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周期多节点的密封型门窗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13:5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全周期多节点的密封型门窗。


背景技术:

2.门窗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围护构件或分隔构件,有不同的设计要求要分别具有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功能,新的要求节能,寒冷地区由门窗缝隙而损失的热量,占全部采暖耗热量的25%左右,门窗的密闭性的要求,是节能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门和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在构造建筑物时会用到全周期多节点的密封型门窗,从而能够极大减少屋内能量的损耗。然而,现有的门窗在使用时,无法自动的进行关闭,因地理上的原因,我国有着较长时间的梅雨周期,梅雨期间气候多变,经常出现时晴时雨的情况,这就导致使用者外出时若是遇到突发下雨的情况下,就无法对窗户进行关闭,从而会使得外面的雨水流进屋内,对屋内的设备造成损坏,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全周期多节点的密封型门窗。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周期多节点的密封型门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门窗在使用时,无法自动的进行关闭,因地理上的原因,我国有着较长时间的梅雨周期,梅雨期间气候多变,经常出现时晴时雨的情况,这就导致使用者外出时若是遇到突发下雨的情况下,就无法对窗户进行关闭,从而会使得外面的雨水流进屋内,对屋内的设备造成损坏,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全周期多节点的密封型门窗,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框架前表面的靠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框架内的一侧设置有玻璃窗,所述玻璃窗的一侧与框架的内壁接触,所述玻璃窗后表面的靠一侧位置通过转轴与框架活动连接,所述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感应锁,所述玻璃窗前表面的靠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前端贯穿框架并延伸至固定块的内部,所述固定块内前表面的靠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推进气缸,所述推进气缸位于后端设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连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吸附块,所述吸附块的前表面开设有卡位槽,所述电机位于后端设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磁块,所述磁块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固定块内的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延伸至滑槽的内部且与滑槽的内壁接触,所述支撑杆与滑槽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槽内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玻璃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雨雪传感器,所述框架内前表面的靠一侧位置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开关。
6.优选的,所述感应锁采用的型号为eml2

3dc12v,所述感应锁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7.优选的,所述推进气缸采用的型号为sc63*25,所述推进气缸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8.优选的,所述电机采用的型号为57bygh56

401a1.2n,所述电机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9.优选的,所述雨雪传感器的采用的型号为jxbs

3001

yx,所述雨雪传感器通过电源线与推进气缸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感应开关采用的型号为e2e

x5me1

z,所述感应开关通过电源线与电机电性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全周期多节点的密封型门窗,通过磁块、感应开关、雨雪传感器、推进气缸、卡位槽以及卡块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具有雨天自动关闭的功能,从而让使用在使用本装置时,不会因外出遭遇突发下雨的情况下无法对窗户进行关闭,从而避免了雨水流进家里对室内设备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为使用者的生活上带来便利,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图;
14.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5.图4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6.图5为本实用新型滑槽的示意图;
17.图6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示意图。
18.图中:1、框架;2、固定块;3、玻璃窗;4、感应锁;5、连杆;6、推进气缸;7、电机;8、吸附块;9、卡位槽;10、磁块;11、卡块;12、滑槽;13、支撑杆;14、雨雪传感器;15、感应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请参阅图1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全周期多节点的密封型门窗,包括框架1,框架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框架1前表面的靠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固定块2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框架1内的一侧设置有玻璃窗3,玻璃窗3的一侧与框架1的内壁接触,玻璃窗3后表面的靠一侧位置通过转轴与框架1活动连接,框架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感应锁4,玻璃窗3前表面的靠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杆5,连杆5的前端贯穿框架1并延伸至固定块2的内部,固定块2内前表面的靠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推进气缸6,推进气缸6位于后端设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电机7,连杆5的前端固定连接有吸附块8,吸附块8的前表面开设有卡位槽9,电机7位于后端设置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磁块10,磁块10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块11,固定块2内的底部开设有滑槽12,电机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3,支撑杆13的底部延伸至滑槽12的内部且与滑槽12的内壁接触,支撑杆13与滑槽12之间滑动连接,滑槽12内
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开关,玻璃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雨雪传感器14,框架1内前表面的靠一侧位置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感应开关15。
21.本实用新型中:感应锁4采用的型号为eml2

3dc12v,感应锁4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其为常用连接方式,故图中未示出。
22.本实用新型中:推进气缸6采用的型号为sc63*25,推进气缸6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其为常用连接方式,故图中未示出。
23.本实用新型中:电机7采用的型号为57bygh56

401a1.2n,电机7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其为常用连接方式,故图中未示出。
24.本实用新型中:雨雪传感器14的采用的型号为jxbs

3001

yx,雨雪传感器14通过电源线与推进气缸6电性连接;其为常用连接方式,故图中未示出。
25.本实用新型中:感应开关15采用的型号为e2e

x5me1

z,感应开关15通过电源线与电机7电性连接;其为常用连接方式,故图中未示出。
26.工作原理:本装置在使用时,当雨雪传感器14检测到下雨的情况时就会启动推进气缸6移动,通过推进气缸6移动带动电机7移动,电机7移动时会带动支撑杆13在滑槽12内滑动,通过支撑杆13滑动就会与滑槽12内的开关接触,当支撑杆13与滑槽12内的开关接触后就会启动电机7转动,当支撑杆13与开关接触时,电机7上的磁块10就会与连杆5上的吸附块8进行贴合且两者之间产生磁力连接,同时磁块10上的卡块11会与吸附块8上的卡位槽9卡接,从而使得电机7的输出端与连杆5连接在一起,之后电机7进行转动,通过电机7转动带动连杆5转动,通过连杆5转动带动玻璃窗3旋转,当玻璃窗3上的感应点旋转至与感应开关15接触时,此时感应开关15就会关闭电机7,之后当玻璃窗3与框架1闭合后,玻璃窗3右侧位置设置的感应芯片就会与感应锁4产生感应,从而开启感应锁4对玻璃窗3进行锁紧。
27.综上所述:该全周期多节点的密封型门窗,通过磁块10、感应开关15、雨雪传感器14、推进气缸6、卡位槽9以及卡块11的设计,使得本装置具有雨天自动关闭的功能,从而让使用在使用本装置时,不会因外出遭遇突发下雨的情况下无法对窗户进行关闭,从而避免了雨水流进家里对室内设备造成损坏的情况出现,为使用者的生活上带来便利,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满足了使用者的使用需求,从而解决了现有的门窗在使用时,无法自动的进行关闭,因地理上的原因,我国有着较长时间的梅雨周期,梅雨期间气候多变,经常出现时晴时雨的情况,这就导致使用者外出时若是遇到突发下雨的情况下,就无法对窗户进行关闭,从而会使得外面的雨水流进屋内,对屋内的设备造成损坏,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使用需求的问题。
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9.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制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制器可为伺服电机、接触传感器、处理器、警报模块和驱动模块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本技术文件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
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进行连接,且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作出具体叙述。
3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