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功能性涤棉混纺纱的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1-11-27 00: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功能性涤棉混纺纱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和设置在机架(1)上的放卷机构、上浆机构、烘干机构(3)、纺纱机构以及除尘机构(5);所述放卷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端的放卷架(11)、滚动辊(12)和两个输送辊(13),放卷架(11)上设置卷绕有棉条的卷筒(14),且滚动辊(12)与卷筒(14)配合对棉条进行放卷;两个输送辊(13)位于卷筒(14)下方,且两个输送辊(13)配合对将棉条输送至上浆机构,上浆机构包括上浆辊(21)、储浆斗(22)、两个沥干辊(23)和收集槽(24),所述储浆斗(22)一端与机架(1)铰接,所述上浆辊(21)下端放置在储料斗中,使得棉条通过上浆辊(21)与浆液充分接触后输送到沥干辊(23)上,两个所述沥干辊(23)呈上下分布并位于储浆斗(22)一侧上方,用于将上浆辊(21)输送出的棉条进行沥干,且沥干辊(23)下方设置所述收集槽(24),沥干辊(23)一侧下方设置所述烘干机构(3),使得棉条经过烘干机构(3)烘干后进入到纺纱机构中,纺纱机构包括设置于棉纱行进路线上的三组牵引罗拉(41)、纺纱部(42)、输出罗拉(43)以及纱线收集器(45),且输出罗拉(43)与纱线收集器(45)之间设置所述除尘机构(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功能性涤棉混纺纱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浆斗(22)纵截面呈“j”型结构,底部为弧形结构,储浆斗(22)两侧设有挡板,且储浆斗(22)与机架(1)铰接的一端侧壁上设有齿块(221),齿块(221)一侧啮合连接有限位齿轮(222),限位齿轮(222)设置在机架(1)上并对储浆斗(22)的转动进行限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功能性涤棉混纺纱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烘干机构(3)包括外套管(31)、内嵌管(32)和循环风扇(33),所述外套管(31)为倾斜向下设置,外套管(31)的上下两端均向内侧弧形凹陷设置并形成进口部(311)和出口部(312),所述进口部(311)直径尺寸小于出口部(312)直径尺寸,且进口部(311)的一端管口呈收缩设置,外套管(31)的中部内壁上设有环形结构的螺纹连接套(313),螺纹连接套(313)内壁上设有螺纹,且外套管(31)的外壁上还设有风扇驱动组件(34);所述内嵌管(32)位于外套管(31)的内腔中心,内嵌管(32)包括内管壁(322)和外管壁(321),所述外管壁(321)一端向内侧弧形凹陷设置并形成所述内管壁(322),内管壁(322)一端位于所述进口部(311)的外侧,使得内管壁(322)与进口部(311)之间形成回流通道(324),内管壁(322)另一端向外侧弯曲设置并与外管壁(321)一端连接,且内管壁(322)的弯曲一端与所述出口部(312)之间形成出风口(325),且出风口(325)的方向朝向所述进口部(311),所述内管壁(322)与外管壁(321)之间形成容置腔(323),所述容置腔(323)中设有加热管(36),所述加热管(36)呈螺旋状套设在内嵌管(32)的外壁上;所述外管壁(321)的中部外壁上周向设有多个连接板(326),多个所述连接板(326)的末端设有与所述螺纹连接套(313)的内壁螺纹相配合的螺纹连接环(327),且外管壁(321)的外壁上通过轴承(331)转动设置所述循环风扇(33),循环风扇(33)通过所述风扇驱动组件(34)驱动下进行旋转。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功能性涤棉混纺纱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壁(321)上开设有多个通孔(328)。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功能性涤棉混纺纱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扇(33)包括环形结构的固定座(332)、扇叶(333)、第一磁铁块(335),所述固定座(332)套设在轴承(331)外侧壁上,固定座(332)的外壁上均匀排列设置所述扇叶(333),每个扇叶(333)末端均设有固定板(334),每个所述固定板(334)上分别设置一个第一磁铁块(335);所述风扇驱动组件(34)包括转动座(341)、转动环(342)、驱动电机(345),所述转动座(341)
