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云台相机及其机壳、可移动平台的制作方法

2021-11-20 05:29: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云台相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云台相机及其机壳、可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2.随着技术进步,云台相机集成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比如成像、视觉、红外等。其中,每个功能模块工作均会产生相应的热量,导致整个云台相机的温度较高。相机处于较高的工作温度中,会影响摄像头芯片的正常工作,使相机的拍摄质量较差,甚至无法进行拍摄。因此,云台相机对散热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相机的散热性能要求的云台相机及其机壳、可移动平台。
4.一种云台相机的机壳,其内部设有低耐温腔、高耐温腔及散热通道,所述低耐温腔用于收容低耐温器件,所述高耐温腔用于收容高耐温器件,所述低耐温器件的耐温温度低于所述高耐温器件的耐温温度,所述低耐温腔与所述高耐温腔相互独立设置,且所述散热通道靠近所述低耐温腔设置。
5.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低耐温腔的侧壁的外表面与所述高耐温腔的侧壁的外表面之间形成所述散热通道。
6.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耐温腔为多个,多个所述高耐温腔与所述低耐温腔的多个侧壁的外表面之间形成多个所述散热通道。
7.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低耐温腔的侧壁包括外露于外界的第一侧壁及内置于所述机壳内部的第二侧壁,所述散热通道沿所述第二侧壁设置。
8.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的总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侧壁的总面积。
9.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上朝向所述低耐温腔的内侧设有第一散热凸台。
10.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上朝向所述低耐温腔的外侧设有多个散热片。
11.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片与所述第一散热凸台相对设置。
12.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耐温腔包括第一高耐温腔及第二高耐温腔,所述第一高耐温腔的侧壁的外表面与一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一散热通道,所述第二高耐温腔的侧壁的外表面与另一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散热通道设有第二进风口。
13.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
14.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壁上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设有第一散热片,所述第一高耐温腔的侧壁上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内设有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及所
述第二散热片均沿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延伸。
15.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片正对设置,或/及,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存在间隙。
16.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散热片及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第一散热片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散热片的长度。
17.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片交错设置。
18.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片与所述第二散热片之间设有隔热片。
19.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高耐温腔的一侧壁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散热凸台,所述第二散热凸台用于与电路板接触。
20.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设有所述第二散热凸台的侧壁朝向所述第一进风口倾斜延伸。
