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医用口罩无纺布的切割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1-12-07 20:31: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用口罩无纺布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口罩无纺布的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2.无纺布口罩有两种,一种为表面由纯棉脱脂纱布或针织面料制成,中间夹有各种无纺布;另一种直接由无纺布缝制。它的过滤效果好,透气稍差,最新品种为表面和背面为无纺布材料,中间为过滤纸,从而使无纺布口罩过滤作用更上一个等级。
3.现有公开号为cn111501318a发明的一种医用口罩无纺布的切割设备。可以实现对医用口罩无纺布的切割;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所能切割的医用口罩无纺布的宽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所能切割的医用口罩无纺布的长度。包括运载组合体、压合组合体、切割组合体、断裂组合体、动力源组合体,启动输入电机,进而带动着驱动轮一转动,进而通过传动轮一驱动着输出轮一转动,进而通过棱形转杆带动着棱形滑杆转动,进而通过离合杆一带动着离合杆二转动,进而通过驱动连接皮带带动着连接转柱转动,方便通过离合杆二和连接转柱进行动力输出。
4.但是上述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一,在对无纺布切割时,无法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切割,二,在对无纺布进行切割时,无法对切割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三,在切割完成后,无法对切割完成的无纺布进行下料。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口罩无纺布的切割设备,以解决在对无纺布切割时,无法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切割,在对无纺布进行切割时,无法对切割产生的废屑进行收集,在切割完成后,无法对切割完成的无纺布进行下料的技术问题。
6.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医用口罩无纺布的切割设备,包括工作台、第一输送装置、切割装置、吸附装置和第二输送装置,所述工作台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工作台的后端设有下料板,所述工作台的底部设有接料箱,所述下料板的一端连接在工作台上,所述下料板的另一端延伸至接料箱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输送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位于工作台的前端,所述切割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位于第一输送装置的旁侧,所述吸附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且吸附装置的吸附端延伸至切割装置切割端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输送装置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位于切割装置的后侧。
7.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输送组件和调节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输送组件的顶部且与输送组件螺纹配合,所述输送组件包括第一输送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压平皮带、输送轮、输送辊和两个限位板,两个所述限位板对称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两个限位板上均设有安装调节组件的安装槽,所述第一输送电机固定设置其中一个限位板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一输送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设置在第一齿轮的下侧,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互啮合,所
述第三齿轮和输送轮均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输送轮等间距设置在两个限位板之间,其中一个输送轮的一端与第二齿轮相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三齿轮分别设置在若干个所述输送轮的一端上,所述压平皮带套在若干个所述第三齿轮上,所述输送辊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输送辊间隔设置在调节组件上且位于输送轮的顶部。
8.进一步,所述调节组件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调节块、调节螺杆和调节把手,所述调节块固定设置在限位板的安装槽内,所述调节块的一端与输送辊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调节螺杆的固定设置在调节块上,所述调节螺杆的另一端贯穿限位板延伸至限位板的顶部,所述调节螺杆与限位板螺纹配合,所述调节把手固定设置在调节螺杆的另一端上。
