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防变形吊具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10:0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防变形吊具。


背景技术:

2.钢筋桁架楼承板为钢筋桁架与底板通过电阻点焊连接成整体的组合承重板,在钢筋桁架楼承板装卸车作业过程中,传统的装卸方法是利用钢丝绳或吊带直接兜底或绑扎在钢筋楼承板的两侧进行装卸,而楼承板底板厚度仅为0.5mm,硬度较差,在吊装过程中极易受挤压而造成变形,有的因变形较大而导致楼承板直接报废。楼承板底板的变形或者撕裂将直接影响楼承板扣合效果,混凝土浇筑时将会导致漏浆,影响浇筑质量。
3.因此,提供一种高度可调、拆装方便、能防止底板变形的钢筋桁架楼承板防变形吊具,已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拆装方便、能防止底板变形的钢筋桁架楼承板防变形吊具。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防变形吊具,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主板、与主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一立板机构、与主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二立板机构、与第一立板机构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的承重杆,承重杆的右端通过第二连接机构与第二立板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主板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钢筋桁架楼承板在水平方向的宽度,第一立板机构和第二立板机构均为长度变化的伸缩板。
7.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与第一立板机构的左侧面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的套筒,套筒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连接板的长度方向垂直,承重杆位于套筒内且与相对于套筒移动。
8.所述第一连接板设置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板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板的前侧和后侧。
9.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位于第二立板机构上的螺纹孔、位于承重杆右端且与螺纹孔的螺纹相配合的第一螺纹。
10.所述第一立板机构包括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一立板、位于第一立板的左侧的第二立板、位于第一立板上且沿第一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固定孔、位于第二立板上且沿第二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二固定孔、穿过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且使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固定的第一螺栓组件,第一连接板与第二立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11.所述第二立板机构包括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三立板、位于第三立板的右侧的第四立板、位于第三立板上且沿第三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三固定孔、位于第四立板上且沿第四立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第四固定孔、穿过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且使第三立板和第四立板固定的第二螺栓组件,螺纹孔位于第四立板的下部。
12.积极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第一立板机构和第二立板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可
调,实现楼承板堆放高度可调,承重杆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分别与第一立板机构的底部和第二立板机构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实现拆装方便,便于收纳,提高了楼承板的合格率,降低了报废成本,并提高楼承板铺设质量。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左视图;
15.图3为图1的俯视图;
16.图中为:主板1、第一立板机构2、第二立板机构3、承重杆4、吊环5、第一立板6、第二立板7、第三立板8、第四立板9、第一连接板10、第二连接板11、套筒12、销轴13、第一固定孔14、第二固定孔15。
具体实施方式
17.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8.实施例1
1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防变形吊具,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主板1、与主板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一立板机构2、与主板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二立板机构2、与第一立板机构1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的承重杆4,承重杆4的右端通过第二连接机构与第二立板机构3的底部固定连接,主板1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钢筋桁架楼承板在水平方向的宽度,方便将钢筋桁架楼承板水平放置在承重杆4上,且对钢筋桁架楼承板起支撑的作用,第一立板机构2和第二立板机构3均为长度变化的伸缩板,即第一立板机构2和第二立板机构3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可根据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堆放高度而定、从而实现对不同堆放高度的楼承板实现打包、使用范围广、主板1与第一立板机构2和第二立板机构的连接处设有三角加强肋板,实现支撑的稳定性,吊环5与主板1焊接固定,起吊装作用,吊装卸扣可以直接扣在环内,能够满足楼承板吊装需求。