21.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设有所述第二散热凸台的侧壁外露于外界。
22.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容纳风机的风机腔,所述风机腔的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一高耐温腔相邻,所述风机腔的第四侧壁与所述低耐温腔相邻,并且所述风机腔的第四侧壁与所述低耐温腔的第二侧壁之间形成第三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及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均与所述第三散热通道相连通,所述风机腔的第四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和所述第三散热通道均连通的通孔,所述风机腔于所述机壳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风口;其中,从所述第一进风口进入的气体进入所述第一散热通道后从所述通孔进入所述风机腔,从所述第二进风口进入的气体进入所述第二散热通道后进入所述第三散热通道内,然后从所述通孔进入所述风机腔,进入到所述风机腔的气体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23.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通道中的气体流向与所述第三散热通道中的气体流向相反。
24.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用于容纳风机的风机腔,所述风机腔的一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的通孔,所述散热通道内的气体能够通过所述通孔进入所述风机腔;所述风机腔于所述机壳上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出风口;所述风机腔内设有第四散热通道,所述第四散热通道用于将进入所述风机腔内的气体导向所述风机的风机进风口。
25.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耐温腔包括第一高耐温腔和第二高耐温腔,所述风机腔夹设于所述第一高耐温腔与所述第二高耐温腔之间。
26.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气体从所述风机腔靠近所述第一高耐温腔的一侧进入所述风机腔,由所述第四散热通道导向所述风机进风口后从靠近所述第二高耐温腔一侧的风机排风口离开所述风机,并经所述风机腔靠近所述第二高耐温腔的侧壁引导转向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
27.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腔于所述机壳上还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第三进风口;所述第四散热通道包括导风通道及位于所述导风通道旁的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第三进风口相连通,以使气体能够从所述第三进风口进入所述进风通道从而进入所述风机腔及所述风机内;所述导风通道的一端朝向所述通孔,所述导风通道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进风口相对,所述导风通道用于将从所述通孔进入的气体导入所述风机腔及所述风机内,所述进风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风通道的延伸方向相交设置。
28.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进风口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进风通道包括分别对
应于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且位于所述导风通道两侧的第一进风通道及第二进风通道。
29.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腔的一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导风板,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之间形成所述导风通道。
30.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板靠近所述通孔的一端与所述通孔所在的侧壁的距离相同,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板的另一端呈三角形分布。
31.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通道从靠近所述第三进风口的一侧朝向所述风机进风口延伸。