数量为两个并呈环形固定设置在外套管(31)的外壁上,所述转动环(342)套设在外套管(31)的外壁上并位于两个转动座(341)之间,且转动环(34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转动座(341)转动连接,转动环(342)的内壁上排列设有多个第二磁铁块(343),每个第二磁铁块(343)的位置分别与一个第一磁铁块(335)的位置相对应,且第一磁铁块(335)与第二磁铁块(343)之间相互吸引,所述转动环(342)的外壁上设有环形结构的齿条(344),所述驱动电机(345)固定设置于外套管(31)的外壁上,且驱动电机(345)的输出轴上设有与所述齿条(344)相配合的驱动齿轮(346),通过驱动电机(345)带动转动环(342)在转动座(341)上旋转,使得扇叶(333)在多个第一磁铁块(335)与第二磁铁块(343)之间配合下进行转动,实现带动外套管(31)内的气流流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功能性涤棉混纺纱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31)的外壁上还设有用于风扇驱动组件(34)防尘的防尘罩(35)。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功能性涤棉混纺纱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5)包括输送管(53)、无叶风扇本体(51)和集尘管套(52),所述输送管(53)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无叶风扇本体(51)和集尘管套(52),所述无叶风扇本体(51)包括管口对接部(511)、气流喷嘴(512)、设置于气流喷嘴(512)一侧的安装座(513)以及设置在安装座(513)中的风扇组件(514),所述管口对接部(511)位于气流喷嘴(512)的一端并与输送管(53)的一端连接固定,气流喷嘴(512)包括环形结构的内部通道(5121)和环形结构的排气口(5122),所述排气口(5122)的方向朝向管口对接部(511),所述安装座(513)位于机架(1)内侧,安装座(513)一侧设有进风口(5131),且安装座(513)内腔与所述内部通道(5121)连通;所述集尘管套(52)包括集尘套(521)、导线管(522)和滤尘布袋(523),所述集尘套(521)为中空结构,集尘套(521)一端为向内凹陷设置并形成内卷部(5211),所述内卷部(5211)套设在输送管(53)上的一端,集尘套(521)另一端向内侧凹陷设置并于连接管(525)的内腔中心形成所述导线管(522),所述导线管(522)的一端与外界连通,导线管(522)的另一端管口呈收缩设置;所述集尘套(521)的一侧设有出风管(5212),所述出风管(5212)上套设所述滤尘布袋(523)。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功能性涤棉混纺纱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53)侧壁上设有两个定位环(531),且输送套上位于两个定位环(531)之间套设有第一连接套(532)和第二连接套(533),且所述第一连接套(532)和第二连接套(533)呈相对设置并分别通过一个定位环(531)限位,所述第一连接套(532)一端套设在管口对接部(511)上并与管口对接部(511)之间螺纹连接固定,且所述集尘套(521)靠近无叶风扇本体(51)的一端侧壁上设有连接管(525),所述连接管(525)与第二连接套(533)螺纹连接,实现输送管(53)与集尘套(521)之间的连接。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功能性涤棉混纺纱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卷部(5211)的一端为扩口设置。

技术总结
本发明及一种用于功能性涤棉混纺纱的制备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在机架上的放卷机构、上浆机构、烘干机构、纺纱机构以及除尘机构;放卷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端的放卷架、滚动辊和两个输送辊;两个输送辊配合对将棉条输送至上浆机构,上浆机构包括上浆辊、储浆斗、两个沥干辊和收集槽,储浆斗一端与机架铰接,上浆辊下端放置在储料斗中,使得棉条通过上浆辊与浆液充分接触后输送到沥干辊上,沥干辊位于储浆斗一侧上方并用于将上浆辊输送出的棉条进行沥干,沥干辊下方设置收集槽,使得棉条经过烘干机构烘干后进入到纺纱机构中,有利于提升纤维之间的表面光滑性,减少纤维由于摩擦产生的静电,有利于后续工艺的加工生产,并提高纺织服装品质量。装品质量。装品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陈可霸 周金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市永泰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4
技术公布日:2021/11/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