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绿色有机肥发酵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1-12-01 01:4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色有机肥发酵工艺。


背景技术:

2.为了提高农地的养分增加粮食产量,在长期使用化肥后,很多农田土壤逐渐板结,其化肥和农药残留量不断增加,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不宜,并且收获到的粮食、蔬菜、水果等作物口感较差,而使用绿色有机肥能够改善土壤及作物的质量;但传统有机肥的发酵过程较慢,批量生产效率较低,导致其发酵成本较高,推广困难,因此,亟需一种安全高效的绿色有机肥来替代现有的化肥,让使土壤恢复健康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绿色有机肥发酵工艺,该工艺通过该发酵池能够显著提高绿色有机肥的发酵速度,获得的绿色有机肥优质、长效,能代替现有的高效化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质量,且对人体无害。
4.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绿色有机肥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5.1)建池:建造发酵池,发酵池的侧壁内埋装有电加热板,发酵池的池底上设有横纵交错的多个沟槽,各沟槽相互连通,各沟槽的槽口上盖有网板,发酵池内设有多根透气管,各透气管的上端口与发酵池的池口平齐,各透气管的下端口与网板压接,各透气管的管壁上设有透气孔;
6.2)备料:
7.基料:由粉碎料尺寸为5~10厘米的秸秆、谷草、稻草、树叶、废弃食用菌棒中的一种或上述粉碎料的组合物构成;
8.发酵料:以重量份计,取干鸡粪或干羊粪50~60份、紫苏籽或白苏籽5~10份、线麻籽5~10份、黄豆或豆饼粉10~20份、猪荤油10~20份、发酵母菌粉0.2~0.3份、所述的基料20~30份搅拌均匀;
9.3)投料:在发酵池的池底上铺设厚度为25~35厘米的基料,然后在基料层上铺设厚度为50~60厘米的发酵料,控制发酵料层的含水量为60%~65%,交替铺设基料层和发酵料层直至填满发酵池;
10.4)发酵:启用电加热板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0~35℃,测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30~45℃后,封闭发酵池静置发酵;测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50~60℃后,打开发酵池,取走发酵池内各透气管,将发酵池中的基料层和发酵料层翻倒掺和为混合料,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为60%~65%,再封闭发酵池静置发酵,测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50~60℃后,关闭电加热板,待混合料的温度自然降至常温后,获得的混合料为绿色有机肥的成品。
11.步骤1)中,所述的透气管由多根竹竿合围固定构成,相邻竹竿之间产生的自然缝隙是所述的透气孔。
12.步骤1)中,所述的发酵池置于室内。
13.步骤1)中,发酵池的池底埋装有电加热板。
14.步骤1)中,发酵池的池口上装有对开的池盖。
15.步骤1)中,发酵池附近装有太阳能电池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通过电线与电加热板供电联接。
16.步骤4)中,将发酵池中的基料层和发酵料层翻倒至另一个发酵池中掺和为混合料。
17.步骤2)中,紫苏籽或白苏籽是在130~150℃的温度下炒制20~30分钟的熟制品。
18.步骤2)中,黄豆或豆饼粉是在130~150℃的温度下炒制20~30分钟的熟制品。
