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生儿足跟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2021-12-04 11:4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生儿足跟保护套。


背景技术:

2.在对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过程中,新生儿的脚容易乱蹬,由于新生儿的皮肤娇嫩,新生儿的脚后跟容易受到碰伤和擦伤。目前,有医院使用硅胶足跟保护套对新生儿的足跟进行保护,尽管这种硅胶足跟保护套上设有透气孔,但是在使用过程中硅胶会紧贴在新生儿的皮肤上,透气效果差,长时间使用容易对新生儿的皮肤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生儿足跟保护套。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保护套本体和固定部,所述保护套本体的上设有与新生儿足跟相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侧壁上固设有多个第一气囊和多个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纵横交替设置,所述保护套本体内设有第一分气腔和第二分气腔,所述保护套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充气放气阀和第二充气放气阀,所述第一充气放气阀连通第一分气腔,所述第二充气放气阀连通第二分气腔,每个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一分气腔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连通孔道,每个所述第二气囊与第二分气腔之间均连接有第二连通孔道,所述固定部用于将保护套本体固定在新生儿的足跟。
5.进一步,所述固定部包括粘扣毛面和两条固定带,所述粘扣毛面固定在保护套本体的后侧面,两条所述固定带分别固定在保护套本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固定带上固设有粘扣勾面。
6.进一步,所述固定带由棉质材料制成。
7.进一步,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由软硅胶材料制成。
8.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生儿足跟保护套时,将新生儿的足跟放入容纳槽,通过固定部将保护套本体固定在新生儿的足跟上,然后通过第一充气放气阀向第一分气腔内充气,充入第一分气腔内的气体经各个第一连通孔道进入各个第一气囊,以使第一气囊充气胀大。此时第二气囊内没有被充入气体,第二气囊处于干瘪的状态,此时第一气囊抵触在在新生儿的足跟皮肤上,第二气囊无法抵触在新生儿的足跟皮肤上。在一段时间过后,通过第一充气放气阀放出第一气囊内的气体,通过第二充气放气阀向第二分气腔内充气,充入第二分气腔内的气体经各个第二连通孔道进入各个第二气囊,以使第二气囊充气胀大,此时第一气囊无法抵触在新生儿的足跟皮肤上,第二气囊抵触在新生儿的足跟皮肤上。在第一气囊充气胀大后,第一气囊能够使新生儿的足跟皮肤与容纳槽的槽壁隔开,使新生儿足跟与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在第二气囊充气胀大后,第二气囊能够使新生儿的足跟皮肤与容纳槽的槽壁隔开,使新生儿足跟与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第一气囊充气胀大时或第二气囊充气胀大时,新生儿足跟与容纳槽的槽壁之间均具有
较大的间隙,本实用新型透气效果好。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交替充放气,便能使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交替与新生儿足跟上的不同的皮肤接触,不会一直挤压新生儿足跟上的某部分皮肤,使新生儿的足跟上的皮肤不容易受到伤害。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生儿足跟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1、保护套本体;2、容纳槽;3、第一气囊;4、第二气囊;5、第一充气放气阀;6、第二充气放气阀;7、括粘扣毛面;8、固定带;9、粘扣勾面。
具体实施方式
1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保护套本体1和固定部,保护套本体1的上设有与新生儿足跟相配合的容纳槽2,容纳槽2侧壁上固设有多个第一气囊3和多个第二气囊4,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纵横交替设置,保护套本体1内设有第一分气腔(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分气腔(图中未示出),保护套本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充气放气阀5和第二充气放气阀6,第一充气放气阀5连通第一分气腔,第二充气放气阀6连通第二分气腔,每个第一气囊3与第一分气腔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连通孔道(图中未示出),每个第二气囊4与第二分气腔之间均连接有第二连通孔道(图中未示出),固定部用于将保护套本体1固定在新生儿的足跟。