9.进一步,所述切割装置包括移动组件和切割组件,所述移动组件设置在工作台上且位于第一输送装置的后端,所述切割组件设置在移动组件的移动端上,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支撑板、滑动电机、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第三皮带、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第一安装板、两个限位座、两个滑动齿轮、两个第二齿条和两个圆柱筒,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工作台上,两个所述限位座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滑动电机设置在支撑板上且滑动电机的主轴竖直朝下,所述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贯穿两个限位座且与两个限位座转动配合,所述第一皮带轮设置在滑动电机的主轴上,所述第二皮带轮设置在第三转动轴的一端,所述第三皮带套设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上,两个所述滑动齿轮分别设置在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圆柱筒对称设置在支撑板上且两个圆柱筒上均设有供两个滑动齿轮转动的槽,两个所述第二齿条套设在两个圆柱筒内且与圆柱筒滑动配合,两个所述滑动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一安装板设置在两个第二齿条的顶端。
10.进一步,所述切割组件包括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第三安装板、第一气缸、第三伸缩杆、切割电机、第四皮带轮、第五皮带轮、第六皮带、第四转动轴和切割片,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均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三安装板设置在第一支撑座上,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第二支撑座上,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其另一端与第三安装板相连接,所述切割电机固定设置在第三安装板上,所述第四皮带轮固定设置在切割电机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皮带轮与第四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第六皮带套设在第四皮带轮和第五皮带轮上,所述第四转动轴的一端与第五皮带轮连接,其另一端与切割片相连接。
11.进一步,所述吸附装置包括储料箱、吸取泵、固定框架、进料管、出料管、连接管和输入管,所述储料箱设置在水平面上且位于工作台的旁侧,所述固定框架水平放置在工作台上且与工作台固定连接,所述吸取泵设置在固定框架上,所述连接管水平设置在固定框架的顶部,所述出料管的一端与储料箱所连接,所述出料管的另一端与吸取泵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输入管的一端与吸取泵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输入管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管上,所述输入管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个输入管的一端等间距设置在连接管上,若干所述输入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切割片的正上方。
12.进一步,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进料电机、第二安装座、第一辊轮、第一安装轴、第二辊轮、两个弹簧和两个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安装在工作台上且两个固定座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凹槽,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在其中一个固定座的外侧壁上,所述进料电机设置在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一辊轮设置在进料电机的主轴上且第一辊轮与两个固定座转动配
合,所述第一安装轴设置在两个固定座内侧壁的凹槽内且与两个固定座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辊轮安装在第一安装轴上且与第一安装轴转动配合,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各连接在两个固定座内侧壁凹槽的顶部,两个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各连接在第一安装轴的两端。
13.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4.其一,将要切割的无纺布放入第一输送装置上,第一输送电机转动带动第一齿轮进行转动,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进行工作,通过第二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其中一个输送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若干个第三齿轮进行转动,通过压平皮带带动余下的第三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输送轮和输送辊进行转动,输送轮和输送辊进行转动带动无纺布进行输送,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15.其二,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输送时,通过调节调节把手使调节螺杆进行上下移动,调节螺杆带动调节块进行上下移动,调节块进行上下移动可以调整输送组件两个输送辊的高度位置,实现对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输送,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16.其三,当需要对不同宽度的无纺布进行切割时,滑动电机工作带动设置在滑动电机主轴上的第二皮带轮工作,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三皮带转动,第三皮带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带动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轴和第三转动轴转动带动两个滑动齿轮转动,两个滑动齿轮转动带动两个第二齿条在两个圆柱筒内移动,两个第二齿条在两个圆柱筒内移动带动设置在两个第二齿条上的第一安装板进行移动,第一安装板进行移动带动切割组件进行移动,通过移动组件的设置可以对不同宽度的无纺布进行裁剪。
