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高直链玉米淀粉制备抗性淀粉RS3的方法与流程

2021-12-14 22:5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用高直链玉米淀粉制备抗性淀粉rs3的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淀粉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高直链玉米淀粉制备抗性淀粉rs3的方法。


背景技术:

2.抗性淀粉又称抗酶解淀粉及难消化淀粉,分为rs1、rs2、rs3、rs4四类,rs1、rs2型抗性淀粉不耐高温,热加工会损失因此应用性能不强,rs4型抗性淀粉是化学改性淀粉,安全性有待验证,应用受限,而rs3型抗性淀粉是老化的淀粉,是淀粉经过改变空间结构而形成的不易被酶解的淀粉,因原料稀少,原料长期受国外垄断,生产rs3型抗性淀粉的厂家非常稀少,又因为经过老化工艺,使rs3型抗性淀粉具有“沙粒感”,口感较差,因此rs3型抗性淀粉的发展一直较慢。
3.目前抗性淀粉rs3制备方法有高温压热法,酸法、酶法(单酶法或双酶化)或多法相结合,但存在终产品中抗性淀粉含量偏低(30%左右)、产品口感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高直链玉米淀粉制备抗性淀粉rs3的方法,能解决现有技术生产的产品中出现的“沙粒感”等口感差的问题,还将终产品中抗性淀粉的含量提高到了76%。
5.本发明的原理是:
6.本发明以高直链特种玉米淀粉(直链淀粉含量大于70%)为原料,经过调浆、加入抗氧化剂、高熔点油脂和脱支酶,经过高温高压

低温冷藏处理。高直链玉米淀粉中的小部分支链淀粉在脱支酶的作用下,支链逐渐解离下来变成直链淀粉,直链淀粉在高温作用下空间结构逐渐变化,淀粉链条延展开来,淀粉在高温作用下与高熔点油脂结合,此时将淀粉乳逐渐降温,淀粉链又重新有序排列,形成致密的结晶体,油脂与淀粉交叉结合,从而既能解决“沙粒感”的问题,又能阻止淀粉酶与淀粉分子结合,从而提高了淀粉的抗酶解性能。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用高直链玉米淀粉制备抗性淀粉rs3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9.(1)调浆:以高直链淀粉为原料,配制成20%~40%浓度的淀粉乳,用0.5~2mol/l的盐酸调节淀粉乳ph为4.2~4.7,在淀粉乳中先后加入淀粉干基重1

~3

的普鲁兰酶、0.1%~0.3%的抗坏血酸钠(抗氧保鲜剂,能有效减少油脂的氧化,降低成品淀粉的色泽,防止淀粉储藏时出现的的“哈喇味”)、2%~4%的高熔点油脂、0.1%~0.2%的单甘脂(促进油脂与淀粉结合,增加油脂与淀粉的结合,有乳化效果,能有效防止油脂上浮);
10.(2)酶解:将步骤(1)调配好的料液转移到可控温的压热容器中,在40℃~50℃条件下搅拌酶解6~8h,然后将料液温度提高到90℃~95℃持续搅拌1~2h;
11.(3)压热:将步骤(2)搅拌好的料液温度提高到130℃~145℃,保持压力0.2~0.4mpa,压热50~100min;
12.(4)冷藏:将步骤(3)处理过的料液在4h内逐渐降温到35℃~40℃,然后将物料冷却至2℃~6℃,并在该温度条件下冷藏24~32h;
13.(5)破碎、筛分:将步骤(4)得到的物料用气流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筛下物即为终产品抗性淀粉rs3。
14.优选的,所述的步骤(1)中高直链淀粉为直链含量大于70%的玉米淀粉,优选祥玉的1945高直链淀粉为原料(荃银祥玉(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祥玉1945高直链玉米淀粉)。
15.优选的,所述的步骤(1)中高熔点油脂为熔点大于50℃的油脂,包括52度棕榈油、氢化棕榈仁油、氢化大豆油、氢化椰子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16.优选的,所述的步骤(1)中淀粉乳浓度为30%~35%。
17.优选的,所述的步骤(2)中酶解温度为40℃~45℃。
18.优选的,所述的步骤(3)中压热时料液温度为135℃~140℃,压热时间60~70min。
19.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的料液降温过程是以4℃~5℃/10min的速度逐渐降温。
20.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本发明以高直链淀粉为原料,通过普鲁兰酶的脱支作用,将淀粉中剩余的支链淀粉酶解为直链淀粉,提高了直链淀粉的含量便于后续工序中淀粉分子的有序排列;
22.2.本发明选用熔点大于50℃的油脂辅料,在40~50℃条件下酶解,此条件下油脂为固体,单甘脂也未溶化,油脂和单甘脂均不会与淀粉分子结合,即不会影响普鲁兰酶的脱支效果;
23.3.本发明在酶解结束后将料液温度提高到90~95摄氏度搅拌1~2h,在此条件下直链淀粉分子链解旋,油脂溶化,在单甘脂的作用下淀粉与油脂结合;
24.4.本发明采用130~145℃的压热温度,在此温度下,淀粉会充分糊化,淀粉分子链完全打开,有利于冷藏工序中分子链的重新排列;
25.5.本发明采用逐步降温的工艺,有利于淀粉分子链的重新排列,使淀粉分子形成致密的空间结构。
26.总之,使用本发明的工艺生产出的抗性淀粉rs3能解决“沙粒感”的问题,使抗性淀粉口感顺滑,抗性淀粉含量高且产品耐热性好,抗酶解能力强。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9.实施例一:
30.(1)调浆:以高直链淀粉为原料,配置成20%浓度的淀粉乳,用2mol/l的盐酸调节淀粉乳ph为4.5,在淀粉乳中先后加入淀粉干基重1