20.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与第一立板机构2的左侧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0、与第一连接板10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1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的套筒12,套筒1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连接板11的长度方向垂直,承重杆4位于套筒12内且与相对于套筒12移动,承重杆4的右端穿过套筒12且可相对于套筒12移动,销轴13位于水平面上,第二连接板11相对于销轴13转动,即将承重杆4进行收纳,便于放置和运输,承重杆4的左端设有手柄,手柄用于转动承重杆4且防止承重杆4与套筒12分离。所述第一连接板10设置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板10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板11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位于第二立板机构3上的螺纹孔、位于承重杆4右端且与螺纹孔的螺纹相配合的第一螺纹,承重杆4的右端穿过钢筋桁架楼承板后,承重杆4右端的第一螺纹与螺纹孔连接,从而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吊起,吊装时需要使用该防变形吊具两套,分别放置在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两端。
21.当需要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吊起使,根据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堆放高度调整第一立板机构2和第二立板机构3的高度,从而转动承重杆4使承重杆4位于水平方向,然后向右推动承重杆4并使承重杆4的右端穿过钢筋桁架楼承板,承重杆4的右端与第二立板机构3的底部
螺纹连接,承重杆4作为承重部位,第一立板机构2和第二立板机构3作为纵向受力部分,从而实现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吊装。
22.实施例2
2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钢筋桁架楼承板防变形吊具,包括位于水平方向的主板1、与主板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一立板机构2、与主板1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且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二立板机构2、与第一立板机构1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的承重杆4,承重杆4的右端通过第二连接机构与第二立板机构3的底部固定连接,主板1在水平方向的长度大于钢筋桁架楼承板在水平方向的宽度,方便将钢筋桁架楼承板水平放置在承重杆4上,且对钢筋桁架楼承板起支撑的作用,第一立板机构2和第二立板机构3均为长度变化的伸缩板,即第一立板机构2和第二立板机构3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可根据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堆放高度而定,从而实现对不同堆放高度的楼承板实现打包,使用范围广,主板1与第一立板机构2和第二立板机构的连接处设有三角加强肋板,实现支撑的稳定性,吊环5与主板1焊接固定,起吊装作用,吊装卸扣可以直接扣在环内,能够满足楼承板吊装需求。
24.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与第一立板机构2的左侧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0、与第一连接板10通过销轴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1的底部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的套筒12,套筒12的长度方向与第二连接板11的长度方向垂直,承重杆4位于套筒12内且与相对于套筒12移动,承重杆4的右端穿过套筒12且可相对于套筒12移动,销轴13位于水平面上,第二连接板11相对于销轴13转动,即将承重杆4进行收纳,便于放置和运输,承重杆4的左端设有手柄,手柄用于转动承重杆4且防止承重杆4与套筒12分离。所述第一连接板10设置两个,两个第一连接板10分别位于第二连接板11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位于第二立板机构3上的螺纹孔、位于承重杆4右端且与螺纹孔的螺纹相配合的第一螺纹,承重杆4的右端穿过钢筋桁架楼承板后,承重杆4右端的第一螺纹与螺纹孔连接,从而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吊起,吊装时需要使用该防变形吊具两套,分别放置在钢筋桁架楼承板的两端。
25.当需要将钢筋桁架楼承板吊起时,根据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堆放高度调整第一立板机构2和第二立板机构3的高度,从而转动承重杆4使承重杆4位于水平方向,然后向右推动承重杆4并使承重杆4的右端穿过钢筋桁架楼承板,承重杆4的右端与第二立板机构3的底部螺纹连接,承重杆4作为承重部位,第一立板机构2和第二立板机构3作为纵向受力部分,从而实现钢筋桁架楼承板的吊装。
26.所述第一立板机构2包括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一立板6、位于第一立板5的左侧的第二立板7、位于第一立板5上且沿第一立板6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一固定孔14、位于第二立板7上且沿第二立板7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二固定孔15、穿过第一固定孔14和第二固定孔15且使第一立板5和第二立板6固定的第一螺栓组件,第一连接板10与第二立板7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当需要调整第一立板机构2的长度使,将第一螺栓组件与第一固定孔14和第二固定孔15分离,从而使第一立板6和第二立板7相对移动,当第一立板6顶部和第二立板7底部的距离达到设定距离时,将第一螺栓组件穿过第一固定孔14和第二固定孔15,从而将第一立板6和第二立板7固定,第一立板机构2的长度调节完成。
27.所述第二立板机构3包括位于竖直方向的第三立板8、位于第三立板7的右侧的第四立板9、位于第三立板8上且沿第三立板8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第三固定孔、位于第四立
板9上且沿第四立板9的长度方向设置的若干第四固定孔、穿过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且使第三立板8和第四立板9固定的第二螺栓组件,螺纹孔位于第四立板8的下部,当需要调整第二立板机构3的长度使,将第二螺栓组件与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分离,从而使第三立板8和第四立板9相对移动,当第三立板8顶部和第四立板9底部的距离达到设定距离时,将第二螺栓组件穿过第三固定孔和第四固定孔,从而将第三立板8和第四立板9固定,第二立板机构3的长度调节完成。
28.本实用新型第一立板机构和第二立板机构在竖直方向的高度可调,实现楼承板堆放高度可调,承重杆通过第一连接机构和第二连接机构分别与第一立板机构的底部和第二立板机构的底部可拆卸连接,实现拆装方便,便于收纳,提高了楼承板的合格率,降低了报废成本,并提高楼承板铺设质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