17.其四,当无纺布输送至切割组件的底部时,切割电机带动第四皮带轮转动,第四皮带轮带动第六皮带开始转动,第六皮带带动第五皮带轮转动,第五皮带轮带动第四转动轴转动,第四转动轴带动切割片开始进行工作,对无纺布进行切割,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切割时,第一气缸工作带动连接在第一气缸伸缩端上的第三安装板进行上下移动,第三安装板进行上下移动带动切割片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切割,通过切割组件的设置可实现对不同厚度无纺布进行全自动切割,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18.其五,当切割组件对无纺布进行切割时,吸取泵工作,将切割组件切割时产生的废料吸入若干个输入管中,若干个输入管将废料输送至连接管中,连接管将废料输送至出料管中,出料管通过吸取泵将废料输送至输入管中,输入管将废料输送至储料箱内,储料箱对废料进行统一回收储存,通过吸附装置的设置,可以将切割时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方便对切割产生的废料进行统一的储存处理。
19.其六,两个固定座将第二输送装置固定设置在工作台上,第二安装座将进料电机固定设置在固定座的侧壁上,当无纺布切割完成后,进料电机转动带动设置在进料电机主轴上的第一辊轮转动,第一辊轮转动将无纺布输送至下料板上,当无纺布从第一辊轮输送时,无纺布带动第二辊轮转动,当不同厚度的无纺布经过时,两个弹簧会使第二辊轮的高度发生变化,更好的将无纺布输送至下料板上,方便下料板将无纺布输送至接料箱中。
附图说明
2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21.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22.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23.图3为本发明第一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移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切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发明吸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发明第二输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
29.工作台1,下料板11,接料箱12,第一输送装置2,输送组件21,第一输送电机211,第一齿轮212,第二齿轮213,第三齿轮214,压平皮带215,输送轮216,输送辊217,限位板218,调节组件22,调节块221,调节螺杆222,调节把手223,切割装置3,移动组件31,支撑板311,滑动电机312,第一皮带轮313,第二皮带轮314,第三皮带315,第二转动轴316,第三转动轴317,第一安装板318,限位座319,滑动齿轮3110,第二齿条3111,圆柱筒3112,切割组件32,第一支撑座321,第二支撑座322,第三安装板323,第一气缸324,第三伸缩杆325,切割电机326,第四皮带轮327,第五皮带轮328,第六皮带329,第四转动轴3210,切割片3211,吸附装置4,储料箱41,吸取泵42,固定框架43,进料管44,出料管45,连接管46,输入管48,第二输送装置5,进料电机51,第二安装座52,第一辊轮53,第一安装轴54,第二辊轮55,弹簧56,固定座57。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1.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32.参照图1

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医用口罩无纺布的切割设备,包括工作台1、第一输送装置2、切割装置3、吸附装置4和第二输送装置5,所述工作台1设置在水平面上,所述工作台1的后端设有下料板11,所述工作台1的底部设有接料箱12,所述下料板11的一端连接在工作台1上,所述下料板11的另一端延伸至接料箱12的正上方,所述第一输送装置2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工作台1的前端,所述切割装置3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第一输送装置2的旁侧,所述吸附装置4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吸附装置4的吸附端延伸至切割装置3切割端的正上方,所述第二输送装置5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切割装置3的后侧。
33.优选的,参照图3,本发明的第一输送装置2包括输送组件21和调节组件22,所述输送组件21设置在工作台1上,所述调节组件22设置在输送组件21的顶部且与输送组件21螺纹配合,所述输送组件21包括第一输送电机211、第一齿轮212、第二齿轮213、第三齿轮214、压平皮带215、输送轮216、输送辊217和两个限位板218,两个所述限位板218对称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两个限位板218上均设有安装调节组件22的安装槽,所述第一输送电机211固定设置其中一个限位板218的侧壁上,所述第一齿轮212固定设置在第一输送电机211的输出
