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温废气过滤净化环保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9 13:25: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废气过滤净化环保装置。


背景技术:

2.当前废气治理技术日趋多元化,主流的治理工艺“吸附

催化燃烧法”和“吸附

脱附回收法”的设备对处理有机废气的粉尘量和气体的温度要求较高,尤其在印刷行业以及涂布行业,废气中的粉尘、毛绒物多且气体的温度较高,现有的废气治理设备针对该类型的废气治理效果不佳,目前大多采用简单的过滤装置组合水洗塔净化粉尘和降低气体温度;但此类装置通常设备占地大、设备投资较高,同时废气中部分有机物会经水洗塔洗涤排出,造成二次污染。
3.但传统的对高温废气进行处理时,常因冷却废气时采用冷凝等设备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对废气进行过滤时常常出现废气过滤不彻底二排放污染环境的现象,不利于对废气的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温废气过滤净化环保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废气过滤净化环保装置,包括降温装置,过滤装置,循环装置和收集桶,所述降温装置包括降温桶和蓄水箱,所述降温桶内部底面设有压力滤水孔,所述降温桶内壁与蓄水箱之间设有高压喷嘴,所述过滤装置包括酸性桶和沉淀桶,所述循环装置包括三通连通管,循环流通管和气体检测装置,所述降温装置与过滤装置之间连接设有连接管,所述三通连通管水平方向两端口分别位于沉淀桶和收集桶内部,且三通连通管竖直方向端口通过循环流通管与酸性桶连接。
6.优选的,所述降温装置的降温桶靠近过滤装置的一端设有出气孔,且出气孔与连接管端部连接,所述降温桶远离出气孔的一端设有进气孔,所述蓄水箱靠近进气孔的侧面设有进水孔,所述高压喷嘴均匀阵列固定于降温桶内壁两侧,所述压力滤水孔均匀阵列与降温桶底部。
7.优选的,所述连接管远离降温装置的一端设有过滤吸附桶,且连接管与过滤吸附桶顶端口连接,所述过滤吸附桶内部设有吸附网板,所述过滤吸附桶与酸性桶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所述酸性桶侧面设有碱性桶,所述碱性桶侧面设有氧化桶,所述沉淀桶位于氧化桶远离碱性桶的一侧,所述酸性桶与碱性桶之间,碱性桶与氧化桶之间,氧化桶与沉淀桶之间均连接设有第二连通管,所述氧化桶顶端设有氧气接入管。
8.优选的,所述循环装置的三通连通管靠近沉淀桶的一端表面设有气体检测装置,所述三通连通管靠近收集桶端部的管内和循环流通管靠近三通连通管的一端内部均设有密封阀,所述密封阀与气体检测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循环流通管远离三通管道的一端内部设有单向阀,且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循环流通装置至酸性桶。
9.优选的,所述降温装置底部两侧设有承重座,且承重座端部与蓄水桶固定连接,所述收集桶远离过滤装置的一侧固定设有排气管。
10.优选的,所述酸性桶内溶液为含有醋酸根离子的饱和溶液,所述碱性桶内溶液为含有铵根离子的饱和溶液,所述沉淀桶内溶液为含有金属钡离子的饱和溶液。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通管的长端口均位于过滤装置液面内部,且第二连通管的短端口均位于过滤装置内液面顶部,所述酸性桶内的第一连通管端部位于液面内。
12.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中,采用降温装置对高温废气通过蓄水箱和降温桶内的高压喷嘴喷水进行降温后,通过过滤装置对废气进行颗粒,酸碱等过滤,通过循环装置进行过滤后废气循环过滤,直至废气过滤检测达标后排出,有效使排出的废气不对环境产生污染,过滤效率高,节约资源,环保排放。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高温废气过滤净化环保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高温废气过滤净化环保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16.图3为2

a处放大图;
17.图4为一种高温废气过滤净化环保装置的侧面剖视图。
18.图例说明:
19.1、承重座;2、降温装置;201、降温桶;202、进气孔;203、出气孔; 204、压力滤水孔;205、蓄水箱;206、高压喷嘴;207、进水孔;3、连接管; 4、过滤装置;401、过滤吸附桶;402、第一连通管;403、酸性桶;404、碱性桶;405、第二连通管;406、氧化桶;407、沉淀桶;408、吸附网板;409;氧气接入管;5、收集桶;6、循环装置;601、三通连通管;602、气体检测装置;603、密封阀;604、循环流通管;605、单向阀;7、排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1.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2.具体实施例:
23.参照图1

