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2-08 12:20: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巡检无人机的使用能推进巡检模式转变和产业升级,实现智能化巡检,是建设和发展智慧电网的必由之路。无人机巡检省去了人工攀爬等一系列的高位复杂动作,并且可以不受复杂地面环境影响,具备安全、高效优势,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了解变电站的工作情况,实现大幅降低巡检成本、保证巡检质量。然而,无人机所采用的接触式充电方式,存在插头易磨损、环境适应性差、人为干预因素强等问题。
3.基于磁场感应耦合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为解决无人机充电的问题提供了思路。对于现有的无人机,怎样实现对无人机的无线充电,是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该装置安装在无人机机身,能接收充电平台传输的无线电能,从而为无人机电池进行无线充电,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无人机机身左右相对两侧的盒体ⅰ和盒体ⅱ,所述盒体ⅰ的上端和所述盒体ⅱ的上端通过上跨板连接,所述盒体ⅰ的下端和所述盒体ⅱ的下端通过下跨板连接;
6.所述盒体ⅰ内设有无线接收线圈,所述盒体ⅱ内设有接收控制器,所述无线接收线圈和所述接收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接收控制器和无人机电池电连接。
7.优选地,所述下跨板的中部设有摄像孔,所述无人机机身上的摄像头正对所述摄像孔。
8.优选地,所述盒体ⅰ和所述盒体ⅱ的正剖面均呈倒u型;
9.所述下跨板的一端扣合在所述盒体ⅰ的下端口,所述下跨板的另一端扣合在所述盒体ⅱ的下端口。
10.优选地,所述下跨板的一端设有一圈密封环ⅰ,所述密封环ⅰ的外周紧密抵接在所述盒体ⅰ的下端口内壁上。
11.优选地,所述下跨板的另一端设有一圈密封环ⅱ,所述密封环ⅱ的外周紧密抵接在所述盒体ⅱ的下端口内壁上。
12.优选地,所述无线接收线圈和所述接收控制器通过导线电连接;
13.所述上跨板内设有供所述导线穿过的通道。
14.优选地,所述上跨板的一端扣合在所述盒体ⅰ的上端,所述下跨板的另一端扣合在所述盒体ⅱ的上端。
15.优选地,所述盒体ⅰ的上端设有一通孔ⅰ,所述通孔ⅰ处设有向上凸起的中空柱ⅰ;
16.所述导线的一端穿过所述中空柱ⅰ后进入所述盒体ⅰ内。
17.优选地,所述盒体ⅱ的上端设有一通孔ⅱ,所述通孔ⅱ处设有向上凸起的中空柱ⅱ;
18.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空柱ⅱ后进入所述盒体ⅱ内。
19.优选地,所述无线接收线圈采用螺旋管状线圈。
20.本实用新型的无人机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该装置安装在无人机机身,能接收充电平台传输的无线电能,从而为无人机电池进行无线充电,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2.图1为本实施例中安装在无人机上的无人机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施例中无人机无线充电接收装置的正剖面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0027]1‑
盒体ⅰ、2

盒体ⅱ、3

上跨板、4

下跨板、5

无线接收线圈、6

接收控制器
[0028]
11

中空柱ⅰ[0029]
21

中空柱ⅱ[0030]
31

通道
[0031]
41

摄像孔、42

密封环ⅰ、43

密封环ⅱ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3]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0034]
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0035]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人机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如图1

图4所示,包括分别设置在无人机机身左右相对两侧的盒体ⅰ(1)和盒体ⅱ(2),所述盒体ⅰ(1)的上端和所述盒体ⅱ(2)
的上端通过上跨板(3)连接,所述盒体ⅰ(1)的下端和所述盒体ⅱ(2)的下端通过下跨板(4)连接;
[0036]
所述盒体ⅰ(1)内设有无线接收线圈(5),所述盒体ⅱ(2)内设有接收控制器(6),所述无线接收线圈(5)和所述接收控制器(6)电连接,所述接收控制器(6)和无人机电池电连接。
[0037]
本实施例的无线充电接收装置安装于现有的无人机上,无需对现有的无人机进行改造,为了使无人机达到平衡状态,本实施例的两个盒体分别位于无人机机身两侧。其中一个盒体内设无线接收线圈(5),另一个盒体内设接收控制器(6)。当无人机停靠在充电平台上时,无线接收线圈(5)对准充电平台上的无线发射线圈,无线接收线圈(5)在接收控制器(6)的控制下接收无线发射线圈传输的无线电能,从而为无人机电池充电。
[0038]
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跨板(3)和下跨板(4)将两个盒体连接,从而固定在无人机机身上。无人机机身下通常设有摄像头,因此本实施例在所述下跨板(4)的中部设有摄像孔(41),所述无人机机身上的摄像头正对所述摄像孔(41),从而便于摄像头拍摄。
[0039]
其中,所述盒体ⅰ(1)和所述盒体ⅱ(2)的正剖面均呈倒u型;
[0040]
所述下跨板(4)的一端扣合在所述盒体ⅰ(1)的下端口,所述下跨板(4)的另一端扣合在所述盒体ⅱ(2)的下端口。
[0041]
所述下跨板(4)的一端设有一圈密封环ⅰ(42),所述密封环ⅰ(42)的外周紧密抵接在所述盒体ⅰ(1)的下端口内壁上。
[0042]
所述下跨板(4)的另一端设有一圈密封环ⅱ(43),所述密封环ⅱ(43)的外周紧密抵接在所述盒体ⅱ(2)的下端口内壁上。
[0043]
本实施例中,无人机在航行中难免会遇到雨天,因此为了防止雨水进入盒体内,在盒体ⅰ(1)与下跨板(4)相接触相扣合的位置设有密封环ⅰ(42),在盒体ⅱ(2)与下跨板(4)相接触相扣合的位置设有密封环ⅱ(43),从而达到密封防水的目的。
[0044]
本实施例中,所述无线接收线圈(5)和所述接收控制器(6)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上跨板(3)内设有供所述导线穿过的通道(31),从而避免导线裸露在外。
[0045]
其中,所述上跨板(3)的一端扣合在所述盒体ⅰ(1)的上端,所述下跨板(4)的另一端扣合在所述盒体ⅱ(2)的上端。
[0046]
所述盒体ⅰ(1)的上端设有一通孔ⅰ,所述通孔ⅰ处设有向上凸起的中空柱ⅰ(11);所述导线的一端穿过所述中空柱ⅰ(11)后进入所述盒体ⅰ(1)内。
[0047]
所述盒体ⅱ(2)的上端设有一通孔ⅱ,所述通孔ⅱ处设有向上凸起的中空柱ⅱ(21);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中空柱ⅱ(21)后进入所述盒体ⅱ(2)内。
[0048]
本实施例中,在盒体ⅰ(1)和盒体ⅱ(2)的上端均设有供导线穿过的通孔,为了防止雨水从通孔处进入盒体内,在通孔处设有向上凸起的中空柱,中空柱的上端口高于盒体的上端面,因此可以有效防止少量的雨水溅内盒体内。
[0049]
本实施例的无线接收线圈(5)采用螺旋管状线圈,在实现互感尽可能大的情况下,使无线能量接收机构尽量轻量化,从而减轻无人机的重量,提高无人机的续航能力。
[0050]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无人机无线充电接收装置,该装置安装在无人机机身,能接收充电平台传输的无线电能,从而为无人机电池进行无线充电,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低。本实施例在盒体与下跨板接触的位置设置了密封环,在盒体上端的通孔处设了
向上凸起的中空柱,从而防止雨水进入盒体内,损坏线圈或电子元器件。
[0051]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