32.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设有所述第一导风板的所述风机腔的侧壁的内表面上还设有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导风板,多个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所述进风通道。
33.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通道包括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的第一进风通道及第二进风通道。
34.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中部开设有用于容纳风机的圆孔,所述挡风板与所述风机腔的侧壁之间形成限制通道,该限制通道用于对从第三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及从出风口排出的气流进行限制。
35.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耐温腔包括第一高耐温腔和第二高耐温腔,所述风机腔夹设于所述第一高耐温腔与所述第二高耐温腔之间,所述第三进风口靠近所述第一高耐温腔设置,所述出风口靠近所述第二高耐温腔设置。
36.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出风口分别设于所述风机腔的多个侧壁上。
37.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出风口处设有多个散热齿,多个所述散热齿横贯所述出风口,相邻两所述出风口之间设有散热柱,所述散热柱从所述风机腔的一侧壁沿垂直于所述散热齿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散热柱能够将所述侧壁的热量传导至所述散热齿。
38.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上设有遮挡结构,所述第二进风口处形成有所述遮挡结构。
39.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形成所述第三散热通道的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风机腔的腔壁一体成型。
40.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高耐温腔的高度与所述风机腔的高度之和与所述低耐温腔的高度大致相同。
41.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为金属壳体。
42.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耐温腔及所述低耐温腔均为密封腔。
43.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耐温腔及所述低耐温腔均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
44.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耐温腔由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相互扣合形成,所述低耐温腔由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相互扣合形成,所述密封圈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扣合的连接处以及所述第三壳体和所述第四壳体扣合的连接处。
45.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耐温腔及所述低耐温腔的腔壁上均开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与线缆之间保持密封。
46.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设有用于与电子设备电连接的插孔,所述机壳的外表面上于所述插孔旁设有隔热垫。
47.一种云台相机,包括:
48.机壳;
49.低耐温器件,收容于所述低耐温腔内;及
50.高耐温器件,收容于所述高耐温腔内。
51.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低耐温器件包括相机模组,所述相机模组包括镜头及芯片,所述芯片设置于所述低耐温腔靠近所述散热通道的侧壁。
52.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低耐温腔的侧壁包括外露于外界的第一侧壁及内置于所述机壳内部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上朝向所述低耐温腔的内侧设有第一散热凸台,所述第一散热凸台接触于所述芯片。
53.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耐温器件包括电路板模组和雷达中的至少一者。
54.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高耐温腔包括第一高耐温腔及第二高耐温腔,所述第一高耐温腔及所述第二高耐温腔分别位于所述低耐温腔的两侧,所述电路板模组设置于所述第一高耐温腔内,所述雷达设置于所述第二高耐温腔内。
