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终端的制作方法

2021-11-25 01:12: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终端。


背景技术:

2.目前,显示领域的发展趋势是窄边框、全面屏,这就要求显示屏的各模组边框越来越窄。但是,显示屏的背光模组中由于背光源的存在,尤其是侧入式背光模组中,背光源的设置需占用较大的边框空间,导致背光模组的边框宽度难以进一步减小,进而导致显示屏的边框宽度无法进一步减窄,极窄边框显示屏或全面屏的发展受到限制。
3.因此,现阶段的窄边框显示屏中,如何进一步减小显示屏的边框宽度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终端,以改善当前显示屏的边框宽度无法进一步减小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6.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和导光组件,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板和导光件,所述背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所述导光件位于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导光件的出光侧,所述背光源的出射光线经过所述导光件进入所述导光板中;
7.其中,在所述背光模组的俯视方向上,所述背光源的正投影与所述导光件或/和所述导光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8.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件包括导光筒,所述导光筒的第一端与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连接,所述导光筒的第二端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连接;
9.其中,所述导光筒内设置有导光通道,所述背光源的出射光线通过所述导光通道进入所述导光板中。
10.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筒靠近所述导光通道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射层。
11.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嵌入所述导光筒的第一端内部,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嵌入所述导光筒的第二端内部;
12.其中,所述导光筒的第一端与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紧密贴合,所述导光筒的第二端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紧密贴合。
13.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件包括导光块,所述导光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所述导光块的第二端弯折至远离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一侧,所述导光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背光源的出光侧连接;
14.其中,所述背光源的出射光线穿过所述导光块进入所述导光板中。
15.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块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反射层,所述第二反射层
位于所述导光块除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外的侧面上。
16.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框,所述背框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所述导光件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槽口,所述背框延伸至所述第一槽口中;
17.所述导光件在所述第一槽口内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导光件通过所述固定件与所述背框固定。
18.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背框包括主体部和弯折部,所述主体部位于所述导光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所述弯折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所述弯折部的第二端向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一侧弯折;
19.其中,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二槽口,所述导光件穿过所述第二槽口。
20.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的光学膜层,所述导光件上设置有垫层;
21.其中,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的方向上,所述垫层的厚度与所述光学膜层的厚度相同。
2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终端主体组合为一体。
23.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背光源设置在导光板远离出光面的一侧,并将背光源的出射光借助导光件导入至导光板中,减少背光源在背光模组的边框位置所占的空间,实现窄边框的效果,而且由于导光件的存在,增大了背光源与导光板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使得背光源发出的光线混光更加充分,从而可以减少亮度和颜色差异,有效改善显示时出现的亮暗不均现象。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是本技术所述背光模组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所述背光模组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所述背光模组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所述导光筒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29.图5是本技术所述导光块的结构示意图;