4,一种高温废气过滤净化环保装置,包括降温装置2,过滤装置4,循环装置6和收集桶5,降温装置2包括降温桶201和蓄水箱205,降温桶201内部底面设有压力滤水孔204,降温桶201内壁与蓄水箱205之间设有高压喷嘴206,过滤装置4包括酸性桶403和沉淀桶407,循环装置6包括三通连通管601,循环流通管604和气体检测装置602,降温装置2与过滤装置4之间连接设有连接管3,三通连通管601水平方向两端口分别位于沉淀桶 407和收集桶5内部,且三通连通管601竖直方向端口通过循环流通管604与酸性桶403连接,采用降温装置2对高温废气通过蓄水箱205和降温桶201 内的高压喷嘴206喷水进行降温后,通过过滤装置4对废气进行颗粒,酸碱等过滤,通过循环装置6进行过滤后废气循环过滤,直至
废气过滤检测达标后排出,有效使排出的废气不对环境产生污染,过滤效率高,节约资源,环保排放,降温装置2的降温桶201靠近过滤装置4的一端设有出气孔203,且出气孔203 与连接管3端部连接,降温桶201远离出气孔203的一端设有进气孔202,蓄水箱205靠近进气孔202的侧面设有进水孔207,高压喷嘴206均匀阵列固定于降温桶201内壁两侧,压力滤水孔204均匀阵列与降温桶201底部,废气通过进气孔202进入降温装置2的降温桶201内,由于压力的变化,高压喷嘴 206开始带动蓄水箱205内的水,通过高压喷嘴206喷出,对高温废气进行降温处理,湿润的废气通过降温桶201的出气孔203进入连接管3,常规状态下,压力滤水孔204保持常开状态,降温桶201与蓄水箱205的压力相同,当废气通入后,由于降温桶201内的压强变化,压力滤水孔204关闭,待废气排出后,降温桶201内压强恢复与蓄水箱205内相同,压力滤水孔204打开,使降温桶201内的使用后的水流进蓄水箱205内,进行水的循环降温使用,连接管 3远离降温装置2的一端设有过滤吸附桶401,且连接管3与过滤吸附桶401 顶端口连接,过滤吸附桶401内部设有吸附网板408,过滤吸附桶401与酸性桶403之间设有第一连通管402,酸性桶403侧面设有碱性桶404,碱性桶404 侧面设有氧化桶406,沉淀桶407位于氧化桶406远离碱性桶404的一侧,酸性桶403与碱性桶404之间,碱性桶404与氧化桶406之间,氧化桶406与沉淀桶407之间均连接设有第二连通管405,氧化桶406顶端设有氧气接入管 409,降温后的废气通过连接管3进入过滤吸附桶401通过吸附网板408进行颗粒物的过滤,过滤后的废气通过第一连通管402和第二连通管405依次通过酸性桶403,碱性桶404,氧化桶406,沉淀桶407进行废气的酸碱中和,废气中有害物质的氧化和沉淀,沉淀后的废气进入循环装置6,循环装置6的三通连通管601靠近沉淀桶407的一端表面设有气体检测装置602,三通连通管 601靠近收集桶5端部的管内和循环流通管604靠近三通连通管601的一端内部均设有密封阀603,密封阀603与气体检测装置602电性连接,循环流通管 604远离三通管道的一端内部设有单向阀605,且单向阀605的流通方向为循环流通装置至酸性桶403,过滤后的废气通过循环装置6的三通连通管601,通过三通连通管601的气体检测装置602检测废气是否合格,若废气质量显示不合格,则气体检测装置602控制循环流通管604内的密封阀603打开,使废气进入循环流通管604,进而进入酸性桶403内进行再次循环过滤,直至气体检测装置602检测废气质量合格,气体检测装置602控制循环流通管604内的密封阀603关闭,打开三通连通管601内的密封阀603,使废气进入收集桶5,降温装置2底部两侧设有承重座1,且承重座1端部与蓄水桶固定连接,收集桶5远离过滤装置4的一侧固定设有排气管7,进入收集桶5内的废气可通过排气管7进行统一排放,酸性桶403内溶液为含有醋酸根离子的饱和溶液,碱性桶404内溶液为含有铵根离子的饱和溶液,沉淀桶407内溶液为含有金属钡离子的饱和溶液,通过醋含酸根离子的溶液对废气中碱性气体和物质进行中和,通过含铵根离子的溶液对废气中的酸性气体和物质进行中和,通过沉淀桶 407内的钡离子对酸碱中和中携带的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进行过滤,第二连通管405的长端口均位于过滤装置4液面内部,且第二连通管405的短端口均位于过滤装置4内液面顶部,酸性桶403内的第一连通管402端部位于液面内,通过第二连通管405位于液面内,保障气体在通入溶液时不会想顶部飘散,使废气完全与溶液进行接触过滤,保障过滤的精确性。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5.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