19.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电加热板增温,能显著提高池内绿色有机肥初期升温速度进而提高发酵速度,所述池底的沟槽能和透气管为发酵池内的气体循环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发酵,发酵池内透气能使发酵池内温度气流内外循环,腐熟快利于腐殖质形成,因此能够缩短发酵时间。本技术解决了绿色有机肥工业化生产困难的问题,通过电加热板增温,能使池内各发酵料腐熟快、升温快,且使用电加热板的成本低;电加热板预埋在池体内,环保又卫生;相比罐式发酵,本技术发酵池的容量更大,能有效提高产量,并且池口敞开,使投料操作简单,10~15天即可获得绿色有机肥的成品。
20.传统堆发酵、坑发酵的工艺中,有机肥的内部温度高外围温度低,为了使发酵均匀需要经常进行倒堆,倒堆的过程中有机肥会失温,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才能重新达到发酵温度,并且也增加了人力成本,因此发酵的速度很慢成本较高;而本工艺中,使用电加热板在外围进行加热加温,使得有机肥内外发酵温度均衡,配合底部的沟槽和透气管使温湿度进行良好循环,促进分解,并且本技术中基料采用限定粉碎尺寸的秸秆、谷草、稻草等易腐透气料,不仅能够吸储上层发酵层产生的发酵液还能促进相邻发酵层中的温湿度进行良好循环,基料层和沟槽还有透气管作为温湿气体的通路极大的促进了发酵过程并进一步使有机肥内外发酵温度均衡,以此可以节省倒堆的步骤,保持发酵的温度不流失,节约能源缩短发酵时间并节约了人力成本;只需一次倒堆即可获得绿色有机肥的成品;所获得的绿色有机肥,腐熟度更高,适宜对长期板结土地和长期施播化肥的土地进行改良增收使用。综上的组合作用进而使本技术绿色有机肥发酵工艺具有发酵快、腐熟质量好的显著技术效果。通过本技术工艺获得的绿色有机肥,经有关部门实际检测,其有机质含量高达50%以上,属于优质绿色有机肥;地区温差影响小,全年皆可生产,比罐式发酵设备更省电,从而降低发酵成本,发酵池的整体结构简单易于建造,便于推广。
21.市场上部分在售的有机肥,其总养分含量较低,有机质含量约为30~40%,达不到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还需要按比例混合20%或30%的化肥使用;没有做到真正使用绿色有机肥,散料储存几天后,其肥料颗粒之间就会发生粘连和融化的现象,导致无法机播使用,其包装肥料存储日期普遍较短,通常为10~12 个月,而本技术绿色有机肥构成纯洁无化学合成物,经过实验,在肥料试验田的仓库内存放了30个月后,没有产生粘黏的现象,再次使用的效果也很好,经过数次对比实验,本技术绿色有机肥在存储24~30个月后,还能保持松散有效。
22.使用竹竿制作的透气管其耐腐性好,可多次使用,竹竿表面的粗细变化的曲线使相邻竹竿之间形成自然产生的透气孔,整体使用成本低。对开的池盖能方便打开或关闭发酵池。池底内的电加热板和四面池壁内的加热板一同加热,能进一步提高池内发酵的升温
速度,太阳能电池组件能够利用太阳能为电加热板供电,进一步节能减排,降低发酵成本。豆饼粉炒制后能够缩短其发酵时间,经过炒制的紫苏籽、白苏籽和黄豆不发芽,保证发酵稳定。置于室内的发酵池能进一步提高绿色有机肥的发酵速度,并且可以全年四季进行生产,特别适合冬季自然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应用,提高生产效率。换池的操作,不仅能够提高混合料的混合均匀度,还易于挖料机进行操作,从而能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工业化连续生产。
23.发酵料中的鸡粪和羊粪富含氮、磷、钾和有机质,均是比较优质的底料,紫苏籽或白苏籽、线麻籽、黄豆或豆饼粉,含有很高的植物油成分,而猪荤油是动物油,动、植物油都含有作物所需各种元素和大量有机质成份,并能起到土壤疏松、增产、增收的作用。发酵母菌种的作用是促进发酵,缩短发酵时间。
24.本技术中,所述的鸡粪、羊粪、紫苏籽和白苏籽、线麻籽、黄豆或豆饼、猪荤油等经过高温发酵各有所需的各自成份不同的原料组合一起混合搅拌高温发酵,起到相互配合的作用,其含有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含有大量有机质成份;基料能起到疏松土壤的作用,使土壤自主进行透水和呼吸,促进作物的生长,并使发酵料与土壤进行持续的分解融合,促进作物长期吸收、持续提高土壤的肥度,基料作为土壤营养基质,还能起到调节土壤酸碱值的作用,经过六年试验田的实验证明,是完全可以取代化肥的绿色有机肥,并能起到土壤疏松、增产增收的目的,其对应使用的试验田连用三年后,其土壤恢复至从前没有施播化肥的原始土壤质量,松散潮湿无板结无化肥残留,且养分含量高于原始土壤。