30.图6是本技术所述背光模组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31.图7是本技术所述背框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32.图8是本技术所述导光筒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33.图9是本技术所述光学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34.附图标记说明:
35.背光源100、导光板200、出光面210、反射面220、第三反射层230、导光件300、导光筒310、导光通道311、第一反射层312、导光块320、第二反射层321、第一槽口330、固定件
340、背框400、主体部410、第二槽口411、弯折部420、竖直部421、水平部422、光学膜层500、下扩散片510、棱镜片520、上扩散片530、垫片600。
具体实施方式
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和“下”通常是指装置实际使用或工作状态下的上和下,具体为附图中的图面方向;而“内”和“外”则是针对装置的轮廓而言的。
37.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发展,对于手机、平板电脑、相机等电子产品,用户要求具有更多功能和时尚外观。目前,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是全面屏,对于液晶显示屏(lcd)而言,模组中显示面板的边框越来越窄,其中,非绑定区侧的边框宽度在1mm以内,绑定区侧的边框宽度在3mm以内。
38.其中,影响lcd边框宽度的除了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还有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是背光模组的边框宽度。在侧入式背光模组中,背光源一般设置在模组的边框位置,而如果将背光源侧的模组边框减窄,容易导致背光源产生灯口侧发光效应(hotspot)——靠近显示设备边框的画面入光部位出现明暗相间的现象,导致显示不均的显示异常问题。因此,现阶段如何进一步减小背光源侧的模组边框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技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以下方案。
39.请参阅图1至图9,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100和导光组件,所述导光组件包括导光板200和导光件300。所述导光板200包括出光面210和反射面220,出光面210和所述反射面220平行且相对设置,所述背光源100的出射光线由所述出光面210出射至显示面板中。
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源100位于所述导光板200远离出光面210的一侧且靠近所述导光板200的边缘位置,即所述背光源100位于所述导光板200的反射面220一侧。所述导光件300位于所述背光源100的出光侧,所述导光板200位于所述导光件300的出光侧,所述背光源100的出射光线经过所述导光件300进入所述导光板200中。
4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源100的出射光线沿第一方向a1进入所述导光件300,经过所述导光件300后沿第二方向a2进入所述导光板200中,再由第三方向a3从所述导光板200的出光面210出射。所述第一方向a1为所述导光板200至所述导光件300的水平方向,所述第二方向a2与所述第一方向a1方向相反,即所述第二方向a2为所述导光件300至所述导光板200的水平方向。所述第三方向a3为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a1和第二方向a2且由所述反射面220指向所述出光面210的竖直方向。
42.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将背光源100设置在导光板200远离出光面210的一侧,并将背光源100的出射光借助导光件300导入至导光板200中,减少背光源100在背光模组的边框位置所占的空间,实现窄边框的效果。而且由于导光件300的存在,增大了背光源100与导光板200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使得背光源100发出的光线混光更加充分,从而可以减少亮度和
颜色差异,有效改善显示时出现的hotspot mura(亮暗不均)现象。
43.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背光模组的俯视方向上,所述背光源100的正投影与所述导光件300或/和所述导光板200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以使背光源100在所述背光模组的俯视图上不会超出所述导光板200和所述导光件300的投影范围内,从而尽可能降低背光源100和导光件300所占的边框空间,实现超窄边框的效果。例如,如图1所示,在所述背光模组的俯视方向上,所述背光源100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导光件300的正投影范围内,即对于所述背光源100来说,所述背光源100的正投影与所述导光件300的正投影全部重叠。或者,如图2所示,在所述背光模组的俯视方向上,所述背光源100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导光板200的正投影范围内。或者,如图3所示,在所述背光模组的俯视方向上,所述背光源100横跨所述导光件300与所述导光板200的连接位置,即所述背光源100的正投影一部分落在所述导光件300的正投影内,另一部分落在所述导光板200的正投影内。
4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背光源100在所述导光板200的反射面220一侧的具体位置与所述背光模组的尺寸规格相关,即所述背光源100与所述导光件300、导光板200在所述背光模组俯视方向上的正投影的重叠关系取决于背光模组的尺寸规格,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45.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需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的描述顺序不作为对实施例优选顺序的限定。