55.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板模组包括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所述高耐温腔包括第一高耐温腔及第二高耐温腔,所述第一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高耐温腔的第五侧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高耐温腔的第六侧壁的内表面,所述第五侧壁和所述第六侧壁相对设置。
56.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侧壁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二散热凸台,所述第二散热凸台与所述第一电路板接触。
57.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壳还设有用于收容风机的风机腔,所述风机腔与所述第一高耐温腔共用所述第六侧壁。
58.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侧壁的外侧面外露于外界。
59.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风机,所述机壳还设有用于收容所述风机的风机腔,所述高耐温腔包括第一高耐温腔及第二高耐温腔,所述风机腔及所述第一高耐温腔均设于所述低耐温腔的同侧,且所述风机腔与所述第一高耐温腔及所述低耐温腔均位于所述第二高耐温腔的同侧。
60.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包括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中的至少一者。
61.一种可移动平台,包括:可移动平台主体及云台相机,所述云台相机设置于所述可移动平台主体上。
62.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中的至少一者。
63.上述云台相机将其机壳的内部分为低耐温腔、高耐温腔及散热通道。低耐温腔用于收容低耐温器件。高耐温腔用于收容高耐温器件。低耐温腔与高耐温腔相互独立设置,且散热通道靠近低耐温腔设置。散热通道可以及时将低耐温腔内的热量散掉,保证低耐温腔的温度较低,从而保证低耐温器件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64.图1为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可移动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65.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的云台相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66.图3为根据图2所示的云台相机的机壳的剖面图;
67.图4为根据图3所示的云台相机的简示图;
68.图5为根据图2所示的云台相机的风机腔的立体图;
69.图6为根据图2所示的云台相机的风机腔的剖面图;
70.图7为根据图2所示的云台相机的机壳另一角度的剖面图;
71.图8为根据图7所示的云台相机的机壳另一角度的侧视图。
72.附图标记说明如下:可移动平台1;云台相机10;可移动平台主体20;云台主体22;低耐温器件30;芯片31;高耐温器件40;机壳100;低耐温腔110、第一侧壁111;第二侧壁112;第一散热凸台113;第一散热片114;间隙115;第三壳体117;第四壳体118;镜头孔119;高耐温腔120;第一高耐温腔121;第二高耐温腔122;第二散热片123;第二散热凸台124;第五侧壁125;第六侧壁126;第一壳体128;第二壳体129;散热通道130;第一散热通道131;第二散热通道132;第一进风口133;第二进风口134;第三散热通道135;遮挡结构14;第一电路板21;第二电路板22;风机腔150;第三侧壁151;第四侧壁152;通孔153;第四散热通道154;导风通道1541;进风通道1542;第一导风板1543;第二导风板1544;出风口155;第三进风口156;散热齿157;散热柱158;挡风板159;密封圈160;过线孔170;插孔180;隔热垫181;风机50;风机进风口51;风机排风口52。
具体实施方式
73.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74.请参阅图1,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旋翼无人飞行器包括电源、机架10、正转旋翼20及反转旋翼30。
75.机架10可以作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支撑主体。机架10可以包括中心体11及多个机翼12。中心体11可以作为机架10的中心基准。以中心体11为中心,多个机臂分布于中心体11的外周。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为四旋翼无人飞行器。
76.正转旋翼20及反转旋翼30设于机架10上。正转旋翼20与反转旋翼30交替固定于机臂远离中心体11的一端。正转旋翼20及反转旋翼30可以为多旋翼无人飞行器提供飞行动力。正转旋翼20与反转旋翼30的设置个数相同,以保证机架10受力均衡,保持平稳平行。正转旋翼20及反转旋翼30调节螺旋桨的转速,以使多旋翼无人飞行器上升、下降、前进、后退、左转、右转等操作。