2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绿色有机肥能代替现有的化肥,不仅能提高土壤质量,且对人体无害,本技术的绿色有机肥可储存24~30个月还能保持其有效成分正常使用,相比传统化肥的储存时间更长,经过对比实验证明,经过本技术绿色有机肥栽种的农作物,产量有所提高、口感好、作物中农药残留少,真正做到使农作物吃的安全、健康。本技术绿色有机肥施在前三至四年按推荐使用量施播,之后根据土壤肥度可适当减量使用,经过六年的长期施播实验表明,实验田内的土壤自然松散无板结现象产生,相比使用化肥施播的地块组,同样面积地块的农作物经济收入增加500~1000元/亩。
26.本技术绿色有机肥作为底肥、苗肥的使用方法为:旱田、杂粮、水田作物每亩施200公斤,蔬菜每亩施播150公斤。
27.本技术绿色有机肥的施加量:作为水田、旱田、杂粮作物的底肥、苗肥施加量为180~220公斤/亩,为蔬菜施肥的施加量为130~170公斤/亩。各种杂粮、农作物、蔬菜、瓜果、养花、人参、树木等都可施用。本技术绿色有机肥连用3 年后可减量使用。
28.所述的发酵池,由于采用电加热板进行先期辅助加热,初温升温快,能使促进腐熟时间,发酵池的结构简单,投资成本低,环保卫生,一年四季都可进行生产,相比发酵罐或传统普通坑、堆有机肥发酵更快、时间更短,其操作方法也更为简单。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中发酵池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简图。
30.图2是本技术中发酵池的俯视结构简图。
31.图3是设有池盖的发酵池结构示意图简图。
32.图4是由竹竿合围构成的透气管结构示意简图。
33.图5是通过本工艺获得绿色有机肥的检验报告。
34.图6是图5检验报告的扉页。
35.图7是图5检验报告中检验结论的第一页。
36.图8是图5检验报告中检验结论的第二页。
37.图中1发酵池、2电加热板、3透气孔、4透气管、5基料、6发酵料、7沟槽、8网板、9蓄电池组、10电线、11太阳能电池组件、12池盖、13测温器、 14发酵池中心、15竹竿。
具体实施方式
38.实施例一:绿色有机肥发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39.1)建池:在空地处挖方坑,在坑内用混凝土砌筑建造发酵池1,该发酵池的长度为4米、宽度为2米、深度为2米,发酵池的池壁厚度为0.4米,发酵池的池口距离地面0.5米,建造发酵池的过程中,在发酵池的侧壁内埋装有电加热板2,在确保发酵池侧壁表面强度的前提下,所述的电加热板尽量贴近发酵池侧壁的池内表面,利于热量传导,电加热板的电线通过穿线管甩出至池外与附近电源供电联接,发酵池的池底上设有横纵交错的多个沟槽7,沟槽的深度为 10厘米、宽度10厘米,各沟槽相互连通,各沟槽的槽口上盖有不锈钢网板8,网板的上表面与发酵池的池底平齐,发酵池内设有多根透气管4,各透气管的上端口与发酵池的池口平齐,各透气管的下端口与网板压接,各透气管的管壁上设有透气孔3;该透气管是由不锈钢孔板弯卷焊接所制成的带透气孔的圆管,该圆管的口径为15厘米,所述的透气孔优选长条孔,透气孔的大小以不漏料为准;
40.2)备料:
41.将秸秆去土除杂,适当摊晒消除表面水分;将秸秆投入粉碎机进行切碎,调切碎尺寸5厘米,并过筛,进一步去除秸秆中的渣土粉尘等杂质,获得秸秆切碎料,该秸秆切碎料即为基料;按照上述办法制备出需要量的基料待用;
42.取自制或市售的60目的干鸡粪50公斤、紫苏籽5公斤、线麻籽5公斤、黄豆10公斤、猪荤油10公斤、发酵母菌粉0.2公斤、所述的基料20公斤;将上述料投入搅拌机内连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发酵料,按所述比例调配出需要量的发酵料待用,猪荤油可通过高温融化喷洒拌均;
43.3)投料:在发酵池的池底上铺设厚度为25厘米的基料5,然后在基料层上铺设厚度为50厘米的发酵料6,当发酵料含水量低时,采用喷淋润湿法,控制发酵料层的含水量为60%,交替铺设基料层和发酵料层直至填满发酵池;
44.4)发酵:启用电加热板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0℃,使用扦插式长柄测温器13测发酵池中心14温度升至30℃时,用玻璃钢板覆盖发酵池的池口,封闭发酵池静置发酵;封闭发酵池第五天,测得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50℃,打开发酵池,用吊机取走发酵池内各透气管,用小型挖料机将发酵池中的基料层和发酵料层翻倒掺和为混合料,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为60%,再封闭发酵池静置发酵,封闭发酵池第五天,测得发酵池中心温度度再次升至50℃,关闭电加热板,待混合料的温度自然降至常温后,打开发酵池,获得的混合料为绿色有机肥的一号成品;将该成品粉碎后制成颗粒,进行移库储存或装袋运输。