14.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生儿足跟保护套时,将新生儿的足跟放入容纳槽2,通过固定部将保护套本体1固定在新生儿的足跟上,然后通过第一充气放气阀5向第一分气腔内充气,充入第一分气腔内的气体经各个第一连通孔道进入各个第一气囊3,以使第一气囊3充气胀大。此时第二气囊4内没有被充入气体,第二气囊4处于干瘪的状态,此时第一气囊3抵触在在新生儿的足跟皮肤上,第二气囊4无法抵触在新生儿的足跟皮肤上。在一段时间过后,通过第一充气放气阀5放出第一气囊3内的气体,通过第二充气放气阀6向第二分气腔内充气,充入第二分气腔内的气体经各个第二连通孔道进入各个第二气囊4,以使第二气囊4充气胀大,此时第一气囊3无法抵触在新生儿的足跟皮肤上,第二气囊4抵触在新生儿的足跟皮肤上。在第一气囊3充气胀大后,第一气囊3能够使新生儿的足跟皮肤与容纳槽2的槽壁隔开,使新生儿足跟与容纳槽2的槽壁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在第二气囊4充气胀大后,第二气囊4能够使新生儿的足跟皮肤与容纳槽2的槽壁隔开,使新生儿足跟与容纳槽2的槽壁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第一气囊3充气胀大时或第二气囊4充气胀大时,新生儿足跟与容纳槽2的槽壁之间均具有较大的间隙,本实用新型透气效果好。使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交替充放气,便能使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交替与新生儿足跟上的不同的皮肤接触,不会一直挤压新生儿足跟上的某部分皮肤,使新生儿的足跟上的皮肤不容易受到伤害。
15.固定部包括粘扣毛面7和两条固定带8,粘扣毛面固定在保护套本体1的后侧面,两条固定带8分别固定在保护套本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固定带8上固设有粘扣勾面9。将新生儿的足跟放入容纳槽2内后,将位于保护套本体1左侧面的固定带8的端部向右后方拉动并绕过新生儿的足背,使该固定带8上的粘扣勾面9粘贴在保护套本体1后侧面的粘扣毛面上;将位于保护套本体1右侧面的固定带8的端部向左后方拉动并绕过新生儿的足背,使该
固定带8上的粘扣勾面9粘贴在保护套本体1后侧面的粘扣毛面上。以此即能将保护套本体1固定在新生儿的的足跟上,在将保护套本体1固定在新生儿的足跟上时十分方便。
16.固定带8由棉质材料制成。棉质材料制成的固定带8柔软透气,使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17.第一气囊3和第二气囊4均由软硅胶材料制成。硅胶柔软亲肤,使本实用新型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18.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生儿足跟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套本体和固定部,所述保护套本体的上设有与新生儿足跟相配合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侧壁上固设有多个第一气囊和多个第二气囊,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纵横交替设置,所述保护套本体内设有第一分气腔和第二分气腔,所述保护套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充气放气阀和第二充气放气阀,所述第一充气放气阀连通第一分气腔,所述第二充气放气阀连通第二分气腔,每个所述第一气囊与第一分气腔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连通孔道,每个所述第二气囊与第二分气腔之间均连接有第二连通孔道,所述固定部用于将保护套本体固定在新生儿的足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足跟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粘扣毛面和两条固定带,所述粘扣毛面固定在保护套本体的后侧面,两条所述固定带分别固定在保护套本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固定带上固设有粘扣勾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生儿足跟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带由棉质材料制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生儿足跟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均由软硅胶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生儿足跟保护套,包括保护套本体和固定部,保护套本体的上设有与新生儿足跟相配合的容纳槽,容纳槽侧壁上固设有多个第一气囊和多个第二气囊,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纵横交替设置,保护套本体内设有第一分气腔和第二分气腔,保护套本体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充气放气阀和第二充气放气阀,第一充气放气阀连通第一分气腔,第二充气放气阀连通第二分气腔,每个第一气囊与第一分气腔之间均连接有第一连通孔道,每个第二气囊与第二分气腔之间均连接有第二连通孔道,固定部用于将保护套本体固定在新生儿的足跟。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透气效果好。使新生儿的足跟上的皮肤不容易受到伤害。上的皮肤不容易受到伤害。上的皮肤不容易受到伤害。


技术研发人员:张弟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
技术研发日:2021.04.29
技术公布日:2021/1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