77.正转旋翼20与反转旋翼30均包括电机、螺旋桨及弹性件。电源设于机架上,并与电源电连接。电源为电机提供电力。电源可以为可充电锂电池等。该电源可以为多个,多个电源可拆卸设于机架上。
78.请同时参阅图7及图8,正转旋翼20包括第一电机21、第一螺旋桨22以及第一弹性件23。反转旋翼30包括第二电机31、第二螺旋桨32以及第二弹性件33。其中,第一电机21与第二电机31设于机架上,并与电源电连接。第一电机21与第二电机31的结构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电机21为正转电机,第二电机31为反转电机。第一螺旋桨22与第二螺旋桨32的结构相似,其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螺旋桨22为正转螺旋桨,第二螺旋桨32为反转螺旋桨。第一电机21驱动第一螺旋桨22顺时针转,第二电机22驱动第二螺旋桨32逆时针转。现对第一
电机21、第一螺旋桨22为例进行说明,第二电机31、第二螺旋桨32不再赘述。
79.请参阅图2,其中,第一电机21包括定子(图未示)、转子(图未示)、转动端211及定心轴212。定子与转子相对转动。转动端211绕第一螺旋桨22的旋转轴转动。定心轴212位于转动端211的中心位置,定心轴212的轴向与所述旋转轴位于同一轴线上。定心轴212用于驱动第一螺旋桨22转动。第一螺旋桨22包括桨座221及桨叶222。其中,桨叶222为两个,分别设有桨座221的两端。桨座221开设有用于安装桨叶222的夹缝229。桨叶222收容于该夹缝229内,并通过螺栓将桨叶222与桨座221固定,以实现桨叶222的稳固安装。
80.桨座221通过与定心轴212固定连接,使桨叶222能够旋转。其中,第一螺旋桨22的桨叶222倾斜方形与第二螺旋桨32的桨叶222倾斜方向不同。因此,定心轴212所在轴向与第一螺旋桨22的旋转轴的轴向重合。为方便说明,现规定定心轴212的轴向为z轴方向,两个桨叶222所在的方向为y轴方向。即,第一螺旋桨22及第二螺旋桨32的旋转轴轴向即为z轴方向,如图2所示。
81.第一电机21安装在机架10的机翼12的一端上。第一电机21为正转电机。第一电机21带动第一螺旋桨22沿正向旋转。请参阅图3,第一螺旋桨22的桨座221上设有定心孔223,桨座221通过定心孔223设于定心轴212上。定心孔223的形状与定心轴212的形状相适配,定心轴212转动从而带动桨座221转动,桨座221从而带动桨叶222转动,使第一螺旋桨22产生动力。
82.请再次参阅图2,正转旋翼20还包括用于连接第一电机21及第一螺旋桨22的第一弹性件23。第一弹性件23可以增强第一电机21与第一螺旋桨22相互连接的连接强度,从而保证第一螺旋桨22能够稳定地设于机架10上,在第一螺旋桨22在转动过程中,第一螺旋桨22保持与定心轴212稳定连接,避免发出第一螺旋桨22脱轴的风险。
83.请再次参阅图3,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23固定在第一电机21上。第一弹性件23可以通过螺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设于第一电机21的转动端211上。第一螺旋桨22通过第一弹性件23安装在第一电机21上。并且,第一电机21的转动端211的表面上开设有收容槽219。第一弹性件23与转动端211接触的一端收容于收容槽219内,从而对第一弹性件23进行限位,保持第一弹性件23能够稳定地与转动端211固定连接。
84.反转旋翼30的第二电机31带动第二螺旋桨32沿反向旋转。第二弹性件33固定在第二电机31上。第二弹性件33可以通过螺接、焊接等方式固定设于第二电机31的转动端上。第二螺旋桨32通过第二弹性件33安装在第二电机31上。
85.请参阅图4,第一螺旋桨22的桨座221设有第一卡合部224。在安装第一螺旋桨22的时候,第一螺旋桨22的桨座221能够沿着定心轴212的轴向滑动,即,桨座221沿z轴滑动。在桨座221沿z轴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23会运动至第一卡合部224的位置,并实现与第一卡合部224相卡合,使第一螺旋桨22在第一电机21的旋转轴的轴向上被限位,因此第一螺旋桨22可以避免从定心轴212上脱离,发生脱轴的危险。
86.第二螺旋桨32的桨座321设有第二卡合部(图未示)。在安装第二螺旋桨32的时候,第二螺旋桨32的桨座321能够沿着定心轴的轴向滑动,即,桨座321沿z轴滑动。在桨座321沿z轴移动的过程中,第二弹性件33会运动至第二卡合部的位置,并实现与第二卡合部相卡合,使第二螺旋桨32在第二电机31的旋转轴的轴向上被限位,因此第二螺旋桨32可以避免从定心轴上脱离,发生脱轴的危险。
87.可以理解,第一卡合部224及第二卡合部至少为一个,可以为多个。此处对第一卡合部224及第二卡合部的个数不做限定。并且,第一螺旋桨22的第一卡合部224与第二螺旋桨32的第二卡合部的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并且,第一卡合部224与第二卡合部的具体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第一卡合部224与第二卡合部能够与第一弹性件23与第二弹性件33保持z轴轴向上限位即可。
88.第一弹性件23及第二弹性件33设有卡勾。第一螺旋桨22的第一卡合部224及所述第二螺旋桨32的第二卡合部为用于与所述卡勾相卡合的卡槽25。其中,卡槽25可以为通槽,也可以为半封闭槽。第一螺旋桨22的卡槽25的内侧壁上可以设有第一卡合部224。第二螺旋桨32的卡槽的内侧壁上可以设有第二卡合部。