45.一号成品作为水田、旱田、杂粮作物的底肥、苗肥施加量为220公斤/亩,为蔬菜施肥的施加量为170公斤/亩。
46.实施例二:绿色有机肥发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47.1)建池:在温室大棚内挖联排的多个方坑,在每个坑内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发酵池,每个发酵池的长度为5米、宽度为3米、深度为2米,发酵池的池壁厚度为0.5米,发酵池的池口上装有对开的池盖12,发酵池的池口与地面平齐,按照实施例一的方式在发酵池的侧壁内埋装电加热板,温室大棚外侧的地面上铺装有联排的太阳能电池组件11,温室大棚内装有多个蓄电池组9,该实施例中,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输出端通过电线10与蓄电池组的电输入端和各电加热板的电输入端电联接,蓄电池组的电输出端通过电线与各电加热板的电输入端电联接,所述的蓄电池组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白天转换的多余电力进行储存,供各电加热板夜间使用;在发酵池的池底上设有横纵交错的多个沟槽,沟槽的深度为15厘米、宽度15厘米,各沟槽相互连通,各沟槽的槽口上盖有由高强度塑料制成的网板,该网板的上表面与发酵池的池底平齐,发酵池内设有多根透气管,各透气管由多根竹竿15合围固定构成,相邻竹竿之间产生的自然缝隙是所述的透气孔;透气管的口径为20厘米;
48.2)备料:
49.取谷草、稻草、废弃食用菌棒,去土除杂,适当摊晒消除表面水分;将上述料按同等比例投入粉碎机进行切碎,调切碎尺寸10厘米,并过筛进一步去除原料中的渣土粉尘等杂质,再搅拌混合均匀,获得切碎料,该切碎料为基料,按照上述办法制备出需要量的基料待用;
50.取自制或市售的55目的干羊粪60公斤、白苏籽10公斤、线麻籽10公斤、豆饼粉20公斤、猪荤油20公斤、发酵母菌粉0.3公斤、所述的基料30公斤;将上述料投入搅拌机内连续搅拌混合均匀获得发酵料,按所述比例调配出需要量的发酵料待用;
51.3)投料:在发酵池的池底上铺设厚度为35厘米的基料,然后在基料层上铺设厚度为60厘米的发酵料,当发酵料含水量低时,采用喷淋润湿法,控制发酵料层的含水量为65%,交替铺设基料层和发酵料层直至填满发酵池;
52.4)发酵:启用电加热板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35℃,测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45℃时,封闭发酵池静置发酵;封闭发酵池第七天,测得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60℃,打开发酵池,取走发酵池内各透气管,将发酵池中的基料层和发酵料层翻倒至相邻的另一个发酵池内相互掺和为混合料,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为 65%,启用另一个发酵池的电加热板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仍为35℃,再封闭该发酵池静置发酵,封闭发酵池第七天,测得发酵池中心温度再次升至60℃,关闭电加热板,待混合料的温度自然降至常温后,打开发酵池,获得的混合料为绿色有机肥的二号成品;将该成品粉碎后制成颗粒,进行移库储存或装袋运输。
53.二号成品作为水田、旱田、杂粮作物的底肥、苗肥施加量为180公斤/亩,为蔬菜施肥的施加量为130公斤/亩。
54.实施例三:绿色有机肥发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55.1)建池:在厂房内用不锈钢金属板焊接构建槽形的发酵池,发酵池的长度为4米、宽度为2米、深度为2米,发酵池通过支脚固装在该厂房的地面上,在发酵池的池底上用不锈钢板预制出横纵交错的多个沟槽,沟槽的深度为12厘米、宽度13厘米,各沟槽相互连通,采用实施例一的方式设置网板和透气管,该结构中,构成发酵池的各金属板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保温层内埋装有所述的电加热板,电加热板的加热面与金属板贴合,所述的金属板和保温层为发酵池的池壁,其中,发酵池的各侧壁和发酵池的池底埋装有电加热板,电加热板的电线穿过保温层与厂房内的电源供电联接,厂房内共安装有横五纵十排列的共计五十个