的普鲁兰酶、0.3%的抗坏血酸钠、2%的氢化大豆油、0.1%的单甘脂;
31.(2)酶解:将调配好的液体放入可控温的压热容器中,在45℃条件下搅拌酶解6h,将料液温度提高到95℃持续搅拌2h;
32.(3)压热:将搅拌停止,料液温度提高到130℃,压力0.21mpa,压热60min;
33.(4)冷藏:将料液在4h内逐渐降温到35℃,然后将物料在4℃条件下冷藏30h;
34.(5)破碎、筛分:将物料用气流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筛下物即为目标产物(成品抗性淀粉含量为73%,将10%浓度的淀粉乳煮沸2min后,抗性淀粉依然保留85%以上,热损失较小)。
35.实施例二:
36.(1)调浆:以高直链淀粉为原料,配置成30%浓度的淀粉乳,用2mol/l的盐酸调节淀粉乳ph为4.6,在淀粉乳中先后加入淀粉干基重2

的普鲁兰酶、0.3%的抗坏血酸钠、4%的52度棕榈油、0.2%的单甘脂;
37.(2)酶解:将调配好的液体放入可控温的压热容器中,在40℃条件下搅拌酶解8h,将料液温度提高到95℃持续搅拌2h;
38.(3)压热:将搅拌停止,料液温度提高到140℃,压力0.3mpa,压热60min;
39.(4)冷藏:将料液在4h内逐渐降温到35℃,然后将物料在4℃条件下冷藏30h;
40.(5)破碎、筛分:将物料用气流粉碎机粉碎,过100目筛,筛下物即为目标产物(成品抗性淀粉含量为76.2%,将10%浓度的淀粉乳煮沸2min后,抗性淀粉依然保留85%以上,热损失较小)。
41.实施例三:
42.(1)调浆:以高直链淀粉为原料,配置成40%浓度的淀粉乳,用2mol/l的盐酸调节淀粉乳ph为4.5,在淀粉乳中先后加入淀粉干基重1

的普鲁兰酶、0.3%的抗坏血酸钠、4%的氢化大豆油、0.2%的单甘脂;
43.(2)酶解、压热、冷藏、破碎、筛分与实施例二相同。(成品抗性淀粉含量为69.5%,将10%浓度的淀粉乳煮沸2min后,抗性淀粉依然保留85%以上,热损失较小)
44.实施例四:
45.(1)调浆:以高直链淀粉为原料,配置成40%浓度的淀粉乳,用2mol/l的盐酸调节淀粉乳ph为4.5,在淀粉乳中先后加入淀粉干基重1

的普鲁兰酶、0.3%的抗坏血酸钠、2%的52度棕榈油、0.1%的单甘脂;
46.(2)酶解、压热、冷藏、破碎、筛分与实施例二相同。(成品抗性淀粉含量为65.2%,将10%浓度的淀粉乳煮沸2min后,抗性淀粉依然保留85%以上,热损失较小)
47.对照例一:
48.(1)调浆:以高直链淀粉为原料,配置成30%浓度的淀粉乳,用2mol/l的盐酸调节淀粉乳ph为4.5,在淀粉乳中先后加入淀粉干基重1

的普鲁兰酶、4%的52度棕榈油、0.2%的单甘脂;
49.(2)酶解、压热、冷藏、破碎、筛分与实施例二相同。(成品抗性淀粉含量为76.0%,将10%浓度的淀粉乳煮沸2min后,抗性淀粉依然保留85%以上,热损失较小,成品颜色较深,敞口放置出现“哈喇味”)
50.对照例二:
51.(1)调浆:以高直链淀粉为原料,配置成30%浓度的淀粉乳,用2mol/l的盐酸调节淀粉乳ph为4.5,在淀粉乳中先后加入淀粉干基重1

的普鲁兰酶、0.3%的抗坏血酸钠、0.2%的单甘脂;
52.(2)酶解、压热、冷藏、破碎、筛分与实施例二相同。(成品抗性淀粉含量为53%,将10%浓度的淀粉乳煮沸2min后,抗性淀粉保留52%,热损失较大)结果分析:
53.从实施例一到实施例四,对组分的不同配比进行了相应的实验,结果发现,实施例二的原料配比及生产工艺控制为最佳,其成品抗性淀粉含量为76.2%,远高于现有技术中高温压热法,酸法、酶法等方法制备的产品中抗性淀粉的含量。
54.对照例一中不加入抗氧化剂抗坏血酸钠,结果终产品抗性淀粉含量也能达到76.0%,其它性状也与实施例二相似,但终产品的品质下降,出现明显的“哈喇味”。
55.对照例二中不加入油脂,结果终产品抗性淀粉含量仅为53%,煮沸2min后,抗性淀粉保留量也大减,可见油脂对于终产品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
56.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