46.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请参阅图4,所述导光件300包括导光筒310,所述导光筒310的第一端与所述背光源100的出光侧连接,所述导光筒310的第二端与所述导光板200的入光侧连接,所述导光筒310内设置有导光通道311,所述背光源100的出射光线通过所述导光通道311进入所述导光板200中。
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筒310可以由硬质或柔性的非透明材料制备,只要可实现导光作用即可。
48.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导光筒310,将背光源100的出射光借助导光筒310内的导光通道311导入至导光板200中,一方面避免将背光源100设置在导光板200侧边占用较大的边框空间,降低背光模组的边框宽度,另一方面导光筒310还可以对背光源100的出射光起到收光效果,减少背光漏光现象。
49.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筒310靠近所述导光通道311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反射层3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筒310为内部中空且两端贯通的壳体结构,其中,壳体的内侧面即为所述导光通道311的腔体壁面。
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层312可以为金属镀层或多层气泡薄膜或其他可以起到全反射作用的膜层结构。
5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筒310可以采用柔性的非透明材料制备,如薄膜材料或光纤材料等,此时导光筒310由第一反射层312涂覆或蒸镀在薄膜表面的反射涂层,然后卷曲成型。
5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筒310可以采用硬性的透明或非透明材料制备,如玻璃、塑料等,此时第一反射层312为涂覆在已成型为筒状的玻璃内侧面上的反射涂层。
53.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导光筒310的内侧面上设置第一反射层312,使背光源100的出射光线在进入导光筒310内后可以借助第一反射层312进行高效的反射与混光,减小光损
失率并有效改善hotspot mura(亮暗不均)现象。
54.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背光源100的出光侧嵌入所述导光筒310的第一端内部,所述导光板200的入光侧嵌入所述导光筒310的第二端内部,以降低背光源100与导光筒310之间、导光筒310与导光板200之间的连接处的漏光现象,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背光源100、导光筒310及导光板200三者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定性。
5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筒310的第一端的形状、面积与所述背光源100的出光侧的形状、面积相同。所述导光筒310的第二端的形状、面积与所述导光板200的入光侧的形状、面积相同。从而使导光筒310的内侧壁与所述背光源100的出光侧及所述导光板200的入光侧紧密贴合,进一步减少背光源100、导光筒310及导光板200三者连接处的漏光现象,改善显示效果。
56.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请参阅图5,所述导光件300包括导光块320,所述导光块320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光板200连接,所述导光块320的第二端弯折至远离所述导光板200的出光面210的一侧,所述导光块320的第二端与所述背光源100的出光侧连接。其中,所述背光源100的出射光线穿过所述导光块320进入所述导光板200中。
5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块320可以为由透明材料如玻璃或者光纤材料制作而成的实体块状结构,以使所述背光源100的出射光线可以通过实体的导光块320进行光传导。
5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块320的第一端与所述导光板200的入光侧的侧面形状、面积相同,所述导光块320的第二端与所述背光源100的出光侧的侧面形状、面积相同,而且所述导光块320与所述背光源100、所述导光板200均紧密贴合,以进一步减少漏光现象。
5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块320可以与所述导光板200一体成型,以避免导光块320与导光板200之间存在接触面,减少由于接触面的存在而导致的光损失率增大。
60.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所述导光块320的表面设置有第二反射层321,所述第二反射层321位于所述导光块320除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外的侧面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反射层321可以具有高反射率的金属反射层,如al、ag等金属材料。
61.本实施例通过在导光块320的表面设置第二反射层321,将从所述导光块320内部射出的光线反射回所述导光块320内部,从而减少背光源100在导光块320处的漏光现象,提高显示亮度,改善显示效果。
62.在本技术的显示背板中,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背框400,所述背框400设置于所述导光板200远离出光面210的一侧。所述背框400包括为所述导光板200提供安装基础的平面金属板,所述导光板200的反射面220上设置有第三反射层230,所述第三反射层230贴合在所述背框400朝向所述导光板200的侧面上。
6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反射层230可以为光反射率较高的金属反射片,如al、ag金属片等。
6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300朝向所述导光板2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槽口330,所述背框400延伸至所述第一槽口330中。所述第一槽口330为所述导光件300自所述背光源100向所述导光板200弯折所形成的中间缺口,换言之,所述导光件300自所述背光源100向所述导光板200弯折时形成u形结构,第一槽口330即为u形结构的开口。本实施例通过将背框400延伸至第一槽口330中,可以使第一槽口330对背框400起到良好的定位限制作用,提高背框400与导光板200之间的结合稳定性。