发酵池,相邻发酵池之间架空铺设有钢桁架的人行桥,发酵池的池口高于与人行桥的桥面1.2米,发酵池的池口扣有不锈钢制成的池盖,厂房内对应设有天吊、搅拌机、吸料机等辅助设备;
56.2)备料:
57.取秸秆、谷草、稻草、树叶、废弃食用菌棒,去土除杂,适当摊晒消除表面水分;将上述料按同等比例投入粉碎机进行切碎,调切碎尺寸7厘米,并过筛去除原料中的渣土粉尘等杂质,再搅拌混合均匀,获得切碎料,该切碎料为基料,按照上述办法制备出需要量的基料待用;
58.取自制或市售的65目的干鸡粪和干羊粪共55公斤、紫苏籽和白苏籽共7 公斤、线麻籽7公斤、黄豆和豆饼粉15公斤、猪荤油15公斤、发酵母菌粉0.25 公斤、所述的基料25公斤;将上述料搅拌混合均匀获得发酵料;其中,紫苏籽和黄豆是在150℃的温度下炒制30分钟的熟制品,白苏籽和豆饼粉是在130℃的温度下炒制20分钟的熟制品;
59.3)投料:在发酵池的池底上铺设厚度为30厘米的基料,然后在基料层上铺设厚度为55厘米的发酵料,当发酵料含水量低时,采用喷淋润透法,控制发酵料层的含水量为63%,交替铺设基料层和发酵料层直至填满发酵池;
60.4)发酵:启用电加热板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8℃,测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38℃时,封闭发酵池静置发酵;封闭发酵池第六天,测得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55℃,打开发酵池,用天吊取走发酵池内各透气管,使用悬吊式搅拌机或天吊的抓斗翻倒池中基料层和发酵料层相互掺和为混合料,并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为63%,或者,用天吊的抓斗将基料和发酵料抓取至搅拌机的料斗内进行机械搅拌获得混合料,如发酵池内有少量的剩余残料可由吸料机辅助吸出送至搅拌机的料斗内,搅拌时,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为63%,将搅拌好的混合料送回发酵池内,再封闭发酵池静置发酵,封闭发酵池第六天,测得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 56℃,关闭电加热板,待混合料的温度自然降至常温后,打开发酵池,获得的混合料为绿色有机肥的三号成品;将该成品粉碎后制成颗粒,进行移库储存或装袋运输。
61.三号成品作为水田、旱田、杂粮作物的底肥、苗肥施加量为200公斤/亩,为蔬菜施肥的施加量为150公斤/亩。
62.实施例四:绿色有机肥发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63.1)建池:在室内的地面上用混凝土砌筑沿环形排列的四个圆形发酵池,各发酵池的直径为3米、深度为2.2米,发酵池的池壁厚度为0.5米,发酵池的池口距离地面0.2米,发酵池上盖有高强度塑料制成的池盖,在发酵池的侧壁内埋装有电加热板,电加热板的电线甩出池外与附近电源供电联接,发酵池的池底上设有横纵交错的多个沟槽,沟槽的深度为15厘米、宽度20厘米,各沟槽相互连通,各沟槽的槽口上盖有金属网板,网板的上表面与发酵池的池底平齐,发酵池内设有多根由高强度塑料制成的透气管,各透气管的上端口与发酵池的池口平齐,各透气管的下端口与网板压接,各透气管的管壁上设有透气孔,该透气孔的大小以不漏料为佳;位于各发酵池中央的室内地面上装有可旋转式小型挖料机;
64.2)备料:
65.取秸秆、树叶、废弃食用菌棒,去土除杂,适当摊晒消除表面水分;将上述料投入粉碎机进行切碎,调切碎尺寸8厘米,并过筛去除原料中的渣土粉尘等杂质,再搅拌混合均匀,获得切碎料,该切碎料为基料,按照上述办法制备出需要量的基料待用;
66.取自制或市售的70目的干鸡粪和干羊粪共52公斤、紫苏籽和白苏籽共9 公斤、线麻籽6公斤、黄豆和豆饼粉18公斤、猪荤油12公斤、发酵母菌粉0.3 公斤、所述的基料22公斤;将上述料搅拌混合均匀获得发酵料;其中,紫苏籽、白苏籽、黄豆和豆饼粉均是在140℃的温度下炒制25分钟的熟制品;
67.3)投料:在发酵池的池底上铺设厚度为28厘米的基料,然后在基料层上铺设厚度为54厘米的发酵料,控制发酵料层的含水量为62%,交替铺设基料层和发酵料层直至填满发酵池;