89.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23及第二弹性件33均设有卡勾。第一螺旋桨22与第二螺旋桨32均开设有卡槽。卡勾与卡槽配合卡合,以使第一弹性件23与第一螺旋桨22,第二弹性件33与第二螺旋桨32达到较为稳固的卡合效果。
9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23及第二弹性件33也可以为卡槽,第一卡合部224及第二卡合部也可以为与卡槽配合卡合的卡勾或其他卡合结构。因此,此处对第一弹性件23与第一螺旋桨22、第二弹性件33与第二螺旋桨32之间的具体的卡合结构不做限定。
91.第一弹性件23及第二弹性件33均包括多个弹性臂及连接部。第一弹性件23与第二弹性件33的结构形状大致相同,现以第一弹性件23为例进行说明。第一螺旋桨22与第二螺旋桨32的结构形状也大致相同。为方便说明,现以第一螺旋桨22为例进行说明。
92.请参阅图4及图5,第一弹性件23可以包括多个弹性臂231及连接部232。弹性臂231与卡槽25对应设置,连接部232用于与电机固定连接。弹性臂231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则卡槽25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第一弹性件23与卡槽25的形状相适配。连接部232可以通过焊接或螺接等方式固定于电机的转动端211。
93.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23呈u形。第一弹性件23设有两个相对设置弹性臂231,连接部232位于两个弹性臂231之间。相应的,桨座221的卡槽25也可以为两个,两个卡槽25相对设置。弹性臂231也可以为三个、四个等,卡槽25也为三个、四个等。并且,弹性臂231及卡槽25也关于电机的旋转轴呈中心对称分布,以便于第一弹性件23与桨座221之间保持受力均衡。
94.并且,第一弹性件23为一体结构。第一弹性件23为金属板材弯折而成。第一弹性件23的两端经弯折形成带有弹性的弹性臂23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23也可以为分体结构。多个弹性臂231通过连接部232固定连接。
95.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机的定心轴212穿过连接部232,两个弹性臂231与桨座221的卡槽两个卡槽25分别位于电机的旋转轴的两侧进行卡合连接。则第一弹性件23与第一螺旋桨22的桨座221之间的卡合作用力能够对称分布于旋转轴的两侧,可以保证第一弹性件23与第一螺旋桨22之间的作用力相对平衡,使桨座221能够保持稳定连接。
96.两个弹性臂231的结构相同,现针对其中一个弹性臂231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弹性臂231上形成有卡勾。卡勾可以为一个或多个。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勾可以包括第一弹性部2311。如图4所示,弹性臂231的自由端弯折形成第一弹性部2311,第一弹性部2311能够沿旋转轴的轴向滑入卡槽25内。如图5所示,第一弹性部2311通过卡槽25的时候,第一弹性部2311在沿垂直于旋转轴的轴向方向上压缩变形,以沿旋转轴的轴向卡入到卡槽25内。
即,第一弹性部2311沿x轴方向收缩,沿z轴方向卡入到卡槽25内。如图6所示,第一弹性部2311滑入卡槽25内,恢复弹性形变,从而与卡槽25卡合固定。
97.并且,弹性臂231设有凹槽2313。第一螺旋桨的22桨座221内用于与凹槽2313相卡合的卡合凸起226。当第一弹性部2311卡合于卡槽25内时,卡合凸起226也会对应卡入弹性臂231的凹槽2313内,从而形成另一卡合连接作用,增强第一弹性件23与第一螺旋桨22连接的稳固性。
98.请参阅图4及图5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部2311为弹性臂231的自由端弯折,形成的v形结构。第一弹性部2311可以包括两个呈夹角设置的夹臂2314。两个夹臂2314相交的位置处为圆角光滑过渡,以便于第一弹性部2311穿入卡槽25内。
99.并且,第一弹性部2311的自由端处设有回弯部2315。该回弯部2315为一夹臂2314的自由端朝向另一夹臂2314弯折而成。请参阅图6,卡合凸起226设有第一限位面2261。回弯部2315与第一限位面2261相抵持,回弯部2315与卡合凸起226之间在沿旋转轴方向上存在第一限位力。第一限位力能够平衡第一螺旋桨22在旋转过程中受到沿旋转轴方向的反作用力,第一限位力可以防止第一螺旋桨22发生脱轴。
100.并且,在第一螺旋桨22的旋转过程中,浮力产生的反作用力,会加紧第一弹性件23与第一限位面2261之间的抵持关系,进一步加固了第一弹性件23与卡合凸起226之间的卡合固定关系,因此,第一螺旋桨22的旋转工作不但不会使第一螺旋桨22脱轴,还会进一步加强第一螺旋桨22与第一弹性件23之间的固定关系。
101.回弯部2315增大第一弹性部2311与卡合凸起226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回弯部2315与卡合凸起226的第一限位面2261保持面接触,使第一弹性部2311与卡合凸起226之间保持稳定。
102.并且,弹性臂231还包括第二弹性部2312。第二弹性部2312为弯折结构。第二弹性部2312为弹性臂231远离第一弹性部2311的一端弯折而成。第二弹性部2312能够在沿z轴方向发生弹性形变。