6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300在所述第一槽口330内设置有固定件340,所述导光件300通过所述固定件340与所述背框400固定。所述固定件340可以包括双面胶片,所述双面胶片的第一侧面粘贴在所述第一槽口330的槽壁上,所述双面胶片的第二侧面粘贴在所述背框400朝向所述导光板200的侧面上。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双面胶片将导光件300与背框400进行固定,使导光件300与背框400、导光板200之间不易错位,从而形成良好的整体结构,导光效果更稳定。
66.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请参阅图6,所述背框400包括主体部410和弯折部420,所述主体部410位于所述导光板200远离出光面210的一侧,所述弯折部420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主体部410,所述弯折部420的第二端向所述导光板200的出光面210一侧弯折。
6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410为平面金属板,所述弯折部420为与所述主体部410一体成型的弯折金属板。所述主体部410固定贴合在所述导光板200的反射面220一侧,所述弯折金属板包括与所述主体部410垂直的竖直部421和与所述竖直部421垂直的水平部422,所述水平部422由所述竖直部421向所述导光板200一侧水平延伸。所述水平部422位于所述导光板200的出光面210一侧,而且所述水平部422朝向所述导光板200一侧的延伸宽度不超出所述导光件300与所述导光板200的连接位置,以进一步减小背框400的边框宽度。
68.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主体部410上设置有第二槽口411,所述第二槽口411呈长条形,所述导光件300水平嵌插在所述第二槽口411中,以使所述导光件3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可以分别位于所述背框400的相异两侧。所述导光件300的最大弯曲深度的位置卡嵌在所述第二槽口411内,以使所述背框400进一步对所述导光件300进行位置限制,提高导光件300的位置稳定性。
69.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所述导光件300在最大弯曲深度位置的宽度可以小于其他部位的宽度,所述宽度为沿所述导光件300与所述导光板200的拼接线延伸方向上的宽度。本实施例以所述导光件300为导光筒310为例,如图8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也同样适用于所述导光件300为导光块320的情况,其结构与图8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70.与此对应地,在所述导光件300与所述导光板200的拼接线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槽口411的长度等于所述导光件300在最大弯曲深度位置的宽度。即,在所述导光件300与所述导光板200的拼接线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二槽口411的长度小于所述主体部410的长度,以降低第二槽口411在主体部410上的开口长度占比,保持主体部410的结构强度与稳定性。
71.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请参阅图6和图9,图9为光学膜层500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200的出光面210上的光学膜层500,所述光学膜层500包括设置于所述导光板200的出光面210上的下扩散片510、设置于所述下扩散片510远离所述导光板200一侧的棱镜片520和设置于所述棱镜片520远离所述下扩散片510一侧的上扩散片530。
7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背框400的水平部422由所述竖直部421向所述导光板200一侧水平延伸的延伸宽度d1为0.35mm,所述水平部422与所述光学膜层500之间的距离d2为0.2mm,光学膜层500靠近所述水平部422的边缘到显示屏的可视区之间的距离d3为0.8mm,从而使所述背光模组的边框宽度d4可以做到1.35mm,小于现阶段显示面板的边框宽度1.6mm,从而使显示屏边框可进一步做窄,实现全面屏。
7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光件300与所述导光板200的出光面210齐平的表面上设置
有垫片600。在垂直于所述导光板200的出光面210的方向上,所述垫片600的厚度与所述光学膜层500的厚度相同,以使导光件300与光学膜层500表面平整,便于在该平整表面上设置遮光胶带进而将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进行组合固定。
74.在本技术的背光模组中,请参阅图6,所述导光件300的出光侧与所述导光板200的连接位置在所述光学膜层500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光学膜层500内,从而使光学膜层500对导光件300与导光板200的连接位置起到保护作用,使导光件300与导光板200的连接位置不易松动。
7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学膜层500靠近所述导光板200的侧面与所述导光件300的表面粘接固定,从而使光学膜层500、导光件300、导光板200连接成整体,进一步提高整体结构稳定性。
76.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终端,包括终端主体和上述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终端主体组合为一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tn

lcd、stn

lcd、htn

lcd、fstn

lcd、tft

lcd等。
7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终端,其背光模组通过将背光源100设置在导光板200远离出光面210的一侧,并将背光源100的出射光借助导光件300导入至导光板200中,减少背光源100在背光模组的边框位置所占的空间,实现窄边框的效果。而且由于导光件300的存在,增大了背光源100与导光板200的入光面之间的距离,使得背光源100发出的光线混光更加充分,从而可以减少亮度和颜色差异,有效改善显示时出现的亮暗不均现象。
78.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终端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