68.4)发酵:启用电加热板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32℃,测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41℃时,封闭发酵池静置发酵;封闭发酵池第七天,测得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57℃,打开发酵池,取走发酵池内各透气管,使用小型挖料机将发酵池中基料层和发酵料层翻倒至相邻的另一个发酵池内相互掺和为混合料,翻倒时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为62%,启用另一个发酵池的电加热板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 34℃,再封闭该发酵池静置发酵,封闭发酵池第六天,测得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58℃,关闭电加热板,待混合料的温度自然降至常温后,打开发酵池,获得的混合料为绿色有机肥的四号成品;将该成品粉碎后制成颗粒,进行移库储存或装袋运输。
69.四号成品作为水田、旱田、杂粮作物的底肥、苗肥施加量为190公斤/亩,为蔬菜施肥的施加量为140公斤/亩。
70.实施例五:绿色有机肥发酵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71.1)建池:在室外地面上用混凝土砌筑方形发酵池,各发酵池的长宽各为3 米、深度为2.5米,发酵池的池壁厚度为0.6米,发酵池的池口上装有对开的池盖,池盖上装有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发酵池的池口距离地面0.4米,如实施例一的方式埋装电加热板,电加热板的电输入端通过电线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电输出端电联接,如实施例一的方式在发酵池的池底设置沟槽,各沟槽的槽口上盖有网板,该网板由打孔的竹板制成,各网板的上表面与发酵池的池底平齐,如实施例二的方法设置透气管;
72.2)备料:
73.取谷草、稻草、树叶,去土除杂,适当摊晒消除表面水分;将上述料按同等比例投入粉碎机进行切碎,调切碎尺寸6厘米,并过筛去除原料中的渣土粉尘等杂质,再搅拌混合均匀,获得切碎料,该切碎料为基料,按照上述办法制备出需要量的基料待用;
74.取自制或市售的50目的干鸡粪和干羊粪共58公斤、紫苏籽和白苏籽共6 公斤、线麻籽9公斤、黄豆和豆饼粉12公斤、猪荤油18公斤、发酵母菌粉0.2 公斤、所述的基料28公斤;将上述料搅拌混合均匀获得发酵料;其中,紫苏籽和黄豆是在130℃的温度下炒制20分钟的熟制品,白苏籽和豆饼粉是在150℃的温度下炒制30分钟的熟制品;
75.3)投料:在发酵池的池底上铺设厚度为32厘米的基料,然后在基料层上铺设厚度为58厘米的发酵料,控制发酵料层的含水量为64%,交替铺设基料层和发酵料层直至填满发酵池;
76.4)发酵:启用电加热板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4℃,测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32℃时,封闭发酵池静置发酵;封闭发酵池第五天,测得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52℃,打开发酵池,取走发酵池内各透气管,使用小型挖料机将发酵池中基料层和发酵料层翻倒至相邻的另一个发酵池内相互掺和为混合料,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为61%,启用另一个发酵池的电加热
板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为28℃,再封闭该发酵池静置发酵,封闭发酵池第五天,测得该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 54℃,封闭发酵池第六天,测得该发酵池中心温度升至56℃,关闭电加热板,待混合料的温度自然降至常温后,打开发酵池,获得的混合料为绿色有机肥的五号成品;将该成品粉碎后制成颗粒,进行移库储存或装袋运输。
77.五号成品作为水田、旱田、杂粮作物的底肥、苗肥施加量为200公斤/亩,为蔬菜施肥的施加量为160公斤/亩。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