端上,所述第二齿轮213固定设置在第一齿轮212的下侧,所述第一齿轮212与第二齿轮213相互啮合,所述第三齿轮214和输送轮216均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输送轮216等间距设置在两个限位板218之间,其中一个输送轮216的一端与第二齿轮213相连接,若干个所述第三齿轮214分别设置在若干个所述输送轮216的一端上,所述压平皮带215套在若干个所述第三齿轮214上,所述输送辊217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输送辊217间隔设置在调节组件22上且位于输送轮216的顶部;将要切割的无纺布放入第一输送装置2上,第一输送电机211转动带动第一齿轮212进行转动,第一齿轮21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213进行工作,通过第二齿轮213的转动从而带动其中一个输送轮21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若干个第三齿轮214进行转动,通过压平皮带215带动余下的第三齿轮21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输送轮216和输送辊217进行转动,输送轮216和输送辊217进行转动带动无纺布进行输送,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34.优选的,参照图3,本发明的调节组件22设有两组,两组所述调节组件22均包括调节块221、调节螺杆222和调节把手223,所述调节块221固定设置在限位板218的安装槽内,所述调节块221的一端与输送辊217的一端相连接,所述调节螺杆222的固定设置在调节块221上,所述调节螺杆222的另一端贯穿限位板218延伸至限位板218的顶部,所述调节螺杆222与限位板218螺纹配合,所述调节把手223固定设置在调节螺杆222的另一端上;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输送时,通过调节调节把手223使调节螺杆222进行上下移动,调节螺杆222带动调节块221进行上下移动,调节块221进行上下移动可以调整输送组件21两个输送辊217的高度位置,实现对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输送,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35.优选的,参照图4,本发明的切割装置3包括移动组件31和切割组件32,所述移动组件31设置在工作台1上且位于第一输送装置2的后端,所述切割组件32设置在移动组件31的移动端上,所述移动组件31包括支撑板311、滑动电机312、第一皮带轮313、第二皮带轮314、第三皮带315、第二转动轴316、第三转动轴317、第一安装板318、两个限位座319、两个滑动齿轮3110、两个第二齿条3111和两个圆柱筒3112,所述支撑板311设置在工作台1上,两个所述限位座319对称设置在支撑板311上,所述滑动电机312设置在支撑板311上且滑动电机312的主轴竖直朝下,所述第二转动轴316和第三转动轴317贯穿两个限位座319且与两个限位座319转动配合,所述第一皮带轮313设置在滑动电机312的主轴上,所述第二皮带轮314设置在第三转动轴317的一端,所述第三皮带315套设在第一皮带轮313和第二皮带轮314上,两个所述滑动齿轮3110分别设置在第二转动轴316和第三转动轴317的另一端,两个所述圆柱筒3112对称设置在支撑板311上且两个圆柱筒3112上均设有供两个滑动齿轮3110转动的槽,两个所述第二齿条3111套设在两个圆柱筒3112内且与圆柱筒3112滑动配合,两个所述滑动齿轮3110分别与两个第二齿条3111啮合,所述第一安装板318设置在两个第二齿条3111的顶端;当需要对不同宽度的无纺布进行切割时,滑动电机312工作带动设置在滑动电机312主轴上的第二皮带轮314工作,第二皮带轮314带动第三皮带315转动,第三皮带315带动第二皮带轮314转动,第一皮带轮313和第二皮带轮314带动第二转动轴316和第三转动轴317转动,第二转动轴316和第三转动轴317转动带动两个滑动齿轮3110转动,两个滑动齿轮3110转动带动两个第二齿条3111在两个圆柱筒3112内移动,两个第二齿条3111在两个圆柱筒3112内移动带动设置在两个第二齿条3111上的第一安装板318进行移动,第一安装板318进行移动带动切割组件32进行移动,通过移动组件31的设置可以对不同宽度的无纺布进行裁剪。
36.优选的,参照图5,本发明的切割组件32包括第一支撑座321、第二支撑座322、第三安装板323、第一气缸324、第三伸缩杆325、切割电机326、第四皮带轮327、第五皮带轮328、第六皮带329、第四转动轴3210和切割片3211,所述第一支撑座321和第二支撑座322均固定设置在第一安装板318上,所述第三安装板323设置在第一支撑座321上,所述第一气缸324设置在第二支撑座322上,所述第三伸缩杆325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气缸324的输出端,其另一端与第三安装板323相连接,所述切割电机326固定设置在第三安装板323上,所述第四皮带轮327固定设置在切割电机326的输出端,所述第五皮带轮328与第四转动轴3210相连接,所述第六皮带329套设在第四皮带轮327和第五皮带轮328上,所述第四转动轴3210的一端与第五皮带轮328连接,其另一端与切割片3211相连接;当无纺布输送至切割组件32的底部时,切割电机326带动第四皮带轮327转动,第四皮带轮327带动第六皮带329开始转动,第六皮带329带动第五皮带轮328转动,第五皮带轮328带动第四转动轴3210转动,第四转动轴3210带动切割片3211开始进行工作,对无纺布进行切割,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切割时,第一气缸324工作带动连接在第一气缸324伸缩端上的第三安装板323进行上下移动,第三安装板323进行上下移动带动切割片3211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切割,通过切割组件32的设置可实现对不同厚度无纺布进行全自动切割,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
