令给升降部,使其停止工作,砧座3对待矫直的材料进行支撑,之后,压力矫直机开始对待矫直的材料进行处理。处理结束,控制器再次下达启动指令给后启动升降部,砧座3在升降部的作用下沿滑槽2向下滑动直至复位后,控制器下达停止指令给升降部,升降部停止。
45.控制器的设置,使砧座3的选定及砧座3的快速升降实现了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46.实施例三:
47.一种分级砧座机构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8.步骤一:获取待矫直材料上待矫直位置,得到所需砧座3的间距,并选定所需工作的两个砧座3;
49.步骤二:启动对应砧座3下部的升降部,砧座3在升降部的作用下沿滑槽2向上滑动抵达预设位置,升降部停止工作,砧座3对待矫直的材料进行支撑;
50.步骤三:压力矫直机开始对待矫直的材料进行处理;
51.步骤四:待矫直的材料经步骤三处理结束后,启动升降部,砧座3在升降部的作用下沿滑槽2向下滑动直至复位,升降部停止工作。
52.进一步的,所述的步骤二中的预设位置是砧座3顶部与滑槽2顶部平齐。
53.本发明通过横梁1、滑槽2、砧座3和液压缸4的有机结合,根据实际需要,将选定的砧座3快速升起至预设位置,实现了快捷的生产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控制器的设置,使砧座选定及快速升起实现了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54.在压力矫直机对待矫直的材料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因为砧座3顶部与滑槽2顶部平齐,砧座3将矫直力完全传递到了横梁1上,滑槽2不承受矫直力。
55.实施例四:
56.参照图1和图2,一种分级砧座机构的工作方法,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的横梁1是四棱柱状一体结构,横梁1的一侧面设置有连接部,所述的连接部至少包括两块等腰梯形板,所述等腰梯形板对称且平行的固定在横梁1的一侧面上;与连接部相对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滑槽2。
57.在实际使用时,横梁1是等强度梁,与横梁1上连接部所在侧的相对面为工作面,工作面上固定连接有滑槽2。横梁1上的等腰梯形板用于与生产车间设置的纵梁进行固定,既使得固定方便,又能够满足其矫直力的承载需求。
58.采用等腰梯形板与纵梁固定,确保了砧座3上所受的力,都能完全传递到横梁1上。
59.具体应用时,四棱柱状状体也可以采用箱体结构来替代。
60.实施例五:
61.参照图1和图2,一种分级砧座机构的工作方法,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的滑槽2的横截面为矩形,矩形一边设置有开口且开口侧朝外设置。
62.进一步的,所述的滑槽2的中上部固定连接在横梁1上,且砧座3的高度与横梁1的厚度相同;所述的多个滑槽2均匀的设置在横梁1上。
63.进一步的,所述的多个滑槽2设置在以横梁1对称轴为中心的两侧,且每侧至少设置两个。
64.在实际使用时,滑槽2的一边设置有开口且开口侧朝外设置,满足砧座3能在其上滑动,且当其抵达预设位置后能够对待矫直的材料进行支撑的功能。
65.多个滑槽2均匀的设置在横梁1上,能够使砧座3的选取更加方便。
66.采用多个滑槽2设置在以横梁1对称轴为中心的两侧,且每侧至少设置两个的技术方案,是为了本机构能够实现对不同规格的待矫直材料的制成需要,并使砧座3的选取更加灵活。
67.滑槽2采用中上部固定连接在横梁1上且砧座3的高度与横梁1的厚度相同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滑槽2在能够安全实现其功能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横梁1的厚度,从而减轻横梁1的重量并减少其所占用的空间;另一方面保证施加在砧座3上的矫直力通过滑槽2完全传递到横梁1上。
68.实施例六:
69.参照图1和图2,一种分级砧座机构的工作方法,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的砧座3是t形的一体结构。
70.在实际使用时,砧座是由两个不同边长的四棱柱构成的t形一体结构,置于滑槽2内的宽边与滑槽2贴合,将矫直力传递到横梁1上。砧座3采用本技术方案,一方面满足其能够在滑槽2内滑动的稳定性,再者满足其对待矫直材料支撑的强度需求。
71.实施例七:
72.参照图1,一种分级砧座机构的工作方法,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所述的升降部包括液压缸4和液压缸底座5;所述液压缸4固定在液压缸底座5上,液压缸4的输出端与砧座3底部固定连接。
73.在实际使用时,升降部采用本技术方案,一方面使得砧座3的升降更加方便、快捷;再者,其占用体积较小,节省了生产空间。
74.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75.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上述各示例中相关的技术特征相互组合,以达到相应的技术效果,具体对于各种组合情况在此不一一赘述。
76.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77.以上所述,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性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依据本发
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