103.当第一弹性部2311与卡合凸起226卡合抵持的时候,第一弹性件23会收到沿旋转轴方向的作用力。该作用力容易导致第二弹性部2312沿旋转轴轴向发生弹性形变。第二弹性部2312设有抵持面2316。卡合凸起226设有第二限位面2262。则抵持面2316与第二限位面2262相互抵持,则抵持面2316与第二限位面2262之间沿旋转轴方向上存在第二限位力。第二限位力可以抵消第一弹性部2311与卡合凸起226之间的部分作用力,第二限位面2262可以抵持第二弹性部2312,避免第一弹性部2311发生较大形变,保证弹性臂231能够稳定卡合于卡槽25内。
104.第一限位面2261与第二限位面2262相对倾斜设置。第一限位面2261及第二限位面2262均与旋转轴方向之间存在夹角。第一限位面2261与第二限位面2262为卡合凸起226的两个侧面,因此,卡合凸起226的形状为楔形。并且,第二限位面2262相对于旋转轴方向倾斜,第二限位面2262可以引导第一弹性部2311卡入卡槽25内,起到导向作用。
105.并且,第一限位面2261及所述第二限位面2262均为平面。第一限位面2261、第二限位面2262与弹性臂231之间均为面接触,保证弹性臂231与卡合凸起226的稳定接触。
106.当需要将第一螺旋桨22拆卸下来的时候,第一弹性件23能够发生弹性形变,致使第一螺旋桨22沿所述第一电机21的旋转轴的轴向自由滑动而与第一卡合部224分离,从而
实现第一螺旋桨22与第一弹性件2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操作方便。
107.具体地,在拆卸第一螺旋桨22的时候,可同时参阅图5,首先将第一弹性件23的第一弹性部2311发生弹性形变,第一弹性部2311沿x轴方向收缩变形,使第一弹性部2311与卡合凸起226的第一限位面2261相分离,以将第一弹性件23能够从卡槽25内沿旋转轴的轴向滑出,从而实现第一螺旋桨22与第一弹性件23的分离。两个第一弹性件23相对设置,操作人员可以同时把持两个第一弹性件23,并相对捏合,即可使两个第一弹性件23同时收缩变形。请参阅图3及图4,然后,将第一螺旋桨22沿z轴方向上拉,即实现第一弹性件23与第一螺旋桨22的拆卸。
108.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桨22的桨座221于卡槽25的外侧设有避让缺口227,避让缺口227使第一弹性部2311外露,即第一弹性部2311的夹臂2314外露。通过该避让缺口227,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对第一弹性部2311的夹臂2314进行操作,通过按压第一弹性部2311,使夹臂2314收缩变形,方便实现第一弹性件23的拆卸。
109.第二弹性件33与第一弹性件23的结构相近似,第二螺旋桨32与第一螺旋桨22的结构相近似,第二弹性件33与第二螺旋桨32的固定方式与第一弹性件23与第一螺旋桨22的固定方式相近似,其相同之处不再赘述。因此,第二螺旋桨32通过第二弹性件33与第二卡合部的卡合连接,使第二螺旋桨32在所述第二电机31的旋转轴的轴向上被限位,避免第二螺旋桨32在旋转过程中发生脱轴的危险。
110.请参阅图7及图8,其中,第一螺旋桨22与第二螺旋桨32不同之处在于,第一螺旋桨22为正转螺旋桨,第二螺旋桨32为反转螺旋桨。第一螺旋桨22与第二螺旋桨32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在安装第一螺旋桨22与第二螺旋桨32的时候,需要区分,避免误装。
111.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螺旋桨22的卡槽25为沿第一方向开设的第一卡槽251。第二螺旋桨32的卡槽35为沿第二方向开设的第二卡槽351。并且,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的方向不同。因此,第一弹性件23与第二弹性件33的延伸方向也不同,并保证第一弹性件23可以对应安装于第一卡槽251内,第二弹性件33可以对应安装于第二卡槽351内。
112.因此,第一卡槽251与第二卡槽351根据不同的开设方向可以进行区分,从而可以对第一螺旋桨22及第二螺旋桨32,第一弹性件23及第二弹性件33进行区分,在安装第一螺旋桨22及第二螺旋桨32的时候起到防呆的作用。
113.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沿顺时针方向倾斜。第一方向为y轴方向沿顺时针转动锐角角度后的方向。第二方向沿逆时针方向倾斜。第二方向为y轴方向沿逆时针转动锐角角度后的方向。
114.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正转旋翼20与反转旋翼30还可以设有其他机械防呆设计,例如,定心轴212、定心孔223的形状设计等。
115.上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螺旋桨在z轴方向上被限定,从而在螺旋桨在转动过程中,螺旋桨不会沿旋转轴的轴向移动,避免螺旋桨与旋转轴脱离,发生飞行事故等危险。
116.并且,螺旋桨的安装方向为沿旋转轴的轴向滑动安装直至卡合固定,螺旋桨的安装方向与螺旋桨的转动方向无关。即使第一螺旋桨22及第二螺旋桨32的不同旋转方向对螺旋桨的固定安装也不会产生干扰影响。因此,上述多旋翼无人飞行器的安装方式,使螺旋桨的安装操作较为方便,保证螺旋桨的安装合格率。
117.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
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