37.优选的,参照图6,本发明的吸附装置4包括储料箱41、吸取泵42、固定框架43、进料管44、出料管45、连接管46和输入管48,所述储料箱41设置在水平面上且位于工作台1的旁侧,所述固定框架43水平放置在工作台1上且与工作台1固定连接,所述吸取泵42设置在固定框架43上,所述连接管46水平设置在固定框架43的顶部,所述出料管45的一端与储料箱41所连接,所述出料管45的另一端与吸取泵4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输入管48的一端与吸取泵4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输入管48的另一端连接在连接管46上,所述输入管48设有若干个,若干所述个输入管48的一端等间距设置在连接管46上,若干所述输入管48的另一端延伸至切割片3211的正上方;当切割组件32对无纺布进行切割时,吸取泵42工作,将切割组件32切割时产生的废料吸入若干个输入管48中,若干个输入管48将废料输送至连接管46中,连接管46将废料输送至出料管45中,出料管45通过吸取泵42将废料输送至输入管48中,输入管48将废料输送至储料箱41内,储料箱41对废料进行统一回收储存,通过吸附装置4的设置,可以将切割时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方便对切割产生的废料进行统一的储存处理。
38.优选的,参照图7,本发明的第二输送装置5包括进料电机51、第二安装座52、第一辊轮53、第一安装轴54、第二辊轮55、两个弹簧56和两个固定座57,两个所述固定座57安装在工作台1上且两个固定座57的内侧壁上设有两个凹槽,所述第二安装座52设置在其中一个固定座57的外侧壁上,所述进料电机51设置在第二安装座52上,所述第一辊轮53设置在进料电机51的主轴上且第一辊轮53与两个固定座57转动配合,所述第一安装轴54设置在两个固定座57内侧壁的凹槽内且与两个固定座57滑动配合,所述第二辊轮55安装在第一安装轴54上且与第一安装轴54转动配合,两个所述弹簧56的一端各连接在两个固定座57内侧壁凹槽的顶部,两个所述弹簧56的另一端各连接在第一安装轴54的两端;两个固定座57将第二输送装置5固定设置在工作台1上,第二安装座52将进料电机51固定设置在固定座57的侧壁上,当无纺布切割完成后,进料电机51转动带动设置在进料电机51主轴上的第一辊轮53转动,第一辊轮53转动将无纺布输送至下料板11上,当无纺布从第一辊轮53输送时,无纺布
带动第二辊轮55转动,当不同厚度的无纺布经过时,两个弹簧56会使第二辊轮55的高度发生变化,更好的将无纺布输送至下料板11上,方便下料板11将无纺布输送至接料箱12中。
39.工作原理:将要切割的无纺布放入第一输送装置2上,第一输送电机211转动带动第一齿轮212进行转动,第一齿轮21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213进行工作,通过第二齿轮213的转动从而带动其中一个输送轮216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若干个第三齿轮214进行转动,通过压平皮带215带动余下的第三齿轮21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输送轮216和输送辊217进行转动,输送轮216和输送辊217进行转动带动无纺布进行输送,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输送时,通过调节调节把手223使调节螺杆222进行上下移动,调节螺杆222带动调节块221进行上下移动,调节块221进行上下移动可以调整输送组件21两个输送辊217的高度位置,实现对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输送,当无纺布输送至切割组件32的底部时,切割电机326带动第四皮带轮327转动,第四皮带轮327带动第六皮带329开始转动,第六皮带329带动第五皮带轮328转动,第五皮带轮328带动第四转动轴3210转动,第四转动轴3210带动切割片3211开始进行工作,对无纺布进行切割,当需要对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切割时,第一气缸324工作带动连接在第一气缸324伸缩端上的第三安装板323进行上下移动,第三安装板323进行上下移动带动切割片3211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对不同厚度的无纺布进行切割,通过切割组件32的设置可实现对不同厚度无纺布进行全自动切割,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当需要对不同宽度的无纺布进行切割时,滑动电机312工作带动设置在滑动电机312主轴上的第二皮带轮314工作,第二皮带轮314带动第三皮带315转动,第三皮带315带动第二皮带轮314转动,第一皮带轮313和第二皮带轮314带动第二转动轴316和第三转动轴317转动,第二转动轴316和第三转动轴317转动带动两个滑动齿轮3110转动,两个滑动齿轮3110转动带动两个第二齿条3111在两个圆柱筒3112内移动,两个第二齿条3111在两个圆柱筒3112内移动带动设置在两个第二齿条3111上的第一安装板318进行移动,第一安装板318进行移动带动切割组件32进行移动,通过移动组件31的设置可以对不同宽度的无纺布进行裁剪,当切割组件32对无纺布进行切割时,吸取泵42工作,将切割组件32切割时产生的废料吸入若干个输入管48中,若干个输入管48将废料输送至连接管46中,连接管46将废料输送至出料管45中,出料管45通过吸取泵42将废料输送至输入管48中,输入管48将废料输送至储料箱41内,储料箱41对废料进行统一回收储存,通过吸附装置4的设置,可以将切割时产生的废料进行收集,方便对切割产生的废料进行统一的储存处理,当无纺布切割完成后,进料电机51转动带动设置在进料电机51主轴上的第一辊轮53转动,第一辊轮53转动将无纺布输送至下料板11上,当无纺布从第一辊轮53输送时,无纺布带动第二辊轮55转动,当不同厚度的无纺布经过时,两个弹簧56会使第二辊轮55的高度发生变化,更好的将无纺布输送至下料板11上,方便下料板11将无纺布输送至接料箱12中。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